城里的人不懂为什么一次简单的拍摄任务变成了热衷公益事业项目,山区的人也不懂为什么去了城里的人就再也不回来了。
当一袭白色长裙与金黄的格桑花融为一体时,爱的故事就此展开。电影本身也不是商业片,主题已经非常明确了,我觉得导演做得很好,至少没有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凸显人文关怀和人间大爱,所有心甘情愿把青春时光奉献山村的人,都不是一蹴而就成为奉献者的,或多或少是因为某种契机并发自于内心深处的情感呼唤后,才真正下定决心去做公益事业。影片中也有戏剧性的凸显,江若婷与叶华的矛盾,江若婷的身世秘密,方老师的意外离世,奶奶的骤然去世都是为了凸显江若婷为奔赴山区支教事业的坚定决心。有时候电影所带给观众的不仅是视觉享受,更多的是心灵震颤和情感互动,我们不能一味地要求电影的精良制作和专业团队能力,而是要更加注重与编创者的心灵交流。
《格桑花开的时候》:羞耻的卖惨,感动了哪一个fool?
想起一头驴,他叫《驴得水》,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使我受教,令我感动。猛地一看《格桑花开的时候》也有这种调性,但细细一品我发现我是一个fool,导演藏不住的“伪艺术”就露馅了,你能够清晰的看到导演姜大卫的“卖惨”手法。但我又不忍心说片子不好,画面里山枣的苦难、江若婷的善意确确实实存在于我的现实生活。
说到“卖惨”,最深刻的当属《荒野猎人》里的莱奥纳多·卡迪普里奥,演技和颜值十分了得,但屡次同大奖擦肩而过,那种“惨”卖的让观众心疼。但《格桑花开的时候》就卖的让我感到了一点羞耻,在中国大概有无数个像“山南”一样的贫困山区,有数不清的“江若婷”,可是在中国真的有一个“山南”里全部都是像“山枣”一样的贫困儿童,像方老师、江若婷一样的善良老师吗?没有,一方水土之所以养不了一方人,不是这方水土的人太善良,恰恰相反!是这一方人的恶俗和愚昧长年累月互相作用的结果。
格桑花开的时候,最好的消息不是某老板投资建了希望小学,我想应该是当地的民众或政府幡然醒悟集资改善了校舍。
人的伟大之处在于自食其力,老板的钱是自己奋斗出来的,老板也曾两手空空。《格桑花开的时候》却反其道而行之,导演一行像普通人一样,像满足了一次自读。电影发展到今天,应当是一门艺术,导演更当有责任去思考,潜伏在表面只会误人子弟。
每一个智者曾经都是一枚fool,希望我们每一个fool都能平息愤怒和焦躁,在真真假假的世界里,寻找到自己的真谛。
看完让人心疼的电影,可能社会上为了留守儿童做了很多公益项目,但是真正的是对孩子的教育和陪伴。小泽和留守儿童们都是需要得到父母的关怀,家是一个最温暖的地方,是成长中最快乐美好的地方。我一直想让自己成熟起来,可以承担起成立一个家庭的责任,可每次面对感情无从下手,怎样和喜欢的男生去发展感情,一度怀疑自我,担心自己不够优秀,还学不会怎么去爱别人。所以我特别喜欢若婷,一位善良勇敢的女孩子,但是在孩子犯错之后,她的调节能力还不是不够的,这也是我最欣赏的地方,因为她也在成长。最后孩子们有了学校,若婷也收获了爱情?,真好。
反感、反对,公益题材电影中的人物设定极端化。
用琼瑶剧的方式,赞美讴歌支教志愿者,造成的后果,只能是比惨和斗富。
比惨,
支教题材的电影《格桑花开的时候》中,有三位奶奶。
第一位奶奶,村里盲人,儿子媳妇都在外打工,家里有3个小孙女。
第二位奶奶,村里病号,长期卧床,儿子是乡村教师。因为穷,儿媳妇带着孙女抛弃了他们进城改嫁;而她的儿子,为了给学生买菜做饭,车祸身亡。
第三位奶奶,含辛茹苦拉扯大了一个孙女,心脏病要手术,没人管,临终她都没见到人。这个孙女,在北京做记者,放弃北京的工作,放弃北京的婚礼,放弃自己的奶奶,去乡村支教,自己的奶奶因病去世,而她在照顾别人的奶奶。
有这三位奶奶在,那个一心想办场盛大婚礼、给儿子娶媳妇、等着抱孙子的准奶奶,当然,就是反派喽。
斗富,
支教题材的电影《格桑花开的时候》中,有两位美女。
一位,是记者。
最霸气的善良是:
先拍出200块钱,请三个村里的小姑娘,吃鸡蛋。
后拍出500块钱,让老师给全班的同学改善伙食。
另一位,是企业家。
更霸气的善良是:
先拿出1万块钱,送自己的儿子来女记者支教的乡下,接受教育改造,儿子零花钱每天50元,剩下的,给学校的同学们,敞开吃肉。
后拿出好多万块钱,在记者支教的乡村,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在这两位美女的霸气之下,3位被女记者发微博感动来的支教游客,羞愧地留下200元钱和一封道歉信,走了。
因为,他们忍受不了艰苦的生活住宿条件,特别是厕所。
一个贫困山村,到底,应该先建个好厕所呢?还是先修个希望小学?
【备注】
支教这类公益题材,还是用记录片的方式展现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