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关连长(1951)

关连长(1951)

导演: 石挥

编剧: 杨柳青 朱定

主演: 石挥 俞仲英 石灵 程之 崔超明 梁明 田振东 茂路 胡小菡 高笑鸥 于丁 刘豁然 王玉良 钱慰民 王骏 王学武 张何军

类型: 剧情 历史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1951

片长: 120分钟 IMDb: tt6629794 豆瓣评分:8.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关连长(石挥 饰)领导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八连,为了投入到保卫祖国解放人民的战斗中去而进行着艰苦的训练。然而,关连长和他手下的士兵们都没有接受过太多正规的教育,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幸运的是文化教员(俞仲英 饰)一直都在耐心的向他们提供帮助。

演员:



影评:

  1. 1、中国电影资料馆精修片,就是好啊就是好。若干年前写过《我这一辈子》,,标准理科生影迷口水文。不过这次有眼福看到修复后的片子,06年那回忘掉是什么原因木有去看了,这次果断是不能错过了。甚好。

    2、《关连长》被批判的一个理由是“丑化”我军指战员。其实在我看来,石挥的问题在于弄颠倒了普通话和方言的位置。方言是领袖人物的特权(这个传统保持到2000年电视剧《长征》之前),与特型演员是等价的(看看《长征》之后的《太行山上》),关连长说方言当然是一种僭越行为。更不用说里面的各种小兵们了。于是乎,骂脏话是不是也是特权的一种体现,当然某老总是可以骂的,蒋委员长也是可以娘希匹的。拐个弯儿回来,石光荣、姜大牙到李云龙,其实后面这三个人物都构成了某种“调教系”的文本,他们被教育着开始文明、礼貌、讲卫生……好有趣的现象。再回去看十七年电影(或五十到七十年代电影),方言的分配权真的是个问题。

    3、石挥的另一个问题是拎不清类型。此等革命历史题材怎可拍成喜剧呢(《地道战》有没有喜剧元素,《小兵张嘎》、《鸡毛信》是怎么掺进去喜剧元素的……)关连长在前80分钟基本是部喜剧,接着转成了战争片(注意哦是战争片不是革命历史题材片也不是军教片),典型的好莱坞调度(拿铁轨那场戏对照一下《兄弟连》的第4集哦亲!),还有“最后一分钟营救”,还有“一切为了孩子"。这当然不是对战争的反思,而是类型片(基本是西部片吧)。看最后冲进楼里救孩子那一场戏就明白了。

    4、可是石挥真的是想拍部好片子啊。他把大量直白的意识形态宣传话语包裹在喜剧里面。他心里想的是观众而不是领导。看看他与教员夜谈那场冗长、直白甚至露骨的说教戏,不是他的喜剧化表演撑着谁他娘的要看啊。想到这里就悲从中来。石挥以降,这条路已经活活儿被摁死了。现在说教就是说教,好一点地边煽情边说教(当然也有不煽情不说教一切都表达到位的,那是大师……)。不及60年前呢还。

    5、教员这个角色太有趣了,他完全是一个多余的人,在他来之前,部队早有连长指导员,团长政委这种架构,他硬生生插进来,本以为又是个李云龙-赵刚的故事,不曾想这货完全成了一个旁观者,加上造型因素(瘦弱,发胶,卷烟,一箱子书——这箱书后来怎么不见了呢?),以及生搬硬套的讲哲学,这番对知识分子的槽吐得真够狠的。但是这货仍然是有叙事功能的,他要观看但从不行动,好像是军事-政治之外的第三元,所谓”文化“的角色,但是他的唯一用途就是写字和读遗书。其实他的功能完全是可以由指导员完成的,但是为什么要有这么一个角色?
    自然今天可以把他看做是介入解放后电影界,或者上海电影界的政治力量的一个图解。他说的那套东西,战士听不懂,连长听不懂,其实石挥也听不懂。他当然听不懂也搞不明白解放后要拍什么电影。这是一种需要重新被教养的文化,他已经很努力了,只是要改改脾气。你以为当”话剧皇帝“是个好事儿么?石挥的愿望是好的,他希望能让这些人看明白,或者跟这些人说明白,但是他做得到么?

    6、所以不难理解影片中诸多不通之处,作为导演,石挥已经给了自己太多的背面和侧面镜头,他已经很努力地用自己的理解把某种明确的话语纳入影片的叙述,但是他搞不定的是朴素的进步电影和革命现实主义之间的距离。于是这部电影中观看和被观看的关系是不断游移的,意识形态表述上的诸多“裂隙”恰好是那个“新民主主义阶段”使然。别忘了文华是家民营公司。

    7、所以关连长必须死去,他在银幕上死去之后影片急速滑向不可控制的直白的说教或曰革命现实主义,只有这时才是通畅的。关连长的死换来的不是孩子们的生,而是另一种话语取得了绝对主导的地位。他当然需要从这个意义结构中被放逐/被牺牲(这里又可以绕回类型片了)。至此无需多言。

    8、于是若干年后石光荣、姜大牙和李云龙,尤其李云龙的显影才真的别有一番意味。这便是所谓“可讲述性”。

    9、石挥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好的演员,没有之一。

    10-28补记
    1、看了崔永元的《电影传奇之关连长:不该发生的故事》[],影片题目他翻做“Captain Guan”,我觉着带了军衔,不甚好才这么翻的。当然我上面那些字都是随手敲的,没有考察一下原作。这么看来,救孩子是真事儿,那么就是石挥拍得像“猫狗孩子”了。其实这儿可以扯出一根线谈中影史研究方法,着重对剧情的分析是有“影戏传统”的(根据钟大丰老师在《中国电影史》一书中的观点),不仅是创作方法也是分析方法。反回来看视听表象倒是另外的途径,尤其是对文华这种“非主流公司”的影片更得如此。

    2、奇爱博士老师谈到摄影的问题,我以为夜景控制得不好,许多木有来源的光源(恰好让人想到大旗虎皮老师对《建党伟业》的论述),单说造型,空间上无疑是古庙(尤其佛像),人物当然是在佛像前吐沫横飞的教员讲课的那一场。这可以扯出大段论述。还有身高的政治修辞问题。在石挥这里,连长比指导员高,团长比连长高,并且从剧情上没有贯彻“党指挥枪”这个原则,这是被批判的另一个原因。

    3、枪上、饭碗上贴条,以及请战书、遗书,都可以带出关于能指系统的问题。这可以联系的上面写过的第7点。联系到关连长痛说革命家史一段的闪回中声画叠用,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个问题。这一段先是关连长把教员的修辞拉下来,最后则是教员引用列宁,回复到他的那一套修辞中去。而教员代笔写请愿书一段,又是教员被拉下来,在片尾宣布英雄死亡的时候又找了回去。很好玩。也不需多言了。
  2. 中国电影资料馆于近日公映了该馆保存并精致修复的五十年代电影《关连长》,我们终于再次在大银幕上见到了石挥,见到了这位一生都充满着传奇与不幸的电影人的银幕形象。他似乎以他永不退色的表演和爽朗的笑声在提醒着我们历史已然发生,同时也正在被遗忘。

    如果单从影片的名称来看,我们很容易把《关连长》假想为一部生硬的为政治服务说教电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初期,内地的文艺创作基本上全部在为这个新生的政权编织襁褓,许多名家也参与其中,如张爱玲写就了《小艾》,老舍写就了《龙须沟》,赵丹出演了《我们夫妇之间》……就这个意义而言,石挥的《关连长》应当说是紧随当时文艺潮流的。它热情地讴歌了当时的解放军战士骁勇善战、热爱人民、纪律严明的精神风貌,同时也用隐喻的手法揭示了“革命”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揭露了敌人的残酷,宣扬了人道主义精神。影片充满了诙谐生动的表演和幽默风趣的场面,机械化的说教较少,并不是一部单纯为政治服务的电影。但令影片主创人员始料未及的是,伴随着对电影《武训传》批判的展开,《关连长》作为“大毒草”受到了猛烈的攻击,因为它宣扬了“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丑化了解放军战士”,这无疑给了对新社会充满无限热情地石挥沉重的一击。从今天的角度重新审视这部电影,在发掘其深厚文化价值的同时,也是对历史的一种铭记。

    《关连长》的前大半部分倾向于散文化的叙事,并没有什么核心的情节,主要通过零散地片段来表现关连长及其所在的八连战士的生活,交代背景以及勾画人物形象的轮廓。在这一部分中,萧教员的形象显得相对突出。这是一个才入伍不久的大学毕业生,到部队担任文化教员,他给文化水平不高的战士讲授唯物论、世界观、宇宙等哲学内容,效果极不理想。在关连长和指导员的帮助下,萧教员转变了思想,从教战士认字和讲战斗故事讲起,逐渐地胜任了教员工作,对解放军部队和部队官兵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转变了自身的观念。这个从来时抽“大前门”到后来抽土烟的知识分子在部队生活中完成了自己对自己的转变。这一看似在叙事结构和情节中无关紧要的人物实际上牵涉了石挥想要通过影片想要表达的另一个内容——知识分子和文化界人士改造的问题。如果说关连长是石挥通过自己的艺术天分和表演技巧塑造出的艺术形象的话,那么萧教员这个人物在某种程度上即是石挥本人的一个反照。石挥这个曾经在大上海叱咤风云一定要比别人多领一块钱大洋工资的话剧皇帝极力的想融入到新的生活中去,成为人民的一分子,因而借萧教员这个形象反映出那个时代文化界人士思想转变的一个过程——在与具体的实践中认识新的社会,努力改变自己。文华公司拍摄过一部以反映知识分子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我们夫妇之间》(郑君里根据萧也牧同名小说改编、导演,赵丹、蒋天流主演,此片与《关连长》一起受到批判),同样作为文华公司在建国初期的创作,两部影片在人文精神的层面有着极强的关联与内在一致性。或许《关连长》里的“萧教员”,亦是在小说原作者致敬吧。

    散文化的叙事倾向并没有影响人物形象的塑造,关连长的形象在巧妙的情节安排和石挥精湛的表演下显现得力透纸背。和小孩子玩耍打闹时的耐心,面对新来的教员的热情,关心战士生活的善良,谈及自己家人时的温情,对违反纪律战士的批评,虚心接受战士们的意见……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刻画出了一个血肉丰满的解放军战士形象。《关连长》难能可贵之处,是将解放军战士们刻画成了有血有肉的人,而并非高大全的英雄形象。这些操着南腔北调的战士文化不高,有时自私自利,但却又是人民利益的忠实维护者。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但又在残酷的战争面前表现得异常顽强无所畏惧。这都是影片主创人员在其艺术创作过程中所做的有益探索。在人物形象建构完毕之后,影片进入了核心情节的建构阶段,开始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进行线性叙事,进而表现影片的主题。

    编导在这里设计的矛盾冲突应当是中国战争电影中最早的此类题材的积极尝试:国民党军队将指挥部设在孤儿院里,以孤儿院的师生为人质让解放军无法进攻。这种冲突颠覆了传统意义上战争片中的两难矛盾处理,由单纯的敌我矛盾变为进攻--保护孤儿生命安全之间的矛盾。关连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既要保证战斗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胜利,又必须考虑到孤儿院师生的人身安全。在这样的条件下,关连长选择放弃炮攻策略,而是让部队采取了伤亡较大的包抄突进的方式。由此,电影的主题得到了深化,解放军战士不单单只是英勇善战的代名词,更是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编导这样的开创性处理恰恰成了日后招致祸患的缘由——“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性和人道主义在内地被官方意识形态看做是资产阶级思想最为突出的体现。因为“无产阶级的哲学”讲求的是对立,是斗争,是矛盾的不可调和;《关连长》中这一处理,是在宣扬中间路线,是宣扬矛盾的可调和。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在关连长牺牲后,一个战士出于悲愤要开枪打死国民党军队的军官,被指导员呵斥住了,这在当时居然被某些人解读为“对敌人心存怜悯”。在政治标准为核心的批评方式下,中国电影成为了戴着镣铐跳舞的舞者,每一步前行都是畏葸之中的可贵尝试。

    影片中的关连长为了救孤儿院的孩子们牺牲了,现实中的石挥在这部影片完成六年之后带着自己无尽的不解与无奈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去世十一年之后,他的合作者、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女士在文革中惨死(服毒自尽后尸体被军代表下令剖腹“寻找敌台”)。所幸的是石挥并没有看到,他在《关连长》中极力歌颂的那些人在日后残酷的现实中狰狞成了什么样子。

    历史在被一些人遗忘的同时必然也一些人在被铭记。也许只有当年吞噬石挥的江水能够帮我们传递,我们对他无尽而又延绵的敬意。
     原载于《看电影》
  3. 49年吴性栽就动员他去香港,他不走!关连长公映是在武训传后头,看武训传挨批判,情况不对就赶紧走啊,他还是不动!那时真应该走,就是偷渡也得离开大陆!张爱玲,陈蝶衣都是这种情况。一旦挨上批判,特别是文汇报甚至人民日报点了名,就等于在给自己屁股上盖章了,走哪人都知道怎么回事,海关出入境都记上号,想走就太难了!但是如果胆子大,也可能能出去!可他胆儿又那么小!咳-----每次说到这些人和事,作为后人的我们都不知该说些什么。反正对某些xxxxx的信任是不会再有了!!!
  4. 石挥或许不是国内第一个演员做导演的人,或许他也不是拍片最多的演员转导演,但他一定是最有才最有创见性的演员转导演。 从初执导筒的《母亲》,虽然有不少不足,但是至少进一步奠定了秦怡母亲的形象; 第二部《我这一辈子》,老舍经典作品,他导了,不仅是精彩,简直可以用惊为天人来说,以后的小说改编电影,也没有几部能超过这部的了; 第三部《关连长》,军旅战争题材,创造性地塑造了真诚但有些脾气不少的关连长形象,在文化教员的帮助下,他成熟稳重了,也更坚定了geming的信心; 第四部《鸡毛信》,儿童送信的情节,被石挥拍得险象环生、一波三折、紧张刺激,这就是石挥的功力; 第五部《天仙配》,按着石挥的想法,他想建立一个中国神话故事类的拍摄模式与世界,看看他多超前; 第六部《雾海夜航》,海难题材。

    可以看出,他从49年开上映他拍的第一部片子,到57年上映他的最后一部片子,8年的时间,6部作品,涉及不同的题材内容,拍摄方法都不能是完全一样的,要知道他最初只是一个演员,这算跨界做导演,这样的才华和触类旁通,没有几个人能超过了!

    再说这部关连长,关连长的直率与真诚,文化教员的转变,这部片子,不仅是关连长的成长,也展现了文化教员从有些形而上的书生,到脚踏实地的军人,可以说文化教员的转变,更细腻!关连长的大老粗粗中有细,又是那么接地气!更不要说全员说方言,亲切自然! 不可否认,有些台词过于直白,但是在石挥的精湛表演下,也能让人理解,也很打动人心!

    所以,还是要说石挥的死,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巨大损失!很难说,他如果不死,他的电影成就会有多高,但他至少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类型的电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