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呆头鹅 Play It Again, Sam(1972)

呆头鹅 Play It Again, Sam(1972)

又名: 北非幻影

导演: 赫伯特·罗斯

编剧: 伍迪·艾伦

主演: 黛安·基顿 伍迪·艾伦 杰里·莱西

类型: 喜剧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1972-05-04

片长: 85 分钟 IMDb: tt0069097 豆瓣评分: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由伍迪·艾伦编著并主演的本片,描述一名亨佛莱鲍嘉的大影迷,整天梦想自己成为鲍嘉,连妻子也受不了离他而去,于是他找寻新的伴侣,结果找到了朋友的妻子。导演赫伯特·罗斯把此片从亨佛莱鲍嘉在《北菲谍影》里的形象发展出来,压轴戏完全重复了《北菲谍影》的场面,但情节却恰恰相反,因而制造出不可言喻的幽默妙趣。其中更有伍迪·艾伦的精彩表演,对于伍迪·艾伦的影迷而言,此片是非看不可。

演员:



影评:

  1. 呆头鹅 可能单独看这个片子的名字我这五六年都不会想看 但是前段时间看了伍迪艾伦的访谈录 囫囵吞枣地看完了访谈 由于很多片子没有怎么看过 看来看去也不过是伍迪艾伦的性格 晚上无意间看到网上可以直接看 于是就点开看了 一个半小时不到 很轻松地看完

    电影的开头和结尾呼应很特别 电影中的电影场景在最后电影中的现实里变成了现实

    影片中最有特点的 我想是伍迪艾伦的表演 手掌颤抖 经常紧张 手足无措地随便乱扔东西 用电吹风机的时候瓶瓶罐罐往下掉 那个破碎的叮叮哐哐的声音一下子就让我跟着一起神经衰弱了 可能因为生活里的我还是很有秩序感 所以当这些规整的东西在我面前被打乱的时候 我就十分无法容忍 一度让我想要暂停不看了

    伍迪艾伦在影片中自言自语 幻想电影荧屏上的演员在自己身边 两个人不停对话 有时候会让我想到伦敦生活 一直佩服伍迪的一点就是 他能够不断尝试新的故事一直不停拍 幻想与现实在影片中不停穿插 还很有喜剧的成分

    哈哈感觉有伍迪艾伦的电影 他就是主角了 明明这部他不是导演

    影片开头和结尾的呼应 或许是在说每个人都曾有过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幻梦

    摘录一段《我心深处》的对话:

    ——《呆头鹅》的主题是占据我们大部分人生的一样东西:白日梦。这一主题在你的电影中具有怎样的重要性?这部作品中的主角试图把电影桥段转变为他当下的生活。
    ——我曾经说过,如果我的电影存在任何主题的话,那一定是现实和幻想之间的落差,这在我的电影中非常常见。我想这可以归结于一点,那就是我讨厌现实。但很不幸的是,现实是唯一能让我们吃上一顿美味的牛排晚餐的地方。我想这种倾向与我的童年有关,小时候我经常逃 到电影院去。那时我是一个很容易受影响的小男孩,出生在所谓的“电影黄金年代”,有无数的好电影......我钻进电影院,那儿天天能看到豪华包房、白色电话机,还有那些迷人的女人和风趣幽默的男人,他们永远有美好的结局,英雄们永远都是那么伟大。我想那对我产生了决 定性的影响,在我记忆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我知道很多与我年纪相仿的人永远都没能从那里面走出来,他们因而无法面对自己的生活。 他们仍然活在五六十年代,无法理解为什么每一件事都与他们曾经信仰和希求的不一样,因此他们认为现实是虚假的,太残酷,太丑陋。当你坐在那些电影院里的时候,你真的相信一切都是真实的。你不会觉得那只是电影。你会想,虽然我没有过上那样的生活,住在布鲁克林的破房子里,但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住着那样奢华的房 子,他们骑马,和优雅的女人约会,晚上一起喝鸡尾酒,那只是另一种生活而已。随后这一点又被你从报纸上读到的那些过着电影般生活的人的故事所证实。其影响之深,令人难以自拔,我认识的很多人永远无法从这种影响中走出来。这种想要控制现实、改写现实、美梦成真的欲望,经常出现在我的作品中,因为一个作者或导演所做的就是创造一个他想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你喜欢你创造的人物,喜欢他们的穿着、住所和说话方式,创作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可以在那个世界里待上几个月的时间。那些人物随着美妙的音乐起舞,而你也在其中。所以我的电影总是弥漫着一 种幻想之完美与现实之沮丧的对立。
  2. 电影海报

    《呆头鹅》

    伍迪在1968年创作了《呆头鹅》的舞台剧剧本。在百老汇表演舞台剧《呆头鹅 》时,他认识了剧中的女演员黛安·基顿。黛安·基顿后来住进了导演伍迪艾伦的房间。但她和伍迪艾伦的关系总是断断续续。伍迪艾伦自己回忆说:“我们有时和好,有时分开,谁都说不清,直到要出发拍摄《香蕉》时,我们才开始了长期的恋爱关系。”后来派拉蒙电影公司想把《呆头鹅》拍成电影,于是找来了赫伯特·罗斯担任导演。伍迪艾伦只花了10天时间就把舞台剧本改编为电影剧本,于是就有这部1972年上映的电影版《呆头鹅》。

    伍迪艾伦与黛安基顿

    电影一开始,伍迪在电影院

    《呆头鹅》讲述了男主角影评人艾伦·菲利克斯在和朋友相处时轻松幽默自信,但一旦和陌生女孩交往相处,艾伦则紧张、木讷而频频弄出笑话的故事。最终艾伦在不断相亲的路上和他的亲友团中最好的朋友迪克的妻子琳达发生了婚外恋,而电影结尾则一如《北非谍影》一样浪漫迷人。

    幻想中的鲍嘉直接出现在现实中

    与《傻瓜入狱记》和《香蕉》这两部只是单纯讲笑料的电影不同,伍迪艾伦在《呆头鹅》这个电影剧本中加入了大量的幻想场景和对人生的思考。艾伦在失恋时幻想《北非谍影》中的男主角亨弗莱·鲍嘉和他对话,教他追女孩子。他的脑海中还会时不时出现他的前妻来和亨弗莱·鲍嘉作对,打击艾伦的勇气。这些幻想人物是直接出现在艾伦的现实生活中的,这个手法之前艾伦导演的两部电影并没有玩过。

    忧郁的小男人

    电影一开始,影迷伍迪艾伦坐在电影院中看着《北非谍影》的最后一幕,亨弗莱鲍嘉并没有选择与恋人走到一起,反而成全了她和情敌。这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结局。一如艾伦在电影中面对爱情的选择:他像亨弗莱·鲍嘉成全英格丽·褒曼一样,成全了琳达。男女主人公没有获得打破世俗眼光的幻想中的美好爱情,而是冷静地面对了现实,理智地选择让一切回到当初。《呆头鹅》揭露了伍迪艾伦所有电影的永恒主题:现实和幻想之间的落差。伍迪艾伦曾说道:“我曾经说过,如果我的电影存在任何主题的话,那一定是现实和幻想的落差,这在我的电影中非常常见,我想这可以归结于一点,那就是我讨厌现实。”、“我的电影总是弥漫着一种幻想之完美与现实之沮丧的对立。”我们知道伍迪艾伦是以悲观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的,这导致他的电影世界观总是隐隐约约地呈现出一种悲观主义。

    致敬《北非谍影》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伍迪艾伦在电影结尾让《北非谍影》的结局场景再现,而他成了男主角,可他比鲍嘉更孤独。《北非谍影》中鲍嘉与警长一起消失在机场的雾中,而在《呆头鹅》里,艾伦和鲍嘉道别,一个人独自消失在机场的雾中。现在我们知道《傻瓜入狱记》、《香蕉》、《呆头鹅》都致敬了影史经典,而这是艾伦喜欢的电影表现手法。

    《北非谍影》经典结局


    文章原创,禁止转载。

  3. WeekeeNoah的评论相当精彩,不过他对译名《呆头鹅》的赞美我不太赞同,有点偏离电影主题了,《北非幻影》更贴切。伍迪·艾伦不仅仅开头和结尾都模仿了《北非谍影》,虚构的鲍嘉还自始至终穿插地出现在影片中,即便英文片名也用了《北非谍影》中的经典台词“Play It Again, Sam”。全片看完,让人有种想把《北非谍影》找出来重看的欲望。
  4. 1.完全老电影开头【其实像《严肃的男人》那样另起一段,看似毫无关系,实则关系紧密的开头也不错。】

    2.拿伟大的电影表明立场,引人入胜,最重要的是和平淡的生活完美对比,凸显生活的恐怖。

    3.大段自我心理独白,像极了后来的查理·考夫曼。

    4.“你喜欢电影,是因为你只喜欢旁观生活。”【这也算是和虚拟人物对话。】

    5.“世界上女人有的是,你要做的就是吹起口哨。”

    6.充满液体的透明瓶子在高处,处于“薛定谔状态的时候”,总是极易引发焦虑。

    7.吃米饭的时候“她喜欢我”,盲目的自信会有特别的笑点,也容易营造戏剧冲突。umu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