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写影评。 我很喜欢看纪录片,感觉纪录片不像电影那样情节发展迅速,好像好多人的一生全都挤在那一两小时里;也不像电视剧,剧情狗血,毫无代入感。纪录片之所以存在,因为它是纪录啊,没有浮夸的演技,虚幻的情节,它只是把摄影师的视角带给你,它的轴心是两个字,真实。 《一个人的一天》一共一百集,每集十到十五分钟,每一集是一个普通人的一天。这些被拍摄的人物里,有卖臭豆腐全家蜗居在北京小平房里的外来务工人员,有移居国外多年生活工作于海外的华侨,有生长在复杂家庭热情开朗的混血儿,有在人生道路上刚刚起步对未来生活迷茫的年轻人,也有周游世界爱玩爱学爱闹的老大爷们,等等。 看了很多集之后,我会想这部纪录片的中心是什么,张尧想要通过这些人的视角告诉我们什么,我通过这些人的“一天”中领悟出了些什么?在生活中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我会看看那些小人物的生活,会觉得生活没有想象的那么难,那么多人都在为了生存也好,生活也罢,努力的奋斗着,我有什么资格抱怨呢。在对未来迷茫的时候,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的生活,事业顺利,家庭美好,对未来也有了些憧憬。 个人觉得,这部纪录片是没有核心的,它不是要通过一个人或者很多人的生活告诉我们要如何生活,要对生活抱有怎样的态度;而是通过很多人的一天告诉我们,其实大多数的人都是平凡的,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生活方式,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生活情趣。一个人可以有一种活法,一百个人可以有一百种活法。生活本就是没有可比性的,每个人的命运与生长环境,家庭教育,生活背景,缘分运气等紧密相连。无论我们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我们没必要去羡慕别人的生活,也没理由不屑于其它人的生活,把自己的每一天和接下去的很多天过好,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与众不同的人,成为一个积极面对生活的人,已经很好了。
奋斗,是一个生物生命的常态吧。别再拿这两个字励志了!
漂在东京的中国女孩“番茄娘“竞选上了模特,年轻的她看上去已经完成了诸多女孩的梦想,也有了不小的粉丝圈,但她没有停止对自己的学历的双重要求。
学京剧的20岁女孩,从小就意识到稳扎稳打的重要性,她告诉记者有那段刻骨铭心的练功经历已经成为她重要的自信来源。这一坚持也塑造了她的格局——她小小年纪就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种使命,她知道这是为了传承中国文化,而不仅仅是一个“唱戏的”艺人的工作。
每个人都应该一段这样刻骨铭心的经历让年轻的自己自信地一步步往前走、年迈的自己骄傲一把、心正气和。
过早地追求效率和数量上的突破,于个人心智成长百殆无益。
中年,既要活着,更想生活;危机,既是危险,更是机遇
国庆放假看了一部纪录片《一个人一天》,感觉真的很赞。
每一集导演镜头聚焦的都是一个普通人的一天,准确地说比较特别的普通人。比如大学四年酷爱跳街舞的女孩,毕业后准备去街舞氛围更加浓厚的韩国深造;还有热爱酒吧文化,高中毕业就全职干调酒师的一位小伙;热爱冲浪,在国外某海岛胜地冲浪四年的某男士;热爱挣钱,一个人兼职N份工作的女孩;热爱旅行,机缘巧合在法国开旅行社的一位年轻人;热爱街头绘画、住地下室的一位京漂老大爷;热爱拳击并靠开滴滴养活自己的哥们;热爱橄榄球并专职投入一位大学毕业生……
正如大哲罗素所言,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本源。《一个人一天》纪录片中展示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及其独特的生活形态,正好说明了生活或生命本身的丰富多彩,人生并非只有上班挣钱或当公务员一条道可走。
这个节目最启发我的一点可能就是,我感觉节目中那些人,很年轻时就知道自己热爱什么、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并义无反顾去追求、去付出、去坚持,于是成年后他们自然而然就能靠干自己热爱或感兴趣的工作,既养活自己又安妥身心,活得既开心、充实又充满意义。
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多普通人不会这么幸运。他们一方面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热爱什么、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一方面即使知道自己的喜好或向往,可能这个喜好也不足以养活自己,或者不能当成一份全职工作。于是就只能找一份不太喜欢或没多大感觉的工作,先养活自己再说,然后业余时间靠着各种爱好愉悦自己、安妥心灵;或者继续学习开发自我潜能,探索人生的其他可能性之类。
鲁迅先生说过,人一要生存、二要发展。按照我的理解,生存就是要先养活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不当寄生虫之类;发展则既包括愉悦自己、安妥身心,更包括进一步超越自己,获得归属之类。对于那些干着自己感兴趣工作或者靠个人嗜好或热爱就能养活自己的人来说,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是统一的,他们既是活着,更是在过着心有所属的自在生活;而对于很多上班族或工薪族来说,打工或干某份工作仅仅是保障自己活着,而不是在生活。
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同事酷爱摄影、也挺有天赋,但他可能觉得搞全职摄影不足以养家糊口。于是就干着一份普通工作赚取薪水,下班之后再全副身心投入到他的摄影工作室之中,如此兼顾生存与发展、兼顾活着与生活。
我能想到的例子还有著名作家余华。他出生于1960年,高中毕业刚好赶上国家第一届恢复高考,但他没考上,也不愿意复读,于是遵照当医生父亲的安排,上了一所卫生学校,然后在浙江海盐一家乡镇卫生所从事牙医工作。他曾在某篇回忆散文中写道,那时候他发现人的口腔是最没有风景的地方,工间休息时他隔着办公室窗户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忽然意识到也许自己就要这样一辈子在给人拔牙中老去。于是为了摆脱命运,他开始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并尝试写作,经过几年笔耕,终于如愿调入浙江海盐县文化馆,接着又从海盐到嘉兴、从嘉兴到北京……
还有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他当年在大学期间就结了婚。为了养家糊口,生性内向的他和妻子却开了一间爵士酒吧,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太热爱爵士乐了,无法想象离开音乐去当乏味的上班族。他曾在回忆文章中说,差不多经营酒吧五年后他才还清债务,感觉可以稍微喘口气了。这也导致他大学一直读了七年才毕业。
可正当酒吧生意及日常生活步入正轨时,他在某天下午坐在室外草坪上看棒球时,脑中忽然萌生写作的念头,于是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趴在厨房餐桌上匆匆写就了小说处女作《且听风吟》,并幸运获得了日本某新人文学奖。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村上春树决定关闭酒吧,专职写作,不给自己留退路。并且为此戒了烟,早睡早起,每天写作之余坚持长跑锻炼身体,储备写作所需的精力体力,并把这种生活方式一直坚持到现在,成就斐然……当然,大作家的轶事挺传奇、挺好玩,但也只能是听听罢了,每个人也许都没办法直接照搬任何人的生存经验。
现在这个时代,只要稍微勤快一点估计就不愁找不到工作、不愁解决不了生存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生存无忧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发展自己、如何进一步体验到生活之美好而不仅仅只是糊口活着。
我发现所谓的中年危机,也就是人过了35岁或更长几岁之后,慢慢发现自己的生活状态卡在了生存环节与发展环节之间,只是在活着而不是在生活。虽然能靠工作吃饱饭、养家糊口之类,但总感觉心里空空的,不甘心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只是为了挣钱而工作,更加迫切地想要进一步发展自己,想要干一些既安妥身心、又能体验到生活之美好的工作,但又不知道该干什么、如何干,找不到方向和出路,这种内心深处迷茫焦灼又无由诉说的心理感受,可能就是所谓的中年危机吧。
而成功跨过中年危机的人,可能是既养活自己、又愉悦自我、安妥身心、享受心向往之的美好生活;更进一步是超越自我,不仅仅是为了小我而活,而是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苦痛的悲悯情怀。就像佛陀、就像孔子、王阳明、王凤仪、稻盛和夫、阿德勒、维克多·弗兰克尔、欧文·亚隆这些伟大人物一样。
总之,不同的人、不同阶段的人生可能都有着各自需要面对的人生课题和生命意义。正如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言,不要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而是要专注解决生活向你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