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性女暴力日记 Thriller - en grym film(1974)

性女暴力日记 Thriller - en grym film(1974)

又名: 暴力日记 / They Call Her One Eye / Thriller: A Cruel Picture

导演: 博·阿内·威贝涅斯

编剧: 博·阿内·威贝涅斯

主演: 克里斯蒂娜·林德伯格 Heinz Hopf Despina Tomazani

类型: 惊悚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瑞典

上映日期: 1974-06-05

片长: 104 分钟 IMDb: tt0072285 豆瓣评分:6.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因为童年时期的悲惨遭遇,玛德琳(克里斯蒂娜·林德伯格 Christina Lindberg 饰)失去了说话的能力,长大后,她一直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农场中,离群索居。一次意外中,玛德琳遇见了名叫托尼(Heinz Hopf 饰)的男人,不幸的是,托尼并非善类,他不仅欺骗了玛德琳将她囚禁,还用毒品为诱饵控制了玛德琳,逼迫她出卖身体以换取利益。

演员:



影评:


  1.     幼年的Madeleine在公园玩耍的时候,被一个看似和善的老男人性侵犯,因为受到惊吓从此不会说话。而那个老人却因为被诊断为精神病得到释放。时光荏苒,Madeleine十五岁了,长成了一位美丽的少女,含苞待放。这些年,她一直和双亲隐居在一座农场。虽然还是不能说话,生活却怡然自得。有所补偿。

        农场位置偏僻,她错过了回家的公交车,路遇一个斯文谦逊的男人,邀请她坐顺风车。女孩对这个言辞绅士的男人心生好感,便上了车。谁知这个男人是个恶棍,他先是用迷药灌晕了madelein,继而请了医生给她注射了毒品。以控制这个女孩为妓女。很快,Madeleine对毒品的依赖越来越强,几番逃跑都未能如愿以偿。即使逃出了男人的控制,也离不开戒毒的痛苦。无奈,她只有委曲求全的留下,做了一名雏妓。

        她对第一个客人并不客气,甚至抓破了客人的脸颊。以示惩罚,男人刺瞎了Madeleine的一只眼睛。在暴力面前,女孩无奈的依顺了。开始的接客生涯如行尸走肉,痛不欲生,且没有任何对将来的期盼。另一个被男人诱骗的少女温柔的把Madeleine抱在怀中,告诉她要心存希望。只有迎合客人,赚取钱财,才能有资本离开这个深潭。
        
        Madeleine偷拿到了父母的一封信,才知道自己唯一的亲人都离开了人世。究其原因,都是那个诱骗了自己的男人一手策划的。万念俱灰的时候,最好的朋友,那个唯一给过她关心和照顾的少女被某个客人杀死了。哭到在她血淋淋的床褥上,这张睡过无数男人的床上,Madeleine终于决定展开报仇。

        她学习跆拳道、驾驶汽车、开枪射击,每个侮辱过她的客人都是报仇对象。最后一个要干掉的,就是当初那个诱拐她做妓女并让她沾染上毒品的男人。

        《Thriller - en grym film》瑞典1974年拍摄的一部融合了情色和暴力的CULT片。导演Bo Arne Vibenius据说曾经是费里尼的助理导演。整部电影的镜头风格很是另类,大量的主观特写和慢镜头,钩织出了一部很鲜明的邪典之作。

        女主角Madeleine的扮演者Christina Lindberg是一位瑞典籍美女(今天的话形容为萝莉长相),1950年出生,之前一直是色情小电影的当家花旦,本片自然也没有浪费她的诱人身材。三点全露不说,甚至真枪实干。Lindberg拍摄这部《性女暴力日记》的时候已经24岁,电影中扮演角色的年龄设置是个15岁的少女。这个拥有魔鬼身材、天使面孔的瑞典美女胜任有余。娇小的身材、稚嫩的面庞、清澈的双瞳、柔顺的长发……没有人会想象的出这个女人已经过了二十四岁。

        无奈的是,这部CULT片的主要噱头还是围绕着情色、暴力,所以上映后也并未给Lindberg带来期待中的转型。其后不久,她便正式退出了影视圈。

        《性女暴力日记》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部CULT之作,不谈故事。(其实故事就是单线的复仇)主要是导演对镜头的表现手法太另类了,从画面颜色到镜头走位都很有实验风格。比如被暴力捶打者嘴角流出(或者说是喷出)的血都是用慢镜头来表现,可以看到从嘴中打出来,飞到半空中的牙齿。血流如注,却缓慢的倾泻出去。子弹射入人体,血在惯性力的推动下,呈现某个有迹可循的角度喷溅出去。可以看清任何挣扎的瞬间,加深死亡的表现力度。

        有的人不喜欢这部电影,认为无非是一部借助复仇为电影主题的情色片,且人物变化、性格强弱转换不合逻辑。对于一部诞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CULT之作,后世看来,本就可以大胆设想和猜测其用意的。那个时期的电影无章法可循,况且所谓邪典就是亦正亦邪,没有标准的。简单拎出电影的故事去理解整部电影,还是不够客观。电影是浓缩了文学、戏剧、音乐、雕塑、绘画和建筑之外的第七门艺术。并没有人规定导演只能遵循其中一个元素去拍摄电影,反之亦然。

        影片后半段为Madeleine的复仇之旅,很具讽刺意味的是(我认为是导演的刻意安排),这个女孩制服并摆脱了警察的围捕,驾驶着他们的警车去阻击另外的仇人。也就是说,每一次犯案都是驾驶着警察前往的。电影最开始,就是一辆警车缓缓驶进画面,而在这个城市治安巡逻的过程中,幼年的Madeleine却在开放的公共场合遭到性侵害,凶手最后因为精神诊断免于刑法。开始的受害者Madeleine在电影的后半段扮演了“执法者”的责任,她驾驶警车行驶在郊区的小路上,警灯闪烁,看似代表着公证(巡逻),可光天化日之下又有多少罪恶是被掩盖的呢?徒有其名的不仅仅是责任,还有正义。

        Madeleine终于抓住了当初诱拐自己的男人,她给他设计了一个颇具黑色幽默的死亡方式。把男人埋在瓦砾中不得动弹(之前用手枪已经打断了男人的两条腿),然后脖子勒上绳索,绳索的另一头绑在马匹的马鞍上面。日头炎热,Madeleine把一桶水放在马匹前一米多的位置,只要马口渴,便会挪步上前喝水,男人脖子上的绳索就会拉紧,然后窒息而亡。

        Madeleine把一切安排妥当,便坐在男人面前,等着马的挪步。阳光下,她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个毁掉她生活的男人。或者说,Madeleine的生活早在她幼年时候的性侵害中就被破坏了,她不会说话,丧失了表达的能力。对于社会她一开始是躲避的,躲避在农场。但是罪恶无时无刻不是在潜移默化中浮现,以暴制暴成了唯一救赎的手段。

        电影结尾,Madeleine驾驶着那辆警车缓缓离去。

        离开,结束。

        导演悲天悯人般的给了她一个自由,或者说是权利,一个自我主导权利。但离开的Madeleine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弱小的的Madeleine。结束的是过去,开始的是未来。

    配图日志
  2. 《Thriller - en grym film》首先是很黄,然后才是很暴力。而我觉得用黄色来形容这种性暗示,远远不够女主演Christina Lindberg带给我们视觉和心灵的冲击,而这部片子多处用橙色来底衬Christina的惊艳之美:比如因搭错车被那个性剥削的老板拐骗到办公室,那张橙色的沙发,像一处沦陷的深渊,等待Christina坠入其中,而女主演明媚冷艳的大眼睛,久久凝视镜头,像一头倔强的母牛,使尽各种力气去挣脱和逃离;又比如,Christina曾成功逃出室外,她拼命的奔跑,终于摔倒在落叶堆里,又是一滩明丽的橙色,她在橙色当中挣扎,就像小时候曾被那糟老头子奸污一样...

    为什么是橙色呢?这种温暖得一如血崩的色彩,却没有带来任何令人喜悦的效果,只能越冷越悲伤,越剧烈越绝望。Christina本身年轻时是个脱星,看过她丰腴的躯体,哪怕是阳痿的男人也会立即勃起,主要的不是这上好的身材(这种身材在当今A片里已经随处可见),而是Christina那张脸蛋让人着实迷恋,她大大的额头,饱满而深邃,又充满了童稚的可爱。在这额头下,毫无遮拦的,就被她的大眼睛击溃了。这双大眼睛,稍微有些斜视,像一对明媚的玛瑙石,大而张狂,媚而不屈。如果她高兴了,只要她眨眨眼,你必定为她赴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如果她愤怒了,那只怕连北冰洋倾泻而下也填埋不了她爆发的小火山。奇怪的是,那个性剥削老板即使如此也不为所动,我禁不住怀疑他在本片里的性取向。随后的一些镜头,大概有三分之一是直接裸露的性关系,和毛片的区别只是这种裸露没用来放大,仅仅为叙事稍微带过。

    后面的情节是关于复仇,而复仇的过程总觉有些造作,有些不合情理的漏洞。难以理解她之前被囚禁,之后又怎么可以赢得自由身,轻松外出去学习枪械的使用,学习飞车,然后还回了趟老家... 等等。所以,就这部片子本身来说,我觉得并不出彩,作为CULT片题材,片里的暴力镜头显得十分浅薄,大片大片的血渍看起来更像褪色的番茄汁;枪击效果也毛愣得很,如果不是Christina演技尚好,我真的想为之喷饭。可以理解70年代的片子没有特技辅助,能拍成这样也算不错了,但同样作为CULT片经典之作的《鼹鼠》,其暴力手段的真切和对身心的冲击却非比寻常,因此,只能怪这片的导演武戏功力差强人意,不然可以更好更完美而得以留芳百年。反之,也亏得这些拙劣的暴力镜头,才衬比出Christina的美不胜收,这让男人贪恋的,为伊人消得以死相许的念头,足以调足味口,让你们这些叼男老老实实看完全片,还余味悠长。

    说来说去,冒似这片子和女人没什么事。也未必,女人们在其中学学如何以暴制暴的理念(当然不是电影中运用的暴力手段,因为那些太浅易了,不学自会),化悲痛为力量,哪天反掌为云,扭转了自己一生的命运,是不是也算一种造化?


    × 另外想说明,Christina Lindberg曼妙的青春已逝,那些美好都已成旧忆,如果在本文怂恿下,你禁不住想搜索她的名氏和图片,请忽略她当今满面皱纹的脸以及那无神的目泽,谁都会老去,一如人都是要死的一样。
  3. 瑞典电影《性女暴力日记》是2023年我所观看过的最惊心动魄的电影,也是23年我所观看过的最被低估的电影。作为一部在家用显示器上观看的电影,在失去大银幕那种难以替代的煽动性的前提下,《暴力日记》的画面依然(在精神上)将我包围,如洪水袭来般将我卷入其中。《性女暴力日记》是非官方的中文译名(没有检索到港台是否发行过本片的碟片),有几张海报似乎能印证本片在美国发行时,用过 They Call Her One Eye作为美版片名,但如今在亚马逊搜索本片的各种DVD,依旧是瑞典原名的直译——Thriller: A Cruel Picture,如此一个朴实无华的片名,似乎什么都没说,但其手术刀般的冷峻,又确实与大多数火爆张扬的b级片不同。为了方便讲话,以下片名以《暴力日记》代之。《暴力日记》的第一个画面,是远方一辆警车朝镜头驶来。故事从女童玛德琳被老汉强奸开始,但老汉却被诊断出精神疾病,入院几年后被释放,但玛德琳却永远失去了说话的能力。此后十五年,玛德琳一直和父母住在郊外的牧场。直到一次外出,天真的玛德琳搭上了陌生男人托尼的车,没想到托尼是人口贩子,给玛德琳注射了毒品,以此强迫玛德琳为客人提供性服务。玛德琳想要逃跑,却被托尼捉了回来,并以割去玛德琳的左眼以示警戒。玛德琳的同事劝告她,当务之急是攒钱去戒毒。于是玛德琳开始老老实实地在托尼手下工作,逐渐彼此相安无事。但好景不长,玛德琳偶然发现了父母因为托尼仿照她写的诀别书,二老思念成疾,服药身亡。自此,玛德琳踏上了一条复仇的路。她完成了戒毒,开始在一些新朋友的帮助下练功练枪练车,最终拿着一把霰弹枪,杀了仇人和警察,开上了警车消失在地平线尽头。

    当下为数不多的有关《暴力日记》的讨论,也无非是《杀死比尔》究竟是否受到《暴力日记》的影响。我相对震惊的是,我不认为《暴力日记》是一部需要以特定方式、特定角度观看的电影。电影使用的语言绝非偶然。

    观众成为亲历者而非旁观者,这是我观看《暴力日记》最强烈的感受。我不再只是同情玛德琳,我也没有变成玛德琳,我成为了玛德琳与自我意识的结合体。理论上每部电影(尤其是唯一主角的电影),都能导向同样的效果,但在《暴力日记》的观影体验中,这种感知尤为切实和强烈。让一个男性对一个随时有可能被侵犯的世界产生恐惧,并不是同类型电影的共性。甚至这是一个颠覆性的体验,在于男性某种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无论一个男性对被强奸女性报以多么巨大的同情,他的第一反应也往往不会是“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我身上”。如齐泽克所言,意识形态总是如同增强现实(AR)一般运行。隐性的施暴者和受害者看到的现实世界从来都不是同一个。

    那么《暴力日记》是如何做到的呢?

    导演博·阿内·威贝涅斯采用了大量的POV,而被观看对象是玛德琳世界里各种男性的脸。甚至连正反打大多都是完全的主观视角。早在1947年改编自雷蒙德·钱德勒同名小说的《湖上艳尸》(Lady in the Lake),就采用了通篇POV视角来呈现侦探的观察与破案过程。让·米特里对《湖上艳尸》总体持否定态度,他批评其从头到尾的主观镜头既无法实现观众感知性的认同,又破坏了联想性的认同。模拟人眼所见不等于代入,就好像还原故事现场不代表真实,真实性只是基于某种集体认同感的感知共识。在大量的主观视角下,威贝涅斯还是做了一些手脚——观众从来都看不到玛德琳的过肩镜头。换句话说,电影在其它部分的叙事保持着中立,但是使用主观视角时,只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玛德琳眼中的男性形象,二是玛德琳镜中的自我(即男性眼中的玛德琳)。换句话说,一个是观看者,一个是男性凝视下的被观看者。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认同玛德琳的被凝视镜头是她镜中的自我。那么我也同样可以指出,自从玛德琳的父母因为托尼的恶行而自杀之后,观众就再也看不到一个玛德琳的特写了。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暴力日记》的上半部分是一个女性意识觉醒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因女性被强奸而完成,不因女性被注射毒品而完成,不因女性被夺去一只眼睛而完成,而是因父母的离世(被间接谋杀)而完成。自此,玛德琳在世界上没有了任何依靠,没有了任何牵挂,同样也成为了自我世界里的唯一主体,不需做任何人的附属。

    除了主观视角的特写以外,我还要再单独列出一组特写:针、刀和生殖器。

    Tyler Doupe'(合作编写过一本名为Queer Horror: A Film Guide的恐怖电影评论集)批评了《暴力日记》作为剥削片的性爱场面——My chief criticism with Thriller is the sexualization of rape. Everything that transpires between Madeline and Tony’s clients is shown in graphic detail for the sake of titillation.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in the extended cut, which contains XXX inserts. 但我对此不是十分认同。

    与传统的剥削电影不同,《暴力日记》的制作并没有太多商业噱头。这使得基本道德上难以对性爱场面产生消费趣味(基于此甚至应该重新考虑《暴力日记》是否应该归于剥削电影)。因此赤裸直白的性爱场面等同于施暴场面。与针剂毒品注射、刀插入玛德琳的左眼两个特写画面一样,男女性交的特写画面共同构成了入侵者与被入侵者的关系。这三组画面形成了一个序列,解释了男性如何控制一个女性。我想起了许子东的阐述,男人控制女人,从古至今就是三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把她关起来;第二个方法,用物质笼络;第三个方法,是在她脑子里面嵌一个芯片,芯片的核心程序就是,女人一辈子只能跟一个男人,只要多一个男人,就不是好女人。托尼对玛德琳也做了措施,他给她注射了毒品,让她产生依赖,但托尼既没有把玛德琳关起来,也没有植入芯片。玛德琳的芯片是什么?是在童年被性侵后姗姗来迟的警察,是在医院观察几年无罪释放的强奸犯。是与社会脱节的乡下牧场。

    正如我所指出的玛德琳的面部特写到其父母因为托尼的恶行而自杀为止便不再出现,性爱场面的特写也是同样。在父母去世前,我们能看到嫖客眼中的玛德琳,而父母去世后,只剩下了性交部位的特写。因此我还是要说明,从本片自身的结构而言,性交部分应该脱离出对其剥削元素的审视,而进入到更为严肃的讨论空间。玛德琳在意识觉醒前,她是纯粹的被剥削对象,而在觉醒后,出卖身体变成了玛德琳复仇的资本积累。

    如果说一定要有所指摘的话,就是玛德琳戒毒的过程太过简化,戒毒本身应该和她练功练枪练车的篇幅一样长。威贝涅斯用玛德琳放下针管,染红的白色床单枕套和被撕裂的枕芯,在辅以几句台词,就完成了一个毒瘾少女戒毒完成的全过程。似乎看上去仍然电子游戏了一些,你重置了一些负面效果,代价是花一些游戏代币。人类的某种有限性被消除了。

    尽管《暴力日记》呈现的是一个相对抽象的、简化的游戏性过程,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我们必须改变现实,但要改变它,我们必须重新定义它。”改变事物的唯一方法就是假设它们以及改变,就如前文所言,我们所看到的现实,是基于意识形态的现实,是增强现实的现实。最重要的是,玛德琳完成了部分意识形态的转变,尤其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而对社会与制度的态度,则是从幼时被性侵时的懵懂继承了下来。

    上世纪70年代的瑞典是一段动荡的时期。基于黄金和美元的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协定在70年代初逐步崩溃,美元贬值,美国英国的股市相继崩溃。这些事件宣布着借着二战之后战后重建的东风勇往直前的瑞典经济快速发展的“北欧模式”陷入了困局。社民党政府外部社会的各种不利状况有些应接不暇,全国失业率大幅上升。76年,瑞典大选产生了40多年来的第一届右派蓝色政府,一直把建立福利社会作为自己最高目标的社民党下台了。把《暴力日记》的女性主义与社会公义诉求与瑞典的社会动荡直接勾连是化约主义的,但将《暴力日记》省略为一部逻辑混乱的剥削电影,着实浪费。Tyler Doupe'将《暴力日记》视为为更广为人知的强奸/复仇类型铺平了道路,例如《我唾弃你的坟墓》,以及《杀死比尔》。我不好说,我不认为目前《暴力日记》之于(女性)复仇类型,能如同《活死人之夜》之于僵尸类型一样重要。毕竟无论是导演威贝涅斯还是其电影履历都缺乏传播度,也便缺乏真正的创作影响力(当然,《暴力日记》的4k和蓝光影碟还在货架上无声地宣布着这部电影的价值)。威贝涅斯的处女作Hur Marie träffade Fredrik(玛丽遇上弗雷德里克)是他为子供向家庭录像带公司拍的家庭奇幻电影,录像带已很难找到。第二部电影即是《暴力日记》。第三部电影Breaking Point(突破点)讲述了一个上班族对性与暴力的幻想,每当观众以为他结束了幻想,他又会开始一段新的幻想。他不断地在自我的幻想中被卷入不断升级的暴力事件,直到最终赶到了火车站,接到了从外地归来的妻女,电影结束,幻想也就此终止。这三部电影是威贝涅斯所主导的所有创作。值得关注的是,他的三部电影作品,皆为自编自导,印证了其作为作者导演的创作态度。《暴力日记》向外探究,《突破点》向内探索,展现出了创作者的诚实与创意。但可惜的是他缺少类似阿贝尔·费拉拉那样的持续性以及纽约70年代洋溢的独立电影氛围。有趣的是,费拉拉凭借他的第三部长片电影《四五口径女郎》真正踹开了职业生涯的大门,那同样是一部有关哑女复仇的故事。在第三幕,我们同样能看到,女主角在升格镜头中杀戮,但她的命运却会迎来更加耐人寻味的结局。

    回到《暴力日记》,玛德琳最终达成了个体的暂时的胜利,驾驶警车离开的结局与开头第一个画面形成了彻底的结构的隐喻。这样的结构展现出了一个过程:一个女人想要生存下去,必须要让自己像一个男人;一个受害者想要维护自己,必须要让自己像一个警察。

  4.       剧情非常简单,类似于美国的《我唾弃你的坟墓》。就是一个被迫沦为妓女的清纯少女复仇记,镜头很美很黄很暴力。少女接客的个别镜头如同A片。
       片子前半部分让人看的非常压抑痛心,后半部分的复仇又使人痛快淋漓。片子较好地把握了观众的心理。
       女主角双峰傲人,外形非常清纯娇嫩,楚楚动人,更能激起观众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外表英俊的老鸨恶棍的痛恨。接客的个别A片镜头怀疑是替身拍的,因为没有展露全身和脸部,仅为局部特写。
       最大的教训就是告诫单身女子:千万不要随便搭乘陌生人的车,更不要和陌生人共同进餐。
       一个疑问:既然少女能自由活动,诸如学柔道学射击学开车,为什么她不报警呢(在她父母自杀之前)?很多情节也不严谨,只能看着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