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你的样子 A ton image(2004)

你的样子 A ton image(2004)

又名: 复制闪灵娇妻 / À ton image

导演: Aruna Villiers

编剧: Louise L. Lambrichs Guillaume Laurant

主演: Nastassja Kinski Christopher Lambert

类型: 剧情 科幻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上映日期: 2004-05-26

片长: 94 分钟 IMDb: tt0307343 豆瓣评分:6.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兰伯特扮演一个科学家,妻子过早地失去生育能力,他们又想要个孩子,就克隆了妻子。然后,科学家爱上了克隆人。

演员:



影评:

  1. 乍一看,你會以為它是少女版《弗兰肯斯坦》,實際上,它是少女版《俄狄浦斯王》。 就電影的畫面和演員的表演來說,還是挺喜歡這部電影的。 實際上我想說的是,很多人覺得該片是沖著“克隆”這個尖銳的問題去拍的,而我(這個心有邪念的卑鄙者)則是認為,該片用一個“貌似尖銳”的科學問題,來回避了一個“真正尖銳”的道德問題——“弒父娶母”(在該片中是弒母誘父)。 (大概又有人要說我被弗洛伊德灌了一腦子水,默) 雖然片中的女兒曼儂和父親托馬之間并無血緣關系(因為她實際上是母親瑪蒂達的克隆人,她的生物學父親是她的倫理學外公),因此曼儂對父親的誘惑可以解釋為生理上的“基因”。至少,她沒有觸犯道德上真正的底線——血親亂倫。 但是曼儂的心理發展路線,大概可以引起很多女性的共鳴吧: 童年——親近母親,排斥父親 少年——憧憬母親,模仿母親,妒忌母親 成長期——殺母誘父 試分析4個場景: 1,海邊,曼儂三四歲的時候,父親抱她,她說著“放開我”,跑到媽媽身邊,和媽媽在一起就開心了,兩人唱起歌來。 2,母女兩作同樣打扮(cosplay?)唱一首“你是我我是你”這樣的歌,表演完父親和母親接吻,女兒的眼神充滿妒忌。然后母女二人在片中初次爭吵。 3,曼儂十二歲上下時,和母親漸漸不睦,卻忽然和父親好起來,一次和父親一道回家后,兩人坐在沙發上看書,母親進門憤怒地問“你們在干什么?”父親不是回答“看書”或“聊天”,而是回答道:“什么也沒干!” 4,結局,曼儂殺母不成,自己反而落入井中,那一刻無聲的吶喊:“媽媽”。 1、2所明示的女孩成長中的心理因素已經很清楚了。 3,父親是亂倫的同謀。——這也解釋了托馬為什么在近結局處受到曼儂的誘惑差一點就和女兒做了,只是在最后一刻理智拉回了自己。——于是更證明了托馬在內心也將曼儂定義為“女兒”,否則他完全可以心無掛礙的接受克隆人的愛情。 4,為什么曼儂在知道自己是克隆人之后,在最后關頭還喊瑪蒂達媽媽呢? 我個人的理解是,這部電影最終指向了“倫理問題”,雖然曼儂拷貝了瑪蒂達全部的基因,但心理上她是瑪蒂達和托馬的女兒。她的殺母誘父,雖然是由于基因產生的,但所謂的基因,實際上不過是起了“銳化”矛盾的作用。一個人一生喜歡的人遠遠不止于唯一,為什么克隆人就非要喜歡同一個男人不可呢?答案是否定的,她的殺機起于她的嫉妒,而非愛情。——與其說科幻,不如說倫理。 PS,可以對比一下清水玲子的漫畫《MAGIC》。不想贅述漫畫的情節,同樣是無血緣父女愛,清水的故事中才是愛情為主、倫理為輔的。

  2.        基于如下科幻假设,克隆人+基因蜕变。马蒂娜过早丧失生育能力是生理原因还是心理原因呢?或者也是一个科幻假设?
        其实这是一部儿童教育片。心痛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3. 本来看介绍说托马斯爱上了克隆的小姑娘艾隆,觉得这部剧不看也罢,可还是被宣传图片吸引了。
    喜欢那个艾隆的大眼睛,梦游中魂似的失神凝视,幽幽的看着你。影片从头到尾的色调都是暗沉的,就算有阳光的片断也是暗沉的,整个故事在宿命和人格中挣扎,女儿拥有和妈妈一样的个性,年轻时的顽劣、暴力,像回放的电影一样展现在我们面前。艾隆似乎从一懂事就知道自己是克隆的,她嫉妒自己的母亲、似乎愤恨每一个人,只有一段完全失去了纯真的童年。
    故事的结局,并不是介绍上写的那样“托马斯爱上了艾隆”,影片中艾隆因为嫉妒,也是因为基因(真的是基因……?)纠缠托马斯,并且要致马蒂娜于死地……
    也许悲剧的结尾才是喜剧的开端,艾隆在谋杀马蒂娜的过程中失足掉入井里……
    我仍然记得,艾隆掉入井里的那一刻仓惶的脸,和无声的大叫,那句没有喊出声的话是:“妈妈……”
  4. 这是一部关于克隆人的电影,反映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反思吧。这个极富争议的前瞻性课题涉及到的不仅是医学,更有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影片所忧思的,正是克隆人给人类和社会所可能带来的破坏性、甚至毁灭性的危害,而同时又批判了一些医学界可能隐含的拿人做实验、研究等不合法更不人道的行为。
    克隆人无可限量的利益催燃着人们的欲望之火,然而其无法预测的未知性又将使人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惧之中。只是,从本片来看,显然导演无法驾驭此类沉重而深刻的题材,拍摄角度流于表面,浅尝辄止,可谓浪费了一个原本不落俗套而具有强烈人文情怀的科幻故事。
    不仅如此,仅从故事的情节上看,可以用虎头蛇尾来形容。骤然的结尾显然太过仓促,像是为了结束而结束,而将玛隆设计成谋杀不成反失足,与之前玛隆的梦游、玛蒂德死去的孩子联系在一起,显得过于简单,其带有的宿命论色彩更是大大削弱了影片应有的现实主义成分。而之前铺垫的很多线索也缺乏交待,阻碍到观众对情节发展的理解,比如玛蒂德与父母的关系、玛蒂德母亲的死等,看得观众云里雾里。玛隆对父母态度的转变也太突兀,观众除了归结于“她很有问题”之外,似乎得不到别的解释。诸如此类,对于玛隆这个最重要的角色,究竟该如何把握、理解这个人物,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都如雾里看花般不真切,只能靠想象。这时,演员出色的演绎显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安妮宝贝的《素年锦时》里有一句话:“如果没有做到伤害,做到破坏,做到摧毁,就不够具备明确的自身存在感。”个人认为套用在玛隆身上正合适。当一次次她的脸部特写呈现在我们面前,难忘的是她利剑般凌厉的眼神发出的尖锐光芒,还有那微微上扬的嘴角,似笑非笑的说出那些乍听之下平淡无奇实则字字椎心的词句。那是怎样一个人啊,她神秘乖张的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究竟是何模样?正因为无法了解,却不自禁的产生逼迫的危机,那种感觉是相当可怕的,就像是遍体传感能瞬间冰冻血液的寒意。我们所能看到的是玛隆将最原始的兽性扩大化、明显化和深化的表现,她体内时时涌动着破坏欲、毁灭欲、占有欲以及与生俱来的敌意、嫉妒、暴戾和自我中心。基因突变使得玛隆处于越来越失控的状态,而这些人类所具有的阴暗面最终导致玛隆情感的漠化和道德的缺失,成为不折不扣的恶魔、怪物,玛蒂德差点被溺爱了十几年的“女儿”谋杀,托马斯也不得不尝下自己种下的苦果,悔不当初。只是,在那时,孰是孰非已然不重要了。
    不过,不可否认,导演虽然没讲好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了他具备一定的拍悬疑惊悚片和恐怖片的潜质。很多镜头的处理很有趣,比如片头细胞分裂结合,比如玛蒂德与玛隆的梦境与现实的穿插,比如玛蒂德与玛隆拥抱的时候,玛蒂德的眼泪划落至裙内,接下来对比的就是玛隆的月经顺着大腿流下,再对比二人的表情等等。总之,本片无所谓可看不可看,本想给两星半,但豆瓣没有,那么姑且看在题材和演员的份上给个三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