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 年1月15日的晚上九点,北京西坝河桥附近。
一辆灰白色的苏联伏尔加轿车从大使馆出来后,一路穿街转巷,最终在郊外的西坝河桥附近停下。从车上走下了一高一矮两个苏联男人,其中一个男人手里还提着一件沉甸甸的行李箱。
这两人分别是苏联驻华使馆的秘书谢苗诺夫,和武官处的随行翻译科洛索夫。
两人鬼鬼祟祟来到西坝河桥,等待与他们接头的潜伏特务李洪枢。
十分钟后,特务李洪枢抵达西坝河桥,与两名苏联特务接头并交换情报。
然而就在三人接头的时候,埋伏在附近的公安人员和民兵突然现身,将负责交易情报的两名苏联特务以及躲在轿车内的三名特务同伙一举抓获。
就在苏修特务落网五天以后,《人民日报》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发布了一篇名为《苏修间谍落网记》的文章,对外披露了公安机关擒获苏修间谍的过程。
这桩案件曝光以后轰动一时,被叫做“李洪枢间谍案”。
整个案件的侦破过程离奇跌宕,周总理亲自指挥成立专案组,专案组的组长是开国少将、时任公安部部长李震,背后是两国之间在隐蔽战线上的博弈较量。
1977年,长春电影厂将“李洪枢间谍案”搬上银幕,改编成了一部经典反特电影。
电影《熊迹》上映于1977年,由长春电影厂拍摄完成。
影片改编自1974年的“李洪枢间谍案”,由著名公安文学作家王文林将其改编成电影剧本。
编剧王文林曾经在沈阳铁路公安局工作,五十年代他和两位同事一起,创作了经典反特片《铁道卫士》的剧本,在当年公映后轰动一时。
1974年,“李洪枢间谍案”被侦破以后,《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通讯报道,向世人揭露了克格勃一手制造的“李洪枢案”,文章详细报道了公安人员破获此案,打击间谍活动的详细经过。
这篇报道的作者之一就是王文林,后来由周总理亲自审阅批改后发布。
根据王文林的回忆,稿件最初写的是“捕获苏修间谍”,但是周总理曾亲自批示,被捕的间谍有外交官的身份,按照国际惯例将享有外交豁免权。
因此周总理建议将“捕获”苏修间谍,改为“拿获”苏修间谍。
这篇报道发布以后影响很大,王文林后又得到周总理的支持,让他根据这桩案件编写一部电影剧本,但因为当时仍处在特殊时期,文艺创作限制太多。
《熊迹》的剧本编写过程受到太多部门的过问,剧本前后修改了七个版本。
1975年电影正式开始拍摄,是长影厂恢复生产后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影片的导演赵心水,曾经执导过经典老电影《冰山上的来客》。
饰演男主角侦察科长李欣的,是中国话剧院的演员石维坚。
他当时被认为有“历史问题”,制片厂一开始不同意让他主演电影。
后来是剧组的副导演李前宽,亲自上报到公安部,才得到了批准同意石维坚来演主角。
《熊迹》是石维坚第一次出演电影,大导演谢晋因为看了这部电影,才决定让他来出演自己的名作《天云山传奇》。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饰演老魏爷的演员,是长影厂的传奇演员达奇。
他也是电视剧《封神榜》中的纣王。
七十年代的反特电影,一个最重要的变化是片中的反间谍斗争,不再是五十年代的“反美反蒋”,而是顺应时代变化,逐渐转变为“防修防苏”。
反映了当时的间谍斗争的复杂性,其中的代表作,就是诞生于同时期的《东港谍影》和《熊迹》。
由于拍摄于特殊时期,当时电影的创作普遍受到了“三突出”原则的限制,导致影片的情节发展比较公式化,故事不够惊险,悬疑感偏弱,敌我双方的技术手段都比较落后,演员的表演也没有脱离那种口号式台词和舞台腔,发动群众团结一致的侦破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比较强调故事的警示教育意义。
影片中特务姚秉章的现实原型李洪枢,其实是在1972年就已经落网,被逮捕后经过说服教育后,得到了戴罪立功的机会,成了一名“双面间谍”,最终协助公安人员揪出克格勃隐藏的其他间谍。
案件破获以后,周总理认为李洪枢有戴罪立功的表现,因此特别吩咐对他进行宽大处理。
不仅恢复了自由,还在上级的安排下改了名字,得到重新做人的机会。
公众号、B站【迷影映画】
经典反特谍战老电影怀旧系列第四十一期之《熊迹》。
在中国北方某地国境线上,发生了一起越境敌特被我击毙的案件。公安局侦察科长李欣等奉命赶到现场,他们认定敌人搞的是双线派遣,另一特务已潜入境内。潜入的特务沿途布雷,老魏爷在追捕中触雷负伤。李欣奋不顾身跳崖排雷,跟踪追击敌人。潜入江城的特务,冒充转业军人,化名周英杰,与潜伏特务“紫貂”挂上了钩。“紫貂”通过“熊钟”这个联络工具,控制着代号叫“银狐”的特务康一挺,巧妙地指挥周英杰的活动。“紫貂”通过周英杰,与苏联驻我国大使馆以外交官身份出现的间谍取得联系,又通过康一挺,借“八一四”战备工程总工程师夏明非之手,把周英杰安插在该工程当汽车司机。为了搞清敌人活动的来龙去脉,李欣以“安全检查员”身份,深入到“八一四”工程里去。“五一”游园会上,李欣以“上司”身份从康一挺口中知道敌人“上司”的代号叫“紫貂”,同时知道敌人已把窃听器通过夏明非带到了市委战备工作汇报会上。市委会被窃听,公安战士们都很着急。在开往北京的火车上,李欣假扮“紫貂”,出现在去北京送情报的康一挺面前,追回了装有录音带的“熊钟”。长城脚下,李欣又假扮“银狐’康一挺,与谢尔丘克等周旋,掌握了破案线索。李欣等深入调查,证实了“紫貂”就是前特种物资局长姚秉章,而“熊钟”则是12年前苏联间谍彼得洛夫离开江城时送给姚秉章的特殊“礼物”。一场战斗打响了,李欣等首先团结了夏明非,接着又利用姚秉章急于看到《纪要》文本的心理,巧妙地为他安排了作案机会。
姚搞到文件后,正自鸣得意,我公安战士早严阵以待,一番搏斗后,活捉了周英杰,拿获了间渫谢尔丘克、沃洛诺夫,潜伏特务“紫貂”姚秉章也得到应有的下场。谢尔丘克、沃洛诺夫被驱逐出境了,但12年前离开我国的苏联间谍彼得洛夫又被派回北京,斗争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