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呆瓜的崛起 The Gamers: Dorkness Rising(2008)

呆瓜的崛起 The Gamers: Dorkness Rising(2008)

导演: Matt Vancil

编剧: Matt Vancil

主演: Nathan Rice Brian Lewis Carol Roscoe Christian Doyle Scott C. Brown Jennifer Page

类型: 喜剧 动作 家庭 奇幻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08-08-14

IMDb: tt0447166 豆瓣评分: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Lodge想要的就是他的游戏团队能够完成冒险游戏,不幸的是,他们对勾引酒吧的女郎、调戏敌人、随机焚烧村民更感兴趣。迫于控制他的玩家们,Lodge引入了两个新手到这个他不信任的团队里,一个是非玩家控制的角色,另一个是最稀有的玩家——女孩子。那这个团队到底能否鄙弃彼此的斗嘴去拯救王国帝国远征,或者是邪恶的巫师Mort Kemnon战胜所有对手呢?这是一出滑稽可爱的关于剑术与巫术的电影。既然这样,这里就是一个有着爆破农民、巨大的家猫、不死的烤火鸡的世界……

演员:



影评:

  1. 看The Gamers1的时候,我对跑团的知晓只限于某个抽象的概念,不知道这部不到50分钟的DIY性质的小电影为何博得那么多人的青睐。屏幕内一群自娱自乐的宅男在寝室里投筛子,沉浸在虚构的冒险旅程中不亦乐乎,而屏幕外的我却像被隔离在另一个星球,愣是没感受到任何乐趣。为此,深刻地自我检讨一番。

    如今,The Gamers2也华丽地上映了,前日得空一睹其芳颜,与上部相比,TG2无论制作还是情节扩展都被美元撑得丰满了不少,基本上符合商业片的各项指标。作为一部由热血团众自发拍摄的小电影的续篇,无论如何精雕细琢,最重要的核心仍然是围绕着团众们最关心的活动——跑团展开。由于情节比上部扩展了近一半,所以TG2把视角从单纯的跑团扩大到团众的日常生活,然而大体上仍旧沿袭着上部的风格,用半纪实加必要的特效来讲述DM和PC们的故事。要想撑够一个半小时,作为电影特别是对于一部带商业片性质的电影,估计很难找出一个足够惊心动魄且不让人乏味的单团情节来作为剧本,所以将跑团众的日常生活穿插其中也的确算是讨巧之举。从片名来看,这样的处理似乎更适合对主题的完整表达,The Gamers的日常生活状态及跑团中遇到的不少问题都比较真实地得到了表现。然则,对于只关心跑团本身的影迷来说,TG2或许显得没有新意、节外生枝而情节拖沓了。

    如何判定一部影片的好坏,自然人人心中各有准则。对我来说,The Gamers2并不失为一部佳作,因为在观看它的时候,心里时时因共鸣而产生快乐,甚至感动。

    影片中乔安娜作为一个菜鸟做出的第一张人物卡——生命值与力量都只刚好达标,却有无敌敏捷值的女战士。当队友们都等着看笑话的时候,谁都没想到这个把重击范围设为13~20点的女战士居然成为头场战役的首要功臣。
    说实话,我并不知道什么样的团里可以设置如此滥强的重击骰数,不过本人做的第一张人物卡在分配属性点数上也曾闹过类似的笑话。那是一张WOD的凡人杀手卡,我一上来就把敏捷和反应调到最高值,其次高的是沉着和决心值,作为杀手所必需的力量和耐力值却只各分了两个1点。当ST无奈地说:“你确定你要做一个一刮风就能飘走的杀手?”我才勉强把耐力值增加到2。其结果是,在第一场战斗中遭遇力量值为4的老杀手,轻轻松松就束手就擒。事后,耻辱地将属性重新调整一遍并受到ST华丽的嘲笑。
      当时做卡的初衷是想做一个跑得快的暗杀系,根本没想到正面作战的问题,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也觉得那样的想法很好笑。不过跑团就是这样,只有深入到过程中才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慢慢成长起来,而成长的过程却充满着各种未知和乐趣。

    TG2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之一便是那个吟游诗人——一个满脑子里都是ooxx想法的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废柴的小胖子。作为一个资深团众,小胖子自然了解诗人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然而出于对吟游诗人这个角色的特殊偏爱(也许只是为了能多把妹-。-),小胖子不惜以诗人尸体堆成掩体为代价,死都要扮演这个角色,一口气做了50张人物卡,好在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小胖子深情的吟唱居然扭转了整个战局,成为团队的救星。同学们,这就是执著的力量啊!
    说到这里,不得不为DND4版规则里吟游诗人和另几个职业的废除而惋惜。如果我们的团里只有单纯而无止境的战斗让人心动,庞大的费伦世界会显得多么的枯燥而乏味。没有璀璨的漫天星光,没有动人的古老歌谣,没有酒香弥漫的农家院舍,没有甜蜜的鸟语花香……所有的信仰与传说都成了毫无半点作用的空壳,费伦大陆就像一片真正被遗忘的战争废墟。
    然而事实就是这样,实用性在这个商业世界里,常常是超越一切虚幻而成为受宠者的,于是那些不能战斗或不适合战斗的职业,就像陈旧的年画一样被掩埋进历史的尘埃。

    叹一口气,重新回到The Gamers2,重新回到我们热爱的跑团话题。影片中最重要的一个扩展就是对团众们生活的描述:跑完一章后以集体吃烤饼作为奖励自娱自乐、孤独的作家长期创作着他那似乎永远也开不了头的模组、以规则书知识问答作为日常的娱乐活动、将现实中身边的人物改造成跑团用人物卡、YY一些没法实现却趣味横生的小故事……对于这群团众来说,跑团不仅仅是打发业余时间的某项爱好,而是深深嵌入生活中的一项常规活动。他们经历的事情,有多少曾经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呢?据我所知,把身边人物做成跑团人物卡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而且幕后黑手常常感到不亦乐乎,当然这种事情都是自己偷偷地做,其中的滋味也只能自己偷着乐。不过这又如何呢?能娱乐自己的人往往过得充实而快乐。
    也许在外人看来,这些狂热的跑团者们常常做着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用俗话来说就是不靠谱。然而生活中除了吃喝拉撒睡,又有什么是真正靠谱的事儿呢?的确,他们只是一群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却在自己的想象中经历着种种不平凡的冒险,做着各自理想中的重要人物,书写着各自的传奇故事。突然想起《洋葱电影》里对一个滥强跑团众在现实中懦弱不堪的讽刺,其实这件事反过来看,再软弱的人内心也有其坚强而伟大的一面,哪怕那只是一个小小的梦想,不能赢得掌声,但至少,不应该被嘲笑吧?

    大部分的我们终生都只能做一个平凡的人,大部分时间里我们能经营的只有我们自己的生活,爱与和平是一种理想,平淡与小幸福同样是一种理想。愿天下的团众都能享受这样的幸福:三两好友,一瓶可乐,以团为舟,以骰为桨,悦人悦己,自在逍遥。

    ps:该文首发于TROW三周年征文活动,现活动结束,于是贴到本人豆瓣
  2. 最近身边的人都很痴迷于桌游,作为一个宅了很久的女生,我不由得想到了这部电影。
    “龙与地下城”,最经典的一款桌游游戏。
    当魔兽世界在国内火的一塌糊涂,低头抬头都能听到组队、灭团、加点之类的游戏词汇时,国外的玩家们早就在桌牌游戏中经历着同样丰富多彩的内容。
    The Gamers最初就是被几个国外大学宿舍的宅男们自娱自乐而搞出来的娱乐电影。就像XX游戏的娱乐视频一样,就是那么回事。可不想,一下子就火遍了世界。
    可见桌游拥有怎样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跑团,是任何一个群体RPG游戏所不可缺少的内容,《幸运星》里此方、镜也有所经历。《呆瓜的崛起》讲得就一次5人小队跑团的故事。骑士、法师、游吟诗人;嗑药、复活、抢装备,其中的笑点是每一个玩家都经历过的故事,因此看起来必然能让人会心的大笑。

    如果你也有过这样的游戏经历,那这绝对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影片。
  3. “你到底做了多少张人物卡?”
    “50张!”

    “我们可以躲在诗人的尸体堆后面!”

    (诗人准备背刺魔法书)
    “你不能背刺没有生命的物体!它根本没有解剖特征!”
    “它明明有个书‘脊’!”
    (投骰子)
    “1”
    “…………”
    “……诗人真废。”

    “邪恶!我要砍了你!”
    “哇哈!”
    (和尚对圣武士使出震慑拳)
    “于是我对他用失忆术……”

    “主人!来了更多的奴隶!”
    “哈!呼!哇!嗨!啊!~”
    “武道啤酒,越不想喝,味道越好。”

    --------- 我是抱怨的分割线 ---------

    4E都出来了为什么The Gamers 还不出3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