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内蒙古,人们可能立刻会想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
当你远离城市亲近自然时,或许很难想象到70多年前内蒙人的生活状态。
那时的内蒙古,城镇大多都建在草原上。蒙古包和土房,混合在一起。有时一座硕大的牌楼,就代表了一个城镇。 电影《红色之子·单刀赴会》不仅在银幕上还原了那个年代的内蒙古,还将带我们了解那段热血激荡的历史。 影片以“红色之子”乌兰夫成功解决“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的故事为蓝本,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搬上了银幕。 一年多的前期筹备,四个月的服装制作,五个多月的资料查阅完成剧本创作,还有搜集到的上千张历史照片。 这些都只为呈现一个最真实的内蒙古,和内蒙人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他为民族团结复兴和祖国统一繁荣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他依靠自己出色的智慧与勇气,和平解决了祖国北部边疆出现的危局。 周恩来总理曾评价他:“乌兰夫单刀赴会,一个人解决了一个共和国”。
乌兰夫,曾用名云泽。在内蒙古的老人们的口述中,他是一个平易近人、风趣幽默的人。 为了呈现他的这一性格,影片特别注重这一人物在与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时的语言风格。 不仅还原了他生活中的状态,还展示了他极高的社交能力。 这种能力,也为他最后成功和平解决“临时政府”埋下了伏笔,让影片更具说服力。
然而,在民族大义面前,云泽又是个毫不退缩、忠肝义胆的大丈夫。 面对企图独立的内蒙古“临时政府”,云泽完全称得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为了表现云泽同志的智勇双全,影片通过一系列的桥段来完成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开场就是一场颇具西部片风格的追逐戏。
云泽乘坐的汽车刚刚进入草原,就遭遇了残留的日伪马匪的袭击。 这是他在影片中的第一次“单刀赴会”。 这段十分钟左右的动作戏,拍得惊险激烈,展示出当时内蒙古地区复杂的社会环境,暗示此次“单刀赴会”的艰辛凶险,同时,在与马匪搏斗中,一个怀揣信仰,立场坚定的人物形象也跃然于银幕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这段戏中云泽乘坐的汽车,是导演王路沙找专业整装店前后共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纯手工打造出来的。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抗战胜利后的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草原,为了拍好这部影片,旗政府在辽阔的草原上为剧组搭建了四十年代的苏尼特镇。
蒙古民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马是当时草原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拍出更精彩的马戏也是导演想为观众呈现的内容之一。 全片多处紧张刺激的马上动作场面,都是由内蒙古当地专业的马术队完成的。
该马术队也曾在电视剧《水浒传》《三国演义》中有着精彩的表演。 进入内蒙古草原后,云泽的工作难度更超出普通人的想象。 导演创作了一个名叫“胡日新”的人物。
他作为临时政府军事部副部长,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成为影片一大亮点。 胡日新代表的是当时苏尼特地区的部分蒙古族,他们对云泽这个外来者有着极大的敌意和不信任。
而云泽在对胡日新表达友善的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面对胡日新的处处紧逼和不断挑衅,他果断亮剑,与他进行了一场摔跤比试。
他用蒙古族的技艺,打败了这个对自己实力有着极大自信的对手。
在这段摔跤戏中,导演找到了那一时期蒙古人摔跤的视频影像作为参考。 这段珍贵的视频资料,也让这场戏高度还原了当时内蒙地区的摔跤文化。 在面对表面和气的“外交部部长”时,云泽细心地发现了对方袖口的破损。
根据这一细节,云泽准确地推断出当地经济的不景气,急需外界帮助的局面,云泽以此作为谈判的突破口。
云泽进退有度、有勇有谋的性格特点,一下凸显了出来。
王路沙导演作为一个内蒙人,对内蒙古的风俗文化有着独特的理解。 在体现内蒙古文化的桥段中,导演对细节的要求更是精益求精。
为了重现当时蒙古族“敖包祭祀”的风俗习惯,片中萨满所穿的衣服全部是用真正的羽毛一片片缝制而成的。 全片共计一百多套服装,都是由服装团队花费了四个月时间,一件件缝制出来,又一件件打磨做旧。
由内蒙古当地音乐人制作的音乐也极具民族特色。 片中那段在谈判受挫时,云泽的战友所唱的具有很强的山西民歌风格的小调,不仅表明了他们是生活在内蒙古西部的人,同时也很好地烘托了主人公此时的心情。
云泽除了要面对在明处的反对方势力,还要时刻提防在暗处的敌人。
苏木伦,这个日伪残留的马匪是导演根据史料虚构的另一个重要的反派人物。他被日伪特务收买,暗中屡屡破坏,使谈判变得更加艰难。
此时,云泽再次“单刀赴会”一个人来到补英达赉居住的地方表明态度。 这一桥段既符合历史,又增添了全片的戏剧张力。
在强敌面前,云泽表现出的大义凛然毫不亚于《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当谈判陷入僵局时,云泽第三次单刀赴会。他只身穿越荒原,寻求苏联方面的帮助。
根据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创作的桥段,生动地再现了云泽当年在遭遇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勇敢和自信。
在路上,云泽再次遭遇到马匪的伏击。在与胡日新等人的并肩作战中,他也成功消除了与这些人的误解和隔阂。 当三个人一起在冰天雪地中,分享一罐肉罐头时,也意味着他们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接纳。
为了在电影中真实呈现出当时内蒙古的气候,导演特意选择影片在11月份开拍,以贴近真实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导演曾说,“片中演员将自己围得严严实实不是表演,而是因为草原上的寒冬真的很冷。”
夜晚的苏尼特草原,气温经常在零下二十六七度以下。这种来自演员本能的反应,也让影片的最终效果更显得自然真实。
在影片结尾,迎来了全片最长的一段文戏。
云泽冒着巨大的风险与临时政府主席进行重新选举。他在选举中“舌战群儒”的场面将全片推向了最高潮。
此时的云泽依然处于弱势一方。导演在这段戏中,将他安排在最靠近门的位置,而代表着“权威”的“临时政府主席”则高居主席台上。 在对方势力一次次咄咄逼人的言语攻击之下,云泽却显得镇定自若,游刃有余。
他有着诸葛亮般的智慧和风度。凭借自己对内蒙地区历史和现状的深刻认识,针对不同人的心理和担忧,有的放矢地回答问题,化解了一个个刁难,打消了众人的疑虑。 他在充分尊重民族传统,承认民族身份差异的同时,消除了狭隘的民族观念,以和平的方式,通过谈判解决了一个“共和国”。
我们今天在欣赏内蒙古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时,不应忘记在70多年前,云泽这位民族英雄为和平解决这一地区所作出的努力。 紧张刺激的动作戏与精彩的文戏搭配,主旋律的思想内涵与类型化表现手法的有机结合,以及重新赋予人物的现代化情感,都让这部《红色之子·单刀赴会》极具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