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他们的911 / 11分9秒01 / 九一一事件簿
导演: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 尤瑟夫·夏因 阿莫斯·吉泰 今村昌平 克洛德·勒卢什 肯·洛奇 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 米拉·奈尔 伊德沙·渥德拉戈 西恩·潘 丹尼斯·塔诺维奇
编剧: Alain Brigand Alain Brigand 尤瑟夫·夏因 萨布里纳·德霍万 阿莫斯·吉泰 Amos Gitaï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保罗·拉弗蒂 克洛德·勒卢什 肯·洛奇 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 伊德沙·渥德拉戈 西恩·潘 Marie-Jose Sanselme 丹尼斯·塔诺维奇
主演: Maryam Karimi Mohamad Dolati Agelem Habibi Esmat Vahedi Ameneh Banizadeh Razieh Jafari Hassan Rezai Najibeh Habibi 埃马努埃勒·拉博里 Jérôme Horry 努尔·谢里夫 Ahmed Haroun Sanaa Younes Ahmed Fouad Selim Maher Esam Eveline Sélim Rafik Mohsen Hesham Abd Elkhaleq Alaa Mahgoub Fadi Badour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法国 埃及 日本 墨西哥 美国 伊朗
上映日期: 2002-09-11(美国)
片长: 134分钟 IMDb: tt0328802 豆瓣评分:7.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第一部】 一. 残酷与天真、绝望与平静——双重二元对立 影片第一个场景是一个拉绳的老人,背后站满了难民,镜头下摇到很深的井。第一个场景切换到第二个场景时,用了一句话做声音转场:“美国要轰炸阿富汗啦,快造掩体啦,井快干啦。”很简单利落地交代了故事背景:911事件以后阿富汗人陷入战争随时爆发的恐惧中。而在第二个场景中可以看到一群干活的小孩,两个小孩蹲着砌砖,两人用一种十分日常的语气开启了话题。“有人掉进井里死了,有个人去救他,但把自己的腿弄断了。”
这里只要看了后面就能知道,人掉进井里的这段插曲并不在主线剧情之内,导演在这里用小孩谈论人掉进井里死了的情节,一方面是表现阿富汗难民的苦难生活,一方面暗指在恶性恐怖袭击事件和战争即将爆发的恐惧之下,一两个人摔死了不足以引起风波,两个小孩谈起这件事就像谈论吃饭一样平常,也与后面小孩们进入教室之后再次讨论起这件事形成呼应。老师进入教室以后问大家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大事没有,于是小孩们围绕前面所提到的掉进井里死去的两个人展开讨论,小孩用的是极为认真的语气,眼神里是很纯净的真挚,也有茫然和无知,这里与事件的严肃与残酷形成一种反差。同样作为将小孩作为战争故事主角之一的电影,我还想起《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在二战期间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被屠杀,整部影片也是从一个德国男孩和一个犹太男孩看似平静的生活细节展开。
战争的残酷与小孩的天真单纯、故事的绝望与表现方式的平静,形成两组二元对立,加重残酷感,也引发更深的反思。
“在阿富汗,他们把姑姑埋在地上,埋到了脖子,然后用石头打死了她”说出这句话的孩子用的是一种很平和的语气,我们也可以由此推测出,这些暴力事件、自然灾害、残酷的意外,大家都早已习以为常。“下雨了,洪水来了,死了很多人”一个小孩说完这句话,身边的两个小孩露出了非常天真的微笑,导演对儿童演员的调度是成功的,捕捉到了这些孩子最自然的状态,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十分让人心疼。
“真主毁了它们”——用小孩的一句无心之语,把宗教矛盾带出,极端伊斯兰教文明的笼罩下,有人以宗教之名,行魔鬼之事,而孩子一句无心的“真主没有飞机,真主会杀人吗?”在纯真的儿童话语中,提出全片最深刻的疑问。
二. 手持中近景——纪实风格的营造 第一部短片和后面的几个短片都采用的是手持的拍摄方法,且中近景居多。特别注意的是影片中老师的出场镜头,是直接给了一个正面的近景镜头。没有任何铺垫,也没有特别的电影技法,观众直接看到老师表情严肃的脸。包括一开始老热拉绳子取水的场景,都采用了的是这种朴实简洁的拍法。手持中近景让影片有很强的纪实风格,因为手持拍摄有一种呼吸感。此外中景是所有景别中最客观的,不像大广角使得空间畸变,也不像长焦特写那么情绪化,展现的是一种客观冷静的视角。
导演在细节上也体现出较强的把控能力。两个小孩蹲着砌砖头的正面中景,看似构图十分随意,但在两个小孩中间的景深处一直能看到其他做工的小孩,以及来来往往推着推车走过的人,这里体现出导演对画面真实感和细节的把控。此外影片中有许多其他细节,例如老师用一块黑板画钟,以手指做指针,来模拟时钟走过一分钟,这里在道具的设计上符合背景设定,实现了对真实环境的复原。 不过在影片的最后给了一个大广角仰角镜头,砖窑的烟囱上方的天空浓烟滚滚,烟囱下老师和孩子们驻足仰望。此时哀歌再次响起,远景大广角镜头显得更有肃穆哀婉的气势。
三. 塔楼与烟囱——巧妙的对比和互文 在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的短片中,我认为最好的设计就是塔楼与烟囱形成的对比和互文。老师问孩子们:“你们知道塔楼是什么吗?”孩子们显然并没有对高楼大厦的认知,他所知道的最高的建筑物也许就只是砖窑的烟囱,这个设计很自然地表现了贫穷与富裕的对比。而老师为了告诉孩子们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件,只好把烟囱比作是塔楼,而烟囱上方的浓烟,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飞机撞毁世界贸易中心大楼之后产生的爆炸浓烟。孩子们被老师叫出去站在烟从底下默哀,即使影片并没有对911事件现场画面做任何的展现,但无形之中已经形成一种巧妙的互文。
观众此时脑海里也许会浮现出911事件的惨烈画面,大楼被飞机撞毁,浓烟四起接着轰然倒塌。而老师最终到底有没有让孩子理解到这一事件的意义呢?她苦心的人道主义立场是否让他们接受了?——这些都不得而知。
冈萨雷斯【第七部】 冈萨雷斯这部短片是最具有先锋实验性的,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画面都是黑屏。那么它在电影本体上最具实验性的地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探讨电影声画关系。这部短片看似是声音脱离画面独立存在,但其实并不然。从这部短片中,我们可以从一个十分新颖的角度探讨声音在电影中的叙事功能。 一. 声音的叙事功能 首先在此影片多数时间处于黑屏的情况下,观众知道发生了什么吗?——在前面几部短片的铺垫下,我们当然知道这部短片也是讲述911事件背景下的故事。
从刚开始的宗教祷告声,到第一句清晰可辨的人声“oh,shit”将观众带入911事件发生现场,我们可以听到不断的新闻播报声,偶尔看到一些人坠楼的画面,到影片最后一个猛烈的噪声以后,突然声音戛然而止,一个特写画面:爆炸的滚滚浓烟和废屑。最后给了一个大楼坍塌的全景。从声音和少量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出,且基本还是遵从了时间的线性关系——也就是从事件发生之前,到飞机撞毁大厦且不断有人坠楼,到最后大厦终于倒塌。声音显然是有叙事功能的,且在这部短片中声音承担起主要的叙事功能。影片中对声音的处理是纪实性的,用了大量失真的电话里、电视里的播报声,以及从头到尾忽强忽弱的噪声,营造出一种现场感。
我们可以试想,如果冈萨雷斯把声音对应的画面全部拍出来会是怎样?那或许难以想象,因为我们可能会看到的是一系列的蒙太奇画面,也许观众会觉得影像乱七八糟,根本不像电影。不得不说黑屏带给人的是相当震撼的体验。在长时间的黑屏中,导演把观众置于一种惊恐、慌张、压抑的氛围里。仿佛只能被遮蔽了双眼,静静等待末日的降临,什么都做不了。
再试想,如果冈萨雷斯干脆直接采用最“偷懒”的拍法,整部影片直接黑屏,又会是怎样?如果少了伴随“啪”的声音不断出现的坠楼画面,少了最后的爆炸画面,那带给人的震撼力也必然被削弱很多。 因此虽然这部影片中声音承担了主要的叙事功能,但声音和画面还是不可分离的。
二. 表现性的声音蒙太奇使电影叙事完全脱离时空限制 我们知道凡是电影所讲述的故事,都存在一个视角。那么冈萨雷斯的第七部短片是从什么视角?谁的视角?——我觉得很难说是从谁的视角,也许这部电影不存在真正的叙事视角。
正是因为表现性的声音蒙太奇配合少量画面,使得我们对电影画面的感知可以完全脱离时空的限制:听到飞机发出的巨大声音时,我们可能会可以想象自己是飞机上的乘客,体验到绝望与无助;听到新闻播报声时,我们可能会想象自己是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惊恐又无奈;看到人不断从楼上坠落时,我们可能会想象自己是站在远处的人,目睹这如地狱般的现场。因此传统的遵循时空转换原则的电影叙事方式,在冈萨雷斯的短片中已经不复存在。但因为纪实感的声音模仿了真实环境中的感受,且影片基本按照事情的发生顺序来讲述,叙事性又仍然保留了一部分。
所以对于观众来说也许更像是经历了一场梦,不断地在911事件发生时的各个场景里跳跃转换,却又如此真实,恍若一场身临其境的噩梦。
只是对于普通观影者来说,如果一开始花了太长时间去接受“这个短片几乎全是黑屏”这个事实,那许多细节必然会被遗漏掉,也许导演最初想提供的那种纯粹的“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也无法实现,我想这部电影的表现力也会被削弱。
一段沉默之后,刚开头的祷告声再次响起,接着悲壮的音乐也缓缓响起。画面变灰,又逐渐变亮。一行字幕出现在屏幕上——“神的光辉,是给我们以指引,还是让我们迷失?”当这行字幕出现时,我发现自己鼻子也酸了。倒也想起莎米拉的第一部短片中孩子们的无心之语:“真主没有飞机,真主会杀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