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夜莺 Le Promeneur d'Oiseau(2013)

夜莺 Le Promeneur d'Oiseau(2013)

又名: The Nightingale

导演: 费利普·弥勒

编剧: 费利普·弥勒 丛晓

主演: 李保田 杨心仪 李小冉 秦昊

类型: 剧情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法国

上映日期: 2014-10-31(中国大陆) 2013-10-05(釜山电影节) 2014-05-07(法国)

片长: 92分钟(中国大陆) IMDb: tt2976864 豆瓣评分:6.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朱志根(李保田 饰)和崇义(秦昊 饰)虽身为父子,但彼此之间关系却十分淡漠,甚至到了互不理睬的地步。虽然倩影(李小冉 饰)几次想要调解公公和丈夫之间的矛盾却均以失败告终。与此同时,倩影和崇义之间的夫妻情谊亦因为繁忙的工作和缺少沟通而产生了裂痕。

演员:



影评:

  1. 2002年,一部名叫《蝴蝶》的法国影片温暖了无数人,它讲述了一位老爷爷和一个淘气的小女孩去山里寻找蝴蝶的温情故事。即便当时它并未在中国上映,却还是成为国内影迷最耳熟能详的法国电影之一。如今,《蝴蝶》导演菲利普·弥勒正在中国长住,并完成了他的首部华语电影作品《夜莺》,该片同样描写了一段祖孙情。在很快到来的5月16日,国内影迷就可以走进电影院观赏这部由李保田、杨心仪、秦昊、李小冉主演的《夜莺》了。

    有人讶然于这样一部现实题材电影竟出自一位法国导演。在日前与新浪娱乐的对话中,导演菲利普·弥勒透露了他是怎样做到“接地气”的:搬到中国长住、学中文,多观察,多提问。他看到很多中国独有的现象,比如独生子女的娇惯、年轻人到大城市打拼、老年人的孤独;还有很多有趣的人群,公园遛鸟的老大爷,坐在胡同里的老太太……他把它们通通揉进电影中。而被问及对中国的总体印象时,弥勒称像个“大工地”,到处都在建设,但他喜欢这样的都市感和活力感。相比之下,巴黎更像博物馆。


      受益于中法合拍协议 为拍片居中国学中文


      新浪娱乐:这是一部中法合拍片,合拍是怎么达成的?

      菲利普·弥勒:2010年法国当时的总统萨科齐访华期间,曾签署了一份《中法电影合拍协议》。之后不久我到中国参加一个影展,遇到一中一法两位制片人,我们一起聊,说为什么不拍一部合拍片呢?

      新浪娱乐:为这部电影进行了哪些筹备?

      菲利普·弥勒:我最初的出发点就是讲一个中国的故事。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冒险,我从来没在中国拍过电影。2000年我参加过中国的影展,但待的时间很短,对中国了解得不多。我就在巴黎开始学习中文,并决定要到中国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三年时间内我没做任何事情,一心扑在这部电影上。

      新浪娱乐:拍电影为什么要学中文?

      菲利普·弥勒:我觉得通过学习语言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一种文化,而且要在一个地区生活很长一段时间,就必须对当地语言有所把握。这是一种礼貌和尊重。

      新浪娱乐:中国工作人员占团队多大比重?

      菲利普·弥勒:百分之八十都是中国人,录音师、化妆师、美术师是法国人,音乐来自法国一位顶级配乐师,后期也是在法国做的。我们的配合得很默契,我有一位非常好的摄影指导,整个团队都非常年轻有活力。

      新浪娱乐:《蝴蝶》在法国的票房很好,艺术电影在中国票房一直很难有所突破,这次拍摄《夜莺》有没有过商业方面的考虑?

      菲利普·弥勒:我没有特意植入商业元素,我觉得这个故事就很“接地气”(用中文说),哈哈。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在逐渐提高,除了看娱乐大片以外,还是有很多人能静下心的。而且我们也知道有很多电影,既有商业号召力,又能保持很高的艺术水准,《夜莺》不完全是艺术片。

      中国独生子女像小皇帝 想接地气靠不停提问

      新浪娱乐:这部电影跟《蝴蝶》有很多共同元素,比如老爷爷和小女孩的设置,比如大自然和小动物,您是对这方面的题材很感兴趣吗?

      菲利普·弥勒:《夜莺》并不是《蝴蝶》的翻拍,故事并不相同。一开始我们确实想过拍一个中国版《蝴蝶》,后来我们推翻了这种想法。我们还是决定拍摄一个原创的、更符合中国现状的故事,只不过借鉴了《蝴蝶》中的一些元素。我听说《蝴蝶》在中国口碑相传,但我并不知道实际反响是什么样,因为它没在中国正式公映过,观众应该是在一个小小的屏幕上看的。那个跟进电影院看不是同样的感受。我应该再不会做这种题材的电影了,不然大家以为我只会拍这类故事呢。我最不擅长战争、暴力等题材,但我知道怎么驾驭爱情片等等。

      新浪娱乐:从法国老爷爷到中国老爷爷,主人公在形象上有什么变化?

      菲利普·弥勒:法国和中国的爷爷都很慈祥,对儿孙都很好。但是在中国这种特点可能更显著一点,因为中国有独生子女政策,老人对独生子女的关爱会加倍。

      新浪娱乐:中国老人在照顾孙子孙女时,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义务感”?

      菲利普·弥勒:你说的这点非常对。在法国,老人对小孩好,大多是出于内心的喜爱,但是在中国他们确实有义务感和责任感。法国老人在孩子面前会有一种威严,孩子稍微一闹,老人就会阻止。而中国的小孩像小皇帝一样,老人对他们会格外有耐心,甚至整个生活就是在围绕小孩子转。

      新浪娱乐:这些人情世故在片中体现得很到位,许多观众都惊讶于根本看不出是法国导演导的。您是怎么接上中国的“地气”的?

      菲利普·弥勒: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整个团队的努力结果,拍摄期间演员也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我很虚心地学习,花了很长时间问很多细节问题。当我走在街上,看到任何使我产生疑虑的事情,我都会问,为什么他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一个导演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拍电影,首先要做的是您的职业,也就是一个记者,不停地提问。我觉得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倾听。

      新浪娱乐:这个“倾听”的工作进行了多久?是在剧本开写之前吗?

      菲利普·弥勒:贯穿了我的整个创作过程,其间不停地调整修改。


      公园遇遛鸟触发灵感 小鸟戏份靠训练无特效


      新浪娱乐:您最初是怎么关注到遛鸟人群的?

      菲利普·弥勒:我09年来到中国,住处离日坛公园不远。有一次我去公园散步,看见几个老人把鸟笼挂在树上,老人们一起聊天,鸟儿一起唱歌。这种景象是法国没有的,没有人把鸟当成宠物,所以我很感兴趣。然后我就想出这个故事雏形,老人为了支持子女发展,跟随孩子来到大城市。等他们老了时,想带着鸟回到他们的故乡看一看。

      新浪娱乐:片中的夜莺象征着什么?

      菲利普·弥勒:我在几部电影里都有动物元素,我觉得动物是连通人和大自然的使者。我在创作《蝴蝶》时对蝴蝶一无所知,我看了大量资料,请教相关专家。这回创作,《夜莺》我也逛了很多北京的鸟市,跟养鸟的人交谈。影片开头李保田喂鸟吃面条是真实拍摄的镜头,没有运用特效,我们前期做了准备,鸟是经过训练的。拍摄时训鸟师的太太也在,她笑着说在她丈夫眼里,这两只画眉比她重要。这两只鸟可以从笼子里放出去,然后自己会飞回来。

      新浪娱乐:电影最后也是这样表现的,笼子打开了,鸟飞了一圈又回来了。以您的了解,鸟为什么还回来?

      菲利普·弥勒:因为主人喜欢它,爱它,它才会回来。以前我也无法想象,鸟出了笼子还会自己飞回来!


      对中国的印象:像个大工地 三十年内变化快


      新浪娱乐:在中国这么久,对中国有什么总体印象?

      菲利普·弥勒:我总觉得中国像一个大工地一样,到处都在施工。隔两三年再来,就会发现盖起了一座新的大楼。在法国,想盖一座大楼首先要讨论很多年,中国建设非常地快。我很喜欢中国这种现代都市感,北京和上海都是非常现代化的大都市。而且不会坐很长时间的飞机或火车,就能来到一片截然不同的天地里,比如新疆和广西。我的制片人已经在中国待十年了,很喜欢北京。当我回到巴黎时,觉得就像进了博物馆,那是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地方,太平静了。

      新浪娱乐:我个人感觉,您在片中传达出一种城市和乡村的对比意味,尤其是北京精英居住的高档社区,被您刻画得很冰冷。

      菲利普·弥勒:是的。我想传达一种生态观念,告诉人们中国不但有壮观的工程建筑,还有很多美好的乡村景致,需要珍爱和保护。我最早是学画画的,美学至上,想寻找更多的好风景,放进这部或其他电影作品里。这次去广西,就是走了很远的路,经过当地人推荐,找到了很好的取景地。可惜篇幅有限,有的地方只能用一两个镜头。之前我也看过云南香格里拉,但那里被其他电影用过了,而且气候条件也不是很适宜。

      新浪娱乐:除了城乡对比,片中也有很多传统和现代的对比,比如爷爷喜欢遛鸟,而孙女整天玩ipad。

      菲利普·弥勒:对。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是在短短三十年内完成的。有一次我在胡同里观察一个老太太,她就坐在板凳上看风景。我难以想象她看着中国发生巨大变化时的心理感受。

      (何小沁/文)
  2. 说来也巧,昨天在家里待闷了,和男友商量去看电影,他在网上看到有《夜莺》,我正好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宣传,是《蝴蝶》的导演拍的发生在中国的故事,觉得挺好,就决定去看了。
    高中时,菲利普弥勒来过上海的德法学校。时值上海电影节,我所在的高中与德法学校关系密切,作为选修法语的学生便有机会和德法学校的学生一起观看《蝴蝶》,然后向导演提问。印象中菲利普弥勒是一个很亲切和蔼的小老头儿,是拍广告起家的。当时我向他提问《蝴蝶》中的小女孩儿是如何选出来的,以及影片中的蝴蝶特效,他非常认真地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只是当时法语尚是初学者水平,而且时隔多年,只记得小演员是导演海选出来的,并且征询过小朋友自己的意愿,而关于特效,词汇太过专业,不记得了。。。
    昨天的首映式是在影院的9号厅上映的,进门时迎面一位白发老人笑眯眯地用中文问我们(我和男友还有一位女同学):“你们是中国人吗?”我愣了一下,问:“您就是导演吧?” 隔了五六年,他都没怎么变化。寒暄几句,我们赶快进影厅,此时几乎座无虚席,我们只好坐在空位最多的第一排。接着就看见我可爱的法语老师带着老公进来了,她告诉我们是导演邀请她来的,羡慕一小下。。
    电影一开始就是一个很生活化的场景,李保田老爷爷的演技真的没的说了,北京的小区,公园,花鸟市场,一切都是那么真实。我想在生活中,他是不是也喜欢提着鸟笼子去公园散步呢?
    李小冉的戏份略少,不过真心漂亮啊,虽然法语说得略坑,但是这不重要!法语老师说她很喜欢李小冉,觉得她漂亮极了,准备向她推荐我小时候看的《像雾像雨又像风》~
    小女孩儿是《甄嬛传》里的胧月公主演的!一开始真的挺作的,娇生惯养的,连名字都叫“任性”,哈哈。昨天看的是中文原声,法语字幕的。熊孩子在火车上一直在折腾老爷子,后来到了广西,一路上和爷爷相处下来,有了感情,开始知道对爷爷好了。毕竟是小孩子,心地还是比较单纯善良的。
    片中很多角色都是广西当地人出演的,巴士司机,农民,郎中,小孩子,都是本色出演,虽说台词说的有点僵硬,有时候明显看得出有点紧张,但给人一种质朴平和的感觉。片中的打更人唱的那一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感觉他悠扬的歌声中有着沉淀的古老岁月。村民热情的长宴也很有意思,我想导演和制作团队一定花了不少时间去体会当地的生活吧。广西的风光美极了,用言语无法形容它的壮丽与秀美,配乐也很贴合这样的美景,连时光都变得温柔。
    影片结束后有提问环节,不少观众都被感动得哭了,有人向导演提问拍摄地,导演说在GoogleMap上查广西桂林,就可以查到,而且说中国很大,每个省都有不同的地貌景色,一个省就有法国那么大。有的观众提问片中不仅有城市的喧嚣,拥挤,甚至有污染(灰蒙蒙的天空,尾气污染),也有山林的幽静,这两者是否都是真实的。导演说,我所拍的就是真实的场景,没有刻意美化或是丑化,这两者都是真实存在的,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就是这样。(男友是北京人,每当出现了北京的什么地方,他就说这不是那哪儿哪儿么,可见是很真实的。)也有人问这片子拍了多久,导演讲了个故事,一个画家,画一幅画儿只用了四分钟,可是人家问他花了多久创作了这幅作品,他回答说花了六十年零四分钟,从构思这部电影到杀青,他也说不清花了多久,但是在中国拍摄,花了十个多月的时间,甚至更长。他说拍摄这部电影也算是机缘巧合,他从未想过会到中国拍摄这部电影,颇有些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意思,他自己是个土生土长的里尔人,却觉得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有些共通之处。
    提问环节结束便散场了,有些观众虽未提问,却找他表示了感谢,说了几句话。法语老师Sophie说如果不看导演名字,真的会认为这就是一部中国的电影,她非常感动,我也说亲情是全世界共通的,大家之所以如此感动,是因为他拍出了真实的生活与情感。他也很高兴,说自己拍的不是什么商业大片,就是喜欢拍一些温馨的,生活化的故事。
    以上是此次观影的记录以及感想,如果写的不好,或者对导演的意思翻译有所误解,欢迎指正。总之是一部温情治愈向的片子,或许有些情节因为时间限制而显得有点仓促,但我认为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部好电影。


  3. 写完发现有点剧透了。
    ——————————————————
    这是一部让人很犹豫的作品。
    导演和编剧是法国著名的菲利普·弥勒。这位法国导演之前最为国内观众所熟悉的作品是02年的《蝴蝶》。
    但是本片的演员们却毫无例外的全部是中国籍。
    不过对于一部影片而言,最重要的当然是编剧和导演的倾向,所以对于这样一部作品能够更像中国片还是法国片,在观看之前,我的判断明显是偏向后者的。
    在观看之后发现,法国元素确实很明显,李小冉电话时的简单法语对话,出差法国的巴黎景色拍摄,苗寨青年留学波尔多时立志驾船环游世界……
    这些都在提醒观众,这是一部法国导演的作品。
    但是全片却毫无疑问是一部中国作品。
    无论是对现代北京画面的拍摄还是对于广西风光的记录,毫不回避的拍摄这些差异无疑是一种最为理性和真实的做法。
    全片中,三代人对于孩子的关注,和李保田一角在故事情节中选择去北京打工供养上大学的儿子,在情感考量上是一致的,反应了中国传统意识上的传承。
    而秦昊饰演的角色在全片的前半部分和父亲的不和也都是因为对于下一辈的关心所致。而这个结的迟迟未能解开很好的反映了中国传统男权社会下,社会对于男性角色束缚之后给男性带来的社会属性。在惯常的家庭观念中,严父慈母的结构里,父亲是需要维持刚硬形象的角色,从而通常沉默寡言、耻于将感情流形于肤浅的层面内。而由家族形态衍生的中国社会结构也将这一传统继承,从而将所有男性都规范于慎言的标准里。
    这一点不光在父子二人的关系中有体现,也在夫妻二人的关系里得到了印证。
    但是这一关系,在现代社会西式发展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双重作用下,从社会到家庭的两个方面都有所改变。模式又重新回到之前所说的,现代家庭对于孩子态度的角度上。这在父亲和女儿同处一个场景的情节段落都能得到体现。
    所以,在上面所说的情节和全片感情画面及音乐上的处理都有很强的中国风格。让人能够想到在市场化大片之前,以及为参奖而拍摄华语片浪潮之前的中国老片。这种细腻和艺术化的创作不仅仅在内容上,而且从形式上都给人一种熟悉的温暖感。

    但是本片绝不是毫无瑕疵的。
    夫妻间矛盾的简单化处理无疑让整个支线都显得过弱。
    而台词和演员的戏剧表演成分过重都是特别明显的问题。
    例如在山洞中描述奶奶容貌的“像雾像雨又像风”、秦昊在井边和父亲回忆鱼鹰的记忆、女孩和爷爷描述“用我的小翅膀再飞一会”等等,都有过于浓重的书面语色彩,在观影时如果不在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仔细推敲的话,都是不符合正常人日常生活的交流习惯的。
    孙女任性和村中小妹的表演时常过于浮夸。——当然对于儿童演员的要求不能过于苛刻。
    至于李保田回到家乡后的口音,以及非专业群演们的水平也都是可以理解的问题。

    在这样明显的优点和缺点下,对于这部作品的评价也是犹豫的。不过,在当前的中国电影市场下来看,这无疑是一部鹤立鸡群和有灵魂有诚意的电影。所以还是值得大家走进电影院里观看一下的。


    PS:其中的一些笑点还是很有效果的,后来发现导演能够说流利的普通话,怪不得能做出这样的作品。

    PS:老外们看果然很奇怪,苗寨的打更有什么好笑的?他们笑成一片。

    PS:对了,刚才忘说了。对于这个片名,有个安徒生的同名童话作品。(《New Fairy Tales》)如果结合这个童话来看,这个片子全片有一种回归的意味。无论是感情上的还是其他各个方面。对于传统家庭和现代社会自我实现,关于传统田园生活和工业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最后那个用IPAD换小鸟的场景,几乎可以看成是对安徒生童话的一种致敬。
  4.   探究一段心路里程,解开情感背后的故事,看似平淡无奇的一部影片,却满满的承载着感情的寄托与真实相处的故事。作为中国选送奥斯卡的外语片,电影算不上惊艳,更多的还是过于平凡与中庸。就是这样一部平淡无奇的电影,却适时的展现出在大时代背景下淡漠的家人关系与疏远了的家庭感情。从电影里寻找与还原真实人物的故事,更多的还是对行将就木的情感荒漠给予过于主观的沟通与交流。不可否认导演将一切影响家庭人物感情的矛盾突破口选择在了缺乏交流的借口之上,看似圆满欢乐的大结局之上却有着一股淡淡的无奈与悲伤,经久之下的寒冬与冰冷并非只为一次温暖而解冻,更多的还是需要真挚打动人的情感宣泄与时间来慢慢的融化人情之间的冷漠与情感上的隔膜,其实我心里早已原谅你的无声戏码还是不能有效的化解人们对感情疏远根源上的芥蒂与诠释,更多的还是为一些空想的大团圆结局寻找令人欢欣鼓舞的自我安慰罢了。电影主要为了展现一出爷孙旅行来构架出一副感情的桥梁,只是电影里极少的互动与对白并没有突出感情的酝酿与升华,虽然老艺术家李保田极力的诠释与演绎出一个真实人物的现实与心理,可是过于简短与简单的情节处理任凭李老有通天的本领也凝聚不起整个电影故事的感情段落与桥段。

      电影的目的简单而又单纯,积极而富有正能量,虽然并没有什么深邃磨人的人性探索,更没有深层次的挖掘过于复杂与阴暗的人物感情,简而化之一切尽用无言的理解来表达,看似没有韵味却透露出导演的一种大智慧。老人和孩子本身就是一个能十分带动人们情感的元素与纽带,用孩子和老人结合起来来演绎一段情感的救赎之旅,没有理由不让人相信与憧憬故事会向好的结局发展。电影给了人们一种美好而和谐的感觉,因为老人与孩子是整个世界里最让人感觉到舒心与安宁的因素,因为他们的存在,生活仿佛就透露出一种即视的幸福感,而洒落在爷孙之间的感情也是那种纯净的关爱与虔诚的尊敬。电影之所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救赎冰冷的感情,就是运用孩子和老人之间的那种感情来消融大人们内心的疏离与冰冻。虽然电影从根源上并没有什么实际而有意义的内容,甚至算不上一部合格的文艺片,但巧妙的运用人物元素似乎更容易向我们解释感情上的弱点与解决心理上的冰冷。电影从里到外彰显出一种沉着冷静的平淡与自然,并没有刻意的掩饰过于夸张的感情与薄弱的情节处理,几乎现实的以现实为角度向我们展示电影的全貌与缺乏核心的内涵。在电影里你感觉不到电影的主题到底是围绕什么而展开?到底是修补父子之间的感情还是爷孙之间的感情,尽管最后还扯到了夫妻之间的感情都似乎只是因为一件无人能够看孩子所引起与造成的。电影用这种偶然的事件来集体烘托出这么多复杂的人物情感,过于生冷的生硬拼凑还带有一丝随意,让人感觉不出足够的诚意来理清电影里这么多复杂感情。

      作为一部电影,电影讲述了一趟爷孙俩的徒步旅行,伴随着轻柔淡雅的音乐一同欣赏着居住在山野深处的淳朴民情。对于格格不入的两个城里人来讲,似乎辛苦与埋怨让人感觉出了一丝城市人带有的尖酸与刻薄,但最后画眉鸟与苹果电子产品的交换却彰显出农村小孩与城市小孩其实也没什么不同。电影多次的将苹果电子产品植入剧情,不管是剧情需要还是广告植入似乎都影响着人们的观影情趣,越来越关注于电影植入广告的我们哪怕有一丁点的广告迹象都能影响到我们对整部电影的观影兴趣。对于电影整体的人物表现,还是让人感觉不到感情的凝结与升华,整个人物关系让人感觉特别的冷,特别的没有一点燃起人们同情的激情,尽管有表演艺术家李保田的坐镇,却始终凝结不起整个的人物关系。

      作为一部中国申奥片,在中法建交50周年的大背景下,明显有讨好国际友人之嫌的嫌疑。虽然由法国导演费利浦.弥勒亲执导筒,也选择了一个他相对较为熟悉的题材为主题,可是单纯的从电影上来看并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与让人惊艳的见解,甚至故事的剧情还有点做作有点作,没有文艺片的清新雅致,也没有剧情片的深刻内涵,仅凭一腔似有非有的感情来支撑影片,似乎注定成为奥斯卡路上的炮灰,不管怎么说,只能祝他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