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儿子的房间 La stanza del figlio(2001)

简介:

    伊凡尼(南尼·莫莱蒂 Nanni Moretti 饰)有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儿子安德烈和女儿艾琳更是让这个家庭乐也融融。而伊凡尼身为心理医生,常常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心理病患者,从而更加珍惜目前的生活。然而生活的残酷随之而来,在一个看上去平常的早晨,却传来了一个令这个家庭为之崩溃的消息——儿子在潜水运动中遇上不测,不幸身亡。

演员:



影评:

  1. 还记得高二那个柳絮飞扬的午后,你捧着小说问我,生命不能承受的为什么是“轻”而不是“重”呢?我含含糊糊的试图解释:“因为把生命看得重的是我们自己,其实她是很轻飘的东西,比如那些交通意外,人说没就没了,不管别人对他的爱有多深多重,就那么没了,轻的像一阵风。”

    你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其实我也一样。

    那时生活单纯的几乎等于还没有开始,我们习惯从电影,小说里寻找答案。就是从电影里看到,死亡可以战胜时间,拯救英雄暮年,美人垂老的失落。可以把生命定格在最美的瞬间。

    “我要像樱花一样,死在生命最绚烂的一刻。”

    “告别青春,否则死于含苞待放的时候。”

    “她死了,她永远17岁。当我们老去,苟延残喘的活着,她永远年轻,美丽。”

    这样的独白让我一度心跳过速。对死的意象产生了一种说不清的迷恋。

     

    时间到了大一,一次夜谈会上,不知怎么说到了死,大家调侃着计划各自理想的死法,有人说大笑而亡,有人说吃完全世界的美食倒地撑死。就在几个人胡说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直沉默的阿乐忽然一字一句的说:你们现在能这样谈论死是因为你们认为死离你们很遥远。(我清楚的记的每一个字)。说完阿乐放声大哭。接下来的寂静我永远难忘。

    后来我们得知阿乐的父亲是修理电器时不慎触电亡故的,就在阿乐高考前不久。

    大二,我经历了长大后第一次亲人的离去。

    然后是第二次。

    死亡在我的生活中显现了它的力量。

    许多想法变了。生活不同与电影,电影中的死亡经常是为了烘托别的事物:残酷的青春,永恒的爱情,男人的友谊,野蛮的政治,命运的无常,如此种种。借助死亡的升华,这些主题得以圆满的诠释,让你激动感伤热血沸腾唏嘘不止念念不忘。然而,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的死亡。

    就像电影儿子的房间里描述的。普通的死亡,不是要证明青春的残酷,或是为爱情牺牲。就是死了,潜水事故。除了终止一个生命,让家人陷入无尽悲哀,没有别的意义。

    这个片子甚至谈不上一个故事。只是平静的描述了一个家庭经历小儿子的意外死亡的前后生活,他们所陷入和走出的悲哀。

    看影片的前半部时有些疑惑,导演为何不厌其烦的表现父亲为病人做咨询的情节,后来明白,一是突出心理医生的身份,因为按照一般的逻辑,心理医生应该比普通人容易面对死亡,调节自己、引导妻子女儿走出悲伤。事实上,他反而是最固执的一个,事后到潜水用品柜台询问设备的使用方法;不停假设自己如果没有出诊而是陪着儿子会怎样;小孩子一样天真的期待时光倒流......

    二是与儿子死后的对比。以前飞快记录的钢笔现在静静的握在手里成了道具,以前仔细倾听又置身事外的职业表情现在变得游离茫然而感伤,有一次因为病人提到孩子,父亲更是禁不住失声痛哭。

    正如挪威森林里所写:“当你真的面对死亡,无论谙熟怎样的真理,也无以解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

    死亡绝对不像我从前所想的那样简单——类似终曲的仪式,辉煌,凄美。字幕升起的时候,生活还要继续。对于生者,这仅仅是痛苦的开始。也别指望拥有回忆能缓解悲伤,彼时的追忆只会突显此时的空白。

    福克纳在他的小说里写,男人女人互相深爱,女人死了,有人给监狱里的男人送来毒药,男人思索了很久,没有吃,他想,她已经死了,一半的记忆也没有了,如果我也死,所有记忆都将不复存在,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悲伤。

    小说在这里结束。我们为此感动,因为男人选择了在回忆里悲伤的活着,那绵长隐忍的悲伤之重会像雨水渗入土地一样渗入他的生活,每一分,每一秒;浸透他的身体,血液和骨髓。隐隐作痛,直到永远。

     

    人啊,你当自救。罗曼罗兰这样说。

    如果不愿悲伤的活着,自救的方法不是忘却。是敞开的心灵与给予爱的能力。

    儿子死前不久邂逅的女孩子,一个失去可能的未知女友,寄来一封情书,给哀痛的父母心里掀起波澜。父亲想给女孩回信又不知如何下笔,母亲忍不住打电话说明一切。

    当女孩子突然造访,她带来了儿子寄给她的照片,还有新的男友。父亲和母亲心中酸涩但仍然充满爱意的接待了她。女孩子计划搭顺风车去法国旅行,一家人于是开车送他们到边境,是深夜,半天没有车经过,父亲决定再送他们一程。就这样,睡梦中的孩子们一直被送到法国。清晨的时候,他们微笑道别。

    边境,自己的女儿醒来后大叫,我被你们带到了什么鬼地方?我今天还有篮球训练!父亲用法语说了句早安,一家人都笑了。在异国的海滨,儿子死后,他们第一次露出笑容。生活在明朗的清晨中继续,海鸥在不远处飞翔。

     

    “面对死亡,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我试图总结这部影片带给我的东西:死亡对生者的影响如此之大,生命之轻、悲伤之重,无法承受,又必须承受。敞开心灵无私的施与爱,也许是挣脱悲哀的唯一方法。然而,那句话还没完:“......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的软弱无力。”

    ......

     

    这是一部简单的电影。而且成功的把简单转化成力量。

    印象极深的是片中叙述亲人与遗体告别时整个钉棺木的过程,详尽的展示了第一层棺盖电焊,第二层敲入钉子的每一个动作,细节。最可以煽情的地方却没有鲜花,没有音乐。只有冰冷的敲击和哀痛的哭泣。从此生死隔绝两茫茫。生活就是这样。

    接近尾声时,父亲到唱片店寻找儿子喜欢的CD,一只忧伤纯美的英文歌响起,结尾处海鸥飞翔时歌声重现。虽然算是明亮的结尾,那音乐却让你感觉,关于死者的悲伤在空气里潜伏着,永不会逝去。

     

    过了一个黑夜,电影里的画面和音乐仍在我的脑海里闪现。我忽然想起了那个遥远的午后,你的问题。于是想要写点什么。

    还好此时窗外的阳光如此耀眼,一些沉重的字眼被晃到了视线之外,就好像离我们的生活还很遥远......
  2. 意大利电影有现实主义的传统,二战后那一大批写实之作影响了世界上许多电影人的观念。我以前看过的意大利电影完全写实的却不多,或抒情或梦呓,都带有导演很强烈的个人特征。最近终于看到了两部朴素的作品,70年代的《木鞋树》和去年的新作《儿子的房间》。《木鞋树》的沉郁气质和悲悯情怀让我联想到侯孝贤的作品,《儿子的房间》是我近来看过的最感人的关于当代普通人生活的电影,它们都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大奖。去年的戛纳,在电影技术上一直给人新鲜感觉和活力的科恩兄弟和大卫·林奇共获最佳导演奖,那片金棕榈则给了朴实无华的《儿子的房间》,它在鼓励艺术创新的同时始终不忘关注人类的情感和心灵,这也是我一直对戛纳颇有好感的原因。

    《儿子的房间》在技术方面没有特别之处,色彩饱满,光线柔和,基本上是线性叙事,很容易理解,前半部分一些生活气息浓郁的画面和细节,徐徐展开了一卷和睦温暖的家庭生活画卷,一家四口夫妻情笃,子女可爱,没有代沟隔膜,生活稳定舒适,似乎有地中海那让人幸福的熏风和阳光从屏幕上溢出来,覆盖在我的身上。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父亲接到电话要临时出诊,吻别妻子,给女儿、儿子道了再见后,他开车上路了。一切和平时的出诊没有什么不同,他平静地驾车行驶在乡间的路上,平行蒙太奇分别展现了一家人的活动:妻子在露天市场闲逛,忽然有人从她身边冲过,撞了她一下,她回头去看,那人已跑远;儿子和好友正在上船,准备出海潜水;女儿骑上摩托车和同伴出游,年轻人边骑车边兴奋地说笑,甚至伸出脚来互相踢两下。这一组突然出现的快切镜头,让我生出一丝隐忧,直觉告诉我,接下来一定要有什么事情发生了。果然,无人接听的电话,儿子的朋友等在家门口,父亲却看不到和他一起出海的爱子。

    十七岁的生命,生活刚刚为他掀开多彩的一角,突然就中断、星散,对深爱他的人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这一个生命的消失,一段物理的空白,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仍然活着的人内在的生命也悄悄地、残酷地断裂,那不堪一击的脆弱和支持着他们战胜这种脆弱顽强生活下去的深情都足以令人泪下。

    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关于儿子的每个细微的举动每句小心翼翼的话语都会使她潸然落泪。姐姐把痛苦发泄到球场,失去控制被罚下场,她掩面长哭,无论她怎么努力都不会再听见场外弟弟的喝彩。女孩和父母去做弥撒,她担当母亲的角色学习照顾失去儿子的父母。整个家庭笼罩在沉沉的忧伤里,同样柔和的色彩和光线,同样的屋檐下父母和女儿做着各自的事情,同样的安静,但似乎每一束光线和每一分寂静都有让人窒息的力量。丈夫和妻子第一次分床而眠。

    一贯理性内向的父亲在医院里打电话,泣不成声,不能言语。独自去游乐场坐在旋转的吊仓里上下颠簸,眼神空洞,痛恨自己为什么愈要忘记痛苦却愈是这般清醒。夜阑人静,沿着空旷的长街跑步,身边却没有了儿子青春的气息,只有孤独的影子和沉重的喘息与他相伴。

    父亲的职业在电影里是个受人尊敬的心理医生,他每天微笑着聆听病人的心声,让惧怕疾病的人得到勇气,让偏执怀疑的人敞开心扉。儿子死了,他再也不能凝聚起精神倾听,听着老妇回忆往事,这个克制的男人终致失声痛哭。最后,他不得不放弃这份工作。我想,这职业肯定不是随意的安排,但导演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有什么形而上的意义,而仅仅是为了让观众反观主人公和我们自己在感情上的渴望与无依,普通如你我,在这纷扰的世界上,拼命想抓住的只是那份不会让自己感到绝望的亲情。

    儿子的房间熄了灯,静静的,就在走廊的那端。对于每个爱他的亲人,这是个始终无法绕道而过的空白,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爱来渐渐填充,勇敢地正视,然后让儿子的生命在爱里和他们一起继续。

    幸好,出现了那个曾爱过儿子的女孩。她让母亲和父亲的痛苦与追思落到了实处,母亲经由她重新进入了生活,尽管这种方式看得我心酸,可是毕竟,一家人藉她以儿子的名义重新聚到了一起。

    我最爱结尾,全家人连夜送女孩和她的朋友到了法国边境,女孩坐在大巴上向他们挥手告别,这时候电影没有故作姿态和刻意拔高,依旧用一个平实、淡然的松散构图作为结束,父亲、妻子和女儿在海边各自零落地走着,妻子和女儿向着大海,父亲低头在沙滩上踱步,地中海的潮水轻荡,阳光温柔地泻在他们身上,倾听他们的心事,晾晒他们的忧伤。空白永不会消失,裂痕永远会在,但爱总会执著而温存地从心底泛起;不会有持久的欢乐,也不会有不变的痛苦,创痛被潮水轻轻抹去,沉淀下来的泪与笑都让人深深地怀恋和感动。就是这样的电影,质朴,宁静;就是这样的生活,执拗的伤痛和浅淡的欢乐,让人流连,驻足,全情地投入。
  3. 2007-1-28 小西天电影艺术资料馆 意大利电影艺术展某场下半
    我并不喜欢南尼·莫拉蒂的这部《儿子的房间》,大概两年前集中观摩戛纳获奖影片的时候看过一次,只觉得有些奇怪,01年并不是没有牛气冲天的片子,比如《钢琴教师》或者《穆赫兰道》,然而这部温吞水似的片子却拿了金棕榈。虽然按照金棕榈奖的评奖习惯奖项会适度分散,然而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正被电影大师们无穷无尽的隐喻和影像可能性弄得orz不已,是怎么也看不出这部片子的好处。查了查当时的片单资料,这部DVD正版简装早已烂大街的电影被排在我的DVD编号101,我给出的评分是8(10),评语是:“温情、想起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不过拿金棕榈似乎不够。”现在看来真是唏嘘不已。所谓“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是想起看片子前不久因车祸去世的高中同班同学。可是那件事情并没有给我太大太大的触动,直到看完片子回家,跟另外一些高中同学谈了很久,后来写了一篇文章想纪念一下那位去世的同学,才发现这是一件无力完成的事情。那篇文章断断续续写了6个月,我的心情被拖得疲惫不已。这部电影很早就被我忘掉了。

    只是两年后再次进入南尼·莫拉蒂的这部电影,我竟开始止不住的落泪。剧情早已熟悉,甚至调度都依稀记得,然而感受却完全不同。两年时间却是经历了太多事情。在试图回忆那位去世的高中同学的时候,能想起来的都是极其有限的片段,或许记得一两个细节,然而太多太多的日常被记忆忽略掉。某次跟好友小白谈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小白说,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回忆,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写下来,她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她活在我们的回忆里,我们多留住一点回忆便是多留住一点她。所以当我在毕业之后终于有机会去到她在青岛的大学的时候,我的心情真是莫名其妙的平静。那是暑假,学校没什么人,我在黄昏和夜晚晃悠在她学校的各种角落,坐着站着,想象着某些远去的日子里她曾经经过这里,她夹着绘图画板老远老远地去上课的样子,我试着走了从女生宿舍到教室的那段路。我手机里她给我发的最后一条短信还没有删掉。然而这些都没有什么意义,只是算了结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大一的时候某次通电话,她说,你有空来青岛玩呀。

    “只有上帝才能定下生命的约定。”

    这句台词一出来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了。不可避免的是想起去年十月初病故的师妹Dorna。Dorna跟我在广播台合作音乐节目两年之久,偶尔选在一节课,除此之外每周录音的时候会见面,经常在未名BBS灌水的时候碰见她,算是我在北大很熟悉和很亲近的人了。她是一个艺术电影爱好者,还选修了艺术双学位,做为师兄经常借给她DVD,指点一下她选课和写论文。然而8月底还谈着下个学期节目策划的时候她说重感冒,忽然有一天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说她病情严重,撑不了几天了。去看她的时候我的脑子根本不转了,她费力地跟我说她构思了一档如何如何的节目……算了我真的不想再写了,未名上在她刚刚去世的时候很有一些文章表示悼念,我那个时候没有勇气写,现在依然没有勇气写。她去世那天我在窗台上点了一排蜡烛,默默地试图回忆一些细节,然后听着她以前的节目录音,抽了一夜的烟。

    “你的儿子应该喜欢听这个。”

    音像店的老板拿出一张CD放进唱机,温柔的吉他响起。我想起的是那首Dorna深爱的《Never Grow Old》,小红莓的,我们第一次合作录音的时候选的一首歌。这些细节对应起来的时候我对着银幕默默地流泪。我终于理解到这部电影的厚度。可是我不想要理解。这样的理解太残忍了。可是,我们都已经或者将要经历亲人和朋友的离去,那种忽然出现的巨大震动和随之而来的空白,和试图把握每一点记忆的可笑的努力都是我们终将获得的人生经验,《儿子的房间》就试图唤起观众这种人生经验的共鸣——所以不必开发影像可能性,动人的电影是触及灵魂深处的电影,是涉及人类对生命无常这种与生俱来的恐惧和噩梦根源的惶惑感的电影,这些东西是一种难以捕捉的潜意识层面的东西。然而在表象上,一个把丧子归咎于自己工作过分认真的父亲便足以让我们细细品味。这种自认为的“杀子”行为终究导致他的“自杀”——无法继续从事他的精神分析师的职业,而这种“医不自治”恰恰极大地强化了他的悲痛情绪。而影片中可以被叫做“如果……”的几个段落甚为动人,温暖的父子之情就要这么写。而另一方面,《儿子的房间》本身所指便是一个“物是人非”的表述,父母泛滥的爱心甚至一发不可收拾地涌到了儿子的“女朋友”(实际充其量是个一面之交的笔友)身上,甚至不惜通宵行车送这个女孩及其男友(旅伴?)直到法国边境。而这个女孩和安德烈亚(影片中“儿子”一角,我唯一还能想起来的名字)还有一个约定:她看过他房间的照片,她想看看他的房间。

    似乎从“约定”入手是解读这部影片最好的入口。父亲取消了与儿子跑步的约定去见病人,而这是建立在父亲试图用自己的约定来取消儿子和朋友潜水的约定上,等等,句子可以越写越复杂,我却没有写下去的想法了。我现在只是单纯的感动和怀念。影片结尾时海边飞起的一群鸟,还有朝阳,以及安德烈亚喜欢的音乐。喜欢这部电影真的需要一些人生经历,这种痛苦让我们长大并且更好的生活。虽然只有上帝才能定下生命的约定,可是生命中我们会彼此定下的许多其他约定。

    所有的这些约定,都要要一个个去完成。


    回复
  4. 《儿子的房间》作为南尼·莫莱蒂获得金棕榈奖的电影,以其细腻的剧作打动了许多观众,但很多人对于南尼·莫莱蒂这位导演并不是十分的熟悉。其实这部《儿子的房间》完全可以被视为南尼在新世纪到来的转变之作。


    在意大利现代主义中诞生

    首先是21世纪前的莫莱蒂,这一时期的莫莱蒂的风格更多的与意大利现代主义尤其是费里尼的电影风格极为相似,但是在这种南尼也是最有自己特色的意大利导演,其标志性的“啰嗦话痨”无疑是让众多观众记住他的重要元素。很多人都会记得在《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这个大杂烩拼盘里,有一个自说自话的导演,告诉大家他的儿子想看《黑客帝国2》。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自给自足》和《收破烂儿的人》算是南尼未褪去意大利现代主义影响所创作的费里尼式的电影,在这一时期的南尼·莫莱蒂更多地将摄影机对向精神危机的人们。关注社会关注情感价值在这一时期占据了南尼电影的大半。但也可以看出其独属于自己的电影风格逐渐的脱胎,例如不顾观众死活的“随意”提及各种冷门到极致的意大利电影,以及其总是断不了的自我陈述台词。这一时期莫莱蒂没有后来那么的克制,暴力、性、颓废情绪在他的这一时期电影里毫不掩饰。


    一个嗜甜的怪咖

    《金色的梦》和《比安卡》还有《弥撒终了》,可以看到莫莱蒂将自己讨论的话题放在了“我的电影观”。

    文艺片导演的嘶吼--《金色的梦》

    《金色的梦》中被各路人痛骂的导演,却被无意中提到的两个人“解救”,莫莱蒂用喜剧来解构自己,这在导演圈里可并不常见,基本上很多大导演会在自己生涯最后几部的电影里才开始解剖自己,细数自己的一生,而莫莱蒂从《金色的梦》就开始这样做。“我是怪物,我不想死,我爱你!”莫莱蒂在电影中大吼,这是一个创作者最本能的示爱,莫莱蒂在这一时期显得非常的赤裸裸。这一时期的莫莱蒂像是伍迪·艾伦一样在电影里说着别人毫不在意的话,莫莱蒂把这些当作自己的局促与紧张。

    杀人的嗜甜老师--《比安卡》

    《比安卡》中的南尼·莫莱蒂就是这样用话痨来包裹自己的弊病,南尼喜欢扮演老师这一角色,乃至后来的《弥撒终了》他还在教室上课,《红色木鸽》跑到电视台“上课”。莫莱蒂毫不避讳自己其实想将自己看的电影,了解的观点分享给观众分享给懂他的人。《比安卡》中南尼用一场凶杀案作为明线,把Michael的心理疾病展现在大众视野里,却显出一种可爱感。夜晚拿着一大桶巧克力,加大量的奶油,嗜甜爱管闲事的杀人犯,何不为一种有趣。

    两个懊恼的神职人员--《弥撒终了》和《教皇诞生》

    《弥撒终了》莫莱蒂总算是完成了一个意大利导演的“业务”—讨论宗教,但是和前两部一样,莫莱蒂饰演的神父也是一个爱多管闲事,但别人又不在乎他,最后只好发癫。这个套路反倒给《弥撒终了》一个宗教救赎与自我救赎冲突的主题。这套宗教理论到后期《教皇诞生》中也是有的。《教皇诞生》中的教皇无法担负宗教责任,他认为自己只能完成自我的救赎。这对于一个意大利籍的导演来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粗糙的电影大师

    也是从《弥撒终了》我明白其实莫莱蒂和费里尼的差别是很大的,最起码从宗教观点上两人就有很大的区别,莫莱蒂似乎更愿意将宗教作为一个话题,而不是信仰来对待。不过总结下来,这一时期还是和费里尼的电影脱不开干系,梦、强迫症、嗜甜、自我解剖这些和费里尼的《八部半》、《阿玛柯德》的元素很相似。但是莫莱蒂却创造了一个新的讨论方式,莫莱蒂在这一时期没有把功夫给太多在摄影和剪辑这些技法,也没有在打磨剧本的细腻与接受度,而是注重在了“呓语”,大多时候更像是一个有文化的酒蒙子在脱口秀。情感的表达也是直接,《金色的梦》靠吼出来,《比安卡》靠崩溃,这种用粗糙的直接的办法表达自己的绝望,我反而很喜欢。


    把握时代脉搏的运动员

    《红色木鸽》和《东西》这两部,乃至后期(2007年)的《凯门鳄》,将主题定调在了意大利政治身上。《东西》和《凯门鳄》算是直接不含蓄但是又戏谑地谈论意大利的处境。

    从水球到解体到电影--《红色木鸽》

    而《红色木鸽》相较之下显得还是含蓄的。《红色木鸽》中失忆的水球运动员,与教练谈论着自己的政治抱负,电视上是大卫·里恩的《日内戈医生》,收音机是《I’m on fire》。电影在《I’m on fire》和《日内戈医生》两处达到了让人意外的高潮。东欧危机苏联解体,这个话题在电影界不少了,柏林学派、俄罗斯电影将这一话题讨论的透透的。但是莫莱蒂站在意大利这边,用了一种别样的方式讨论了自己在1989的见解,从内部自我解剖,这也是他的惯常套路,从自己出发,然后完成解剖,进而回到环境的产生讨论。而在这一阶段,莫莱蒂放弃了自己喜欢大吼大叫的表达方式,不再像《金色的梦》那个向着妈妈大喊“我要摆脱俄狄浦斯情结”的莫莱蒂,而是用一种平静的方式处理高潮。“克制”这个词可谓是莫莱蒂电影逐渐发展的链条。


    轻盈的意大利流浪者

    紧接着的是莫莱蒂收到戛纳认可,得到最佳导演的《亲爱的日记》和我个人很喜欢的《两个四月》。这一时间段的莫莱蒂一反常态,两部电影透露出两个字“轻盈”,更像是带着我们在意大利游览。

    带你流浪到有人的孤岛--《亲爱的日记》

    盛夏的意大利在莫莱蒂的镜头下是那么的美妙,午后的环境加上黄色的滤镜,整部电影更像是一场人生的旅行。《亲爱的日记》中莫莱蒂表现了三段有趣的经历:骑摩托环城,岛上电视机,寻医之旅。这种轻盈却容易教人落泪,莫莱蒂不再将镜头对准精神世界,而是世界,是生活。“观察”成为了莫莱蒂在这一时期电影的主题,或许是莫莱蒂遇到了阿巴斯这样的导演,为他完成了《特写》的宣发,亦或是儿子的诞生,让他得到了新的灵感。不论怎样,莫莱蒂开始将电影运用表现生活,哪怕是一个文艺逼式的生活,也显得有趣感人。

    我要当爸爸了!--《两个四月》

    《两个四月》莫莱蒂迎来了得子之喜,局促不安的他买了一屋子海报,把封面剪下来,儿子成为了他生命绝对重要的一部分。而这或许也悄悄影响了莫莱蒂下一阶段的创作风格。


    死亡设计大师

    《儿子的房间》和《我的母亲》以及《三层楼上》莫莱蒂的风格似乎完成了大的转变。个体不再是电影的核心,而是群体,是家庭,是社会;明媚的故事不复存在,“死亡”成了莫莱蒂电影的常客;莫莱蒂逐渐将自己扮演的角色移出主要席位,《凯门鳄》不再有莫莱蒂本人,《三层楼上》开始了剧本改编。

    金棕榈的诞生--《儿子的房间》

    这一切的改变要从《儿子的房间》开始,因为莫莱蒂没有自传,我没办法猜测这一时期对于莫莱蒂来说家庭或者生活出现了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可想而知的是莫莱蒂在世纪之交,出现了巨大的创作理念转变。《两个四月》中,莫莱蒂明明还是那个期待着儿子诞生,诞生后局促不安的可爱父亲角色,但是到了下一部《儿子的房间》得子之喜直接跳转到了失子之痛。失子之痛乃是痛苦榜前几位,甚至是首位。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获得金棕榈,在我看来很大原因是莫莱蒂舍弃了部分所谓的导演作者性,而把这一部分让渡给了剧本创作。曾经的莫莱蒂并不注重严密的视听,但是在这部,就连角色的站位都是有讲究的。

    儿子的房间

    剧本上简直可以作为剧作模范,逻辑非常严谨,而且将生活和家庭的细节表现得淋漓尽致。小到一场心不在焉的球赛,大到儿子的死亡,一切就像结尾处的海一样,那样的平静。

    “克制”是这一时期莫莱蒂作品的追求。结尾段莫莱蒂送两人到了服务站,但是故事还在继续,莫莱蒂所饰演的父亲和他的家庭,存着不甘心,他们在服务站的玻璃前呆望,然后捎上两人去往下一个服务站,中途三人睡着,莫莱蒂拉着大家到了海边。女儿的一句“为什么把我拉到这个地方,我晚上还有球赛训练”,这个家庭活过来了,随着《by the river》这首父亲挑选的儿子可能喜欢的专辑响起,三人站在海边,车上招手,三人回应,电影结束。这个段落我会称之为神来之笔,我羡慕莫莱蒂能在此处这么精湛细腻。这也足以见得莫莱蒂在这一时期很在乎剧作。

    家庭的破碎--《我的母亲》和《三层楼上》

    《我的母亲》亦是如此,情绪的爆发是克制的且没有征兆的,“我”想母亲活着,母亲想死,一切好像只是自己的一意孤行。《三层楼上》那个随着车队起舞的母亲亦是如此。“克制”成为了莫莱蒂在后期的关键词,这种对于剧作的克制往往才是最打动人的。家庭也成为了莫莱蒂电影在这一时期的常客,哪怕是《未来的太阳》这部有些回到上世纪风格的作品,家庭也是重要因素。

    “死亡”成了莫莱蒂核心的讨论,或许是半百之后的他开始想起了离别,莫莱蒂极力地在电影中与死亡释怀,丧子、失母、父亡。“意外”也是莫莱蒂电影死亡的表现方式,莫莱蒂电影的死亡总是来得那么猝不及防,那么的意外。或许死亡本身就是如此。


    新时代下的观察者

    我又回来了!--《未来的太阳》

    《未来的太阳》似乎是莫莱蒂式喜剧的回归,可是悲伤却又是那么隐隐的。莫莱蒂的喜剧很多来自于吐槽与讽刺,而这部更是淋漓尽致地将Netflix等流媒体电影作为吐槽的主咖。这是一个作者性戛纳系导演的痛吟,在这个短频快时代,一个并不主流的导演应该如何生存。

    如果让我选去年戛纳主竞赛的最佳导演(当然不可能)我会在肯·洛奇和莫莱蒂之间徘徊。这两位导演都是年过半百甚至马上80的年龄,但是二位却依旧在新时代下创作出时代性的作品。


    莫莱蒂或许不是第一个讨论这个问题的人,但他一定是最好玩的那个,他回归了《金色的梦》式的啰嗦自嘲,但又有《我的母亲》的忧郁风格。莫莱蒂再次做起了主角,也再次扮演导演这个角色。我不知道这会不会是莫莱蒂生涯最后一部电影,但我不希望是。他不是费里尼的仿品也不是意大利电影的残羹,他是一个闷骚但不闷的导演。

    与其说在谈莫莱蒂导演风格的转变,其实不如说是我个人对莫莱蒂导演电影生涯的概括。我期待莫莱蒂导演的下一部作品,并且我不认为他的电影有退步。从《自给自足》到《未来的太阳》,莫莱蒂一直是那个敏感,爱观察,又爱解剖自己的导演。

    亲爱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