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傲骨贤妻 第二季 The Good Wife Season 2(2010)

傲骨贤妻  第二季 The Good Wife Season 2(2010)

又名: “法”妻(港) / 法庭女王(台) / 律政巾帼 / 傲骨娇妻

导演: 查尔斯·麦克道格

编剧: Michelle King Robert King

主演: 朱丽安娜· 玛格丽丝 乔西·查尔斯 克里斯汀·芭伦斯基 马特·朱克瑞 雅奇·潘嘉比 克里斯·诺斯 艾伦·卡明

类型: 剧情 悬疑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0-09-28

集数: 23 单集片长: 42分钟 IMDb: tt1632287 豆瓣评分:9.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在今年艾美奖上,JuliannaMargulies到手的「最佳情节剧女主角奖」被半路杀出的KyraSedgwick抢走,真是令人始料未及。不过,JuliannaMargulies自称并不看重荣誉。在上季结尾,Peter高调重返政坛,而Alicia在最后关头接到了Will打来的「求爱」电话。与此同时,新公司的命运令人担忧--与另一家公司合并后,Will和Alicia的前途很可能大受冲击。吝啬的CBS在描述新季首集时只用了一句话:与Will的感情和与Peter的婚姻让Alicia左右为难,Alicia必须做一个决断。

演员:



影评:

  1. 在最近几次的观众平均收视年龄调查中,《傲骨贤妻》都名列前茅,平均观众年龄57岁,是不折不扣的熟龄剧。五十多岁的观众群可不是在家含饴弄孙的老爷爷老奶奶,他们正是美国社会的中流砥柱,调查显示多为中产阶级和受高等教育者,他们的文化消遣主要在电影和阅读上。所以在文化娱乐产品如此饱和的市场里《傲骨贤妻》能够击败众多美剧,博得这些核心人群的关注,实属不易。

     如同《洛杉矶时报》所言:“《傲骨贤妻》凭借其内容的复杂性,足以长盛不衰。”这里说的复杂,并不是指每一单集中包含的案件是多么的蹊跷离奇,事实上在这个方面《傲骨贤妻》远没有老牌《波士顿法律》来的精采,但它把光束打到一个个具体的人身上。
    《傲骨贤妻》在纽约拍摄,力邀许多百老汇戏剧演员加盟,强大的舞台表演功底让他们把一个个配角也诠释的熠熠生辉,有记忆点的客串律师至少有五六位,法官与法官之间也风格迥异。《傲骨贤妻》里的律师们似乎看起来没有老牌法律剧里的律师们厉害,剧中鲜有靠一个律师名嘴排山倒海的总结陈词就能凯旋而归,永立不败之地。在《傲骨贤妻》中,律师也需要庭外和解,即便成败已定也要最大限度上为当事人止损,律师也需要小心翼翼看法官脸色,律师也需要考虑节约办公成本,也需要考虑每个案子背后的性价比,他们不够厉害,但够真实。
    那么《傲骨贤妻》的复杂性是什么呢?是它不再局限于律师判案的小圈子,以群戏中的每个人做链接,把故事铺开来,年轻人可以看到职场生存法则,夫妻可以看到中年危机,家庭主妇可以看到婆媳关系,每一个分支都可以单独成剧,却在此巧妙和谐的交融在一起,美剧的类型化繁盛多年,这里是一次漂亮的突破。

    同时《傲骨贤妻》还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潮剧,不是《绯闻少女》里堆叠名牌花里胡哨的潮,不是《欢乐合唱团》里载歌载舞大唱流行歌曲的潮,它潮就潮在和观众所处的真实世界紧密保持联系,对观众在现实中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重点及时做出反应,让人们在看戏的时候心领神会。本剧特地将主要故事地点安排在政治丑闻较少的芝加哥以避嫌,但编剧下起笔来可丝毫没客气,主角阿里莎除了让人联想大名鼎鼎的希拉里国务卿,还有前纽约市长买春案;某一集中诺贝尔得奖者涉嫌性骚扰女按摩师,分明隐射的是前副总统戈尔的离婚绯闻;还有80后少女偶像的DUI酒后驾车案,网络新贵状告电影公司丑化他的人物形象⋯⋯美剧的蓬勃发展早已养刁了观众的胃口,除了16岁以下少男少女,谁还要看我爱你你爱他的虚情假意,有胆就跟现实贴身肉搏,观众才会看得更来劲。

    走高端路线的《傲骨贤妻》也是展现美国上流社会的百态图。尤其是对于美国政治感兴趣的观众,在本剧中可以直观的学习到许多政坛常识。从竞选的流程,到争取不同成分选民的策略,到权威人士的公开背书,财团资助的苛刻条件,竞选经理的袖内乾坤,无一处不精妙,如果这是上流人士的政治游戏,至少,我们可以从本剧中窥见游戏规则,至少,看了《傲骨贤妻》以后你绝对不会再对《绯闻少女》里拿一两个爱马仕birkin包出席时装秀的美少女们艳羡不已,连游戏入场的门框都没摸到,买点贵衣服就想装上流社会啊?

    《傲骨贤妻》是拍给成年人的电视剧,非要说“迎合”,的确也是迎合了美国中产阶级的主流价值观,美国人说到底是“family man”,核心价值无非是努力赚钱,打跑坏蛋,保卫自己家。因为《傲骨贤妻》制作精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女观众加入粉丝大军,随手点开论坛,到处都是潜心研究剧中OL服装和配饰的,跪求某集中戴安的胸针品牌,询问阿里莎套装上的暗格花色。戴安,阿里莎,凯琳达,虽然同属一家事务所,但职位高低不同,工作性质也不同,职业装要穿的有趣,穿的好看,本剧的服装造型师丹尼尔笑言最大的时尚莫过于得体。其实懂得《傲骨贤妻》的好处,就像是懂得把淘宝上跟风胡乱买二十条穿一季就扔的雪纺纱裙的钱攒起来,买一双足弓设计优良的黑色好鞋,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是你清楚的知道,自己长大了。
  2. 不知是否每个女生都跟她的闺蜜讨论过结婚以后老公若是出轨该如何行动。二十岁之前我跟闺蜜信誓旦旦若是遇到劈腿男一定离婚并且带走他的全部家产,现在,呵,答案早就不同。不想做中年失婚妇女,同时也因为开始明白在这个国家,离婚可能只会让女人净身出户。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不确定那时候对他的偷吃行径还是否在乎。

    讨论中通常还伴随着另一个问题,如果发现对方老公出轨,是否尽朋友间坦诚的义务。答案依旧天壤之别。不谙世事的时候以为真相高于一切,现在明白难得糊涂,无知是一种幸福。

    童话故事的结局永远是happily ever after,可惜现实生活中,婚姻永远都只是赌注,凭运气决定生死,是一种历练的开始,而非完满的结束。一个人自身自灭顾影自怜,很容易,但是举案齐眉或者相濡以沫,一辈子不离不弃,艰难到无法想象。有时候对自己都会生出厌恶情绪,又怎能对另一个人长久地无怨无悔全心付出?

    两个人结合,没有人真正知道对方内心在想什么,幸而不知道,我们都是跟陌生人结婚,然后浑浑噩噩一生的。男女在一起生活久了,面容便开始模糊,便开始无论性别,时间便成为累赘,便发现根本没有长久的快乐。无须有任何不满,毕竟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爱情是流动的液体,婚姻便是死水,再好玩的游戏同样的两个人做久了也会感到乏味,更遑论生活上的各种琐碎。剥下各种光鲜的外壳,最后剩下的,不过是契约关系。

    Florrick夫妇便是典型例证。

    刚开始追剧是因为在这部算是在Justice之后稍微像样的律政剧,后来焦点完全模糊,夫妻间的战争反而更有看头。

    丈夫召妓闹得满城风雨,自己沦为全城的笑柄和谈资,人到中年重新踏入社会,Alicia与其说是坚强独立,不如说是不得不尔。十五年的家庭主妇生活一朝崩塌,整个青春却已经埋葬在厨房中。Alicia说自己对于一切没有任何准备,唏嘘之外,隔岸观火的诸位,似乎更应谨慎。对于女人而言,Alicia与其说是镜子,不如说是警钟。

    Peter实在是乏善可陈,就像SATC里Carrie说“男人偷腥的原因跟狗舔自己的睾丸一样,因为他们办得到,这是生物本能”。有趣的是事情暴露之后各方的反应。中国人强调浪子回头金不换,西方语境之下,回归家庭也是恢复名誉的工具,或者说一种救赎。所以Peter私生活的不检迅速被忘却,依然竞选成功,Alicia也成为人人称道的good wife。

    美剧永远喜欢一波三折,S2EP21,Florrick夫妇已经出现曙光的婚姻再次万劫不复。Alicia在知道Peter和Kalinda的Ons之后怒不可遏,跟Peter彻底决裂。两个人撕破脸皮之后在电梯旁的互相攻击堪称第二季的亮点。相互憎恨的夫妻最为可怕,当所有的迷梦与谎言被戳破,人在清醒的时候总是特别无情。

    峰回路转的或者还有苦情男Will。大学时候失意落败,被Peter抱得美人归,十几年后依然痴心不悔,在Alicia处于生命最低谷时默默支持守护,感人肺腑赚人热泪。观众对A&W在一起的呼声此起彼伏,仿佛这样爱情就有了希望。而我总怀疑即使两人当年或者现在携手,结局是否就会改写。更何况掩藏在遗憾之下,两个人明显的性格差异。我始终以为Will的念念不忘只是不甘心,毕竟错失了的和得不到的,都是举世无双的良辰美景。红玫瑰和白玫瑰,永远意难平。
  3. 如果说第一季里面Kelinda大抢主角的风头,那么第二季里面这个人绝对是Eli
    一开始觉得他腹黑,看到第七集它直接对着从车子里出来作女王状的wendy scott car说no的时候,我真的是觉得,真是好男人!

    百度有人形容他像演孙猴子的六小龄童。。。。。神似吧,Eli那双眼睛,看起来就是特别的灵敏,这点和猴子给人的感觉的确很像。对比起peter永远淡定到蛋疼的样子,Eli就显得活泼多了。你看每次有啥好消息,Eli都是高兴到只差又蹦又跳了,peter还是一张扑克脸,有啥坏消息,Eli就是猴急到跳墙,peter继续扑克脸。。。。。。我说peter大叔你不要老是那么淡定么,虽然我承认你的万年扑克脸真的很帅。

    如此一来,Eli的智慧、谋略、心机,却把整场选举的激烈竞争还有政治的争斗形象表现出来了。第六集里面他斗下了childs的选举经理的时候,我在心里大吼,Eli,你就是有追求、有理想、有性格、有智慧,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好男人啊!!!!!
    这一季你就是最抢风头的配角。其实和big比你的确不够帅,和will比你没有男人的深情,但是我就是喜欢你,喜欢你的那双灵活的眼睛,欣赏你有点像猴子的性格!这部戏除了A姐之外就是配角们的天下啊!

    最后想说几句kelinda,你在第二季没有第一季的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了,而且还居然华丽丽出柜了。。。让我情何以堪啊!
    而且后来看到剧情简介里面提到“剧组迫于同性恋联盟的压力,不得不增加一些相关剧情”。。。我郁闷,Kelinda你就是炮灰。
    当初第一季那谁谁和你见了一面就觉得自己“fall in love”的男人不就在吗,你是个男性杀手啊,不要就这样出了啊啊啊啊。。。。。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以下11年1月24日更
    刚看完ep11,E叔实在是霸气!
    地位受到那神马Adam威胁?而且人家还把P叔的娘亲搬来做靠山?
    没有关系,P叔那边行不通,我找你那贤妻去
    人家一句,J奶奶只听我老公的,你就把一切都搞定了
    然后,拔电话线,扔书,赶人,一气呵成,完全不给入侵者任何余地!这就是E叔的霸气。
    最后J奶奶都在电话那头对入侵者说:你还是听Eli的吧。。。。

    哈哈哈,这局,E叔,完胜!
    (看出来A姐对E叔也是相当腹黑的,每次都一开始拒人千里之外,当人家心酸准备转头离开的时候突然一句Eli把人叫住,还叫的缓慢而富有节奏,让E叔觉得你是深思熟虑顾忌百般,最后勉为其难给他透露点家庭秘密。其实A姐你是掌握好了节奏的!E叔也知道你虽然看似冷峻,其实总是会给他提示~你俩腹黑君把P叔搞定实在是水到渠成啊)
  4. 管中窥豹——从《The good wife》看美国文化的一小角
    几乎每一篇教你如何学英语的末尾总要强调一句:要了解英美文化。那么什么是文化?怎么了解?说起中华文化,我的第一反应总是一些符号性的,有物质附着的东西,例如春节啊,美食啊,长城啊等等,后来仔细一想这种本能的反应是有偏颇的,它们并不是能够充分反映这个民族的一些价值体系和社会运行特征。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比如“关系”,“交情”等,恐怕更恰当一些。同理来看英美文化,我发现《The good wife》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剧集,观剧过程中也能窥见美国文化一小角。这部剧集的主要收视群体平均年龄高达57岁,而且多数是中产阶级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通过这部剧,也能看出这部分群体的价值倾向和个人喜好来。我看了这部剧的第二季和第三季前几集,下面的讨论也基于这部分内容。

       一、少数族群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事物持有稳定不变的看法。这个说法看似含有贬义在里面,其实它普遍存在于人的思维过程中,因为它可以减少个体在了解事物过程中所消耗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的美剧越来越注重展示除主流白人群体之外的其他少数族群,《The good wife》里面对于几个主要的少数族群也有精彩呈现。

    犹太人
    Eli作为女主老公的peter竞选经理,本来是一个临时角色,因为演员的精彩演绎而跃升为常驻角色。话说这位英国演员真是表演精湛,把这个犹太人演的活灵活现。Eli具备公众印象中犹太人的几乎一切特质,机智灵活,心思细密,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使出各种或明或暗的手段和小花招,面对危机总能见招拆招,一一化解。同时奉行利益至上原则,用人就拿钱猛砸,而为了利益绝对可以瞬间变脸,对他人赞或骂都畅快淋漓——有个小细节很有意思,Eli用计迫使犹太人公关基金的负责人把这笔生意转投自己名下,负责人无奈地骂道 ”You are son of bitch.” Eli眉头也不皱一下,笑眯眯的回应” I’m your son of bitch”。而在Peter竞选州检察官的关键阶段,Eli骂起民主党高层时也是气势如虹——我猜他把自己所掌握的所有脏话都骂了一遍吧。这种直抒胸臆的风格,跟剧中的主流白人群体——以女主,女主老公,律所两个合伙人为代表——即使撕破脸皮也是温情脉脉,彬彬有礼的作风大相径庭。
      编剧刻意突出Eli是犹太人这一信息,在他和女儿的互动中多次提到女儿要去以色列。管理犹太人基金这个情节则作用更加明显。话说犹太人真是注重在美国的形象公关,剧中提到的这笔公关基金高达2000万。可见犹太人在美国地位几十年来的迅速跃升,不仅得益于犹太人的精英辈出,与他们关注族群形象经营也不无关系。

    黑人
    据说美剧现在非常注重对黑人形象的平衡,绝对不能只让黑人以反面形象出现——搞不好是要被扣上“种族歧视”的大帽子的。这部戏也十分忠实地遵循了这个原则。塑造了很多黑人精英的角色,保证了黑人的高出镜率。而且戏中特别注意“政治正确”,绝对小心地避免了任何与“种族歧视”有关的嫌疑。例如Peter在竞选州检察官时忽然横空冒出一个新的富有竞争力的对手——现任检察官的助理Wendy。作为女性黑人,Wendy的两大优势使她在生生地抢去了原本支持Peter的一大块选民。为了使两人的选战斗争中不涉嫌对黑人和女性的刻意攻击(因为剧情需要,Peter肯定要赢得嘛,要不下一季编剧怎么编?),情节中事先打了个预防针——Wendy私自把需要保密的律师与当事人谈话内容泄漏给了媒体,同时打击了自己的两个选举竞争对手,自己渔翁得利。这样就塑造了一个偏向负面的人物形象。这样在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中,观众就很自然地对Wendy所遭遇的政治攻击不会有抵触情绪了。
     但这部戏在粉饰太平的同时也呈现出了与之背道而驰的部分事实,即一部分白人保守主义者对黑人的抵触。在选战后期白热化阶段,民主党高层提醒Eli,Wendy已经抢去了黑人选民的票。如果Peter想赢必须获得保守白人的票,把自己与黑人的关系撇清楚。结果,Peter非常凉薄地与当初挺身而出支持自己,并因此丢了职位的黑人教父划清了界限,并在宣传材料中完全抹去了黑人的身影。虽然编剧借女主和女主女儿之口对这种举动表示了强烈反对,但选举的结果证明该策略是行之有效的。这也部分折射出了现实状况的复杂性。
        
       拉丁裔
       最近这些年几部美剧中的拉丁裔角色大放异彩,例如《绝望的主妇》和《Modern Family》。与这两部戏里面着重刻画拉丁裔女性的美艳和个性不同,《The good wife》里面的一个出场不多的小角色,则塑造了一个智商与情商都很高的拉丁裔女学生形象。
      女学生是Peter竞选对手Wendy雇佣过的保姆,因为非法移民身份而被Eli拿来大做文章以攻击Wendy。后来Eli自觉愧疚,请女主所在律所帮助女学生取得美国合法身份。女学生乐观积极,靠当保姆攒学费,擅长股票交易,并在律所的一桩案子中表现出色,帮了律所大忙。她与Eli有一点若有似无的小暧昧,但她的应对非常礼貌得体。
      女学生两岁来到美国但一直无法取得合法身份,找律师也被骗。后来父亲因为莫名其妙地牵扯进一桩案件而差点被驱除出境(戏里面她的父亲得到了律所合伙人 Diane的帮助而幸运地在最后一刻被救,但现实生活这种极端幸运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存在)。从这个情节中也能看出编剧对拉丁裔非法移民的态度倾向。

    亚裔
    相比起前面几个族群,亚裔在这部戏里面存在感就弱了很多。美剧中一向对亚裔的刻画不多,最近几年的美剧开始增加了戏份吃重的亚裔角色(我就不分华裔,韩裔什么的了,美国人看亚裔估计就跟我们看欧洲人一样,单凭相貌很难分辨出是哪个国家),例如《基本演绎法》里刘玉玲饰演的智慧有气场的女版华生,《破产女孩》里常常被两个女主拿来开涮但心地非常善良的阿憨(哈哈,把Han 翻译成憨的字幕组太有才了)。但这部戏里面,亚裔角色出现的次数非常少而且形象模糊,一次是一个有些刚愎自用,法庭表现滑稽的专家证人,还有一次是个台湾外交官的儿子,涉嫌某个谋杀案,企图逃跑时被抓(这集的焦点在于对“一个中国”的认定和争论,很有意思)。

    二、“反派”
    这里的反派我打上了引号,因为他们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坏到渣的人物形象。美剧比国产剧高出一个档次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它对人性复杂微妙之处的刻画。人物即使坏,也是坏的有原因有层次有智商,完爆国产苦情剧里面数十年目标不改的一脸狰狞坏笑,仿佛脑门上标着“我是大坏蛋”的脸谱化角色。《The good wife》里面的“反派”们,而是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的你好我坏的二元角色对立。我暂且把他们定义为与主角有分歧,有摩擦的一些角色。虽然这部戏没有黑白分明的道德观,但是从这些“反派”们,还是可以窥见被编剧——往大了说,就是被一些持有美国主流价值观的人群——所不认可或者感到不适的行为和观点。
    Carry:这个角色其实说不上是反派,人物设置的还挺讨喜的——而且有越来越讨喜的趋势,比如帮助调查员Kalinda,以及之后两个人的无限发展空间。他在剧情中的对立之处在于和女主存在的矛盾,处处介意女主——比如Diane要挖他回律所,他第一反应是:我的待遇是不是和女主一样?当得到否定的回答后,他本能地拒绝了这个邀请。包括他在检控过程中越来越圆滑老道的手段——通常情况下是挖坑让你往下跳,所以这也告诫我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啊谨慎。他打起官腔来也是一把好手。当然,律所需要一个足够强大的对手,要不他们总是一往无前还有什么看头呢。
    某残疾律师:这位律师阴魂不散地在第二季参与了N个女主所在律所承接的案子——当然都是对立的一方,而且这位律师艺高人胆大,单枪匹马与律所团队斗的难解难分。这个人物刚出场就一举奠定了它的反派属性——为了拖延女主的到庭时间,装作一个可怜兮兮的残疾路人,骗女主帮他找公交卡(其实人家是租加长林肯的!)。这部戏里面反复地暗示欺骗是一种非常恶劣的行为(Peter的选战中几方参选人即使再杀红眼也没有使用欺骗的手段,某个打斗案件嫌疑人为了洗脱罪名撒了个谎,结果立马就掉进坑里,变成谋杀嫌疑人了),从而这位律师的面目瞬间变得可憎起来。此后该律师常常利用自己所患的病,在庭审的关键时刻做出手舞足蹈的奇怪举动吸引陪审团注意或者打断对方的盘问,从而使形势对自己有利。这位律师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专替大公司,例如药品公司,处理受害人集体诉讼的案子。特别是某个案子他表面上接洽受害人号称替他们讨回公道,实际上暗地里代表被诉讼一方的公司,通过压低受害人的要求赔偿金额来使公司避免损失,自己获得公司的高额佣金。这个人物很值得玩味,他本身是一个属于“弱势群体”的残疾人,但是他却始终站在了财力有限人微言轻的“弱势群体”受害人的对立面。编剧是否想通过这个人物来说明:面对事物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不要滥用你的个人情绪来判断他人?
       某年轻女律师:这位女律师也是女主所在律所的老对手,每次案子中所用的招数也是如出一辙:扮傻扮天真,通过看似天真无邪,一惊一乍的发问,一步一步地法官和陪审团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思维模式上去。当然,女主,以及女主律所的其他律师也通过他们的耸肩,撇嘴,对视等身体语言无声地表现了鄙视,无奈等复杂情绪。当然,这位女律师的伎俩每一次都被化解,没有收到实质成效,看来这一招在中外哪都不受欢迎啊。
       州检察官参选人Wendy: Wendy是个很强悍的竞选对手。先是不动声色泄漏消息打击了两位参选人,再提前埋伏,瞒骗过了Eli,让他误以为要参选的是别人,顺利公开宣布参选。接着她开始拼命挖Peter的墙角,以利诱之,让原本支持Peter的一部分势力转而支持自己(当然,她想挖Eli没成功)。当她发现有人制作关于自己的黑材料传单散发,马上以牙还牙,捏造了关于Peter儿子的黑材料。(虽然都是黑材料,但Wendy的性质更恶劣一些,因为关于她的部分是事实,而她所抛出的对手黑材料纯属捏造。)后来虽然她被Eli挖出雇佣非法移民作保姆,但她马上公开表态,表示自己只是为了家庭和孩子,获得了大部分选民的同情和原谅。她战斗力强悍,步步为营,最后也只是以不大的差距输掉了选举。从这个人物中可以看出政治斗争真是刀光剑影啊。最后虽然她输了,但也输的很值,这场竞选让她从默默无闻的助手路人甲一跃而成为公众人物。该剧观众们纷纷表示Wendy很讨人厌,的确,她从头到尾都是一副扭捏作态的伪君子面孔,做作的着实让人生厌,这也是现实中一类人的缩影吧。
       打酱油的律所合伙人:抱歉我忘了他的名字,某位在第二季开头出现成为律所合伙人,在第二季末尾被Diane和Will联手赶出了律所。这位黑人大哥的所作所为和与他有关的情节简直就是《甄嬛传》翻版有没有!看得人恍惚以为各位后宫小主们穿越到21世纪的芝加哥了!什么安插内线啊,偷听啊,假意传话啊,挑拨离间啊,扮成你的同伙然后背后捅你一刀啊,拉拢策反啊,哇,这些所作所为看着是不是很熟悉?有没有让你想起来《甄嬛传》?这部戏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律所合伙人的斗争只是第二季里面戏份很少的一条支线,但是在这不多的戏份里已经容纳了《甄嬛传》里面大部分戏剧元素(当然很多元素也没办法有,合伙人总不能生孩子争宠吧,哈哈。)
     
       不知不觉地写了这么多了,好累,有空再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