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罪恶天使 Les Anges du péché(1943)

简介:

    玛丽安娜(Renée Faure 饰)从小立志成为一名修女,而在偌大的修道院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对待上帝能有玛丽安娜这般虔诚,因此,玛丽安娜成为了修女们眼中的异类。对于同伴们的嘲笑和奚落,玛丽安娜并不在意,侍奉着上帝的每一天都让她的内心感到无比的宁静和快乐。

演员:



影评:

  1. 吉罗杜与电影(节录) “Giraudoux and the Cinema” (excerpts) 1969年2月17日,法国文化 France Culture


    罗杰•雷尚(Roger Régent):你在《罪恶天使》中与让•吉罗杜合作的缘起是怎样的?

    布列松:制片人想让一个有名的人撰写对白,我就联系了吉罗杜,我将从阅读《监狱中的多明我会修女们》(Les Dominicaines des prisons)所了解到的贝大尼会众(Bethany congregation)的形成而写的剧本给他看。次日早上,吉罗杜打电话说同意参与。

    雷尚:作为导演的你与作为对白作者的吉罗杜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

    布列松:我很清楚我要什么,于是向他索求。在十分明确的指引下,吉罗杜非常高效、敏捷地写出了《罪恶天使》的对白。他的剧本后来由新法兰西评论(NRF)出版,我在若干处做了简缩,还删除掉若干处,都得到了他的首肯。

    雷尚:他对摄影棚的事情感兴趣吗?

    布列松:几乎毫不,他只探过我一次班。

    雷尚:“过度写明”(written out)的剧本内容——比如他所写的——是否符合你对影片的追求?

    布列松:在当时来说是符合的。我依然喜爱吉罗杜的文字,但是,今时的我确实对对白有不一样的想法了。这不是一个质量问题,而是一个种类问题:不要文学味,不要戏剧味,不要日常味。

    雷尚:你觉得吉罗杜是否由衷地喜欢电影呢?

    布列松:是的。他绝对感觉到电影将要成为重要的东西,也并不愿意置身局外。不过,我倒是想知道电影是否在本质上并非一种知识分子们无法自在面对的纯艺术——就算是就最出色的知识分子来说。

    雷尚:从那时起,你们有没有一些私人的共同回忆?

    布列松:吉罗杜与我常常共进午餐,位置是金融区的费多街(rue Feydeau)上一家餐馆。多少回了,转头望向那条街的时候,我都会看到怒发冲冠的他……

    雷尚:为什么?

    布列松:因为他讨厌费多(Feydeau)与他的戏剧,无法容忍人们以他命名一条街……有一天我俩午餐过后回到住处——他不再住在博若莱酒店(hôtel Beaujolais)而是住在卡斯蒂勒酒店(hôtel Castille)——他拿起一份桌上的手稿开始向我朗读。他说那是一部失败的剧本,不可能投入制作,将永远安眠于抽屉:那是《夏约的疯女人》(The Madwoman of Chaillot)……我记得后来有一天在坎朋街(rue Cambon)遇到他,他去完库塞(Cusset)参加他亲爱的母亲的下葬回来,跟我说:“我过不了这个坎的。”那发生在他去世前几个月。


    注释:

    让•吉罗杜(Jean Giraudoux, 1882-1944)法国剧作家、小说家、外交家。

    法国文化(France Culture)1963年开播的法国广播电台。

    罗杰•雷尚(Roger Régent, 1904-1989)法国记者、影评家。

    监狱中的多明我会修女们(Les Dominicaines des prisons)作者莫里斯-耶桑特•厄隆(Maurice-Hyacinthe Lelong, 1900-1981),Cerf出版社,1936年。

    贝大尼会众(Bethany congregation)又名贝大尼多明我会修女会(Les sœurs dominicaines de Béthanie),由让-约瑟夫•拉塔斯特(Jean-Joseph Lataste)神父于1866年创办。

    新法兰西评论出版社(NRF, 全称Les Éditions de la Nouvelle Revue Française),后改称伽里玛出版社(Éditions Gallimard),由加斯东•伽里玛(Gaston Gallimard)于1911年创办。布列松所说的出版剧本叫《关于贝大尼的影片》(Les Film de Béthanie),巴黎:伽里玛出版社,1944年。

    乔治•费多(Georges Feydeau, 1862-1921)法国戏剧家,产量丰富,还是歌舞杂耍表演(Vaudeville)的先驱。

    夏约的疯女人(The Madwoman of Chaillot, 法语名La Folle de Chaillot)1943年写成,1945年在吉罗杜死后首演。1969年有美国制作的改编电影版本。

  2. 这是两个出于不同的原因怀着相反的目的来到修道院的修女的故事,探索了精神层面的问题。从处女作就可以看出布勒松在题材上的兴趣,注重人物内心和精神层面。
      
      关于故事:
      圣多明我会的圣让院长组织修女去监狱接释放的囚犯阿涅斯,因为阿涅斯受到威胁,所以院长做了周密的布置,顺利返回。
      富家女安妮·玛丽一心皈依圣多明我会,只身出家。在例行的去监狱感化囚犯的过程中认识了泰莱丝,泰莱丝自认被人诬陷入狱,再加上狱警的粗暴对待,对人充满仇恨与敌意。
      
      安妮充满热情和对圣母的爱,想离开肮脏的尘世才入教修行,善于用心体验而反对成规,但她的举动在教会里却显得格格不入。泰莱丝出狱当天枪杀了仇人,然后来教会寻找玛丽,大家都以为她是被玛丽所感化,而玛丽清楚她并不是出于那么简单的目的,但仍然用心与泰莱丝交往。玛丽与教会修女的矛盾越来越激化,连她最信赖的朋友也觉得她清高,不合群,终于在一次因为猫的争论中,不服僵化教规的玛丽被逐出教会。
      警察发现了泰莱丝谋杀,并知道她进入了教会。玛丽没有回家,仍然每天偷偷进入教会的墓园进行祷告,终于雨天病倒在地,被修女发现后抬回教里救治,院长被感化后接纳了玛丽的回归,泰莱丝并没有被玛丽打动,反而欲加害于她。玛丽在和泰莱丝的交谈中告知自己知道泰莱丝怀有其他目的进入教会,病重的玛丽将入天国,临死前握住泰莱丝的手,示意她继续完成自己临终祷告。
      被震撼的泰丽丝在圣歌中头也没回地走向楼下等侯的警察。
      
      关于创作:
      片子的开头段落估计是受好莱坞电影的影响,悬念迭起,或者是受制片商的影响,很象那个时侯的商业电影。
      电影的闪光点是玛丽和泰丽丝的精神探索,这个也应该是打动布列松创作冲动的地方。电影的故事应该还有另外一个人所提供,被占领法国后,布勒松做了一年的战俘在集中营。在集中营中他应该思考了很多救赎这方面的问题,也听了很多这方面的故事,《乡村牧师日记》好象也是出自那时候得知的故事。
      但也可以从影片中看出布勒松叙事方面能力仍旧在探索,从开头的部分也看出他在做尝试,因为叙事不够紧凑和明晰所以电影稍嫌拖沓。导演语言方面显然没有后来的影片精炼,“简约主义”的风格至少从这部影片中尚看不出来。
      
      关于宗教:
      宗教是深深影响布勒松的题材,无论从成名作《乡村牧师日记》还是《圣女贞德》等;从影片中对玛丽的褒扬看得出布列松不是一个守旧的,口是心非的教徒。
      圣多明我会和圣芳济会及加尔默罗会分别是天主教的主要派别,圣多明我会士均披黑色斗篷,因此称为“黑衣修士”,以区别于方济各会的“灰衣修士”,加尔默罗会的“白衣修士”。天主教托钵修会的主要派别之一。
      圣芳济各会修道士的特点是:将所有财物都捐给穷人、靠布施行乞过生活、潜心研究学问、四处讲道;圣多明我主张通过教育或感化等方式;加尔默罗会强调隐修。
  3. 很豪华的阵容,剧本由布列松和季洛杜(他的希腊三部曲剧本已由吴雅凌翻译完成并出版)共同操刀。关于一位多明我会修女的故事。

    多明我会的圣托马斯·阿奎纳曾讨论过天使如何犯罪(在这部电影上映不久后,新托马斯主义哲学家雅克·马利坦出版了《天使的罪》(Le péché de L’ange))。

    托马斯认为,天使犯下罪后,变成为恶魔,恶魔即罪恶天使。然而,即使对于恶魔而言,在被造的第一瞬间也是善的,是天使,是在恩典之中的。因此恶魔的本性是善良的,纯洁的。

    天使为何作恶?乃是出于对上帝的爱,天使由于太希望得到上帝之善,而用错了方法,企图凭借自身而不是恩典就获得上帝之善。换言之,天使在凭自身的能力追求一些自己所不配得的荣耀。这意味着天使没有“犯错”,天使只是因为没有考虑规矩(règle)、没有以合适的方法追求上帝,而犯下骄傲之罪与嫉妒之罪。因此,天使出于对上帝的爱,同时由于自负和骄傲,以完全的理智和善良之心,选择成为魔鬼。这样的选择使得天使成为魔鬼。

    布列松的电影所塑造的Anne-Marie就是天使转变而成的魔鬼。这同样是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电影中的女孩之虔诚,让人无法相信这样一个天使般的女孩可能作恶。因为魔鬼不是恶人,更不是犯错之人。魔鬼的根本张力在于,其本身原本是一个善良、纯洁、爱着上帝的天使,只是在自负之中,不小心想要凭自己取代上帝的角色而降下恩典。Anne-Marie的爱是热烈和激动的,同时也是真诚纯洁的,却由于骄傲而企图凭借自身拯救杀人者。天使与恶魔的距离仅在自由选择的一念之间。这一根本张力也始终横亘在人类理智和意愿中。

  4. 问集中营的经历给布列松带来了什么。不出彩但又令人惊艳的封面图,有种深入骨髓的温柔。

    镜头仍旧保守的布列松一部,音乐上非常古典繁复,还未呈现出其简练特点,但作为其第一长篇,已然能看出其未来叙事的端倪:台词细腻精炼,以个人的牺牲完成罪恶的救赎,将人抛至于巨大的悲伤与圣洁中,细品之下甚至能感到未来其《乡村牧师日记》的痕迹。剧情设计上依旧明显戏剧化,直接表意的部分不少,胜在哲学文学化强烈。执着与单纯的小修女,用虔诚与伪善的现实拔剑相向,像是螳臂挡车,即便死亡,也拼尽全力去疗愈一颗死掉的心灵。

    小修女对罪者的爱尽显微妙,像是一镜两面,又像是天使与凡人双向救赎。强大灵魂的继承,似乎还有一些好莱坞式的身影。这种爱似乎早已超越了物质乃至单独个体本身,更像某种启示,与更深远的存在达成共鸣。击枪震碎旧世界后,那一吻终究解脱所有质疑与罪恶,继承了她的理想。“不存在偶然,都是神迹”,她如神般走向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