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美国X档案 American History X(1998)

美国X档案 American History X(1998)

又名: 野兽良民(港) / 美国历史档案 / 美国X历史

导演: 托尼·凯耶

编剧: 戴维·麦克纳

主演: 爱德华·诺顿 爱德华·福隆 比佛莉·德安姬罗 艾弗利·布鲁克斯

类型: 剧情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1998-10-30

片长: 119 分钟 IMDb: tt0120586 豆瓣评分:8.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德瑞克(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饰)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一名黑人毒贩射杀,从此给他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原来德瑞克功课很好,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但自从父亲遇难后,他就将一切心机都放在了对付有色人种上面。他积极组织起一帮白人青年混混,到处和有色人种对着干。一次,他射杀了两名黑人,因此入狱。

演员:



影评:

  1.  

                            


        摩根·福里曼说:“从来没有伟大的人,只有伟大的动机。”有三个动机促使我写这个帖子。第一个动机,我看了一个关于《帝国的毁灭》的帖子,其中有好多人在为希特勒歌功颂德,毫不掩饰其崇敬之情。我虽然据理力争,无奈人微言轻,很快就淹没在一片“希特勒万岁”的呐喊声中。总觉得有必要另辟奚径,郑重的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第二个动机,今天看到一篇反对日剧的文章。很多网友并不是就事论事,从日剧本身的优劣做出喜爱与否的判断;而是从爱国主义出发,以抵制日货的精神抵制日剧。我不禁感叹,这反日的怒火,终究烧到影视评论来了。第三个动机,就是我刚刚观看了美国影片《野兽良民》,这真是一部优秀的电影。我们都可以从电影中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精神食粮。无论我们是民主人士,还是新保守主义者,又或者是中间派。这就是我的三个动机,虽然并不伟大,但却很充足。这三个动机毫无疑问都和影视评论有关,所以这篇帖子也就理所当然的发在影视评论上了。

        我不是一个愤青,我也不是所谓的民主人士。我很理智,理智让我选择执两端而取中庸。好吧好吧,我收回理智这种文过饰非的说法。其实我是一个胆小鬼,懦弱使我不能加入民主阵营,因为前车之鉴使我不想被人扣上HJ的帽子并被骂的狗血喷头(前车之鉴是指我的一个朋友,他是国观著名的HJ)。而一点点诚实又使我不能加入愤青的阵营,去痛快淋漓的嬉笑怒骂。因为一方面我并不赞成愤青的主张,另一方面,懦弱的我无法做到“现实中遇到鸡鸣狗盗之徒尚且绕着走,却在虚拟的网络上义正词严的攻击着遥远的国度”(刘亚洲语)。这种行为会让我自己都鄙视我自己。因此,这篇帖子我不会去讨论敏感的中日关系什么的,而是借《野兽良民》这部电影作为载体,讨论一下自己对信仰的一些看法。

        影片的名字如果直译的话应该是《美国历史--X》,但“野兽良民”这个名字似乎更接近影片的本质。按照浮罗依德的理论,我们的思想中都有一个本我和一个超我存在。本我就是我们的欲望,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而超我则是我们的理性,是我们用来约束自己的欲望的东西。在本我的支配下,我们都是野兽,而超我使我们压抑自己,成为一个良民。当然压抑我们的欲望的不仅仅是主观的本我,还有客观的权力,法律,道德等等。从本质上讲,我们都是野兽良民。

        流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知识武装起来的流氓。冠冕堂皇的说法是愤怒的青年。影片中的爱德华·诺顿就是一个愤怒的青年。当然愤青也有不同的划分,诺顿是典型的种族主义者。他坚定的信仰着自己的信仰。

        信仰无疑是人类最强大的情感力量之一,在信仰面前,人们会变得悍不畏死,义无返顾,无论他所依赖的信仰正确与否。如果这种信仰是错误的,或者被人所利用,这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破坏力量,历史上在各种信仰的旗帜下产生的屠杀与战争不计其数。信仰的力量如此强大,想要改变一个人的信仰也是极其困难的。信仰是什么?信仰就是从心所欲。信仰的内容如果遂了你的欲望,你便会成为他的信徒。信仰的宣传者便会成为你的导师。你的信仰的反对者就会成为你的敌人。被敌人所感召,就是对自己信仰的背叛,试问又有谁愿意成为自己的叛徒呢?假如一个信仰是错误的,甚至是邪恶的,要想从道理上说服这个信仰的信徒是极其困难的。如果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信徒而非一个盲从者,想说服他舍弃自己的信仰更是难上加难。就象杨威利说的那样:“凡是人类,均无法忍受自己是邪恶的认知。唯有在确信自己的正确性的時候,才可能变成是最为紧张、最为残酷、最沒有慈悲心肠的人。”

        主人公坚定着自己的信仰,毫不动摇。他的老师,继父也不可能说服他,结果只是造成了他离开学校和与家庭分裂,并走上了残酷的暴力之路。能够动摇他的信仰的只有现实,这个现实来自于监狱。监狱无疑是人类信仰的圣地亦或墓地。他发现在监狱里信仰不再是斗争的目的而是可资利用的工具。是培植势力的手段,是满足欲望的途径。在监狱里,他曾经赖以生存的信仰被证明是渺小的,是脆弱的,是错误的。而他曾经刻骨仇恨的敌人被证明是无害的,是友好的,是善良的。这个认知也是极端痛苦的。我没有这种体验,我只能想象,想象当一个人的信仰最终被自己认定是错误的甚至是邪恶的时候,这将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我们不知道主人公有过怎样的思想斗争,但我想相比戒毒的痛苦,信仰的颠覆一定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如何,主人公幡然悔过,浪子回头。而同时,主人公认清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他被利用了,他被那个一直视为导师的人利用了。

        在《圣斗士星矢》中,有一集的名字叫做《警惕!幕后操纵者》,有的时候往往是这样的,走上前台的并不一定是始作俑者,并不一定是最大的敌人,也许他只不过是一只傀儡,一面旗帜,一杆枪。主人公就是被利用了的旗帜。甚至当他锒铛入狱之后,他这面旗帜也没有倒下,反而更加迎风招展。他被塑造成为了偶像,这是彻头彻尾的利用。如果说主人公这种人是被知识武装起来的流氓的话,那么他背后的教唆犯,这个极端纳粹主义分子就可以命名为具有雅各宾倾向的人文知识分子。这种人比前者要可怕不知多少倍。他们不仅拥有坚定的理想,明确的目标;他们还掌握指导实践的理论以及通往目标的途径。他们不再是热血上涌的愤怒青年,他们冷静,清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他们已经通过了实践,他们清楚的认识自己信仰的含义,了解自己信仰正确与否。信仰已经不完全是他们的目标,他们要的是隐藏在信仰背后的那些东西。他们野心勃勃,不可遏制。他们是真正的野心家,是人类的敌人,是我们最最应该警惕的人。就象保罗·约翰逊说的那样:“警惕人文知识分子,更要警惕带有权利倾向的雅各宾式的人文知识分子。一旦他们和极端权利,极权主义相结合,他们就可能把他们的胡思乱想强加于人。那时,他们不是引导人走上迷途,而是强迫人走上‘正路’”。

        其实我们真正应该警惕的是我们自己,就象我们前面所说的,我们都是野兽良民。人类大多是欲望的奴隶,而人类欲望道路的尽头往往是毁灭,比如毒品,比如邪教,比如极权。而人类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往往被欲望所迷惑,所引诱,而走向毁灭。欲望是人类最为本质的东西,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企图消灭人类的欲望是决无可能的,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遏制和引导,遏制消极的欲望,引导积极的欲望。客观上依赖于法律,道德,以及制度。主观上依赖于我们的理智,那个超级的我。当然,假如有人妄想遏制我们积极的欲望,那我们就要打开枷锁,释放出我们心中的野兽,毁灭那些强迫我们走上“正路”的人。只留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在一些反映深刻的历史事实和社会现状的影片中,总会安排一个思想的阅读者或者历史的目击者。比如《拯救大兵瑞恩》里的瑞恩,比如《钢琴师》里的钢琴师,比如《太极旗飘扬》里的弟弟。他们都是无比幸运的人,因为死人是无法将故事讲述给别人听的。本来,我以为爱德华·福琼所扮演的那个俊美的异忽寻常的弟弟是那个幸运的目击者,而哥哥将会成为牺牲品。但我错了,那个名为《美国历史--X》的家庭作业,就已经昭示了悲剧的结局。最终,弟弟,这个美丽的娃娃碎了,成为了疯狂的代价。唯一留下的就是那本作业。作业的结尾有大概这样一句话:有很多伟大的人说了很多伟大的话,假如你的语言超不过他们的话,那你就引用他们,那会带给你力量。我就引用一句能够带给我力量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吧。

        “时隔十年,再来考虑信仰问题,我忽然发现,任何一种信仰,包括我的信仰在内,如果被滥用,都可以成为打人的棍子、迫害别人的工具。渎神是罪名,反民族反传统、目无祖宗都是罪名。只要你能举出一种可以狂信而无丧失理智危险的信仰,无须再说它有其他的好处,我马上就皈依它——这种好处比其他所有好处加起来,都要大得多啊”
                                                              ----王小波
  2. 这样的译名总是令人费解,不管是译者的随手臆造还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但那种扑面而来的粗俗直露的意味让人不禁猜想这是部血腥的黑帮片,或者是讲述一匹披着羊皮的狼的故事。但英文原名(American History X)却透露着史诗片的磅礴气味,似乎像《纽约黑帮》一样,是要讲述一段惊心动魄的黑社会正史。但主题的传统和严肃出乎我的意料,居然是一段真实历史的演绎,一场浪子回头的悲剧。

    几十年来种族歧视这一主题在美国电影里被翻来覆去地强调,可见得这一问题在美国社会的尖锐程度。本片首先令我心悸的,是在美国并非只有黑人受到歧视,犹太人、拉美人、亚洲人,凡是外来移民,在大街上一律都要忍受那异样的眼光。看着韩国人开的超市被砸得稀烂,黑人售货员被当众侮辱,黑人劫犯在大街上被踩爆头颅,我不知道号称在民主的美国如何会教化出这样一代崇尚纳粹的青年。青年人血气方刚易受蛊惑煽动,这在国内也有现成的例子,但如这般毫无理智泯灭人性的事迹,实在是骇人听闻。在我看来,野兽这个比喻也不足以形容他们的劣行,野兽伤人只会出于生存或自卫的本能,恐怕不会因为某种固执的偏见进行公然的挑衅和杀戮。其次是对一种信仰的崇拜痴迷竟能到罔顾亲情的程度,并非是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只是因为观点难以统一就对妹妹和母亲大打出手,这样的蛮横霸道着实令人发指。

    本片的叙事采用倒叙、插叙的方式,并用彩色和黑白对今昔进行区分,我倒觉得这样的手法并未见好处。其实本片最应着重描述的应是男主角的一段心路历程,如何耳濡目染成为光头党的领袖,又如何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两处应傅以浓墨重彩,让他的心态转折有一个积累沉淀的过程。可惜的是,这两点都被放在了黑白色的回忆当中,不但与现实衔接的略显僵硬,而且篇幅长度不够,使得主题所带来的厚重意味大减。对他青年时期的经历,只是提到了父亲的种族歧视观点对他的影响,以及杀父之仇在心中埋下的阴影;对他监狱里的遭遇,只是一次被性侵犯的经历和与一个黑人狱友交心的过程。我不敢确信就凭这些人生经历能够对他的世界观产生多大的影响,至少电影的叙事让我觉得有些轻飘,无法从那些偶然的外在事件中得出必然的内在结果来。此外,哥哥的一场倾诉能让已深陷泥足的弟弟醍醐灌顶,这也颇有点理想化,不知道诺顿的口才能够把他的狱中经历描述得如何动人,反正我是很难从视觉化的故事中得到那种精神上的翻天覆地的震撼。

    第一次看诺顿的表演是在《搏击会》,一直觉得他的典型化小白领形象要比以神秘身份出现的皮特更出彩些。在本片中除却由于叙事的缺憾导致他的言行转折略显突兀外,其他表演依然无懈可击,一场雄辩演说带着希特勒般的感染力。让人难忘的是片头他杀死黑人被警察制住后,转过头来脸上竟毫无惧色,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似乎是为了某种理想可以义无反顾死而后已的表情,由此可见那种偏见他的灵魂中根深蒂固的程度,说他被最终感化还不如说他被消磨尽了意志更为可信。不管怎么说,本片的失败之处还是拍得太短,虽然有朝霞海潮和重音和弦这样大气的背景,但故事本身的缩手缩脚浪费了这样一个极具深度和广度的题材。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Qiao_Daddy。
  3.        作为一个信仰基督的人,对悔改的关注度应该会比不信的人更甚,当然这并不代表我就是一个真正懂得悔改的人,只能说明我是一个愿意悔改的人。在别人评American History X的文章里面,我读到了杨威利的话:“凡是人类,均无法忍受自己是邪恶的认知。唯有在确信自己的正确性的時候,才可能变成是最为紧张、最为残酷、最沒有慈悲心肠的人。” 末尾这个评论还应用王小波的话:“时隔十年,再来考虑信仰问题,我忽然发现,任何一种信仰,包括我的信仰在内,如果被滥用,都可以成为打人的棍子、迫害别人的工具。渎神是罪名,反民族反传统、目无祖宗都是罪名。只要你能举出一种可以狂信而无丧失理智危险的信仰,无须再说它有其他的好处,我马上就皈依它——这种好处比其他所有好处加起来,都要大得多啊。” 这两段话似乎比反基督的人更加能够动摇基督徒的信仰。然而但凡不带偏见地深入阅读过《圣经》得人,就可以发现这样的话其实并不会对我们的信仰构成什么威胁,因为圣经里面有很多防止信仰极端的话。

          首先是教导基督徒要谦卑的话随处可见:

          “登山八福”里面说,谦虚的人有福了。

           腓2:3“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
           箴11:2“骄傲来,羞耻也来。” 16:18“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弗 4:2“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其次,耶稣对于基督徒有要服侍人的教导:

           可10∶43-45: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耶稣在被捕的前一夜还给门徒洗脚,并且教导他们说要“彼此洗脚”。
           路10∶25-37记载了好撒马利亚人救助邻居并且服侍到底的故事。
           太25:31-46揭示了服侍弱小的人和永生的关系,耶稣用比喻告诉门徒服侍有需要的人就是服侍神。

           甚至对于逼迫基督徒的仇敌,耶稣也说:

            罗12:20-21: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 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最后,这些行为如果没有爱心的话,耶稣认为,也还是不够的:

            林前13:1-3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呜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

            如果是出于人的信仰,总是会走向极端,脱离圣经的基本原则按照人的意思随意解释圣经也会走向极端。耶稣本人是一个温柔的人,在传道的过程当中,很少斥责人,即便是对法利赛人的严厉斥责里面都包含着“造就”的意思。这里的启示就很明显了,即便对意见不同而且明显观点和逻辑不正确的人,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打击。旧约圣经里面许多武力争战都是在被敌人逼迫得没有办法才有的,新约里面对爱和宽容的强调次数多的不可胜数。所以按照圣经的这些原则,十字军东征的合法性很值得一再推敲。宗教的狂热有多少是耶稣在圣经里面批评的彼得式的血气,神学上是有很多争议的。在耶稣的启示还没完全的时候,彼得曾经盲目地相信自己的血气,对于耶稣的“鸡叫之前三次不认主”的预言不当回事,等到耶稣受难死去了才明白。很多时候,的确有许多自称基督徒的人不知道自己信的是什么,灵性上没有追求,所以认识自然也是在这个弯曲悖谬的世代里面变得越来越模糊。

          American History X的故事背景就发生在一个弯曲悖谬的时代。美国社会种族之间的冲突时有存在,信仰不清楚的基督徒很容易从自己出发(比如片中的胖子)和Derek的爸爸,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美国社会的变迁,把这个国家当作白人的国家。于是年纪轻轻的Derek心中,白人种族主义的种子就落地生根了,父亲的死使这个观念的偏差扩大。加上Cameron这样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Derek变成一个冷酷的纳粹主义者。好在他心里还有一些爱,于是在入狱之后经历同志的背叛和打击的切肤之痛之后,在体验到不同种族的黑人兄弟的友爱之后,他痛定思痛,彻底转变过来了。只不过我觉得电影当中对这个转变的着墨太少,和前面对偏见的刻画在篇幅上有一点不成比例。当然,那个黑人教授的启发还是很不错的,他说,你在做那些残酷的事情的时候你有没有高兴过?哥哥回答说没有,这个情节的设置非常的到位,合情合理,如果发挥一下会更加好。弟弟在写American History X的时候其实已经开始反思了,所以我不觉得他的态度转变会突然,他本来也就是哥哥的盲从者。哥哥的彻底想通一切我觉得应该放到弟弟被杀之后比较顺。可是影片结尾并没有交待哥哥的后续反应,似乎有一些虎头蛇尾。

          至于弟弟死去的这个结局,安排的还算巧妙,而且颇出乎意料之外。其实很多情况下,单纯的一报还一报其实对犯罪的人真的还不够震撼,反倒是无罪的人担当有罪的人的过失或者承担不良的后果才叫人能够好好的反思。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耶稣为人类代赎的意义。有人说,和中国的文学作品相比,为什么西方能够震撼人新的文学作品相对比较多而且比较深刻,正是因为很多作品的主题当中都包括了代赎,比如《双城记》,比如《悲惨世界》,比如《九三年》。

         弟弟死于盲目仇恨白人的黑人少年手中。杀人的时候,黑人青年眼里充满了困惑,弟弟却很坦然,眼神很纯净。仇恨的苦毒没有把弟弟吞噬,他没有干出什么伤害人的事情,可是杀害他的人却和走上了他哥哥曾经走过的路。是啊,爱着的人才是快乐的,恨着的人是痛苦纠结的。只有从仇恨当中释放自己,才能轻松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死亡。是的,爱能拯救人,对仇敌都必须有爱,恨使人消亡。

    让我们再回到圣经《哥林多前书》13章接着往下看吧:

    4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5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6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7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8 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
    9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
    10 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
    11 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
    12 我们如今彷佛对着镜子观看,馍糊不清。(馍糊不清原文作如同谜)到那时,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
    13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因着爱,我们才能够得以完全地享受耶稣带来的恩典。

    关于本片叙事伦理的个人解读和疑问

          再回到本文最初的两段引文来,怎么样才能拥有一种不偏执的信仰呢,就是要心里有爱,而且常常反思,懂得悔改。爱德华诺顿扮演的哥哥的仇恨来源于狭隘的结出了恶之花,苦果却最终由无辜的弟弟来承担,这也算是爱的一门功课,到底什么样的爱才是能够结出好的果子,什么样的信仰才能不偏执影片虽然不能完全揭示,所以我只能给4颗星。忽然想起狄更斯的Our mutal friend里面那个爱偏执最后葬送了自己的小学校长。忽然想起我们要警醒的其实也许不是什么偏执的信仰,而是冒用神圣的信仰之名,爱或者正义之名满足可鄙的私欲。

            再接着谈谈叙事结构的问题。American History X这个电影的名字很有意思,对于片中的黑人教师来说,这其实是一个记录历史/社会性事件的很有代表性的个案,作为一个同时教授历史的兼职社会工作者,他具备敏锐的触角,知道如何启发自己迷途的学生发现真相并且得到教育。其实相对于热血Derek来说,Danny是一个忧郁而沉静的孩子,他所需要的认清事实的临门一脚其实正是要撇清对Derek的过度的仰慕,拿掉影响自己客观判断的情感因素,而对于设计这个故事的导演和编剧来讲,要讲清楚这个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故事,如果借助Danny这条线的话就会显得更加有空间感。坐在电脑屏幕前打字的Danny在屏幕前面抽烟,思量,把玩有纳粹印记的十字徽章,然后打下几行字,第一行是拼写正确的analyze and interpret,接下去就开始了这几个字拼写错误的变体,最后一行居然变成了anal sex and interrrrrpetgyu, 这个细节体现了他思绪万千,心乱如麻的状态,然后他就开始回忆Derek在Cameron的授意下干的蠢事。Dereck是一个有思考能力的极端主义者,人很聪明,有理想,也不算自私。Cameron这只老狐狸鼓动哥哥去冲锋陷阵,自己躲在幕后的卑鄙做法,Danny其实未见得没有察觉,但是做弟弟的对哥哥的崇拜和信赖使他全然拒绝了理智,加上他那满不在乎的个性和青春的叛逆,他成了哥哥的尾随者,他没有做什么大的坏事,然而却有着无法推诿的负罪心理,心里深深知道自己的不作为是有罪的。为了帮衬哥哥的“伟大”事业,堕落得彻底一点,他写了一个《我的奋斗》的读书报告,对希特勒进行心理分析,把他说成是一个维护民权的英雄,孩子恶作剧的心理隐约在他俊秀的面容上显现出来。用这样的一幕接着充满色情、暴力和流血的开场白,为后面两兄弟性格和病态思维方式的剖析作了非常到位的铺垫。接下来的抽丝剥茧以Danny的反思为主轴,Derek的经历为实际的主线,形成一张纵横交错的记忆网和精神分析网,事件和事件之间充满着有机的联系,在情节上产生了侦探小说一般的吸引力,把观众们掳获,到了接近尾声的时刻,那种山雨欲来的感觉夹杂着悬念随着谜底的揭晓,产生了出人意料,也把影片的现实意义又推进了一层。叙事伦理故事的结尾常常是开放的,原因就在于故事的创作者并没有把读者或者观众看作被动接受道德宣讲的对象,而是要引发他们对某个道德难题多个角度的深入思考,最终达到更为深刻的教育效果。虽然这种思考的启发对象有限,必须是愿意思考的人,但是这样的作品有助于打开思路。

            在影片当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就是基本没有出场的Derek的父亲的完美形象在Danny的回忆中被打破,他对正在积极进取的Derek进行的“教育”是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扼杀了Dereck正面积极的思维,当时这个孩子正在热烈研究Native Son(土生子)这本书,脑子里刚刚形成一点对不同种族的理解,父亲就把一大堆对社会的不满和对外来种族的错误归咎都灌输到儿子的脑子里,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一下子被不当的家庭教育所抹煞。懵懂而又早熟的Danny在多年后意识到了这一点,非常的忧伤。不过耐人寻味的是,Derek父亲所反对的Affirmative Action(平权方案)的确是一个有争议性的政策。为了大踏步改善黑人的不平等地位,美国政府曾经采取过这样的措施。有兴趣的可以看这个地方:



    至于英文的解释就多了去了。从前美国大选的时候,我上的一个暑期培训班的老师有讲过,当时他的态度是积极肯定,但是现在看来也许有些偏颇,一般看来,民主党倾向于支持这个议案,而共和党倾向反对这个议案。

            影片的写实主义风格也令人印象深刻。有很多细节值得玩味。Derek和Danny前后发型的变化,他们有头发的时候显得很俊朗,光头党的造型不仅冷酷而且怪异。Derek的光头造型显得很冷酷,Danny的光头造型显得更加阴柔和忧郁,走向极端的人从思想到外表都会有变化,发型和穿着是内心状态的外化。这就是为什么父母和师长都要适当关注青少年穿着打扮风格的改变的原因。剧终演员表出来,Derek,Danny, Doris(妈妈), Devina(老二)这四个名字都是D开头。不知道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没有。

           查了一下,影片结尾以Danny的画外音给他的关于哥哥的报告American History X做总结而收尾,Danny说,My conclusion is :hate is bagage,life is too short to be pissed off all the time. It's just not worth it.还引用了林肯总统第一次就职演说当中的句子:

      We are not enemies, but friends. We must not be enemies. Though passion may have strained it must not break our bonds of affection. The mystic chords of memory... ...will yet swell the chorus of the Union, when again touched, as surely they will be, by 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自此,个案的叙事和历史事件叙事的统一完成了。于是电影成功地以点带面,见微知著。

             片名翻译成《美国X档案》算作一绝,《野兽良民》从内容上看也算尚佳,只是不知内容的咋一看还是会有一点莫名其妙。
  4. 本来只是去看爱德华诺顿遛鸟的,结果看完想了一些东西,忍不住写出来了。 2007年高考安徽省考生人数是56.4万,录取率是51.45%,北大在皖招生人数小于30人。同年北京的高考生人数是11.03万,录取率是73.6%,北大在京招生人数300人。 这是我那一年的高考。 07年高考安徽文科出了猫腻,北大分数线就是一本线,所以实际录取的人数绝对没有30人。我们高中有个姐们报了北大,分数正好是551分一本线。这姐们兴高采烈地去调档案了,结果热脸贴了冷ass,被北大拒收,嫌它分低。随后北大的录取就神秘而低调地消失在老师和家长的闲言碎语中。 北京的所谓好大学,稍微数数就有清华北大人大北外北航北邮中传政法……安徽的所谓好大学,就一个科大上得了台面。都市传说这还是当年在合肥市长苦苦哀求下才留下来的,因为科大想回北京去。此外还可以看看其他所谓好大学的地理分布,复旦同济上外华政中科院南大什么的。 回到美国X档案,国内对种族歧视其实没多大感觉,所以一些人看这片子high不起来,在中国地域歧视更加严重吧。你去打听打听MIT在俄亥俄州的招生名额是多少,在博士屯放几个名额。 以前流行做那种问卷,有个题是这样的,问你如果能穿越时空要穿到哪里,我说我想穿到高考填志愿的那天。现在我大学都快毕业了,已经没有当初那么咬牙切齿了。而且自从亲身经历了那种高考猫腻,觉得公正平等、付出回报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08年奥运会的时候,有阵子风传北京封城,我记得当时围观了好几场掐架,后来愈演愈烈直接掐到北京控制人口、禁止外来户口进城这事。我当时就想,你要是嫌人多,就把人大啊、北外啊、中国传媒啦、中国政法啦这些学校都搬到安徽、广西、甘肃这些地方来,保证你人口锐减再也不用担心人多问题,so easy! 所以说这种坐拥各种资源还护着不让别人过来抢的嘴脸跟美国白人提防黑人的心态都是相通的,而且中国特色的户口制度并不是问题的根源。 同理可证上海人歧视硬盘。 同理可证城里人歧视民工。 同理可证香港人歧视大陆人。 同理可证职场上的性别歧视。 同理可证X零后歧视(X+1)零后。 同理可证豆瓣歧视人人。 同理可证听摇滚的歧视听爱情买卖的。 同理可证葫芦屯歧视小清新。(其实根本就是一类人 我们在怕什么?大概是怕其他文化对自己生存空间的污染,怕自我认同的迷失。 我自己就是学跨文化交际的,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是不同文化,安徽省和北京市是不同文化,甚至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文化。我私下里觉得跨文化的种种问题根本就是无解的,像这个片子里爱德华诺顿那样的仇恨尤其不可能有任何结果。 不过美帝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啊,我说的是文化输出这回事。最近热映的雷神,大家都去看看赶个时髦。你看,雷神啦、蝙蝠侠啦、蜘蛛侠啦、钢铁侠啦,这都是美国人小时候看的漫画,把这些电影捧上天的大陆人,有几个是漫画粉啊,有几个知道蝙蝠侠跟钢铁侠不是一个漫画公司的——也就看个热闹。同类的还有指环王、纳尼亚传奇啥的——我小时候至少还看过魔橱、狮子和女巫的童话,但对电影也不是那么粉——也就是感受下时髦的氛围,往自己身上贴贴文化标签。 这也证明跨文化交际里至少有一条原则还是挺稳定的:我们都喜欢好的东西,我们都向往融入“大文化”。 其实敲了那么多字,还跟电影没甚关系,我只是想说——操!这片子早点看我论文就写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