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后窗惊魂 Disturbia(2007)

简介:

    本片翻拍自希区柯克的名作《后窗》。凯尔(希安•拉博夫 Shia LaBeouf 饰)本来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一年前当他的父亲死于车祸后,他的生活开始改变。凯尔一直认为父亲的死与自己有关,一直非常自责。一天,老师批评凯尔时无意提到了他父亲,他爆发了,将老师扔了出去,因此被法院判罚监禁在家三个月。

演员:



影评:

  1.     美国人的父子关系,似乎和中国人的传统不同。开始的钓鱼让人觉得,更像是朋友,而不是父子。之后的车祸到让人觉得是全片最惊悚的地方。导演没让我们看到Kale看到的景象,这样到让人感同身受。
        被禁足之后的Kale又被没收了Xbox和itunes,再加上网络不同,和电视被剪。任谁也无法忍受。好在这时邻家搬来美丽小女生,让Kale初起偷窥念头。谁知这一看就看出了大件事。
        电影对杀人狂的描写似乎不够深刻,着眼点一直在Kale身上,对于杀人的动机、手段及心理活动都没过多的描写。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小孩胡打乱闹后搞定了杀人凶手。
        Shia LaBeouf一脸的稚气,明显还没长开。Sarah Roemer在片中展现了她1.71m的玲珑好身材。在《The Matrix》系列中大展身手的Carrie-Anne Moss,在本片中把一身武艺完全忘掉,被杀人狂一击即倒。David Morse扮演的杀人狂反而倒让人觉得气质十足。
  2.     对于翻拍经典之作的影片,大部分是新瓶装老酒,换汤不换药,完全不考虑审美观存在什么古今发展、东西方差异。更有甚者是新瓶装假酒,东施效颦,只顾打着经典的噱头,其实将原剧本的精神拆解得支离破碎、漏洞百出,更不要提什么内涵和精髓了。而这部翻拍自希区柯克《后窗》的《后窗惊魂》,虽说同样打着翻拍的旗帜,但却相当于新瓶装新酒,商标相同,味道却另有天地。
        值得一赞的是,编剧没有很死板地抱着原故事不放,而是大胆借用原故事的创意,其余均是自由发挥。譬如整个片子的风格更趋向于青春片,也更符合时代精神,首先是几个主角的年轻化,并由两女一男变成了两男一女,其次限定主人公行动的工具也由骨折变成了警报器,体现了主人公叛逆好斗的一面,但由于正方力量过于年轻健康,所以反方实力也相对增强,变成了变态杀人狂魔。即使是窗外的世界也大有不同,从50年代的迈着优美舞步干家务的舞蹈演员、坐在钢琴前埋头创作的作曲家、“寂寞芳心”的单身女子、养小狗的消暑夫妇和漫溢激情的新婚夫妇也变成了妻子去打网球、丈夫回家和女仆鬼混,每天偷看成人电影的孩子和每天清理两次草坪的杀人魔,令人不由感慨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距离50年代的纯洁正直变得多么不堪。
        但正是这所有的改动,使得这部影片虽然紧张刺激、观赏性颇高,但距离希区柯克的经典却拉开了极大的距离。老版的《后窗》不仅开创了惊悚悬疑的希区柯克式风格,更多的则是对人偷窥心理的一种反讽和抨击,因此花了大量篇幅去表现杰弗瑞偷窥邻里琐碎的日常生活,并且最后令杰弗瑞受到惩罚,两条腿都断了。而这一点在该剧中只是走马观花,更多的则是表现男主角卡尔对邻家女孩的爱慕,和每一青春期男孩都会做的用望远镜偷看其游泳更衣,而这不仅没有遭到对方的厌弃,反而令她极为感动,直至最后卡尔变成了邻里的英雄,除奸惩恶,不仅减刑,还得以抱得美人归。看来该片的本意在于惊悚,而非对社会现状及人的心理状态更深层次的挖掘,而这惊悚也只简单地浮于表面,再回想老版的《后窗》,那种贴近真实的心理状态则令人不免冷汗暗流,差异或者差距,就在这里!
        另外,男主角希安·拉博夫今年可算星光闪耀,从默默无闻一跃化身为《后窗惊魂》和《变形金刚》这样商业大制作的男一号及索尼动画大片《冲浪企鹅》中男主角企鹅科迪的配音,最要命的是,他虽然长相平平孩子气,但却能每次都和火辣娇娃对戏,真是令人艳羡!而杀人狂魔的扮演者大卫·摩斯早在《黑暗的舞者》里就已被我认定是天下最无耻的混蛋,演技自不容小觑。

  3.    怀着对《后窗》的尊敬以及对《变形金刚》男一号的好奇,我开始看这部《DISTURBIA》,不知道为什么翻译成《后窗惊魂》,莫非借鉴一个创意还不够,还要借鉴标题?显然,如今好莱坞的编剧们点子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只能把动画片和经典翻拍来翻拍去。看完这部电影,我也没找到《后窗》作为影史里程碑式的标志性的主观视角,心理特写等等元素。但好歹是把片子看完了,这证明这电影还不算太坏。以一部娱乐片的角度来说的话。所谓挂惊悚片的头,卖娱乐片的肉,简称卖肉。卖肉也没什么不好,肉价好高,现在吃一只野鸡绝对比嫖一只野鸡贵多了。叫“做爱”的行为也不一定真是在做爱,很可能只是在性交。  
      话说回来,倘若真的彻底东施效颦一样的仿造希老爷子来拍,怕是导演功力不够,我们也没兴趣。娱乐片也挺好。
     
      这片子和《变形金刚》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常常有小幽默。这保证了在整部电影重点不突出,结构不合理,甚至头重脚轻的情况下观众不会愤而离场,也保证了毒舌影评们不会好意思骂得太过刻薄。同时,这也是票房的保证。口口相传的普罗大众观影人群不会去分析长短镜头和蒙太奇。他们只关注那些看完电影以后他们还记得住的东西,可以保证能让他们作为谈资的东西。例如变形金刚会撒尿或者一窝小P孩儿窝在家里看成人频道。
     
      这片子另一个聪明之处在于它把视角对准了美国的郊区中产社区。这是典型的AMERICAN DREAM的场所,不管是美国人还是外国人,其实都有美国梦。同时,这恐怕也是北美电影市场的主力人群。所以,当观众看到男主角偷窥到对面的主妇在家偷情的时候,很可能会产生亲切感或者心有戚戚。FOR GOD SEES,也许他们自己也曾在家里偷窥过自己的邻居,发现过这样的秘密。这个,就叫做骚到了痒处。
     
      当然,这电影之所以能成为一部电影,或者说他之所以能被拍出来。那几乎还是得把所有的功劳归给希区柯克老爷子的在天之灵。倘若不是他老人家神来之笔的原作电影,这些编剧哪儿来这样的一个创意?而没有这个创意,那么这电影连波大无脑都算不上,只有波,没脑。由此又可看出我与海仁同学经常念叨的编剧在电影中的重大作用到底重大到了什么程度。
     
      以上大概并非这部电影能在北美票房榜上停留了两个多月的全部原因。作为一篇抒发感想式的影评,我们大概有必要探讨一下偷窥和被偷窥的心理问题。如果说绝大部分男人,或者说正常的男人都有过性指向的偷窥情节的话,那么女人是否也有偷窥情结或者被偷窥情结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假设没有束缚,没有道德感,没有舆论环境——当然没有舆论环境的时候就几乎肯定没有道德感了——的话。关于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查阅佛洛伊德及荣格福柯在此方面的著作,并写出一篇观于二人在此问题上的观点的比较及该性心理问题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发展与运用的论文,但是很可能此论文不能答辩或推迟答辩或被某研究法律的教兽弊掉。荒谬?是的,就是这么荒谬。就象我认同大概在人的潜意识里肯定有指向被偷窥被强奸的性心理情结但是我很怀疑当持此观点的学者教兽真的被强奸的时候会不会有高潮一样。世界是矛盾的。此问题大概永远只能见仁见智,假如给我一个偷窥题材,人家会拍成惊悚片,而我一定会拍成情色片,而也许海仁同志会拍成喜剧片。
     
      为防止我这个披着犬儒外衣的愤青爆发以及离题万里,只得就此打住。总之,这不是一部惊悚片,这是一部娱乐片,一部头重脚轻妄图面面俱到但面面都没到的电影。但是,由于片中的青春片元素和偷窥噱头以及杀人狂带来的惊险——大概米国社会治安太好所以人人都幻想身边有杀人狂而我们习以为常了——这仍然不失为一部有一定可看性的电影,在如今这个不景气的大环境之下。
     
      ANYWAY,有波就行,脑子不能彻底没有,维持在十五、六岁的智商大概就OK了。其它的例如向经典致敬的问题,随他大小便吧。
  4. 有很多类似的片子,却为何要给这部片子打四颗星?只因那个连环杀手一击即死的结局着实让我惊艳了!原来不是所有的坏人都是死去活来的,也是有人捅一下就站不起来的;原来不是所有被救者都是害人精的,也是有一起成功生还了的;原来不是所有导演都想搞个悬念的,也是有导演就想当个终结者的~~~ ^^

    P.S.还有片尾那句"It's an ongoing offensive against neighborhood evil",我要反抗邻里的罪恶,或许有些什么隐喻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