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书呆子的胜利:意外帝国的崛起 Triumph of the Nerds: The Rise of Accidental Empires(1996)

书呆子的胜利:意外帝国的崛起 Triumph of the Nerds: The Rise of Accidental Empires(1996)

导演: Paul Sen

编剧: Robert X. Cringely

主演: Robert X. Cringely 比尔·盖茨 史蒂夫·乔布斯 史蒂夫·鲍尔默

类型: 纪录片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1996-06-12(美国)

片长: 180 分钟 IMDb: tt0115398 豆瓣评分:9.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想了解微软与苹果的爱恨情仇,这部纪录片的中第三章也许是最值得推荐的阅读素材。从Apple II和IBM PC的分庭抗礼到Macintosh和Windows的哀怨缠绵,虽然没有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里那种戏剧化的处理,但各路大牌和重量级路人的尽悉登场依旧使得此片基情四溢,怨念澎湃,可谓娱乐性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Steve Jobs在本片中有大量采访,众所周知,除了Stevenote之外其本人极少出现在媒体镜头中。更体现了此片中影像资料的弥足珍贵。

    部分大牌和星级路人如下:
    Bill Gates, Steve Jobs, Steve Ballmer, Steve Wozniak, Paul Allen, Andy Hertzfeld, John Sculley....
    还有很多如Larry Ellison这种与微软苹果情史无关的硅谷跳跳们。

    如果非要挑缺点,也许就是此片的年代过于久远。更另人遗憾的是,此片拍摄于1996年,所以没有赶上Steve Jobs回到苹果,也更没有见证之后苹果强劲的逆袭。而此之后,怕是再也不会有一部记录片能如此云集到更路神仙,全面而细致地述说这段历史了。(此片的续集Nerds 2.0.1说的是Internet,并没有延续PC的发展史。)
  2. 看完最大的感受:计算机行业是在不同个体的能力,结合不同人的经验带来的观点分享、碰撞和结合中诞生的。

    每个人都带有基于自己独特经验的强烈观点,并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例如,MITS基于计算器的危机感发明了第一台pc Altair,parc基于复印机的危机感发明了图形界面和鼠标,比尔盖茨们基于自己对于coding的热爱和看好为Altair发明了basic语言并进而开发出DOS,乔布斯们基于自己对用户的洞察和产品的品味开发出Macintosh,比尔盖茨们基于对图形化未来的认同开发出windows,Larry部分基于对pc的讨厌押注互联网……他们的观点有时是相互抵触的,尤其是在讨厌个人电脑的Larry和热爱电脑的nerds之间,但你很难说谁对谁错。

    当然,所谓的“成功”并不会属于每一个人,例如本片中的“胜利者”或许是比尔盖茨和乔布斯们(这里的成功指的是“青史留名”以及“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并赚大钱”)。

    他们的胜利当然攸关个人选择,但并不能完全归于个体,天时地利和运气(剽窃)同样重要。迁移一下,马克思的成果不也是基于之前的多位经济学家的成果吗?

    也并不能说所谓的“不成功”的人就是失败的,他们依然可以继续遵循着自己的想法前进,相信他们过得也并不差。例如发明了Altair的Ed、发明了图形界面的parc、写出PC的第一个操作系统CP/M的Gary。

    给我的普遍意义的启发是:珍惜自己的经验和头脑带来的观点,珍惜自己的时间和选择带来的资源。

    人们常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我认为这仅仅适用于“成功”的语境,但是“不成功”的人依然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观影记录

    1、这群nerd是啥样的:核心是热爱coding,这是他们的生活动力。

    2、为什么nerd如此热爱coding?可以理解、掌控、预测带来的成就感。

    3、计算机和计算机语言是怎样被一步一步发明出来的?pc的发明和nerds希望拥有个人计算机的强烈愿望有关,另外的确有人发明了微处理器(intel怎么发明的来着?《芯片战争》)

    4、1975年,MITS推出Altair。动力是生存危机,但怎么想到做计算机?

    5、Altair被热烈欢迎。为什么?毕竟它什么也不能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市场需求(计算机爱好者)?当时他们怎么看待Altair?如果纪录片能解释这个问题就好了。或许是一个大玩具吧——能够拥有,能够把玩,最接近计算机。硬件能力拥有者。

    6、Microsoft们看到了Altair,并为它编写了软件。PC雏形。软件能力拥有者。

    7、硬件爱好者群体到软件爱好者群体,市场的扩大,苹果公司。乔布斯是怎么卖出只有一块电路板的苹果1的?硬件能力拥有者,商业能力拥有者。

    8、计算机爱好者群体到普通人,市场的进一步扩大,visicalc。

    1、为什么IBM这么强?

    2、区分“计算机语言”和“操作系统”,微软起初只有前者,没有后者——他们的逻辑很不一样吗?为什么微软不能自己写一个——。

    3、芯片设计的关键在于,节省微处理器?芯片设计目前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4、为什么克隆机都能做的比IBM便宜?IBM的成本在哪?

    5、微软的dos和IBM的OS/2,并行开发的Windows(图形化)

    6、比尔盖茨的阅读习惯改为一年两次的“隐居阅读周”

    7、比尔盖茨相信,过了三十岁,人就没那么聪明有想法了

    1、施乐公司parc出于复印机(纸张)不再受欢迎的担忧,创造了图形化系统和鼠标

    2、史蒂夫乔布斯:我不在乎正确与否,我只在乎成功

    3、为什么Macintosh比Lisa便宜?

    4、Adobe来自打印和电脑联动需求。adobe和苹果创造了桌面出版业desktop publishing、图形创意行业

    5、有人适合做公司打商战,有人适合记录这些故事

    6、微软强调实用,苹果更加艺术和品味,必然是一个宗教般的小众市场。

    7、互联网产业比pc产业更要命

  3. 作为科技界的巨头,苹果每次的新品发布会都很让人期待。

    北京时间3月27日晚十点2018苹果春季发布会即将召开。

    人们期待已久的iPhone SE 2会不会出现?

    新版 iPad 会不会出现?

    让我们拭目以待。

    智能电子产品的不断迭代,让人们更加期待下一个改变世界的黑科技。

    很难想象现代人没有智能手机、计算机、智能家电的生活。

    不想回到上个世纪的DOCO君,在此默默感谢下程序猿天才们。

    是他们,启动了一个改变我们生活、工作和沟通的革命

    为此,今天要推荐一部纪录片给大家。

    看2018苹果春季发布会之前,先来了解一下程序员和计算机的世界吧!

    这部纪录片豆瓣评分8.8,名为《书呆子的胜利》

    走进程序员的世界

    先来几张图,丰富一下大家对程序员的认识。

    修复不好一个小小bug的心情

    看到自己年轻时写的代码

    别人问我是否需要兼容IE的时候

    试图把一个bug甩锅给别人的时候

    为什么以前很多人把程序员称为“书呆子”呢?

    因为他们很专注,写起代码来如入无人之境。

    在他们心里,吃饭、洗澡、找对象、积极社交,这些都不重要。

    因为这只会耽误他们与代码相处的时间。

    代码,才是程序员的灵魂伴侣、生活动力

    任何能打扰他们写代码的事情都是在浪费时间。

    生命不息,加班不止,是程序员的座右铭。

    为系统而生,为框架而死,为debug奋斗一辈子, 是程序员的生活宗旨。

    他们真的很累,办公桌上没有一本《颈椎病康复指南》是无法继续工作的。

    曾听一个程序员朋友说,他们公司的程序员小哥哥上班都是穿着拖鞋的。

    直到看了这部纪录片,才知道程序猿的工作,原来是这样!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这么说:

    我们没有遵守过24小时,到办公室后直接连续几天编程。 需要吃东西的时候去吃,然后回到办公室继续。 这就是我们,那些日子是非常有趣的。

    ▲ 比尔盖茨

    程序员马克·冯·哈伦这么说:

    我用这个帽子盖住眼睛,睡到第二天早上大家都进办公室。

    ▲ 冯·哈伦的床

    ▲ 冯·哈伦的睡觉“眼罩”?

    程序员马特·霍斯泰特这么说:

    重金属音乐、咖啡因和编程能使我兴奋。

    程序员的办公室,沙发就是床,冰箱里放满了可乐和冷披萨,地板上是草稿纸和食物碎屑的组合。

    放松精神对程序员来说,不存在的。

    不放弃和代码死磕的每一分钟机会,直到它们能运行为止。

    世界上最早的程序员

    纪录片《书呆子的胜利》中,就记录了程序员先驱们和计算机的传奇故事

    如比尔·盖茨、保罗·艾伦、史蒂夫·乔布斯、沃兹尼亚克等,均在片中出镜。

    DOCO君今天要介绍的,并不是耳熟能详的他们。

    而是一位很多人都不太了解的传奇人物——爱德华·罗伯茨

    ▲ 爱德华·罗伯茨

    计算机业内称他为“PC之父”

    为什么呢?让我们从头说起。

    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PC业最初是由一群业余计算机爱好者搞起来的。

    对于新事物的好奇,让他们聚在一起,并成立了一个计算机俱乐部来交流想法。

    俱乐部名为家酿计算机俱乐部,据点在硅谷的斯坦福大学一个租来的大厅里。

    每个星期三晚上,这里都会人才济济。

    他们很多都身处电子行业,也有一些物理学家、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以及喜欢发掘新技术的人

    虽然在新科技面前,每个人都知之甚少,但是大家都认为自己是“被隐藏的疯狂天才”

    这些爱好者里,有一个身高一米八,体重270斤的壮汉。

    或许当时的他很不起眼,但是后来他成为了“PC之父”,点燃了当今计算机业四位风云人物比尔·盖茨、保罗·艾伦、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的灵感。

    他就是爱德华·罗伯茨,创办了MITS公司(微型仪器和遥感系统公司)。

    罗伯茨精神充沛,他对计算机知识的渴求就像他的食欲一样,从未有过满足。

    1969年,他将公司搬进了一家倒闭的饭店里,开始生产编程计算器,生意红火。

    1974年,罗伯茨利用英特尔刚刚问世的8080微处理器,为爱好者生产了第一代个人计算机——Altair 8800

    ▲ Altair 8800 展览

    Altair 8800没有屏幕,没有键盘,没有软件

    用户只能用复杂的计算机语言自己编制程序,通过拨动面板上的开关来输入数据和指令。

    如果你需要一百个字节的问题,那就需要重复拨动一百次来把它们载入内存。

    ▲ Altair 8800 控制面板

    这时候记性差的人就要吃亏了,因为你如果拨到一半忘了进度,那就只能哭了。

    就是这么个繁琐的、令人沮丧的机器,驱使计算机爱好者们不断进行实验,从这个机器中发掘编程改进的机制。

    这其中就有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这样埋头计算机的书呆子。

    ▲ 盖茨和艾伦

    看到Altair的出炉,盖茨和艾伦激动不已,他们打电话给罗伯茨,想要为Altair研制Basic语言

    (Basic是指“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简单说就是一种设计给初学者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

    奋战8周后他们完成了第一版,由艾伦出马,前往MITS公司为罗伯茨演示。

    不用多说,这是一个计算机历史上的奇迹,一台有用的计算机终于诞生了。

    至此,年轻而狂热的黑客们看到了Altair 8800的巨大潜力,于是,他们开始为它编写软件和设计硬件。

    可以说,这时,PC才开始作为一个产业浮现,而PC革命正是由爱德华·罗伯茨和Altair带动起来的

    正是爱德华,亲手引燃了个人计算机产业。

    正是MITS公司,使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羽翼渐丰,充当了微软起飞的垫脚石。

    不过他们三人合作的时间不长,短短两年之后,因Basic的出售权闹僵,三人对簿公堂。

    罗伯茨败诉后,意兴阑珊,卖掉了MITS,回到乔治亚州的农村,干起了他最喜欢的职业——医生

    他的隐退,不是计算机行业的没落。

    相反,盖茨、乔布斯等一代人的崛起,向我们证明着计算机的科技之光。

    2010年,爱德华·罗伯茨与世长辞,享年68岁

    《书呆子的胜利》是1996年的纪录片。

    当时的程序员在现在的我们看来,仍然是不解风情、只知道埋头编程的书呆子形象。

    可他们对代码和编程的喜爱,对新科技的探索精神,是极其专注的。

    今天,我们更喜欢称他们为“程序猿”

    人类无法和手机、计算机断绝关系,而这一切的背后,是程序员在帮助我们建立与世界的联系。

    这是程序员的胜利,这是计算机科技的胜利。

    不然一旦所有的APP都崩溃了,手机系统出错了,网络瘫痪了……

    那时候你还能淡定吗?

    别逗了。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DOCO热纪录 | ID: docochina

    | | | 平台均已入驻!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请咨询微信:docokun

    官方APP:DOCO热纪录

  4. 电影讲述了围绕个人PC主要对三个巨头公司,微软(Microsoft),IBM和苹果(Apple),内容十分详尽,但是由于年代久远,画质感人,再加上其实对于当今来说,这三个公司仍然都是在计算机不同领域的佼佼者,IBM出产着高质量的服务器,苹果依旧坚持着封闭的操作系统和不太好的兼容性在手机领域有着较高的低位,同时mac也在PC端凭借精良的界面和优秀的性能得到了认可,微软以用户体验和各种产品的适用在PC端上依旧是最前沿。

    IBM身为老牌巨头,庞大和复杂的体系,枯燥又顽固的制度。繁琐的决策流程会避免大量的错误,但一旦错误发生就难以挽回。由于深厚的底蕴,IBM最先发明出个人PC,捞到了第一桶金。但因为并不重视在操作系统的专利权上,在个人PC的决策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错误,在被对手破解,抄袭了系统,发行新PC毫无成果后,IBM在个人PC端渐渐落寞,市场份额逐渐被微软吞食。

    Apple也是个人PC历程上重要的里程碑,Apple设计了GUI界面,盖茨第一次碰上乔布斯时就被这图形界面所震撼到。图形界面也就是现在的电脑桌面,这样的设计是划时代的,因为有电脑桌面才不需要在枯燥的命令行上打代码,适用于每个人,这才是真的个人PC.但是PC并不是只有硬件,大家都想要使用自己喜欢的软件,但是Apple并不兼容这些,它只支持自己开发的,这也导致了乔布斯被踢出和Apple的一段低估。

    而微软,在一开始其实就是在夹缝中生存,依靠着IBM的合同,提供dos系统为生。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是Apple和IBM都给了微软偷的机会,微软可能就不会那么辉煌,至少逐鹿群英的2位肯定是Apple和IBM.但最终盖茨抓中了机会,可以从盖茨的话中看出他很渴望这次成功。在我看来,盖茨是最先看出操作系统重要性的人,面向普通用户,而不是nerd(可以理解为程序员),要有兼容性而不是一味的垄断,这样的远见带来了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