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麦兜·当当伴我心 麥兜‧噹噹伴我心(2012)

麦兜·当当伴我心 麥兜‧噹噹伴我心(2012)

又名: 腰花伴菜芯 / 麦兜故事5 / Mcdull · Pork of Music / The Pork of Music

导演: 谢立文

编剧: 谢立文

主演: 黄秋生 吴君如 胡歌 郑中基 许飞

类型: 喜剧 动画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上映日期: 2012-07-10(中国大陆) 2017-04-07(中国大陆重映) 2012-08-16(中国香港)

片长: 80分钟 IMDb: tt2275080 豆瓣评分:8.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麦兜电影版的第五部作品,春田花花幼稚园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困难。即使校长(黄秋生 配音)和陈老师(许飞 配音)以及麦太(吴君如 配音)等家长使出浑身解数也没法解决。于是学校召开了一次校友筹款晚会,但是长大成人的校友们都没什么出息,欣慰的是校长无意之中发现了麦兜等小朋友的音乐天赋。经过挫折,校长终于找到了胶牌经理人(郑中基 配音)为小朋友合唱团打理事宜,演出大获成功通告不断。可惜最后关头经理人失踪,合唱团并没有为学校带来大收益。可校长在最后一场演出中发现了惊喜,春田花花幼稚园也还有成功的校友存在,众校友再一次感到了人生的真谛。

演员:



影评:

  1. 在我们小的时候,大人们嫌某个孩子笨,都会说:你怎么蠢得跟猪一样。

    于是,在我看麦兜的时候,我老是有个问题:为什么主角会是一只猪,而这只猪其实是一个小孩。为什么春田花花动物园的小孩都是小动物,除了他们的家长之外,这个城市的其他人都是和人长的一样。

    我不知道有没有其它人像我这样思考过这个问题。后来我想,这是原作者刻意的一种间隔。

    香港仍然是那个香港,它一如此刻的香港一般,原景重现。只是春田花花搁放着一个成年人心里无法抛弃的情怀。他改变不了香港,只好凭空造出一个如猪一般的孩子,以及一群动物一般的小孩。

    这个猪一样孩子,一直以来都很笨,笨的果然和猪一样。除了比一般的猪可爱和干净,他没有什么闪光点。直到这最后一集,他的优点终于呈现了:他的口条与众不同,唱起歌来,花溅泪,鸟惊心。

    他的妈妈麦太太咆哮着说:不就是去卖口条吗?(声明一下,我看的是粤语版)

    然后她听到了这个口条唱的歌,“小杜鹃,小杜鹃,我们请你唱个歌
    ”她拜倒了。在此前讨好大陆的那篇中国功夫里,矢志不渝培养儿子的麦太太,居然没有想到,猪唱起歌来也是这么好听。

    在卡农的歌声里,他轻轻柔柔唱:我愿似一块扣肉,扣住梅菜扣住你手。
    梅菜扣肉,一道好吃的粤菜,只有吃过的人,才懂得那份你侬我侬。
    这句词太妙,原来因为缺肉吃,才有了那首让人心肝忧伤的卡农吗?

    “春风亲吻我像蛋蛋蛋蛋挞,点点春雨降像葡葡葡提子,小青蛙敦敦像炖炖炖炖蛋”,以及仲有最靓滴猪腩肉。

    在猪一样的孩子眼里,好吃的就是全世界的理想。任何感官都可以用食物来描述。春风像蛋挞,春雨像提子,青蛙是炖蛋,冬天是南瓜。

    当他们唱出这样高低起伏的童声时,画面里的人眼泪汪汪,那眼泪也似乎流进了你的心里。

    在看这样的影片时,你的内心有一种撕扯。某一方面的你沉浸其中,悲伤不能自抑。另一方面的你看到那高楼大厦,理智又立马跳脱出来,噢,扫瑞,这仍然是现实世界。

    都市里的童话,没有抽离出那些谎言、虚伪、尔虞我诈、骗局、失望。小孩子们懂,股市跌了一万点,所以要从大房子搬出来,新房子的卧室还不如原来的一间厕所大,然而也还是比麦兜的家大的多。小孩子们懂,幼儿园欠债,所以他们要买口条帮校长。他们唱的很卖力,比任何走场表演的人都卖力。

    可是,有谁能真正哭得出来呢?

    后座的小孩一直蹦蹦跳跳开心的看着,他的父母没有出声。我想,他们知道,这不是拍给小孩看的。这里没有英雄,没有变身,没有魔法,没有奇迹。

    幼儿园倒闭,校长回老家当学校清洁工。小猪小龟小喵都长大了,除了长的不如小时候可爱,其它的还是那样没出息。

    从小,别人是精英子弟,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名校。他们的父母是混日子的成年人,只能送他们到混日子的学校,跟着一个缺心眼的校长以及满头方便面的老师。

    别人的励志歌曲是健康养身好孩子,要吃香蕉记得剪指甲。他们的文教歌曲是车车车车车冲向你老豆(爸爸)。

    别人的暑假是马尔代夫毛里求斯,他们的暑假是坐公共BUS就可以到的游乐园。

    别人的厕所有分各种各样的站着的做着的按摩的,他们只懂得厕所就是拉屎的地方。

    在他们小小的世界里,看到的是大人的各种笑料百出、捉襟见肘,他们对人生也没有什么理想,一碗公仔面,放一点鱼丸。能想到的最好美梦,也不过是有人请吃龙虾,还有马尔代夫不用飞机就能到。

    当他们长大后,他们会发现这香港的林立森林里,他们从来就是最不起眼的一群人吗?他们会懂得,天差地别,只在咫尺之间吗?他们会恨,怎么生在这样的家庭,在那样的幼儿园长大吗?

    没有长大。因为谁说他们真的比大人蠢。

    有很多人说,导演要拍的是一种港式情怀。不可否认,它的细节全都扎根于港式生活当中。

    然而,港式情怀何以能让那么多听不懂粤语的人为此伤怀感动?

    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个喜剧。直到这最后一集,我才明白:喜剧与悲剧,不过是一念之间。

    所谓的悲剧是,活到一定年纪,你看到那云泥天堑,别人的脑瓜比计算机还精明,自己的脑瓜始终就是猪一样。所谓的悲哀是,活到一定年纪,梦想什么的远不如一块最靓的猪腩肉实在,你始终没机会翻盘。

    但是转念一想,做只猪有什么不好。吃饱喝足,全家不饿死。再没用,总还是买得起隔壁的菠萝包和鱼丸面。牙好胃口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不担心股市下跌身价缩水,也不担心港府换届影响家业。这未尝不是一场喜剧。

    年少总还是好的,因为至死不肯相信,就真的没有出头日了。等到长大才知道,人与人果然是有分别的。只当是那时,好好安身立命,笑哈哈吃饱喝足过一生。

    日本人的宫崎骏里也有情怀,但是总归离不开英雄。然而谢立文的港式情怀里没有英雄、没有happy ending、没有拯救、没有逆转大翻盘,有的只是脚踏实地、不相信眼泪的香港。

    每次我做港铁到香港,一眼望去,谁是大陆人谁是港人,立马即可分辨。不管衣着光鲜还是普通,安静淡然小声说话不东张西望的一定是HK人。浮躁高声又目光犹疑漂浮的多半是大陆人。

    那些普通人的普通孩子长大了,不管在餐馆端盘子,还是在小区当保安。他们都不怒不怨。这才是港式人生。

    我听过两个关于香港人的故事。

    一个是朋友的亲戚,早年移民去香港,一直在住宅楼里做物业人员。他喜欢摄影,有闲钱就去买一部心仪的相机。他的亲戚都在大陆,可是他就是不愿意搬回来,宁愿在香港做一个物业保安。

    一个是朋友的朋友,她的男朋友是香港人,她也算有故事的女人,在丽江开过店又出过国,历经半生,搬到深圳郊区吃素礼佛。男朋友比她小,在香港餐馆里做工,每天早晚从罗湖关口过关上班下班。

    如果是我们,恐怕会问,物业保安有什么好做的,餐馆打工辞工了就罢。然而这就是不悲不喜的人生,坦然接受,过好普通人的生活。

    如果要说为什么很多香港人瞧不上大陆人,还编出蝗虫歌,说大陆人跟蝗虫一样抢奶粉抢药品抢日用品,甚至是抢豪宅。这里面难免有酸葡萄心理,但是更重要的是,那种不买对的只买贵的暴发户嘴脸,见着能用钱买的好东西恨不得全部搬回去的占有心,地地道道透漏着一种人心的陷落。

    又有谁比我们自己更知道,那种难以描述的恐慌,那种缺失的安全感,那种逻辑混乱,那种各执一词,那种时刻翻新的流氓行径,那种处处可见的强词夺理。

    以及比任何其它国家的人更害怕自己注定是普通人的普通人们,那种拼了命丢了魂卖心肝卖良善终于扭转命运然后转过头来鱼肉另一群普通人的精英们。

    这是我看麦兜最大的感动,也是心底冒起的最大凉意。

    我爱的男人,曾经我希望他是一个与众不同顶天立地的人。后来我不这么认为呢。在他疲惫、迷茫、疑惑的时候,我只想对他说:亲爱的,你慢慢行。我们的路,还有很远。

    我爱的孩子,如果它是麦兜一样的孩子,我也不难过了。猪一般的孩子,做一个合格的吃货,一定比我与你父都要幸福的多。

    想和十二交流的朋友,可以关注十二的微信公众号:shier1213

    十二新书《不畏将来 不念过去》
    豆瓣阅读地址:
    卓越链接:
    京东链接:
    当当链接:
  2. 很早很早以前,在一个叫做香港的地方,有个叫陈奕迅的歌手跑去拍了一部电影,这是一部超级扯的鬼片,由文艺导演许鞍华执导,三级艳星舒淇搭档,之后的结局自然是不伦不类,有口皆墓碑。但就是这么一部烂片,在报纸上出新闻的时候也让我记住了主演陈奕迅的一句话:我是做小丑,不是扮小丑。

    他这么说,大概是在片子里,化了个小丑的妆什么的有感而发。但是当年的我可是相当鄙夷——哦,做人哪能这么没志气噢!偶棉生出来不是要做科学家的嘛!建设四化的嘛!最不济也是当小公主被王子娶回家的嘛!一辈子的追求就是做小丑,搞不搞笑啊。

    那个时候生活对我来说,还是远远的伫立在浓雾里高耸入云的不明真相,而且看上去似幻似真,颇有一点吸引人的意思。童年时代那么苍白,自然祈求赶紧长大,赶快跑到生活的面前去一览繁华。就像张爱玲说的,我要快快长,八岁就梳爱司头,十岁要穿高跟鞋,十六岁要吃粽子汤圆,吃一切难以消化的东西。

    可是等到真的跑到面前了,突然发现生活怎么是这样的一坨:既不雄伟、也不华丽、也不梦幻、也不甜蜜的东西呢?

    再说直白一点,这货简直就是看上去是屎,尝了尝,他妈的果然就是屎啊!

    而且就是这样的一坨教人倒胃口的屎,还老是摆出一副我自巍然不动,任你花多少力气都不会改变的恶心样子。有钱的人可以拿钞票盖住它,有爱的人可以拿蜜运装点它,我等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双手和一个老是会咕咕叫的肚皮的憨人,又能拿它怎么办呢?

    我对它哭,他是一坨屎,我对它闹,它是一坨屎,我对它抓栏杆撕床单,他是一坨屎,我对他撒泼耍赖满地打滚,它还是一坨屎。

    就算把它捏成个变形金刚,外带环绕立体声超长待机内置八星八箭劳斯丹顿报时系统,它仍、然、是、一、坨、屎、啊。

    既然这样,那我为什么不笑呢。遇上可笑的事情就笑,遇上可悲的事情就擦干眼泪再笑,遇上可恨可气无可奈何的事情,就做个小丑,自己捏个小狗抛个彩球,画上红鼻子逗自己笑啦。

    要是每天笑笑的,就算注定一辈子面对着一坨屎,感觉也会渐渐的没有那么糟糕吧。

    所以就算你们把我当一个笑料,当一个消遣,当一个谐星,当一个空余拿来打发时间但永远不会真心当回事的家伙,当一个觉得hold不住所以不想去爱的怪咖,我也要继续当一个小丑,继续笑笑的。

    这就是热爱小猪的麦家碧,和热爱屎gag的谢立文,花了五部麦兜电影,十二年,教会死蠢又不帅,贪吃又头脑平平的我的事。
  3. 有一回坐香港的东铁线从九龙塘回太和,看着沿途的片片绿荫突然觉得自己似乎回到了上个世纪的香港;好像只要盯着窗外的景色够久,准能发现把头发吹得蓬蓬穿着像是旧时钟楚红的少女。香港走得很快,但这几年依旧赶不上大陆的节奏;曾经被港人颐指甚至微微鄙视的大陆人,如今纷纷在香港购置豪宅站上山头霸山为王,这想必让许多老港心里不是滋味。因为心里明白那些在港购置豪宅的人多为投机腐败分子,于是看到港人的醋意竟产生一种独特的共鸣。或许这便是屌丝的人生,只能活得像一个糖炒栗子,任由掌铲者左右翻炒,不得不让自己变得更坚硬。

    谢立文念旧,也不善交谈,只好在笔下构建一座童年城堡,企图对抗时间,留住旧日美好。“麦兜麦唛”系列的书籍和电影,是一座永远不会消失的乐园,也是一段永远不会老去的童话。它属于新生的小孩,也属于旧时经历美好故事的成年人。幸得谢立文的天真秉性,才能将笔下的各个角色都绘制得惟妙惟肖:小猪麦兜麦唛、河马阿may、还有乌龟阿辉、鸭子菇时和小猫得巴。它们常常很百变,在有些故事里是小动物,有一些故事里又是一堆一直长不大的幼儿园小朋友。阿辉在电影《麦兜和菠萝油王子》里饰演一个披萨,最后因为麦兜饿了,他便把自己切下一块,给麦兜充饥。看到令人好笑又心碎。

    文化的交汇、冲突和融合一直是麦兜系列电影的主题核心,也是香港文化“人情味”的体现。先说冲突部分:比起上一部《麦兜响当当》里凸显出来对于大陆市场的刻意谄媚讨好,这一部电影里,作者可谓是来了一次大翻盘;在电影中塑造的大陆人被放大无知、贪婪、急躁甚至丑陋的形象。这样的人设或许不太客观,但恰好又体现了谢立文的傲娇心态——若不是大陆人“为非作歹”,香港也不会从旧时的“人情味”变成现时的“人钱味”。这种映射在电影中多处体现,比如春田花花合唱团扩招后的阵容,多了两个看起来很丑且不是动物外形的小孩,显得与麦兜的一班老友格格不入,甚是刺眼。

    但所有的融合都是从冲突开始的,广东这一个省份,拥有三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而香港文化,正是由广东岭南文化里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交汇起源,再融合世界各民族文化形成今日局面。若要说到电影中交汇和融合的部分,幼儿园校长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如果说麦兜系列电影的前面四部,是讲述麦兜的故事;那么这一集《麦兜当当伴我心》,主角当之无愧是那个祖籍顺德的幼儿园校长(国语版中他是山东籍)。从第一集中兼职“木有鱼丸 木有粗面”的小饭馆老板、第二集客串医生到这一集中的音乐启蒙家,他的每一次登场都让人眼前一亮。他是老一辈的化身,纵使古旧过时又好笑,却给予人极大的安全感和归属认知;仿佛是儿时幻想中的避风港,纵使外面风大雨大,有了他我们便足以心安。

    当然,香港文化中的无厘头和笑点低是众所皆知;这部戏几乎依旧是没有剧情可言,甚至可以说剧情是无厘头的。在原著《尿水遥遥》里,阿may与人分享橙和心事,一粒橙一个心事,最后心事都还未讲完橙却分完了;在《宁静声音》里,麦唛的校服在冬天的课间操后总是会和同学的校服弄错,所以有时候她出门的时候明明穿的是加大码,回家后却变成了迷你码。当然,除了奇怪的笑点,平凡却真实仍旧是它的最大卖点:麦唛与家人去茶楼饮早茶;麦兜用童子手帮妈妈抽六合彩;麦兜和妈妈一起去买墓地以及电影中Miss chen的超短期恋爱......这一切生活中的真切,像《天水围的日与夜》一样悄悄透露着一丝真实生活中不易察觉的感动。

    麦兜也在与时俱进,旧时的茶楼消失了,除了7仔,周街都是房产租售信息;搭乘东铁线便可直达罗湖,所以合唱团的第一次亮相都还得益于大陆房产商——看,这便是香港普通市民的纠结心理,一方面他们憎恶大陆人炒高了香港的地价,一方面又不得不依存大陆人创造房地产经济来刺激持久低迷的国际市场;这是一个走不出去的死结,让香港这个城市在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谢立文怀念旧时香港点滴,正如我怀念旧时香港的头发蓬蓬:那个时候的张艾嘉在《最佳拍档》中演一个女强人,趾高气扬且不肯服输,仿佛整个世界都是她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然而再傲气也敌不过时间,她终究还是老了,沉静下来,在观音山里化作无痕白云。正如当时黄金时代的香港电影,哪想到有一天要靠大陆投资人来合拍维持?

    时间,终究是人世间的最大杀手。但愿身为糖炒栗子的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只被咬掉了坚硬的外壳,而那颗善良、酥软又饱满的心永远不会被吃掉。
  4. 这一定不是最搞笑的一部麦兜,因为全篇我只有一个笑点,还不是出自麦兜身上,而是关于那个香蕉和香肠的广告。但这也许是最温情的麦兜,温情却也不是出自麦兜,而是出自执着而坚强的校长。

    第一个泪点出现在一对新人结婚的现场。春田花花合唱团的小朋友们化作伴郎伴娘,虽然一对新人长的很对不起观众,可是伴随着小朋友的歌声,竟也觉得他们幸福无比。当时就想起了那么多要结婚的同学,别管外人是多么的不看好,坚持下去互相珍惜,终会有结果。

    第二个泪点是在著名男中音的葬礼。他的人生开始于一个落魄的幼稚园,因为那里有执着的热爱音乐的校长。这样一个在外人眼中无能的校长,却开启了他的音乐之路。虽然此片是献给音乐老师的,但这可以是所有老师的意义,其实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所以这真的是个神圣的职业。同学中也有刚刚步入教师行业的,希望你们成为对学生有积极影响的好老师。

    最后一个泪点是小朋友成年之后。也许我们终将没成为父母所期盼的那种人,也许我们只是服务员,只是搬运工,只是推销员,但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我们只能回想起昨日歌曲,“让硬邦邦的世界不至硬进心里,让软弱的心不至倒塌不起。”

    麦兜总是能教会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也许在这只迟钝的小猪眼里,世界不过是恒生指数上升一万点,下降两万点,又上升一万点。在上海的这一个月里,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做什么事情都是赶来赶去,却又貌似碌碌无为。也许我应该用麦兜的思维来思考,世界还是要回到一个原点。“大有大路,小有小路,西米有西米露,贝夫人有贝夫人止咳露。实在不行,就回老家喽。”

    “人在风里飘,风要去哪里?一路在祈祷,一路继续前进。眼前的道路, 你通向哪里。失散的我们,会不会再相聚。”

    我们庆幸心里肠里,总有首歌在窜来窜去。那不是急便便,那是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