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80'后(2009)

80'后(2009)

又名: 天长地久 / 天长地久之伤害 / 分开我们就坠落 / Heaven Eternal / Earth Everlasting

导演: 李芳芳

编剧: 李芳芳

主演: 刘冬 黄宥明 伊娜 陶灏景 铁政 武文佳 史可 赵越 张立 周韦彤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0-06-25(中国大陆) 2009-10-19(东京电影节)

片长: 105分钟 IMDb: tt1538533 豆瓣评分: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80’后女孩沈星辰(刘冬 饰)自小家庭不幸,母亲与人私奔,父亲因此车祸死亡,她从小寄居舅舅家。80’后男孩明远(黄明 饰)小时候曾和沈星辰家是邻居,明远父母私下从事走私,明远父亲扛下一切入狱,得知明远母亲跟了别人后在狱中自杀,给明远的内心带来重创。数年后,升至高中的沈星辰和明远被分在同一个班级,儿时的友谊发生了微妙的转变。然而,各自家庭的不幸让两人背负着巨大的心灵创伤,渴望被爱却不懂得如何爱人,关于“爱”与“生命”的思考,也在两人的分分合合中延续。

演员:



影评:

  1. 根本就不应该有“80后”这个词!

    在这片土地上,年龄带来的差距远没有经济地位和社会权利带来的分别更大,那些嘴里嚷着“80后90后”的70后60后50后们,以及那些自称“8090后”的愣头青们,他们不是人云亦云就是别有用心。

    愈加尖锐的阶层矛盾和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公,这些年来逐渐被代际划分所掩盖,当权者当然最期望看到这样的状况,但是作为下层的我们,却也乐此不疲地推波助澜,实在有些匪夷所思!而现在竟然有一部公然打着“80后”旗号大肆叫卖的残次品进入影院,这实在让笔者有些如鲠在喉。

    好吧,如果你真得想替两亿80后说话,那么请说真话,不要昧着良心说话。你说你一个权贵阶层出来的所谓80后,还非要臆造一些苦难来写你的人物,这不是黄鼠狼哭耗子这是什么?没有切身体会也就罢了,关键是动机不纯,首映式请那么多院线老板来捧臭脚,还逼着他们下军令状,最后来忽悠那些真正遭受过苦难创痛的80后们,让他们为你编织的迷梦买单,凭什么?凭你的特权吗?

    没有什么人和事能代表真正的80后,如果有,也是片面和主观的。如果80后真有什么特质,那就是他们内心最深层的苦痛,他们是遭受社会巨变的一代,他们是遭受“惩罚”的一代,前代人犯下的错误:社会的不公正、改革的失败、社会环境的恶化,一切的一切都要这一代人来埋单,可是他们又是心灵脆弱的一代,生在计划生育全面实行的80年代,几乎人人都是独生女子,从小就被诟病性格懦弱、冷漠、自私,自理能力差,可是,这难道不应该归咎于他们的父母:60后、50后吗?谁又曾客观公正地给过80后以公道?如果要拍一部真正表现80后的电影,难道不应该淋漓尽致地表现上述这些内容吗?如果不能表现,那绝B是昧着良心拍电影!

    这部《80后》除了几个演员确实是80后生人,全片和所谓的80后没有一丁点关系。那些臆造的艰难曲折可以发生在任何年代、任何年轻人的身上,着墨最多的感情线也是如同国产偶像剧般味同嚼蜡,全无心意。用这样一部作品来代表整整一代人,简直就是对所有80——90年生人的亵渎。



  2. 也许是对这部电影的期望值太高,所以看完之后难免的失望。加之去的时候晚了十分钟,只能猜了猜开头,只能等DVD了。不过回来同学问要不要去电影院看,我说随便。如果你能忍受的了拧巴的对吧的话,就去看看吧,画面很美,故事也很连贯,导演拍的很细腻,只是故事的阵线拉得太长,导演控制不住了。主角长的都不差,看电影的时候旁边的男人就一直在逼逼,说就为了看女二号来看的电影。不过我觉得女一号长的比较好,尤其是放在大屏幕上看,女二的下巴好像要隔开幕布。
    这部电影其实最大的问题就出在剪辑上,成也萧何败萧何。片子是导演自己剪得,这保证了故事的整体完整,也没有剪漏掉人,使影片人物很完整。但完整不代表着饱满,甚至连主角都不饱满,每个人都好像画了一张好看的图画,就像2D的海宝,你不知道他后面有没有尾巴。导演毕竟之前是拍电视剧的,拿着拍电视剧的手法去拍一部电影,是不可取的。最后出现的感觉就像现在这样,故事成了段落,用时间表示,就差标个12345了。节奏不快,而且很跳。但毕竟故事要讲的是十几二十年的事情,即使是《美国往事》也不会剪到一个半小时就扯出这么多年的事情。
    导演有点着急,着急去讲述这个故事,所以人物一会就长大一阵子,一会就长大一阵子,而且样子都没什么变。之前大肆的宣传用共同回忆串起的故事也让人觉得很勉强,甚至觉得可有可无,即使是非典那段,都已经安排进故事了,但又出现TOT的广告词,黄明的确很好看,化成病怏怏的更棱角分明了,但怎么就那么一个问题就成半死不活的。之前没有任何的铺垫就上了大学了,前面一大段都没有铺垫出这么一个小高潮,我觉得导演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应该有很多东西做铺垫,因为她的确很细腻的处理,但也很无奈,这一出唱的差理落三,本该带出共鸣,但却依旧平静。
    奥运那段还稍微好点,能暗示出一点人物的命运。导演好像一直在讲述一个因果关系的故事,所以留下了很多的伏笔。每一处都是精心设置,包括每个配角,甚至小物件,都是精心安排好的,必定有其用处。细细的挖了剧本,也细细的拍了片子,想做的很好,这是可以看得出。至于所谓张国荣先生离世的桥段完全是导演的个人爱好,一点意义都没有,强加进去的,其实这个可以有好的用处,只是导演没用好,最后成了一个无聊的桥段,几十秒的镜头也只能当做卖点忽悠忽悠大众了。
    但毕竟《天长地久》(请忽略《80后》这个脑残的名字吧,人家一直叫《天长地久》,只是片商为了赚点市场就给人家换了名字,这顶多是发生在80后身上的事儿,跟80后没什么多大的干系,导演原著小说就叫《天长地久》,这才是揭示电影的题目。以及那个脑残的海拔也一看就跟电影不搭。原版海报是电影里的一个镜头,有种打开一面窗,看到的是自己的感觉。)是拿着爱情当主线的故事,一个探讨白纸会不会变黄的拧巴主题的故事。时间会过去,什么东西不会变质。男女主角在各自动荡的家庭里,感受着与别人不一样的亲情,总归都是没有爸爸,总归也不在妈妈的身边,同病相怜又惺惺相惜,青梅竹马又情窦初开,要完成一份一直不变的感情,其实是难的,但不是不可能的。因为并没有得到过多少的爱,所以要么爱的豁出去,要么爱的不舍得,两份在一起的碰撞也是一种填补,因为已经把你定位为心中的唯一,所以一切都不失。要的就是你,既然遇见了,就别分开了好不好。而这一点,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引起共鸣了,即使迷茫和怀疑对方,但实在没有怀疑自己,不会怀疑自己做错了什么样的选择,不管是对是错,就一直往下走着。影片的主角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在拼杂的环境之中互相疼爱,所以也更难割舍。也才可以坚韧,从遇见就真的不想分开了,没有的时候,有了之后再失去,对他们是挺残忍的事情。所以明远会一直不停的重复那一句我与星辰自小就认识。以前我们会说以后会遇到更好的人,可电影里讲述了一个即使有更好的人也不会要,因为就是你了,我只希望的你。
    陶帅在电影是另外一条复线,把影片串了起来又带出了另一个故事。亲情是他们在没有得到爱情之前就得到的,但亲情也让他们看到了爱情的不稳定,有情人终成眷属最后也可以离婚,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白不会变黄。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想到的就是要对你们好好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剪得是别人,疼的同样是自己,最后却只能隔着玻璃,摸不到了,给自己找个机会,将心比心能不能换来别人的将心比心,这本来就是未知数,所以最后让陶帅也变成了未知数,一个小小的倒叙,讲出了一个辛酸。
    电影里有个镜头记得很清楚,用电影插曲来说就是这么近那么远。两个人在转角就要遇见,最烂俗的戏剧的方式错过,不过那个俯拍的镜头真的是太妙了。要不是个转角,要是直线,那不就见到了。同样的距离为什么直线能看见,转角就看不见,真是这么近却又是那么远。彭青小妞写的这首歌真的挺不错的,也因为这首歌我更加期待了这部电影。有时候两个人的关系就是这么奇妙,明明已经很近了,但只要没有碰到就是远的。就是张爱玲奶奶的那句话,这就是早了一步或者晚了一步,你就不在那里了。还有一个镜头,在预告片里看女主角回头的那场戏,简直把我弄的着迷了,但到电影里,那个镜头用的那么平庸。
    而女二号在电影里的叙事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是个不努力的小三而已。只是她的出现展示的是另一种的人生态度而已。所以说这部电影想讲的东西很多,但没有拿捏好。女二号其实相比二人,更让人看到所谓80后的一些影子,因为你经常能看到她身上的一些影子在周围的人身边看到,例如谁谁谁为了谁谁谁报考了同样的大学,例如谁谁谁挖了人家男友,例如谁谁谁榜了大款,她集合着很多人的特质,压缩出来,在适当的时候出演,展示出两种人生观,要想看一张白纸白不白不能放张黄色的在旁边,而是一张对立的颜色在旁边,要不看多了黄纸,白色看着看着也黄了。
    后来我在想为什么导演非要设置这么拧巴的台词,单单是为了忠于小说么?后来突然想起了八十年代的那部电影《枫》,那部台词把我雷的不停掉鸡皮疙瘩的电影。好像那个时候的电影都会是这样的讲述方式,再想想《伤逝》,好像 80年代初的人开始接触的都是这类电影,不知道这是否也是导演想创造初的一种共鸣。导演很希望让观众从电影里找到共鸣,但只可惜太刻意就过了。即使在电影结尾,我都酝酿好了情绪,两个人事隔那么多年之后再见,又把我震的没情绪了。
    我忘记这片子的名字是什么之后知道了,我就记得有次跟良生打电话,他跟我说了一个电影叫天长地久,导演叫李芳芳,所以让我看,我就知道了这么个名字,找到了豆瓣的条目,那海报就已经很美了。刚好那个时候发了《有谁共鸣》版的预告片,感觉画面也很漂亮。我不怎么喜欢张国荣,也不爱听那个年代的歌,但那首《有谁共鸣》真的很好听。后来再就是彭青发了个《这么近那么远》,我还蛮喜欢那首歌了,她写的是天长地久的插曲。上映前一个月就开始期待,没想到后来改了个很脑残的名字。上映第一天给电影院打电话,结果打不通,留言说会不会上映,我看到回复的时候那天的场次已经结束,就一场。第二天下着大雨,本来还在剪辑室,害怕会跟《我们天上见》那样,放了一天没人看就下线,就立马跑上公交去看,到的时候已经误点。所以自己说期望太高,难免会让人会失望。
    看到很多人在校服的事情,想说句,我们隔壁的贵族学校的校服的确还真是那样。电影里也可以看到主角家庭条件真的挺不错,当然若有人非要往现实中的那所学校代入的话,我也不能说什么。这片名的确让人有种错误导向性,所以一直还是当叫《天长地久》。而电影也好像一直在找寻一个所谓的天长地久,不管这样的事情在现实里有没有可能发生,但我想谁内心里总希望有个天长地久。
    申奥成功的时候,两个人分隔两地,没有在一起。奥运会开幕了,两个人身在同地,也没有在一起。所有的盛世琐事都过去了,平淡之中再见的人儿,愿有你共鸣,伴我天长地久。

    PS:良生妹子~我等你的那篇~
  3.         今晚,学校的大讲堂放送《80后》,作为80后的一员,感觉这是一个非常有内容的题材,加上小的时候对《十七岁不哭》还是有着不错的印象,相信这位导演可能会比较擅长拍这种青春校园风格的片子。本来是怀着很期待的心情去看的,甚至做好了心理准备在电影中间掉几滴眼泪,但是结果却是,大失所望~~~真的是太太太太太失望了~~完全毁了这么好的题材~

           整个片子,就一个词,莫名其妙。

       80后,可以讲述他们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80后,可以讲述他们所经历和见证的中国社会快速发展;80后,可以讲述现在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惑压力与迷茫……他们是如此不同又是如此普通的一代人,我想,作为观众,要的就是这种普通,因为最普通往往才是最真实。偏偏,这部电影,除了一些雷人的情节中加入了“非典”“申奥”等一些发生在80后所生活的时代的特征元素,其它貌似和80后没有半毛钱关系。。。

        电影中的男女主角,似乎将所有可能与不可能的奇奇怪怪乱七八糟的事情集于一身,这就是80后的代表?编剧导演你们有好好了解过80后吗?
       
        如果说女主角老爸出车祸死了的故事还算是正常,那男主角爸妈怎么还和走私扯上关系了?老爸在狱中自杀?老妈没啥反应?儿子还等到毕业典礼的当天和老妈翻脸?还一直私藏枪支在书包里,你不怕走火吗?

        如果说男女主角的爱情是本片的重点,那为什么感情的积累期高中却被轻飘飘地一带而过?看完这部片子都没觉得这俩人的感情到底有多深,哪表现出来了?

        暗恋男主角的那女的,怎么能自己搞到一套隔离服偷溜去医院呢?太假了吧?主办方口口声声说的高投资是不是都投在医疗设备上了?非典当时的确挺厉害的,俩人都得了最后又都没事也挺厉害的~~
         
         男主角,你要是不喜欢女2,为啥要约人家出来?约了以后跟人家说不喜欢她为啥在看到自己女朋友后又搂着人家走了?为什么啊为什么?

        男主角一直闷闷的,不知道到底在想什么。最后把枪丢在井里是最雷人的部分,还正好是仇人家门口的井,这不就是摆明让人发现吗?你丢进黄浦江肯定没人找的到~

        女主角居然能干到把男主角随便帮她设计的一个房子变成真的了?那模型还找得到啊?她甚至当时都没认真听他说话~

        女主角的弟弟,剪刀能随便剪断手筋?你当是手纸吧?居然还因为这个蹲大狱了,最后竟然为了救男主角莫名其妙被压死送小命了,这情节实在是,太狗血了~~

        至于那个司机,我就从始至终不明白这个角色是干什么用的, 还有那个后妈,这个角色的意义又在哪里?对90后的折磨?

        还有,整部电影好几次故意吊人胃口,先演结果后演原因,但是你得恰到好处啊?一多了就恶心了,另外,能不能来点呼应和铺垫?否则只会觉得做作做作做作~
        

        太多太多让我很无语的情节了,假到让我几度崩溃,此处不再列举。

        貌似这帮人自己应该知道自己水平不咋地。电影演完了,导演演员赞助商一大堆人都上台了,一个个怯生生的,连点底气都没有,李芳芳还说自己是处女A,完美主义,怎么就完美成这样?最让我无语的是,导演自己承认80后这个名字是后按上去的,所以影片文不对题。但是绝大多数观众都是冲着80后这三个字去看的,你这不是噱头是什么?这对观众根本就是不负责任嘛。找了一堆托儿在下面提问题,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ps:陈楚生啊,你就自甘堕落吧~

        唉,说的太狠了,可能是自己对这片子期待太高了吧。毕竟是导演的处女作,演员又都是新人,没理由要求能拍出多高的水准。我也不是什么专业影评人员,对拍摄技术方面一窍不通,我就是个普通学生,普通80后,仅仅在这里表达我的心声而已。始终相信,最好的电影是能带给人感动的,若想让人共鸣,真实最重要。这种假惺惺的莫名其妙的却又被冠以80后这种噱头名字从而带给观众无限遐想空间和期待但结果却没有半点来自于对生活和人物的理解和感悟的电影,以后还是少点吧。
  4.         这样的一部电影出现在硝烟弥漫的暑期档,基本上可以断定其炮灰的命运的,当然这个判断与影片本身的质量关系不大,关键还是卖相不好,一部温吞的纯爱片,缺乏明星光环和可炒作话题,最致命的还是这个不知所以的片名。《80’后》原名是《地久天长》,改名后是要突出其人物的代际属性和青春编年体形式的叙事脉络,但是这样的改变反而将影片在时代大格局和个人小命运之间的互动乏力暴露无疑。
            《80’后》这部电影在做一件在这样一个充满逆反情绪的社会里最不招人待见的事,那就是企图代表别人,而且还是一代人。尽管有香港回归、申奥成功、非典、奥运会等大事件作为时代坐标,但看完发现这个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爱情故事是可以放在任何年代背景下的,而这些事件也并非是80后的独特记忆,而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民族记忆,创作者在这里有点意淫过度了。另外被意淫的还有作为80后代表人物的男女主人公的成长背景,两人都是人中龙凤,在他们身上我们看不到普通80后所面临的升学和就业等现实生存压力,只看到他们在校园里优雅地跳着西方宫廷小步舞曲式的集体舞,毕业式上”长亭外,古道边”歌声中的陶醉,还有就是在保鲜膜下被地久和被天长的真空爱情……尽管有着破碎家庭带给他们的心灵创伤,有着非典时期的生死考验,有着铁窗内外的咫尺天涯,但这些生硬地刻在人物身上的疮疤能引起什么代际共鸣吗?我想出身名门之后的导演李芳芳的成长背景中一定没有真正经历过普通80后所普遍面临的那些生活压力,只好在这里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80’后》中男女主角爱情守望的时间跨度是17年,其实只要是经历了沧海桑田的爱情都具有感动观众的潜在力量,毕竟这意味着一份坚守和忠贞,这在当今社会都是很稀缺的情感方式。这里的爱情状态基本上是采取韩剧式的处理方式,而加大的信息量和相对精良的制作水准让这部纯爱电影有了通俗文艺片的质感,以爱情为主线又不拘泥于爱情本身,是《80’后》显得脱俗的地方。但是在这份质感之下又欠缺了点说服力,可以说沈星辰和明远之间始于青梅竹马的爱情一直缺乏明确的推动力,李芳芳只是一味沉浸在自己的编剧技法中,用情节和转折连贯了一段极品爱情,殊不知这段爱情一旦放入滚滚红尘之中立刻显得漏洞百出了,最终的结果是有感动而缺乏回味,高潮段落发力不足,反而是类似在沈星辰陷入绝望之中时出租车司机的守候这样的情节带给我的感动更现实一些。
            《80’后》一度在宣传中放大了对张国荣的致敬和怀念元素,在最终的成片来看,这只是蜻蜓点水地出现了两处而已,但惊喜的是片尾处陈楚生翻唱的张国荣《有谁共鸣》,谷村新司的曲子和陈楚生的超水平演绎让这部电影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