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巫山云
导演: 马克斯·奥菲尔斯
主演: 琼·芳登 路易斯·乔丹 麦迪·克里斯蒂安斯 马塞尔·乔内 阿特·史密斯 Carol Yorke 霍华德·弗里曼 约翰·古德 Leo B. Pessin 厄斯金·桑福德 奥特沃尔迪斯 Sonja Bryden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1948-04-28
片长: 86 分钟 IMDb: tt0040536 豆瓣评分:7.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如果一句话来形容马克斯·欧弗斯的电影「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就是二流故事,一流调度。大学的德国文学课老师谈起茨威格时,曾不无蔑视地说他是个二流作家。在欧弗斯的改编下,茨威格的二流性,至少是这部作品,更显得无可辩驳。
四 场 白 日 戏
全片仅有4场白日室外戏,剩下的故事都是发生在夜晚,或是白天与黑夜迹象不明显的室内。在“多”的衬托下,这4场白日室外戏,显得十分打眼,它们是女主L在追逐Brand的这场冒险悲剧中,为数不多的“安全”时刻。但尽管如此,这四场戏的每一场,B都以直接或间接在场的方式,幽绕着L。
第一场搬家戏。L在门口撞见了B的华美家具并被迷住,旁白自述称那一天是她“心灵的诞生”的时刻。第二场荡秋千听琴。L和B第一次见面,在给他开门的一刻爱上了B。这两场戏构建了L对B义无反顾的“自毁性”爱慕情感,这一情感也成了贯穿全片触发叙事前进的机制。
但这两场戏对L如此厚重华丽、悲剧性的情感构建其实并不让人信服,这不是欧弗斯电影创作出现纰漏的问题,是原著小说的先天不足。
回到影片本身,与白/夜戏形成呼应的是L着装的颜色——黑色和白色。L对B的感情经历了爱慕、靠近、相恋、等待到绝望的5个阶段,不管那一阶段,但它们本质上只是L为这段从一开始就在经历死亡的爱情守寡的注脚。因此,导演在服饰上位L选择了近乎丧服的黑色,来突出L类“寡妇”的处境。
第三场晒地毯,Lisa借由帮B的管家抬地毯并借此进入B家。爱上B的L,这场戏中所穿的长裙,颜色由之前的白色系变成现在的暗色系。到了第四场的林茨相亲戏,远离B并暂时断绝了念想的L,服装颜色回归到了白色。但导演这场戏划分成了三部分,用隐性与显性兼具的调度来强调B的在场,并预示相亲的最终失败。
L和父母三人走在会见相亲对象的路上,背景中闪现“Zum Wasserfall”(德文:瀑布由此走)和“Zur Station”(德文:车站由此走)的路标。瀑布作为一个激情与危险并存的符号,将L欲求继续追逐B的潜意识带出;而车站不仅象征自由,还是逃离林茨回到维也纳的连接媒介,它们无一不在暗戳戳地敲打着L与观众的神经。
接着导演欧弗斯透过人物与人物、城市与城市的对位来唤醒L对B在场的意识:相亲对象(喇叭手)——B(钢琴家),林茨(是有音乐的)——维也纳(音乐之都)。最后这种意识成为一种绝对认知:L以自己和B私定终身为理由,拒绝了相亲对象的求婚,并回到了维也纳。
回到维也纳后,白日被黑夜全面代替,L登场的服装也成了全黑的抹胸晚礼服。
三 场 葬 礼
L在全片经历了3次“死亡/葬礼”,这3场戏恰好构成影片剧情走向的三个最关键的转折点。看片过程,第一次意识到L其实是一个在经历“葬礼”的类“寡妇”形象,是在她来到车站送前往米兰去开音乐会的B这场戏。
一身全黑的她站在月台,一边流泪一边向远去的B挥手,旁边的黑色护栏像极了墓地栅栏,护栏上的尖顶设计有如刺剑,同B的离去形成暗合,对L形成万箭穿心般的攻势。
列车的汽笛声以及检票员的催促声,像警报一样警示着时间的紧迫与他们关系的告急。原本只计划离开两周的B,从此消失在L的世界。
第二场“葬礼”同样发生在车站,此时的L和B时隔多年后再次重逢。为了解决自己和现任丈夫以及B的三角关系,L将儿子(她和B的孩子)送出旅游。同样的全黑礼服,同样的含泪挥手告别,同样的黑色护栏,同样的离开两周,远出者同样消失在L的世界(儿子死在了爆发伤寒的火车上)。
送别儿子的这场戏,确认了之前我关于“葬礼”的猜想,同时相信一定还有第三场的存在,但影片到结束也没有出现。把剧情重新捋一遍后发现,早在这两场之前就已经出现过。这场“葬礼”由两场戏构成,L车站逃走+B同其他女人回家。
L车站逃走这场戏,原本是一个长达1分20秒的长镜头,但中间导演用了一个L的特写镜头将其切断。切断前,镜头以L继父为中心人物进行走位移动。一面要清点行李、一面要掐时间上车的继父慌乱不已,镜头跟着他以90°角来回蜿蜒摆动。
到这里,欧弗斯看似在呈现车站旅客的混乱状态和继父的人物性格,其实是在处理L在必须前往林茨和不愿离开维也纳的矛盾心态。特写镜头的出现,L的面部表情清楚地确认了她的纠结和犹豫。从特写切回后没多久,L趁父母不注意溜出了车站。此时镜头变成以她为中心人物,以一个顺畅的180°半圆周运动,目送她跑出车站。
L离开车站时背景中的德文“Ausgang”(出口)像一道祝贺,但更像一种讽刺。费尽力气折回去,等待L的却是B带着女伴回家过夜。B和女伴的着装,像一对刚从教堂完婚的新婚夫妇,而角落中的L身穿黑色大衣、头戴黑礼帽。少女时期的爱情童话,就此湮灭。车站一方面是L和B爱情的连接媒介,另一方面也是送他们爱情下炼狱的火葬场。L在这三场“葬礼”中,分别埋葬了自己少女时期的爱情幻想、成年后的爱情,以及不会再有的爱情结晶。
有趣的是,之后L和B一起回家过夜戏,欧弗斯用了和“B同女伴回家”完全一样的长镜头调度。镜头像躲在角落的偷窥者,俯看沿着旋转楼梯而上男女,只是第一次扮演“窥视者”的是L,而第二次银幕前的观众成了填补这一空缺的观看者。观众看到L成了那个B身边的那个女人,目睹了她的胜利,同时观众也先验地预见到将有下一个女人来替换掉现在的L。
一 封 来 信
「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是导演马克斯·欧弗斯1948年拍摄的作品,相较于他后来那些更经典的代表作作品,陌生来信更有欧弗斯影像风格“集大成”之作的气质。不论是影片结构、故事风格、叙述形式、人物特征,还是镜头调度,几乎都能在之后的作品中找到复现时刻。
「一封来信」有着典型的环形结构,影片开始于现实中B将和L的老公进行决斗,发展于L的书信回忆,最后结束于现实中B赴约决斗。1950年拍摄的「轮舞」,欧弗斯将环形结构的形式发挥到极致,以致于之后当人提起「轮舞」,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结构。
Spin(旋转)是欧弗斯十分喜欢的意象,这一意象在他的电影中无所不用其极,前面提到的影片结构(环形结构),场景设计(楼梯),人物的行动(舞蹈),蒙太奇镜头之间的切换(内向旋转溶解转场),镜头运动方式(圆周形运动),以及主题内核——让男女天旋地转、失去自我的爱情。
L第一次见到B,是在旋转楼梯上,她首次体验爱情的幻灭,以及最终获得爱情也都是在楼梯上。1953年的「一封来信」是表现欧弗斯Spin风格的最具代表性作品,从开场某夫人挑选典当物耳环的长镜头,到某夫人与外交官的相遇,再到勾连前全片故事与人物的耳环的流转,处处是旋转。
在欧弗斯的影片中,经常有一个类似“中介”的角色来做为影片的讲述人,他们会作为旁白贯穿全片,还会作为作为换场元素存在。「一封来信」是L的信/L的画外音作为这个客体,到了1955年的「劳拉·蒙特斯」是作为流动剧团表演嘉宾的女主劳拉·蒙特斯,她既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故事的主角。
「一封来信」的魔力在于,看完有如对欧弗斯的作品做了一次复习的功课,以及对他的喜爱抑制不住的又多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