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故事并不复杂,一个从北京毕业后,去西藏支教的老师,与藏区孩子们的故事。
可是电影好几处,我都情不自禁眼睛发酸,大多是被藏区人的纯粹而备受感动。
朗措大哥特地给老师准备的厕所、与盗猎者的勇敢战斗、对一个远走之人的等待、
孩子们为草原下雨做的准备、自由蹦跑在草原上的天性、眼睛里对知识的渴望和老师的尊敬、
村长准备的米和牦牛肉……
我们总是在影视中看到别人的故事,试图在其中找到与自己灵魂共鸣的那些东西。看完这些人的人生态度,我感觉完成了一种净化。
这或许就是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换来的。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哭了好几次,韩老师来贫瘠地区支教的勇气和那一份热忱的教育情怀,以及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眼神打动了我。
松籽
你的心在哪里,
家在哪里;
爱在哪里,
哪里是家。
(这段话来自韩老师的妈妈)
救人并没有错,
只是救了错的人,救了恶人,
但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不善良,而放弃自己的善良。
(韩老师对他的学生说的话)
这部电影讲书的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韩松,来到了西藏支教,来到这个地方他知道条件不会好到哪里去,但是没有想到是那么的贫瘠,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他知道这里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辛,以及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他觉得他来对了地方,这里需要他。面对不适应的环境、物质的匮乏、可怕的狼这些都没有让他放弃留在这里。他是家里的独生子,家里只有母亲一人,在母亲病逝的时候才回去,母亲最后对他说:“松子,你的心在哪里,家在哪里;爱在哪里,哪里是家。”他妈妈理解他,尊重他,也支持他的做法。他继续回去支教,一呆就是十几二十年,这里的孩子们都长大了,这里的物质条件也逐渐变好了,每年都会有大学生来支教,但他还是始终守在这所学校里,这里有他的回忆,有爱他的人,有需要他的人。
看完之后我想我已经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我未来会是一名教师,可能会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也可能会是小学老师,甚至可能会是中专的老师,我想做一个像韩松一样的老师,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先教育孩子们做人,再教他们读书,教他们做个懂得感恩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爱读书的人。
“天叫囊木地叫萨、天上星星叫噶玛、河水叫曲火叫梅、太阳尼玛月达瓦、山峰叫作日、山口叫作拉、坝子叫作汤、森林叫薪纳、道路朗嘎桥桑巴、村庄冲色田兴卡、房子康巴人叫米、额却阔是我你他”,来自北京的支教青年男老师,在艳阳下青青高原草甸,隔着一条清澈的小河水,与河对面洗衣的本地美丽姑娘眼神交汇,姑娘的那个璀璨的笑——是一切关于爱的美好传说……怎么后半截突然垮差了呢?影片中间部分,没有回家的老师,大年夜面对莽莽高原上的夜空,繁星再亮再多,也是一望无际的纯粹的黑。这样的黑夜里寄托思乡念母之情,再被本地姑娘一声清亮亮的“老师看什么呢”打破、继而请回屋里吃饺子,年夜一场雪、有酒有歌,为什么不把歌再唱得更久一些呢?一场年夜大雪之后,换了话事人。之后还有一场本应很好的告别的戏,铺垫渲染都不够,仓促促的只把不想送别但必须修路送行的师生情的感动,十成体现了三成。再之后剧情跳水……回京探母病情,别让躺在病床上的妈妈讲道理啊,故事线一下子母子情成主导了,再怎么解释再返回高原都变得很跳了。画面对切北京病房和高原学校真不好看,随便用上个任何切换手段都过渡得更好吧……接下来影片把可以非常感人的故事拍摄剪辑得越来越不能接受——回高原学校示爱、结婚,然后立刻老夫老妻,男主角突然重病,病愈师生聚餐、老师最惦念的参军的僧格打来的电话说有了女朋友也是老师,然后这个女朋友捧着僧格骨灰回来把老师刺激得再度病倒……都是好素材,再拍一部藏族少年僧格小英雄成长传奇不好么?素材没问题,孔雀翎子做了鸡毛掸子。到片尾了,最燃情部分二老坐在草原上仰望苍空,女主被安排一连串的眨眼是几个意思?画面里非要带上一个轮椅把手做前景又为啥呢?不是矫情于构图,是画面内容破了故事情绪。以及影片里重要的线索人物本地为孩子们花尽若干年收入的帅哥哥,给了那么多情感线索、事迹线索,咔嚓就死在莫名其妙冒出来的偷猎者枪下,还给偷猎者很多余的设计了个计谋、然后就再也不提了……片中好多明信片一样美到震撼的镜头,到片尾看不出震撼只剩下一地遗憾。
可以成为各TOP佳作的遗憾铺满了全片!
1、还是太干净了,藏族学生衣服、头发皮肤、厨房、房间等等;
2、年龄变化有点不符,韩老师开始支教到增格参军最多也就4、5年吧,韩和梅朵怎么就突然从青年变成中年了;
3、作为草原上的民族简单的吃坏肚子还是能处理的吧;
4、学校里不会几年不添一个学生吧,而且几个孩子有大有小陆续离开很正常,包括最后知道增格牺牲的消息韩老师晕过去,是否艺术加工的太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