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故事来源于午夜巴黎的一家小剧院。老人,导演兼编剧;女孩,画师兼演员;男孩,演员兼服化道;还有一只猫头鹰,萌宠兼场记。
1
狼人的故事
大公主使计抢了妹妹爱慕的男人,在得知对方是狼人后狠心将其保持人形的项链丢弃,最后善良的妹妹找到项链,解开了狼人身上的魔法,两人终成眷属。
狼人的故事有点像美女与怪兽的宫斗版。
2
堤忠与无人知晓的美人
堤忠误入死人王国,为了见到传说的美人,凭借机智和善良,顺利通过因饥饿而成魔的三头巨兽把守的关卡。在面对国王提出的三道难题时,恢复原形的蜜蜂、狐獴、蜥蜴感恩回报,帮堤忠获得了迎娶丢丢女团大公主(三胞胎美人个个爱丢东西)的资格。可是,堤忠根本不想娶什么美人、继承死人王国的王位,因为家里还有娇滴滴的女朋友在等着他。
3
黄金城的神选者
一座由怪兽供养的黄金城,每年需要将最美的女孩送给怪兽才能保证黄金城经久不衰。不凑巧,祭献当天,一位异乡骑士来到这里,反抗此处的鄙风陋俗,杀掉了怪兽,解救了女孩,还城中居民自食其力、享受生活的方法。故事来源于瓦加杜(加纳)之蛇的传说。
4
敲鼓男孩
什么东东都能敲两下的痴鼓少年,用鼓声平息了部落间的纷争,保卫了领土和人民,最终成为部落英雄的故事。这集也可以叫作“鼓惑人心”。
5
不说谎的男孩
两位表亲国王分别用自己的江山打赌,一个认为男孩不会说谎,一个认为男孩会说谎。打赌说谎的国王暗箱操作,让自己的公主去勾引男孩。公主说我得了不治之症,只有男孩的朋友,那只会说话的神马的心才能救活。国王当庭质问男孩,让你照看的神马怎么样了?男孩如实回答,死了。
国王不仅没责备他,还很开心,因为他赌男孩不说谎,他赢了。
真是一群丧心病狂的当权者啊,因为一个赌,杀了一匹神马。
6
化身鹿的女孩与建筑师之子
被巫师囚禁的女孩与建筑师之子相爱了。私逃出来的女孩受到巫师的诅咒,变成了一只鹿。男孩为了解救女孩,找抚摸仙子化解魔法。在寻找抚摸仙子的路上,一直有一只乌鸦在帮助男。,男孩一边抚摸乌鸦一边问她,是否愿意和他一起去世界的尽头找鸟仙子解救变成鹿的女孩。相信你们也猜到了,乌鸦就是那个女孩,而不是美丽又惹人怜爱的小鹿。
夜幕下的故事是导演Michel Ocelot众多剪影动画中的一部,他最具代表的作品是王子和公主。Michel Ocelot在法国的地位就如同宫崎骏在日本的地位一样,也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
夜幕下的六个故事足够精美,每一帧都可以当作桌面,即使人物是全黑的剪影,美轮美奂的场景依然让人眼前一亮。其中包含的元素和文化也很多样,有15世纪的法国勃艮第服饰、绚烂的热带雨林、非洲古国传说、西藏唐卡艺术、中世纪哥特建筑。
但是,在平均每个故事不足15分钟的时间里,内容施展的空间不足,这也成了它唯一的短板。
在IMDb上,评论也出现了两极分化,有人毫不吝啬地给了10分,有人认为这是部儿童电影,还有人认为故事太平淡了。
诚然故事性上确实弱了些,但依然不影响我们赞叹着看完全片。
话说回来,这种剪纸动画是不是既熟悉又特别?
它虽然与我们熟悉的皮影戏、人影戏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全黑的人物形象又是那么地与众不同。
它借鉴了我们的皮影戏原理吗?
不是。世界上最早的剪纸动画是1926年洛特·雷妮格[德]制作的的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
相传在18世纪的法国,凡是王公贵族都会聘请画师为自己画一幅肖像画,然后裱起来高高挂在墙上或是摆在最显眼的地方,以彰显自己的财富和地位。这种耗资巨大的爱好可不是寻常百姓家能负担得起的。当时有一位聪明的财政部长希尔艾特提议,用剪影代替肖像画。没想到,剪影一出,立马成为网红爆款。最后这种美术技法在法语里就称为“希尔艾特”。
至于为什么剪纸上要涂黑色呢?因为便宜易得呗。
动画也是分等级的,并不是所有的动画都适合给小朋友看,也并不是所有给小朋友看的动画内容都是合适的。
黄金城的神选者中为什么做祭品的女生而不是男生?
好像在中国的传统故事里,被当作祭品的也是女性和幼童,从来没有出现过男性的身影。
如果说是弱者淘汰论的话,按照中国人以物补物的概念,那些被创造出来的妖怪或怪兽应该要吃强壮的男人以强补强才对,怎么可能因为你上贡一个体型较小的女性或幼童就放弃整个村子呢?
我特地查了一下知乎,还真有这个提问。
问题下只有几条回答,有说:
神明庇护你之前得先享用年轻的女性,我怕你信的是邪教吧。
也有说:
第一点跟上一位一样,信了邪教。第二点是谁告诉你的男性活着的意义更大?我怕你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吧。
我能想到的是,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他们编造出来的故事怎么可能允许以自己为代表的群体被捏造出来神/怪兽吃掉呢?首先他们内部就过不了审吧。
如果当我们看到女性在故事里被当作祭品送给怪兽而不觉得奇怪的时候,也许我们早已被“教化”了。女性不应该作为牺牲的形象出现在各种鬼神故事里,现实中更加不行。
事实上,如果你提“女权主义”,一部分人会认为你是在挑战男权,还有一部分自私的男性会立马急红眼,要从椅子上跳起来和你争论。其实,“女权主义”不是痛恨男性,是女性在教育、薪酬、生育、家庭地位、社会角色、政治角色,甚至是生存(禁止做胎儿性别鉴定也是一种保护女性生存权的方式)上争取和男性同等的权利。
Feminism is not about man hate, it’s really not. If you believe in equality, you are a feminist.
——Emma Watson
欢迎来“集米lab动画”小组解锁更多动画电影哦
浓缩视频盒子:
伪剪影罢了,把立体模型涂黑以取代纯粹的平面剪纸,就像把前作《祖马》中的建模涂成小黑人再直接搬演进《夜幕》中,镜头不仅没在剪影人物的运动逻辑下深入开掘,反而套用实拍电影中的滥招,这就使影片显露一种首鼠两端的尴尬,剪影中真的适合出现正反打吗?还有那笨拙的推镜?我想剪影的优势在于人物的肢体动作或者变形,怎么着也不会是面部微表情吧,当剪影人物的头像在特写镜头上居中呈现,我们只能看见一团形状不明的几何图形,情绪的收放最多只表现于黑影中被称为眼睛的空洞里,表演一旦失效,推镜便成为情绪唯一的增幅器,直接导致推镜滥用,所有情绪不论喜怒哀乐在此时共用一个名字叫做张口瞪眼。升级的是背景,延续《祖马》中绚丽与繁复,取材织物或壁画的背景都是不错的尝试,其中某个短片中国王身后泡泡糖质感的圆环状背景如果可以倍速蠕动会更带感。最差的是情节,随便哪部短片故事放到《王子与公主》中都是垫底,简直断崖式降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