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再见仍是朋友 Enklava(2015)

简介:

    在科索沃地区的一个小地方,只有十岁的Nenad和他的父亲、爷爷,还有东正教的牧师和30岁的教师几个人在这里生活,Nenad是学校里唯一的学生,每天都由维和部队的车辆把他从父亲的农场送到学校,Nenad渴望有同龄的孩子与他一起玩耍。一天,他从装机车的缝隙看到了两个与他同龄的阿尔巴尼亚男孩,其中十三岁的牧羊人Bashkim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因而他痛恨塞尔维亚人...

演员:



影评:

  1. 战争的代价和残酷,历史上有太多发人深省的前车之鉴,最近的一次就是叙利亚的内战,导致数以万计的难民不惜舍身犯险远走他乡,欧洲高度文明的民主思想和圣母情结,怀有人道主义无常无私的接纳,所做出的人品高尚的决策和判断,却难掩因彼此文化习俗的差异所带来的偏见和矛盾逐渐激化的势头,引发了一系列尖锐严峻的社会问题,当然,因为人性的光辉,每个人都会很单纯的希望,人类之间能克服各种身份、种族、宗教的隔阂,团结、友爱、和谐的生活在一起,但从日趋严重的现实状况来看,这并非是一个能轻松实现的愿望,甚至会让人有点悲观。
     
    《再见仍是朋友》提供了一个很感人却又挺中立的角度,将背景拉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科索沃战争时期,眼看内部种族分歧的日渐恶化,由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介入搅局,势不均力不敌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最后败下阵来,其中最深化的主要矛盾莫过于阿尔巴尼亚VS塞尔维亚,这部电影是塞尔维亚导演戈兰·拉多万诺维奇的长片处女作,就像很多伊朗电影一样,表现得克制、诚挚而平实,没有刻意的煽情和惨烈的斗争,用最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呈现了一个动乱悲怆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生活的种种景象,并以小孩纯真的视角切入,感人至深,这样一部有泪点有深度的电影,却被今年的奥斯卡果断的拒之门外,其中的原因大伙都心照不宣,历史的遗症依旧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下一个个缺乏公平的对待和决定。
     
    身为塞尔维亚人的小孩内纳德,有一个终日酗酒的老爸,一个即将去世的爷爷,还有一个因为战乱逃往异乡的姑姑,影片由内纳德念着自己写的作文作为开端,空荡的教室里只有他和老师,学校与家之间的往返得靠装甲车接送,他没有朋友,被仇视、被扔石头,战争的苦果取代了纯真的童年,只能和神父一起在昏暗的装甲车里交流、做游戏,老师突然的离开,让内纳德有了和阿尔巴尼亚小孩一起玩耍的机会,一起坐了装甲车、游了泳,后来他们也会替他着想、帮他说话,但一个颇有权势的阿尔巴尼亚小孩巴什金,因为父亲被塞尔维亚人所害,内心溢满了仇恨,几次想要开枪射杀塞尔维亚人,最终将矛头指向了内纳德,坐着巴士的姑姑冒着生命危险来送父亲最后一程,而内纳德的老爸也因私自拥有非法枪支,遇上了麻烦。
     
    强势的巴什金举着枪不让无辜的内纳德找神父料理爷爷的身后事,硬气执拗的内纳德激怒了巴什金,开了枪,将内纳德困在了钟内,伤到自己的巴什金被神父送回家后,撒了谎,激化了双方的矛盾,阿尔巴尼亚人不仅放了火,还捣毁了塞尔维亚人的墓地,看到桌上曾经内纳德递给自己的巧克力和着急四处寻找他的家人,在凄美忧伤的配乐中(大加分),觉悟的巴什金不顾腿伤救出了内纳德,忍着疼痛将曾经狠心拒绝的巧克力重新递给了他,两人的对视,一句“记得回来”,虚弱的内纳德留下了热泪,十分感人,那一刻联系着他们彼此的不再是偏激的仇恨和敌视,只有一份真挚难得意义非凡的友谊,再见仍是朋友,最后导演的处理手法很妙,后来(本以为是愧疚的巴什金产生的幻觉,实际是内纳德写作文时的回忆)和过往穿插进行,结果峰回路转,巴什金的转变令人感动而欣慰,内纳德也得以提笔写下“我最好的朋友”。
     
    离开科索沃进入新环境的内纳德也被同学嘲笑和排斥,到了另一个地方新的间隙再次出现,导演并没有在巴什金救出内纳德的一刻画上乐观的句点,而是插入了更为现实的一段,让人了解到想要消除因各种主客观因素产生的偏见、做到真正的友爱相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神父的安慰,最后独自落寞和老爸离开的内纳德看着让人有点伤感,不过他和阿尔巴尼亚小孩的友谊相信会一直温暖并激励着他。这里面的小孩演得都好极了,非常质朴自然的走心演绎,就像一块无须多加雕琢打磨的璞玉,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在大量捕捉人物面部表情的特写镜头中,内纳德从一开始的茫然和孤寂,到凝重、忧郁而坚韧,纯真的微笑,令人心疼的两次落泪,无不让人为之动容,而巴什金那种透着戾气的冷峻表情,加之后来意识的开窍和触动,也能深刻体会到他内心的感受,可以说片中每张频繁出现的脸上都带有沉重而内敛的时代烙印和伤痛痕迹,老爸、爷爷、姑姑、神父……
     
    除了利用长镜、特写、手持摄像和角色的主观视角表现出当时当地的荒凉景象(神父家旁边那片战争造成的残垣断壁见证了两个对立民族间一段友谊的诞生)和人物状态外,导演还巧妙有心的设计了很多强烈而明显的落差感,可以细细的对比来看,条件和地位的悬殊,家境殷实的巴什金能衣冠楚楚穿着程亮的皮鞋,家境贫困的内纳德却仅有一套破旧的衣服,游泳弄丢了只能穿着老爸的大长裤;枪支的差别待遇,为了保护牛不被抢走而开了枪,内纳德的老爸被举报,在爷爷去世当日被“同胞”搜屋(莫大的讽刺),没收所有暗藏的枪械,带走接受调查,另一边是巴什金家喜庆结婚的日子,响亮的枪声不绝于耳,巴什金也能随身携带枪支,一种高低差别巨大的失衡体现,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不公平对待,面对不少得势的阿尔巴尼亚人,被不断打击身处弱势被动一方的塞尔维亚人始终被强压着(军方不堪的德行也说明了问题)。
     
    片中坐着巴士回来的塞尔维亚人被恶劣对待,石头砸中了司机的头流了血,被勒令禁止开车前行,大伙只好选择艰难的步行,后来阿尔巴尼亚人往里塞满了树木准备烧了他们坐的巴士,赶着马车看在眼里的神父只好打道回府,再来,一边是大张旗鼓坐着马车迎亲,穿着华服欢庆的跳舞,一边是冒着危险回家后,身穿素衣冷清而悲伤的坐着装甲车送葬,两种极端的体现和冲击,带来了非常大的感触,荒诞而深刻的构想,让观众能很清晰、很直观的了解并洞察到当时双方相去甚远的地位和立场,面对阿尔巴尼亚人“以偏概全”的仇视和恶行,更加凸显出了塞尔维亚人的志气和坚强,内纳德面对巴什金的顽强不屈,即便能有个铁饭碗,内纳德的老爸也不愿意接受出于“和解”的虚伪提议,加入那个看似合理平等实际不然、毫无公正意识且具有倒向性的所谓多民族和平共存的司法大熔炉里,以一种相较感性而冷静的角度正视当时塞尔维亚平明百姓们生存的艰难和苦涩。
     
    当然,导演的意图并非是要严厉谴责当时的阿尔巴尼亚人,抑或一心想为不少被扭曲形象的塞尔维亚人鸣不平,而是更倾向于深刻而真实的还原当时的一个社会面貌,一种争锋相对极其尖锐、紧绷、复杂的种族矛盾所带来的伤痛,以及对于战争的反思,很难明确的说清其中谁对谁错,孰是孰非。最后当地学校的小孩把内纳德认成了阿尔巴尼亚人,同样被排挤被孤立,一方面巴什金和内纳德的友谊寄托了导演和大众一定美好积极的希望,但另一方面两者的“合二为一”,临近尾声不再明确,而是提供了一个更客观而深远的指引,世俗的偏见、狭隘的认识、身份的落差所造成的间隔、冲突和对立,在聚集了许许多多迥异的地域、宗教、教育、民族文化的世界来说,会随着的社会的进程,在不断地融合中,陆续的发生和重演,现实的障碍虽很难轻易的跨越,但我们还是会一直给予正面的祝福,寄希望于未来。
  2. 前南国家的电影,看过几部,比如大名鼎鼎的《暴雨将至》,以及库斯图里卡的一些作品。本片有着一脉相承的说不出的粗糙质感(非贬义)。

    本片其实适合作为电影课的分析素材。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无处不在的对立关系,说是对立,其实有的是矛盾,有的只是单纯的对比:

    1.民族对立,这个不用多说了。尤其是喜气洋洋的阿族迎亲车队经过灰溜溜的塞族黑衣奔丧者队伍时。

    2.宗教对立,这显然是民族对立伴生的。

    3.生与死的对立。

    4.喜事与丧事的对立。在黑袍的塞尔维亚东正教神父将受伤男孩交给戴白帽信绿教的阿尔巴尼亚爷爷手上事达到高潮。

    5.科索沃乡下与首都贝尔格莱德“洋气”的对立,无论是整体面貌、学校教室环境等等,都有着天壤之别。

    6.阿族小孩虽带有敌意,却和小男主一起玩耍,对比首都学校的同民族男孩将小男主称为“阿尔巴尼亚人”的歧视。

    7.头尾两次同题目作文《我最好的朋友》对比(虽然有些刻意)

    8.父亲有骨气地拒绝为科索沃伪政权效力,与“塞奸”警察头子严查本族人的对立

    9.父亲开始瞧不起逃难去首都的姐姐,最后却一道去了贝尔格莱德的对立

    10.阿尔巴尼亚牧羊男孩被塞族人杀害了父亲,自己差点间接害死塞族人儿子的对比

    11.阿尔巴尼亚牧羊男孩前后思想与行动的对比

    另外,除了对立,片子也有些隐喻。比如小男主的衣服裤子被河水冲走,为什么是红色上衣和蓝色牛仔裤呢?个人认为,这就是塞尔维亚国旗的主色调,暗喻了塞尔维亚主权的丧失。

    以及,片子的描写还算含蓄,“冰山在水面之下”的部分,可以自己思考。比如父亲这个人物的性格,酗酒加暴力,抽孩子的皮带应该就是后面解下来系在儿子肥大裤腰的那条。他怎么来那么多枪?他的妻子是死了还是离开了?这些留白可以给有兴趣的观众思考。

    有评论说导演有塞尔维亚立场,总体来看,片子还是主旋律的,倡导民族和谐相处。不过本族立场也不是没有,比如牧羊男孩被逼问受伤原因时,俩亲戚明显就是阿尔巴尼亚黑帮形象嘛!

    最后,直译为《飞地》比《再见还是朋友》要好。

  3. 1.塞尔维亚人房屋上有科索沃解放军(UCK)简写的涂鸦
    2.阿尔巴尼亚儿童组中的老二和老三是团结人
    3.阿尔巴尼亚儿童组中的老大,巴什金的死鬼老爸是元科索沃解放军“牺牲”的逗士
    4.科索沃地方毒理之后,政府表面上提倡民主多元化,构建了多元化族群的警察局,然而民间舆论事实上,你懂的,偏向性很大
    5.绿绿国家的绿绿结婚的时候,貌似都有放枪的习惯
    6.科索沃地方最终的“独立”,两个金主是阿尔巴尼亚和德国,本片中有这个村子里面,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的屋子前挂有阿尔巴尼亚旗和米国旗,我个人认为是BUG,明明是德国旗才对啊,当然,你们可以说阿尔巴尼亚和德国都是米国的狗腿子
    7.联合国维和士兵,那啥子性需求,有一个画面,TANK震
    8.片子末尾有圣母化处理,塞尔维亚儿童内约德小朋友终于移民到塞尔维亚国了,由于他来自科索沃地方,在学校里被同族小朋友偏见歧视(这种逗比学生,小白痴,哪里都有的),说他是阿尔巴尼亚人,但我个人认为,这个只是不清晰情况下的融合早期的磨合,同族间的相处,再差也比异文明间的相处要顺利。当然,地域歧视,也确实存在。
  4. 科索沃地区位于巴尔干半岛。12世纪,这里属于塞尔维亚王国。但是到18世纪,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入侵和塞族军队的败退,阿尔巴尼亚人大量的迁入。今天的科索沃,90%以上已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而信奉基督教的塞尔维亚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了。二次大战后,科索沃归属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支持塞族人驱逐科索沃的阿族人,而北约则轰炸塞尔维亚,支持阿族难民返回科索沃。在南斯拉夫解体后,阿族人宣布建立独立的科索沃共和国。

    这些民族的世仇和宗教的裂隙,影响着纯真无邪的孩子们。其实是大人们在强化这些矛盾,并传递给本来无知的孩子。塞族的孩子只能靠坐着维和部队的装甲车去上学,周围都是仇视的阿族孩子,即使到了贝尔格莱德,他仍然是一个被边缘的孤独孩子,找不到认同感。

    老师命题的作文是《我最好的朋友》。孩子想起的居然是用枪打过他,并把他扣在了大钟底下,最后又把他从大钟底下救出来的“敌人”。在那个看似邪恶的“敌人”心底,除了大人灌输给他的仇恨之外,毕竟还有一丝未泯的纯洁善良之心。也许只有人性的善良,才能化解那些世代的“敌我”偏见。

    影片从装甲车中的小窗、砖墙上的孔洞、大钟下的缝隙来告诉我们:“狭缝中的窥视,谁也看不清谁,只会使相互之间的隔阂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