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某个论坛上看过一个问题,挺有意思,“有什么事实让你觉得特别恐怖?”
有人答:“10年前是2008年。”
一看就是个80后。
新世纪的前十几年,对于我这个80尾巴出生的人,特别没有实感。
虽然仔细一回忆,也是满满当当,北京奥运啊,金融危机啊,自己上大学读研啊……但是若是只论年份,还是觉得这个尺度有点难以相信,01年和09年直观上看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倏忽一下,就过去了。
所以当看到《谁说我不在乎》这部电影居然是2001年上映的时候,还是有种魔幻感。
2001年,17年前了啊。
当年语文做阅读分析的时候,特别流行用的一个词就是“小人物”。
答题纸一展开,撑着下巴那么一思索,立马文思如尿崩,动不动就是“文章展示了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日常图景,讲述了小人物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反映了小人物在生活,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心境。”
满分。
09年的影评,也和初中生阅读理解的答案一样,动不动就是“小人物”:
在《谁说我不在乎》里,黄建新用流畅的镜头语言和其一贯的对小人物生活状态的那种调侃性的探索态度,为我们讲了一个当代中国人家庭生活中几乎谁都可能碰上的问题。
当年这么写,没啥错,大家都这么说嘛。
不过现在嘛,“小人物们”可不乐意了。
片中的主角顾明,大城市,大房子,受人尊敬的职业,(起初)和谐美满的家庭,非常不错的收入。
今天的语境下,很少有人敢站在上帝角度上以高高在上的语调来评价这样的“小人物”,因为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当年的“小人物”群体迅速膨胀,所谓的“小人物”早就掌握了舆论的导向和话语权,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恰当的名词来称呼他们:
“中产阶级”。
是的,这部17年前的电影,讲的其实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故事。
顾明:18年夫妻,和老婆激情不再,只剩下烦;因为事业有成,颇得年轻美貌女下属青睐,若即若离。
谢雨婷:主妇,每日周旋于锅碗瓢盆的生活琐碎之间,神经兮兮唠唠叨叨,没有安全感。以结婚证为导火索,在家里掀开了战场。
顾小文:初中生,全片以她的视角展开,精灵古怪,懂得颇多,通过她的眼睛,我们不仅能看到她家里那些事儿,还能对当时的社会,流行风潮,窥一斑而知全貌。
故事老套,然而却不过时,毕竟只要婚姻制度不消亡,类似的情节,每天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发生着。
尤其是到了中年就爱整事儿的中产阶级,更是如此。
最近看的一部日剧《邻家月更圆》,有这样一对夫妻。
丈夫在外工作,性格软弱唯唯诺诺,在妻子面前不敢违抗半分。
妻子是全职主妇,爱慕虚荣,性格强势,整日发朋友圈,炫耀自己的幸福生活。
丈夫干得不爽辞职,在家里被妻子数落,每天被妻子逼的拿个公文包出去装模做样,实际上只是到图书馆枯坐一天而已。
就是这样看似女强男弱的一对儿,最后在家庭,教育诸多矛盾一齐爆发,两人大吵一架,男方提出离婚后,女方的表现却只能是木然,啜泣。
是啊,什么都是人家的,你怎么反抗?
平时的张牙舞爪不过是表象,这种婚姻的真正格局,其实女方心里比谁都清楚。
所以我大概能理解,在听到有人揶揄谢雨婷“非法同居”之后,她为啥会那么歇斯底里的,开始找结婚证。
因为结婚证在她心中的分量,实在是太重太重。
首先,是名分。
假如有一天,小三来袭,两方扯着脖子对骂,忽然小三来一句:“你说你们是合法夫妻,你的结婚证呢?拿来我看看?”
“什么?没有了,那咱俩岂不是一样?凭什么说我是小三?”
于是谢雨婷傻眼了。
当然邻里,街坊,熟人,任谁都可以证明,她才是顾明的发妻,但是他人的说法,说到底只是说词,而结婚证以及背后代表的契约关系,才是她和顾明婚姻合法性的最有力的证明。
没有了,这层关系在她的心里就像失去了凭借,空落落的。
空落落的,没了名分,也就没有安全感。
谢雨婷和顾明,和《邻家月更圆》的那对夫妻,没有什么不同。
本质上的格局,女方对自己的不自信,更加怕失去,才让她对形式上的约束,看得更加重要。
在她看来,结婚证不仅是一张纸,也是一根拴住自己丈夫的绳,绳在我手,至少能有点安全感,可以稍稍安心。
这种安全感是否踏实,并不重要,先有了再说。
若没有,那便是塌天大祸。
电影上映于2001年,据说票房还不错。
如果在今天,估计九成要扑街。
对于现在很多连结婚都不想的年轻人来说,这部电影应该很无聊,因为他们不明白这个中年女人为啥这么执着于这张黄了吧唧的纸,他们不明白一个女人为啥不独立不自强,而是整天要靠一张纸来找一点虚妄的安全感。
“离就离呗,多大点事儿”,有人会这样说。
不好说。
2001年时,我和顾小文差不多大,所以大概顾明和谢雨婷,就是我父母的一代人。
他们经历过上山下乡,经历过改革开放,经历过下岗分流,经历过社会和时代的大的动荡,当生活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继续波澜不惊的安定可能是他们最大的期望。
尤其是像谢雨婷这样的全职主妇,电影中她那样的折腾,实在是因为她再也折腾不起了。
那时候的黄建新的电影,总是绵里藏针,表面上都是平常如水,却都有着时代的印记。
电影中补办结婚证那几幕,饶有意味。
程序僵死,手续复杂,折腾来折腾去居然要找当年的办证人,而那个人一旦故去,就没辙了。
虽然这是剧情需要,不过也可以看出当时办事是多么费劲。
还有假证行业兴起,不仅结婚证,北大的博士证也可以办。
小文喝的光明牛奶,公用电话里的中国电信的印记,还有傅彪接手机时下面的同学起哄“喂,小丽啊”。
看过那个年代的广告的人,一定会会心一笑吧。
傅彪以为自己的《又见炊烟》,《我的太阳》就是新潮了,没想到自己的学生都唱的很好。
两代人的距离,已经逐渐明显了。
其他的,除了互联网的明显缺失,倒是和今天没有太大不同了。
发展真快。
电影最后用手持摄影晃晃悠悠照到了顾家的角角落落,最后停在结婚证上。
心里的七上八下,也是如此吧。
故事结束了,事情会回到从前么?
小文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