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逆流大叔(2018)

逆流大叔(2018)

又名: 万水千山纵横 / Men on the Dragon

导演: 陈咏燊

编剧: 陈咏燊

主演: 吴镇宇 潘灿良 黄德斌 胡子彤 胡定欣 骆振伟 余香凝 庄锶敏 岑珈其 黄天颐 柳俊江 梁天尺 龙文康 李赏 吴凤鸣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上映日期: 2019-06-28(中国大陆) 2018-08-02(中国香港)

片长: 92分钟 IMDb: tt7767874 豆瓣评分:6.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男人,就是要逆流而上。阿龙(吴镇宇饰)、淑仪(潘灿良饰)、泰哥(黄德斌饰)、威廉(胡子彤饰),四个高不成低不就、做事得过且过的宽频网络公司员工,见公司掀起了裁员风暴,为表对公司忠诚以「保饭碗」,误打误碰地加入了公司新成立的龙舟队!面对男人之苦,这班本来选择逃避的大叔们,坐到只许前进不许后退的龙舟之上,竟重拾了人生久违了的冲劲。一鼓作气的他们,不但参与了难度更高的长途龙舟大赛,更借着重新燃起的斗志,迈步去迎接自己人生里一道又一道的逆流…

演员:



影评:

  1. 近来的港产片,不断涌入各种负能量,多数是充满悲观色彩和人文关怀的社会问题片。《逆流大叔》则以轻松幽默的笔触道出港人面对“逆流”迎难而上的乐观心态,剧情和笑点流畅自然,粤语对白一滴入魂,不见半点儿合拍片的味道。 这是编剧、作家陈咏燊首执导筒的处女作长片,故事讲述阿龙(吴镇宇 饰)、淑仪(潘灿良 饰)和William(胡子彤 饰)是一家境况不佳的电讯公司工程部的安装技师,为了避免在新一轮的裁员大潮中丢掉饭碗,他们与处境相差无几的中层经理泰哥(黄德斌 饰)一同加入代表公司的龙舟队,意在给潜在投资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龙舟教练Dorothy的帮助下,这四个笨手笨脚的小男人不仅要集训,还要面对生活上的危机,在家庭和事业中做出转变。

    体育励志片不乏一套标准公式,即一群人通过学习、合作的方法达成一个共同目标,未必获胜,却能重拾信心。《逆流大叔》就是利用这套公式,纳入香港传统活动,每年端午赛龙舟是香港最具有特色的文化,代表港人拼搏、团结的精神。

    不过,《逆流大叔》并非真正的体育竞技片,龙舟只是构成“群戏”的砝码,它为故事提供了前提(避免被解雇),也带来了结果(从体育精神看生活之道)。可它不是故事主干,甚至不像其他体育竞技片那样灌输相关知识。

    这四个男人一开始是排斥这项运动的,尤其是生活上还有不如意的事要处理。故事关于中年男人重拾信心的心态,并带有一定意识形态的隐喻。正如前年的《点五步》借棒球题材传达更深一层的内核,不过《逆流大叔》是用幽默去化解伤感,真诚地讲述中年危机的酸楚,在博君一笑的同时,还能带来励志的成分。

    过人之处是角色写得入味,开头第一场戏即铺陈出男性群像的基调,如今的观众不会想要看到一群男人愚蠢的胡闹。当他们不再瞎闹的时候,一场工人抗议的戏码迅速勾勒出他们的背景、性格和弱点。除了年轻一点的William,中年男人虚伪和逃避责任的“小聪明”全然写在脸上,电影有意识刻画个钟“逃避”与“不争”,即便淑仪有追求“婚外恋”的贼心,也被对方回击一句“你想逃避到几时?”一语点醒。

    在情节与笑料的关照下,更捕捉到了中年男人的内心骚动和波澜不惊的雄心。它的笑点自然纯粹,有种久别重逢的港产幽默,最重要的是这些笑料是能够推动角色和剧情的“有厘头”,而非“无厘头”。比如淑仪想为太太买一张刘德华演唱会门票,兜兜转转一大圈,最终又以高价回到自己手中,虽然事件的结果未变,但心理上是有所升华的,这些细微之处都能做到合乎逻辑的内外兼修,足见剧作上的功力。

    女性角色写得也很微妙,这些男人全都被女性羁绊住了。最主要还是Dorothy这个角色,她鞭策大叔们受训,带出大女人为小男人指清道路的作用。要知道,她从事这项工作,必须在男人主导的行业中脱颖而出(雇外援当幌子),体现女性的价值。淑仪夹在一个女人国似的小屋之中,完全透不过气来,Dorothy成为他的性幻想对象;阿龙爱上的女邻居,是一位单身母亲,对爱她的人和她爱着的人之间的权衡与思量,使她注定成为一个悲剧人物,也侧面映出阿龙的悲剧色彩,两个人就像一面镜子;William为了女友放弃了乒乓运动员的梦想,值不值得呢?看看她女友的表现就知,她最后其实根本不懂体育精神,也就是根本不理解他。或许是当局者迷吧,作为旁观者的观众是清醒的,会衡量出他们的爱情到底值不值得。编剧还是很厉害的,每个角色都有存在的理由,在群戏的配置上,做到了相对的全面与关照。

    龙舟戏也做到了拍的好看和一腔热忱,结尾那句台词很醒目:“前面好远啊!”“多远都要撑啊!”不过,电影并没有在体育竞技片该有的高潮段落结束全片。编导故意安排那场“抢亲”一反常规,乍一看是个常规的大团圆结局,但剧情发展又峰回路转,也是一种“逆流”。这样的处理,更符合中年危机的处理,毕竟它不是热血青春片。

    许多体育电影,结局并不一定要大获全胜,而是要有所感悟,战胜自己的内心,那是比赛事更重要的。剧作层面,赛事远不及从观众那里引发的情感共鸣,所谓“赌场失意,情场得意。”你赢了一些,也会输掉一些,但如果不去尝试,可能会全盘皆输。

    《逆流大叔》讲是大叔的人到中年,倒不如说是香港的“中年”。近来的港产片,都带有自身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香港现时需要这样的电影,提醒港人勿忘昔日的狮子山下的精神,而不是像开头只是写在抗议书上的“黄毡”与“狮子山下”。大家同坐一条船,是否愿意都要一起撑下去。“逆流而上”有机遇亦有风险,在逆境中靠自己的勇气才更值得激赏。香港如此,港产片也一样。

  2. 文=独居江南

    电影一开始,立即通过一次不成功的“罢工事件”,点出大叔们现在面临的人生困境:随时可能失去工作。

    紧接着,又通过几个场景展示他们感情上的麻烦:有的恋情受挫,有的家庭不和,有的老婆出轨,还有的同床异梦。

    人到中年,工作岌岌可危,感情又千疮百孔,身心皆苦。所以面对公司临时组建的龙舟队,他们并没有多大兴趣。毕竟,饭碗都快要保不住了,谁还有兴趣划船啊。

    可是毕竟还是上了船,元气满满的女教练告诉他们:

    龙舟是有生命的,只要你划了第一下,它就会带着你前进。

    也许这句话是真的,什么都不想,只是听着鼓声,然后挥动手中的船浆,大家齐心协力朝着一个目标前进,居然找到了点久违的激情。

    生活继续,感情上的小麻烦变成了事关尊严的大事件,她要和别的男人跑啦!

    其实,钱和女人都是表面的,最痛最深的是尊严。没有了尊严,男人就垮了。

    能怎么办呢?同事说如果赢了龙舟赛,公司会派奖金,但要是输了,可能会被裁员。好吧,那就加油划吧。

    可是万恶的公司又突然宣布取消龙舟队。一心想要赢回尊严的大叔们,这一次准备彻底反击,于是集体罢工,自己组队去参加长途龙舟挑战赛。

    比赛当天,人人都穿上的那件英雄本色的比赛服,是大叔们的自我暗示和鼓励,也是他们最后的倔强。

    最后,龙舟像箭一样冲向了终点,但没有停下来,它带着吴镇宇继续划向大会堂去抢新娘。

    只是现实世界没有童话,新娘还是跟了别人。其实就算有,应该也轮不到年纪一把的大叔。

    没有大团圆结局,只有生活在继续。那两张在工友间流转却越来越贵的演唱会门票,是美好生活的象征,不如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否则你付出的代价只会越来越大。

    因为对于普通人而言,问题总是会层出不穷,逆流才是人生常态。大叔们曾经在挣扎中日渐麻木,但好在,因为龙舟赛,他们终于重拾了直面问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斗志。

    没有陋巷劈友,也没有中环飞车,没有毒品和妓女,也没有古惑仔和无间道。导演把镜头对准了几个普通的香港中年男人,以及他们的萎靡和困顿。

    人生如爬坡,抵达中年之后,愈加险峻,也不会因为赢了一场龙舟赛从此就逆转。但在万众一心挥舞船浆的过程中,大叔们渐渐听到自己穿透内心的鼓声,慢慢又找回了人生该有的节奏。虽然比赛结束了,但那铿锵有力的鼓声,之后会一直在他们耳边回响。其实尊严从来不是去问别人拿,而是在自己身上找。

    “哇,真他妈的远啊!”

    “多远都要划啦!”

    延伸阅读:

  3. 陈咏燊是我很欣赏的编剧。马伟豪执导的《新扎师妹》《玉女添丁》《河东狮吼》《常在我心》等等港片在当年就深得我心,幕后执笔的正是他。

    采访陈咏燊已是2年前的事情。香港国际影视展有HAF(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他为了彼时还叫《万水千山纵横》的《逆流大叔》寻找机会,而我终于有了聊上几句的运气。

    金像奖在即,存一下粗糙整理过的记录。哪怕还没机会看到电影,依然相信他。

    创作起源是怎样的?

    陈咏燊:2004年,我还在马伟豪公司做编剧。有一天很浪漫。(笑)在柴湾的一个后期制作公司,茶水间的窗口看出去就是避风塘,而且是日落,看着看着发现一群男人在练龙舟——但龙舟没比赛都不会装龙头上去,就只是一只艇——我就觉得,哇,这帮麻甩佬(男人)很man啊,而且这个画面很漂亮。我就想,怎么没人拍过的?

    我觉得龙舟值得拍,这个运动有趣的地方在于,很华人也很香港,比其他运动题材好的地方在于,它能让人很快想到中国香港。我当年想过之后,十几年来都没有人做,那我就做吧。龙舟是很特别的运动来的,你不需要是很专业的运动员。譬如香港比赛,大公司忽然叫员工参加,训练两个月就去比赛。而且龙舟要讲齐心、努力与练习,也有不同人参与,这可以讲很多很有趣的事。

    那你喜欢运动吗?

    陈咏燊:不,我没怎么做过运动。(笑)

    那执导的第一部长片就找了个运动题材。

    陈咏燊:我写了十几年电影,发现好的故事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讲人物。无论当中你摆了什么进去,最重要的都是人物。这故事我想通了那五个人物,想讲他们的故事。当中如何善用龙舟,已经够了,不一定要拍得很hard-core(硬核),要讲水的流动啊力学啊什么的,大家也没兴趣。(笑)

    你现在年纪还没到,却要拍中年男人。为何第一部没想拍跟自己经历相似的?

    陈咏燊:是没到那个年纪。但其实我反而挺怕一些太into(深入)自己的故事,怕感动不了人,怕很自我。这个故事也自我,有很多人物,是我借用认识的人的故事,但我觉得自我得来,大家都会有共鸣。而虽然是中年男人的故事,但其实每个男人都会遇到。

    你是编剧?

    陈咏燊:全部是我写的。

    怎样想到是把这几个人凑到一起写?

    陈咏燊:龙舟是群众的活动。阿龙是第一男主角,戏份会多很多。另外四个在旁边傍着他。电影是群戏,五湖四海的人坐同一条船,单讲一个人不好玩。

    片名的创意来源是什么?

    陈咏燊:最早的片名是《赛龙夺锦》,摆了很久,不用,只是用来记住这个项目。我经常想挑战一些东西,这电影讲龙舟,那片名我就想不要龙字,但又要有冲劲。我很喜欢粤语流行曲,我喜欢歌词,研究歌词,经常潜意识地在歌名里找。(笑)《万水千山纵横》是我很喜欢的歌,有冲劲,有水字,合适龙舟,又是讲男人的挑战。《天龙八部》的歌来的,“万水千山纵横,岂惧风急雨翻”,我不理前面有多大浪,多痛苦,我都可以跨过去。都很合适,我就用这个歌名。

    写了那么多剧本,为何想做导演?

    陈咏燊:每个电影人,最后都要。(笑)如果你喜欢创作,都至少想做一次导演,好好发挥自己想做的东西。另外就是,做导演最大的动力之一就是不会再有人改我的剧本。(笑)

    为何选在这个时间当导演?

    陈咏燊:2000年毕业,现在17年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笑)

    这次最大困难是什么?

    陈咏燊:人物戏我不怕的,我一定是找我欣赏的演技派演员帮我。我很希望讲一些人物关系,当中戏剧性感很重要。我紧张的是龙舟的几场戏,我想实拍,会找一些有经验的人帮我,摄影师、副导演一定找资深的。

    写剧本会否顾虑这些场景不好拍?

    陈咏燊:不会刻意去逃避。剧情需要而难拍我就照写下去,之后找办法克服。讲龙舟,那场比赛一定要拍,而且要刺激。克服总好过刻意的避重就轻,大家都会知道的。

    预算会否有影响?

    陈咏燊:我会尽量原汁原味。如果达不到,我可能会hold住(先搁置)。有些人会cut(删)很多东西,但我暂时不想。

    马伟豪这次当监制,怎么帮你?

    陈咏燊:他有很多在剧本上的意见。制作上,他现在在内地多,有些connection(关系)会帮到我。

    合作多时,感觉如何?

    陈咏燊:当然亲切,他是我师父,很期待可以好好沟通。(笑)以前是导演和编剧合作,现在是监制与导演兼编剧合作,会有另外的玩法,很期待。

    你觉得创作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陈咏燊:沟通。你有心去做好与观众的沟通,不要只说自己的东西,也不要迁就别人的。

    (HAF综述稿件载于《看电影》杂志)

  4. 拖了这么久才终于为了吴镇宇那点爱情戏去看《逆流大叔》。还蛮超出预期的,群戏有用心叙事也流畅,但结局再丧再反鸡汤对我来说也还是太逆流而上积极向上了,当然也不怪人励志片。 龙舟教练那个女性角色中规中矩但在本片也足够亮眼,可惜依然沦为男性角色的性幻想对象和剧情工具人,还要在被普男发癫锡一啖后开导对方。妈呀我能不能也强吻靓女然后被靓女姐姐说你不要逃避。 本片除开吴镇宇也还是有动人之处的,不过有吴镇宇还要啥自行车啊。说有爱情戏也不算,顶多是在爱里的独角戏。对吴镇宇当然是湿湿碎,在隔壁偷听对方跟艺术家男友吵架那一段的表演节奏别太屌了。他贴在墙上屏住呼吸拼命聆听的时候我又见到了,记不清第多少次又见到那副皮囊下永远冲撞的孤独。那些漂浮起来充盈起这皮囊的孤独有些是流光溢彩的,缤纷得从那双眼中泄出一点点就比得过宇宙星辰。有些是凉凉的,有些像云像雾或像絮,有些又像是因为磁力而吸了满身的图钉刀片回形针,在他回头望你的瞬间从他身上叮叮当当掉一地。 追到新娘和做证婚人那两场戏也好得很,连爆发都能这么张弛有力,从终于看清女主心意到努力笑得不比哭难看再到给女主一个她根本无所谓是谁给的拥抱,那一刻我泪流满面。无关对手演员是谁、剧本是冲那破奖还是恰啥烂钱,浑然而成到周遭一切都失了色,唯他有光。观影中老把时间花在感慨他精准的情绪区分与演绎层次上,但好像无需刻意设计,他轻而易举就能发动身上源源的能量引你跌进这段无论演什么的戏,让我这种没文化的观众只能痴痴呆呆抓耳挠腮用所谓的逻辑来理解分析。 什么奖什么狗屎奖你他爹的还不通通滚来给吴镇宇双手奉上只能说没品味的东西你真没那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