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喊·山(2015)

喊·山(2015)

又名: 喊山 / Mountain Cry

导演: 杨子

编剧: 杨子

主演: 郎月婷 王紫逸 成泰燊 余皑磊 郭金 徐才根 赵晨东 李思颖 张籽沐

类型: 剧情 爱情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6-08-26(中国大陆) 2015-10-10(釜山电影节)

片长: 111分钟(中国大陆) IMDb: tt4170472 豆瓣评分:8.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故事发生在闭塞的山区之中,韩冲(王紫逸 饰)为了捕猎设置了炸药,哪知道这炸药没被动物踩到,却被同村的腊宏(余皑磊 饰)给踩了个正着。炸药爆炸了,腊宏身受重伤,最终不治身亡,留下了可怜的哑巴妻子(郎月婷 饰)和一双儿女。

演员:



影评:

  1. 我在二号参加《喊山》看片会的时候,这个电影的豆瓣评分还是6.6。
    看完片之后,我觉得这还是一部可以称作优秀但仍旧有诸多不足的作品,6.6的评分实在是被低估的,因此我给出五星,这里面当然有很多情绪的成分,自己的五星虽然不能实质上拉高评分,但也是一种支持。
    先前听一个朋友说起过:中国不缺好电影,缺的是把好电影竖起来的人。
    今天,喊山上映了,看排片,不到百分之一,家乡的小城九家电影院竟然总共只有一场排片,这部电影自然又是没有被竖起来的。
    不过我们在这里不聊商业上的东西,因为今早在看豆瓣的时候,注意到了一篇一星的影评,说喊山自造幽灵场排片。

    很讶异,一部实时票房与《诡新娘》相当的电影被说票房造假???
    上午截图的实时票房数据,《喊山》的排片和票房都是被碾压的。
    上午截图的实时票房数据,《喊山》的排片和票房都是被碾压的。

    于是我去拜读了文章作者马庆云的其他的影评,发现还有另一篇给《喊山》打一星的影评。

    这电影有这么不堪你需要写两篇长评来给他打一星??!

    虽然文章里面对喊山的问题的指正还是很有道理的,我也都认同,但就因为这些问题就要来打压这部电影?我也是因为这些问题所以我觉得《喊山》还是一部7分电影——诚意之作,还有瑕疵。

    于是我接着看了马庆云其他的文章,然后……

    我?????????????????????

    并且……
    我又看了他对其他电影的评价……








    我好像……
    也大概知道了……
    这货的欣赏取向……

    因为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这样的,他一定要和别人不一样,就觉得自己标新立异并且牛逼,以挑刺和诬陷为乐,好像能骂几句自己就是批评家了。
    马庆云是个小角色,但是中国电影迟早要毁在这帮小角色手上。

    我记得前段时间翻到《张震讲故事之合租屋》的豆瓣主页。
    上面无数打一星的评论大意都是说:我没看,但是国产恐怖片都是垃圾,于是给一星……
    就算他烂,你没看你评论个鸟!

    再看看暑期档扎堆的烂片,现在我们好不容有一部还可以的《喊山》,然后还有这帮孙子要出来损,这部电影到现在豆瓣评分都还没有到7,imdb却又8.0
    那是不是没什么大牌的电影,现在都要靠下跪来挣票房了?
    都要靠花钱买水军来刷口碑了?

    像这种给好片打一星,给烂片打五星的,没有别的意思。
    我也不是针对马庆云。
    我是说所有这些在豆瓣上装逼搏出位的——都是垃圾。
  2. 【先说几句题外话】
    第一篇豆瓣影评献给《喊·山》。
    之所以想写这篇,是因为极其讨厌马庆云说我是片方的裸奔号。
    我日。
    我注册账号逛豆瓣逛知乎逛贴吧不发帖不行?
    我发不发东西碍你事了?
    照你这逻辑,玩微信不发朋友圈的人是不是都死了啊?

    【回应十三问】
    前两天看到马庆云在豆瓣和其他人撕逼。《喊·山》从上映到现在也是褒贬不一,于是今天我决定去看看这到底是个啥片子。影票为证。
    看完了以后,真的觉得马庆云是吃饱了撑的无理取闹。
    以下,就我个人看后的感觉,来反驳马庆云无理取闹式十三问。
    (“马庆云疑问点”均摘自其“十三问”的问题当中,特做声明。内含剧透,谨慎阅读。)

    问题1、床戏
    马庆云疑问点:在一个被虐待了非常久造成一辈子不再说话的女人那里,还能用厮打去反抗,杨子导演实在没有生活功底。

    首先第一个要反驳的点是,哑巴女之所以不会说话,是因为她偷听到了男人的谈话,激怒了男人,所以男人用钳子损坏了她的喉部,并不是虐待很久所致。第二,女人反抗,合乎情理。影片表达女人反抗,但男人依旧得逞,说明女人骨子里是恨男人的,恨男人的占有,恨男人的残暴,因此,才会有炸死男人一说。如果,女人任男人摆布,毫无还手,则说明女人习惯了如今的生活,已经麻木,则不会有炸男人的想法。

    问题2、捆绑棺材
    马庆云疑问点:导演让捆绑棺材的横木在棺材下方,这是极大的错误。这样捆绑起来的棺材,即使抬起来,也是东倒西歪的。山里人捆棺材,是横木放上面,几个小伙子用合力抬起。继而,杨子导演的版本中,横木折断了。这个梗,竟然没下文了。为什么让它折断?为了安排什么桥段呢?

    影片当中,第一次捆棺材的确是将横木放在了下面,然后第一次抬起时折断。这一个点,似乎是为了表现男人的死没那么简单,或者说,男人还有更多的事没有交代清楚,不会轻易离开。试想如果顺顺利利将棺材抬走,后文再揭那么多秘密,是不是缺少一点厚重的神秘感呢?接下来我们说,第一次横杆折断,必然会有第二次抬棺。而这第二次抬棺,横杆正是被绑在了上方,几个小伙子合力抬起。你没看到?

    问题3、姘头哭丧
    马庆云疑问点:在原著小说和李彦廷导演的版本中,都有棺材绳折了这个细节。然后是村里边有人认为,是没人哭丧,才会这样,死者不走,所以,要找哭丧的。因此,牵涉出男主角的姘头来哭丧。而杨子导演的版本,直到横木折断,却完全没有下文。

    哭丧戏是有的,不知道你为什么没看到。不过就上面两点也能看出,你看片不仔细。至于是谁哭丧?一定要姘头?职业哭丧人可能没饭吃了。

    问题4、王胖孩儿不出彩
    马庆云疑问点: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李彦廷导演版本,都对王胖孩儿这个乡村会计有精彩的展现。小说作者葛水平更是以淋漓尽致的山西方言,为王胖孩儿量身打造了一个快嘴山民的形象。杨子导演,在处理这个人物形象方面,再次展现出自己非常拙劣的水准。

    塑造人物的根本是要有特点。胖孩儿的特点已经显现出来了。是否需要山西方言、快嘴山民的形象来润色,个人认为可有可无。有则精彩,无也不伤大雅。这不能称为问题。

    问题5、78年的两万
    马庆云疑问点:我问了一下,山西太原某国企老工人,在80年代的月工资在30元上下。也就是说,不吃不喝,一年也就三五百。两万元,是普通工人不吃不喝四十年的收入。在山村,这个两万,又可想而知是什么概念。

    我问了一下,如今某企业技术职工,月工资3000上下。我又问了一下,如今某艺术学校教职工,月工资5000上下。(以上两个只是举例子)发现问题了么?一个人代表不了一个年代。这些简单的调查方式你都不会?还能只问一个人?一旦不巧你问了个一事无成的小人物,或者问到了一位红遍南北的大明星呢?那结果是不是天差地别?腾讯文化网2015-02-17的一篇文章《80年代的1万元现在值多少》真实地告诉我们:“从正统的经济统计数字来看,答案最为清晰。从1978年到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平均为105。这也就是说,物价每年上涨5%,37年间物价变为了原来的6倍多。现在的1万块,相当于1978年的1600块,反过来说,当时的万元户,则相当于现在的6万元。”得出结论,当时的两万元,相当于现在的12万元左右。你敢说12万对你来说是天文数字?
    ——————————
    【161009片尾给出补充,这一段回应的确有失偏颇。楼主吸取大家意见,感谢大家提点。】
    ——————————

    问题6、下葬与谈判的顺序
    马庆云疑问点:原著小说是先谈判,立下字据之后下葬。而杨子导演的版本是先下葬,然后去谈判。这是不能容忍的错误。

    这里呼吁大家,要知法懂法。某律师网站2014年11月10日提出问题:“交通事故死亡,应赔偿后安葬死者还是先安葬死者后再谈赔偿?”律师回应:“这个没有硬性规定”。

    问题7、84年山西山村吃米饭
    马庆云疑问点:葛水平老师的原著小说,对吃什么,写的很清楚,都是山西贫苦人的真相。而杨子导演在自己的电影中处理,就成了吃白米饭,还有炒鸡蛋。

    认同。

    问题8、八十年代山民养猫
    马庆云疑问点:山民养猫,那是您城里人玩的。八十年代,人都吃不饱,还养猫。

    这???【黑人问号】养猫…怎么了?不太懂这个点。山里还不允许有野猫了?谁告诉你这是宠物猫了?

    问题9、养蚕的时节不对
    马庆云疑问点:杨子版本的《喊山》,时节是秋收时候。男主角给女主角蚕子,让她养。真心不对啊!蚕一般是春天养啊。当然,也有秋蚕,但是,秋蚕不是秋收的时候开始养啊,是秋收的时候已经上去吐丝了啊。

    你自己都说,男主角给的是蚕子,蚕子,蚕子。蚕子是需要一定环境才能孵化成小蚕的好么?现在放好,到春天孵出小蚕,然后再养起来,有什么问题?

    问题10、对姘头的男人的形象,全部删除
    马庆云疑问点:杨子的电影,(将姘头男人)删的干干净净。这是在阉割小说的精华,留下自身意识上的糟粕。

    从头到尾姘头琴花除了韩冲以外,再无别的男人。因此我们可以简单认为,导演想要塑造一个单纯的妖艳贱货,不想扯上其他关系。难道这样不可以?没有任何场景或台词表明琴花是个爱出轨的女人,所以请不要拿《光棍儿》举例。按照马庆云的意思,电影是不是还得把韩冲母亲的事和韩冲父亲坐牢的来龙去脉都展现出来呢?

    问题11、村中有女人烫头
    马庆云疑问点:姘头的大耳环,村民中出现的烫头的女人等等,都构成了电影的败笔。

    我扫了一眼,出现的女村民基本都是老太太,白黑相间的短发。要说烫头耳环,也就是姘头自己的特点了。姘头家里是下矿的,有点钱,做个头发买个耳环也属正常。马庆云的逻辑是不是居民小区不能出现保时捷,cbd核心商务区不能有卖煎饼果子的?

    问题12、哑巴身世交代的拖泥带水
    马庆云疑问点:电影贵在干净利索。李彦廷版本,对哑巴身世的交代,值得影迷观看,十分干脆,不絮叨。而杨子的版本,俨然是小脚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连韩国电视剧都不如。

    这???【再次黑人问号】红霞身世作为一个疑点慢慢揭开有什么问题?柯南道尔哭晕在厕所。以后福尔摩斯断案不许超过五分钟。否则马庆云看不下去。

    问题13、对整个《喊山》的歪曲
    马庆云疑问点:葛水平的《喊山》,最大的主旨,也是当年铁凝大姐力挺拿鲁迅文学奖的地方,就是,小说讲的是一个女人如何被压抑成哑巴,然后如何重新回归有声音。这是当代的妇女解放的一种旋律。杨子完全处理成了《乡村爱情》,成了一男一女的山西山村爱情故事,虚假非常。

    《乡村爱情》是本山传媒制作的东北乡土风情的轻喜剧,和山西故事风格不同,一看马庆云就不了解东北,才会把此二者混为一谈。另外,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看透的是不同的主题。不要把你的思想强加于别人。

    【结尾】
    同意马庆云的第七问,另外红霞的服装的确很有问题。这都属于服化道的问题,因此就服化道上给《喊·山》扣分。摸着良心给四星。个人喜欢回忆时的平行蒙太奇,以及最后警车开走时倾斜拍摄的镜头。片子中规中矩。值回票价,并非不堪,一星实属严重。


    并不华丽的分割线
    ————————————————————
    161009
    没想到一个月前没人看的这篇评论现在竟然被顶起来了。
    最要谢谢大家的关注了。
    接下来做一点儿补充。

    对于正文当中提到的问题5,做一个小小的回应。
    楼主90后,的确不了解八十年代的好多事情。对于问题5,“两万相当于现在的十二万”这个结论,也是我在查了点资料以后,根据腾讯文化网的调查结果才给出的。需要澄清,这个结论不是我个人臆想、凭空捏造的,所以请大家不要骂我…【可怜状】但是看到了辣么多人站出来质疑这个结果,再加上一些年长的学长学姐给我介绍,我个人也越发觉得这个结论给出的是有点傻。【手动笑哭+尴尬】
    因此这里收回对于马先生问题5的质疑。感谢众网友对楼主的提点。
  3. 首先要说的是,《喊山》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里面也有妇女被拐卖、囚禁和欺凌,也有偏远的山村、险恶的人心和弱者被逼急后的爆发,但它不是另一部《盲山》,甚至引导观众对落后山区产生正面印象。

    影片对穷乡僻壤的刻画,村民生存状态的描写,是隔着大山放声高呼,是坐着驴车悠悠然唱山歌,是看着玉米磨成浆缓缓流下,是端着大碗饭开心地扒拉,总之,是一种挺开心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导演也没有强调山村的贫穷,房屋虽然简陋,但整齐而洁净,充满生机,隐约有一份世外桃源的静气。山林水溪原野更是亲意满满,面对蓬勃着负离子的避世之地,我们非但不会心存厌恶,更会萌生出到此一游的念想。

    对于村民,电影也没有将他们丑化成愚昧野蛮。村里的话事人,都是知书达理者,主流价值观是敬重知识和法律。村民是愿意讲道理的,年轻一辈甚至懂得反抗繁殖恋,这即便在当代大都市也是文明进步的观念。

    即便韩冲以死相拼,村民也只是挨打和防守,没有像《天狗》那样一拥而上利刃相加,这样温和的表现,当然会有审查方面的考量,但我相信,更多是出自小说和剧本自发的创作意图。

    村民让人义愤的言行举动,也是出于人性共同的阴暗面,而不是长久以来被影视作品赋予的一种刁民横行的习惯性错觉。从这个层面来看,《喊山》是非常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它不会让都市城镇中的观众,对偏远之地心怀戒备和恐惧。

    映后导演交代,是由于不方便说明的原因,影片被迫改了背景年代,跟最初的美工调研脱了节。既然难以圆满,索性架空了时代背景,愉快地玩耍起各种趣味来。

    于是村民口中常有网络用语,“寡妇心里苦”,“你行你上”之类,非常称职地充当了调剂气氛的笑点,又不突兀。

    少女红霞生活的宅邸,也是挣脱时空约束,一派民国大户人家的典雅贵气,文艺情怀猛窜。成了寡妇的红霞也少有乡土气,时不时作民国女文青的忧郁沉思状,恍然是《黄金时代》乱入了。

    最让人好感备生的,还是小伙韩冲的装扮。前半部是花纹条纹毛衣加牛仔外套,已经潮气四溢,后来预备要去自首的那一身,换成灰色打底衫、纯蓝圆领厚毛衣,外面一件深色夹克,下身是紫红休闲长裤,脚上还蹬一双卡其色高帮靴子,潮得丧心病狂,简直是2016秋冬型男示范。

    故事发展到高潮,被逼上绝路的韩冲一扫弥漫着泥土味的慵懒,几个后手拳加一记正蹬干翻来赶人的小崽子,利落地像一部动作戏,让我胸中一口闷气大出,太喜欢了。

    所以《喊山》少了通常卖拐题材、穷乡故事和文艺电影的死气沉沉,总是逮到机会,就探头探脑露出一缕异彩。身兼编导的杨子是个80后,无处不焕发着新生代导演特有的小心性。我很期待能在华语文艺电影里,看到更多这样可爱的小心性。

    片中的犯罪故事是半取材自现实,看多了推理犯罪的观众,或许会抱怨那转折不够惊人,但谁也不得不承认,这正是社会的本相。意外灾祸、激情犯罪、三缄其口的掩盖,在刑侦不发达的年代,差点造就冤假错案,一切都是与现实交错的。如果弄得嫌疑犯X那样瞒天过海诡计百出,固然让人拍案惊叹,意义也就失去了。

    可能有人注意到,红霞杀死丈夫的细节存在前后不一致。但仔细琢磨不难发现,那并非硬伤,后一段只是她的供述书的视觉展现,并非真正闪回发生的事件。所以真相如何,成了一个延宕至观众脑回路的开放式。

    映后导演更补充,结局做出了一些删减,韩冲没有得到释放,他被解开手铐后打倒了身边的警察,狂奔追着押送红霞的警车而去,后期甚至删掉了画面中打斗的声音,如此一来,更多的情节都能自圆其说。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舍弃一个更合理且已经拍竣的段落,并将情绪硬切到另一种模式,这种处理对于主创一定是个艰难的选择。因为很多时候,观众期待看到大团圆,不喜欢留一条遗憾的尾巴,但作为艺术家,就应该这样坚守创作的意图,非常可贵。

    看片之后了解到,喊山是当地的一种民俗。古时的太行山住民为了驱赶猛兽,敲锣打鼓弄出大动静,后来失去了实用性,成为一种纯粹的仪式。

    而《喊山》作为小说名和片名,确实有着明确的象征意义。红霞兴致勃勃参与喊山仪式,差不多是她在全片中唯一的笑容,表现了她独处时真正发自内心的喜悦。联想到,她的留下是需要拼命抗争的结果,离开(被驱逐或被解救)反而是一种牺牲,完全有悖大众观念中被拐女性一心逃离的诉求。这种反常识的诉求,却被情节表现地合情合理,甚至观众也满心期待她可以留在山村,影片的用意就很明显了。

    甚至片尾字幕也交代,红霞只是有希望得知身世,之后的命运会不会好一些,谁也说不准。影片默默地暗示道,长大成人后的被拐外者,面对的远不是逃亡成功或终生为奴的两岔口选择,他们的真实处境和心态,远比我们局外人想象的复杂太多。

    不过倒是可以这样续篇:被解救的红霞记起韩冲说过读书的重要性,在狱中刻苦学习,出狱后考上大学心理系,拿到博士学位后去韩国工作,有一天,诊所里来了一位戴面具说港普的病人,正计划在足球场安放炸弹……(文/方聿南)
  4. 针对一些没看懂的朋友,和错误的影评解析做出两点正确解析(含重要剧透,看完影片不明白再看这个解析)

    这里说明一下,我并不是故意卖弄,批判别人没看懂,这里的大多影评我都看了,很多说的并不是很正确,但唯一不变的这是一部好电影,正因为这是好电影所以我想更多的人明白剧情。

    一些秀智商的解析我就没必要说了,直接上干活

    一:有一篇热门影评里说红霞听说了秘密,被腊宏割了舌头而无法说话。

    我想他可能没看仔细,是腊宏用老虎钳拔了红霞的牙齿,因为那时红霞小,所以长大换牙又长出了新牙。

    其实女主角并不是全篇无一句台词的,有一个“嗯”字,这是腊宏刚到韩冲家养驴的老屋时,韩冲给他们家送饼,红霞接过时的一声“嗯”,我一开始以为是演员的自然表现的“嗯”,但这被字幕标了出来,到了后面摔了韩冲送的吃的,腊宏在屋里打红霞,嘴里说着:“让你再说一个字”,我才明白这里是导演故意设计的一声“嗯”,为了暗示红霞并没有哑巴,因此在影片后面腊宏死了,只有红霞与韩冲两个人的时候他都没有发出一声“嗯”,只是用眼神表情表达,所以更加确定这是一个刻意安排,只是在常年闭口的情况下,记忆遗忘了如何发声,这在影片最后右下角的一串字:“红霞在沉默中竭力记忆着她的失语”,这意味着红霞会说话。

    二:大儿,就是影片中,后改名叫‘小书’的女孩,她并不是红霞所生,而是腊宏之前的老婆,也就是腊宏所杀死之人的女儿,这里的时间线应该有十年左右,估计那小女孩妈死的时候才出生没多久,一直以为红霞是她母亲吧。

    片中腊宏刚抱回红霞时,屋里一个老年妇女的声音:“已经被你打死一个婆娘,还想把这个也打死嘛?留着这个女娃照看大妹儿。”以此更能说明大儿,不是红霞所生。

    而片中红霞抱着的,也就是小的孩子,才是红霞生的,从小孩的年龄,我们以此推断腊宏是等红霞成年后才发生的关系,我不得不说还有些人性,从片中我们可以推断红霞二十二岁左右,因为他很爱干净和美,这在片中有所表达的,然而她喜欢韩冲,也是因为一颗年轻的心。

    说红霞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韩冲的?我个人观影后的感觉,是从腊宏刚到他们村打红霞的时候,韩冲冲进房制止时开始的,虽然制止无果,可对红霞来说已经种到了心里了,估计这是红霞被腊宏殴打第一个为她说话的人吧,所以开始偷偷注意韩冲。

    这里为什么说偷偷注意,这是因为红霞一个从不出门闲逛的女人,为什么会看见韩冲在林子里埋雷?从片中红霞外出捡纸钱时,路过的妇女说:“你们以前谁见到她出过门?没有吧?”,以此得出红霞其实并不出门,只是因为偷偷注意韩冲,所以跑去林子里,恰巧看见韩冲埋雷,看见地上果子,导致蓄意杀害腊宏。

    片中对红霞对韩冲的感情产生并不清晰透明,到是韩冲对红霞的喜欢很是透彻。

    到此我的解析说完了,再说说我都观后感吧。

    有篇影评中说红霞是受尽腊宏折磨,杀死腊宏理所当然,可如果红霞是从见到韩冲开始,才动了这个杀心这个女人未免有些可怕,其实看到这个影评我也是思考了很久,其实这个要看人怎么理解了吧,我更倾向于红霞是受尽折磨才杀死腊宏的,这也是影片最直接的传达而已,所以红霞对韩冲的感情线才会在片中那么淡。

    喊山,这片名一度让我以为女主会在腊宏死后跑去对着大山大喊,发泄自己内心自由的心情,她果然喊了,只是喊的方式与我们不通,丢失语言记忆的红霞,通过对着大山敲打铁盆的方式来喊山,来宣泄自己自由的喜悦,这其中我想还有爱的喜悦吧,片尾能看出铁盆从完好到破烂,红霞喊山喊了多少次?丢掉脸盆试着大声的喊,却无声,可也胜有声,片尾的红霞在山上笑的很美,美的纯净心里,让我们毫无杂念。

    红霞的遭遇是悲痛的,可影片的所表达的却在中国是真实发生的,旧社会数不胜数,而如今的新社会扔在发生着,引我们反思,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片子口碑爆棚的原因,它不站在说教的角度去批判,而是把你带入一个被拐者的生活,去看她的爱恨情仇,从爱与恨中引我们去反思,我们同情红霞,也为他遇到韩冲这样的男人高兴,可即使遇到韩冲也无法抵御腊宏给她带去的伤害,以至于人死了还可以让她恐惧,这是多大的痛苦?

    现实社会如果有这样的事,我不会为她遇到韩冲这样的人而高兴,只希望这种悲惨从开始则扼杀掉,所以这部影片和原著最直接的传达便是如此吧。

    这是一部让我一个大老爷们几度泪眼朦胧的电影,起初初见这部电影是在网吧,我朋友在看,我坐在他旁边,玩着游戏,看到这部片子的第一个画面是,警察过来带走韩冲的画面,以至于没有当红演员我以为是网红自费的山寨片,我还嘲笑朋友怎么看这个,朋友却说真的很好看,叫我去看,我也一直没看,回来在网上看到喊山的评价,所以有看它的想法了,直到今天才将它看完,是个难得的好电影,如一个影评的哥们说的,我后悔没去电影院看,因为欠了喊山一张电影票,的确如此。

    《天注定》《百鸟朝凤》《喊山》为何好电影的市场却如此惨淡,这也同样时我们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