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爱滋味 Les Témoins(2007)

爱滋味 Les Témoins(2007)

又名: 目击者 / 爱在瘟疫蔓延時 / The Witnesses

导演: 安德烈·泰希内

编剧: 安德烈·泰希内 Laurent Guyot

主演: 艾曼纽·贝阿 米歇尔·布朗 塞米·鲍亚吉拉 朱莉·德帕迪约 约翰·利贝罗

类型: 剧情 同性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上映日期: 2007-03-07(法国)

片长: 110分钟 IMDb: tt0487273 豆瓣评分:7.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一桩日常的救援任务,激发了阳刚警探的另一种情欲。溺水男孩从水里滑入他的怀抱时,他情不自禁的勃起了——从此开启两人间一段不可收拾的禁忌爱情。而享受齐人福的警探对妻子的欢愉不减反增。那是1984年的盛夏——纵情纵欲的欢乐时光,但却在一夕之间变色:男孩被诊断感染了艾滋病毒,前 所未有的冲击朝着爱情的免疫系统奔涌袭来…

演员:



影评:

  1. 深柜警察与心底的逆流(守护打毛衣的温柔)

    ——《爱滋味》、《心底的逆流》、《蓝色长袍》

    冉笛/文

    本文原载QAF中文站,非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一、《爱滋味》(法国,2007年)

    深柜同志的记录,较具深度的有一部《爱滋味》,法国著名导演安德烈·泰希内执导。影片讲述一个阳光男孩与一个深柜警察的交往。男孩溺水时被警察救下,两人因此陷入爱河。但在男孩查出感染HIV病毒之后,他却选择离开了警察。生命弥留之际,男孩口述记录他对深柜男人从未明言的爱情。

    《爱滋味》的深柜警察是一位阿拉伯裔男人,具有较为典型的中东男性英俊硬朗的轮廓。与《蓝色长袍》从事缝纫工作的那位丈夫不同,他的警察职业与身体语言间散发出来的气质均带有传统男性文化定义的特质:坚硬的、理性的、沉默寡言的、有控制力的、自信的、粗糙的、攻击性的。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是主流舆论认可的直男气质,也是所有男孩从小需要接受的性别规训。

    《爱滋味》之深柜警察

    男孩从小在对爱同性感到羞耻的环境中长大,也因此,几乎所有的同志不可避免地经历过自我否定的心路。公园公厕这些被世人不齿的角落,却往往成为同志寻找同类的场所。寻找过程中还要费心逃避来自警察的讯问与搜捕。影片序幕部分,同志群体处境的困窘不堪真实呈现出边缘生命苦涩的原味。

    唤醒深柜警察的男孩浑身洋溢着小鹿般灵动跳跃的翩翩神采,他的目光中不时会出现一种东西,一种小小的火花,那是男孩天性中投射出来的热力与光芒。这道光芒让整个影片的色调为之一转,也深深吸引了深柜警察的视线。

    《爱滋味》剧照

    在男孩被救起的湖畔,旷野的风吹过茂盛的树林,清澈的水晃荡着乡愁般的光影和男孩清亮动人的笑容。深柜警察陶醉于自然与男孩的美,终于露出平日难见的笑容。警察自云:救他时下体情不自禁地勃起。这句身不由己的人性流露也是全片唯一一次警察对男孩的内心表白。

    男孩的俊美激发了深柜警察身体的激情。但对警察来讲,美与激情只是偶尔越轨的一次美梦。梦醒了就要回到现实。他有一个可以得到世俗公认的婚姻,一个美丽的作家妻子,一个体面的家庭。他不会选择做梦,他很务实。

    影片的尾声部分,生命最后时刻的男孩刻意避开了深柜警察,独自一人面对死神。如何解读男孩最后的选择呢,又如何理解男孩向妻子索取的最后一吻呢。他是渴望在妻子的唇角汲取警察的气息吗。

    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了。但是男孩的口述记录却保存了深藏在他心底最宝贵的回忆。男孩始终记得他和他在湖畔忘我的做爱。警察身体的气息混合着草木的芬芳,成为男孩回味隽永的念想。在男孩记忆深处还有一架划过清朗天际的飞机,飞机的驾驶员就是警察,他带着他飞向无尽的幻想深处。

    《爱滋味》剧照

    男孩的幻梦无法化解冷硬的现实。好的同志电影不应回避个体遭遇的不堪困境:人生的荒谬难言与苦涩,因看见从而理解,因理解故而慈悲。在透彻和绝望之后,在生活苟且而零碎的细节里,我们千疮百孔的人生也终将能被精神可能性的光辉照耀。

    影片的结局同样意味深长。生命弥留之际的男孩向着他心中的光亮走去,而不能面对自我性向的警察却只能藏在阴影遮蔽的柜子之中,对丈夫洞若观火的妻子和另一位坦然面对性向的同志医生却身在黑暗之外的阳光之下,海浪之上。

    导演泰希内经由光亮与黑暗的对比反衬,生动勾勒出深柜同志无法走出的梦魇。他们背负的枷锁从他们的内心生长出来,他们认同的“直男”面具已深深嵌入他们的血肉。或者说,可能连他们自身也无法辨认自己的本来面目。

    二、《心底的逆流》(秘鲁,2009年)

    无论是传统还是现实,都把男性推到强者的位置上。为了变成社会认可的男子汉,男孩从小需要学会隐藏内心真实的情感。眼泪被认为是娘娘腔的表现,同性的亲密关系遭人侧目。与人的内在生命一体相关的感情因素如本真情感、想象力、感受力等都因此而枯竭,男性的情感世界因此变得日渐封闭,独特的个性棱角被强行磨平,男人成了有且仅有“大男人”意识的扁平人。

    凤凰卫视的某次锵锵三人行,主持人窦文涛请来的某位美籍华人教授嘉宾,在谈及同性恋权益问题之时,极其不屑地发表高论道——在美国,华人社会中流传着这样一句约定俗成的口头禅:但凡有女儿的家庭,最怕的就是女儿嫁给黑人;但凡有儿子的家庭,父母最害怕的就是儿子变成同性恋。

    节目上的三位嘉宾在主持人的调解下哈哈两声也就过去了,但这席谈话却给我们留下了更为长久的反思空间:女儿嫁给黑人,与儿子变成同性恋,为何能相提并论地出现在同一个歧视性的语境中呢?姑且不论这句话所包含的部分华人不自觉的针对黑人的某种偏见,这句口头禅也折射出同性恋群体所面临的与底层黑人某种类似的尴尬处境:在异性恋父权所主导的社会舞台之上,所有不符合这一话语机制的男性,其实是连被称做“男人”的资格都是没有的,而一个被“男人”话语所驱逐的男性,根本是做“人”的“人权”都可能因此而丧失。

    比利时青年导演卢卡斯·德霍特谈及以男性少年情感为主题的电影《亲密》时说,十三岁男孩的友谊犹如爱情故事一般,他们会互相表达情绪,分享秘密,依靠对方。可是当少年再大一点,他们就失去了这些感性表达。我意识到如果把题目局限在同志经验上可能会有些狭隘,因为这不只是发生在同志身上的经历,这是关于多数少年的人生经验,年轻男性之间不能如女性之间那样表达对彼此的依恋,也不能自由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与情绪。……我们的社会给不同于大多数人的少数群体分门别类,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却不让爱以本来的样貌自由存在。

    秘鲁西语电影《心底的逆流》由此深入地描摹了现行体制文化下男性之间的恐同心理及对彼此的伤害。男主人公为了实现爱另一个男人的理想,不得不做出以牺牲生命与尊严为代价的选择;另一个男人为了维持自己在社会及家人眼里“钢铁直男”的形象则选择了以牺牲爱情为代价的对男主人公的背叛。

    《心底的逆流》剧照

    《心底的逆流》最著名的台词便是一句针对背叛者的质问:你有一千种方法可以使自己成为一个男人,而你现在对所爱男人做出的种种伤害只能证明你是一个懦夫。编剧也借这句台词来提醒观众更纵深层次的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会让人质疑甚至恐惧爱一个人的能力,又是什么造成了男人通过伤害男人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是所谓的男人呢。

    从此意义来讲,对直男文化认同最深的同志,是深柜同志群体中隐藏最深的一群人,也是受到伤害最深的一群人。

    《心底的逆流》

    三、《蓝色长袍》(摩洛哥,2022年)

    据说蓝色在阿拉伯语境中寓意“悲伤”。蓝色长袍这一物象也因此有了不一样的意蕴。这件长袍由一对默然相爱的男性师徒缝制,最终作为具有象征意义的陪葬品,伴随妻子走到生命终点。

    影片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公也并非两位男性,女性导演执导的这部同性题材,着眼点还是落在了“同妻”身上。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女人对她的同志丈夫有着异乎寻常的情感需求与依赖,丈夫对此似乎也能欣然接纳。

    《蓝色长袍》之夫妻与师徒

    看上去好像有些不现实。然而,当摄影机停顿在丈夫为妻子剥桔子的那个时刻,鲜嫩的橘肉在丈夫的指尖,妻子的唇角焕发出一点生命的亮色。那种酸甜只自知的滋味,让我恍然明白,他们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看不见的联系,只是与激情无关。

    要理解这样一种无法定义的“亲密”,可能需要阅历与观察,更需要眼界与胸襟。妻子饱受乳腺癌的病痛折磨,甚至为此失去了代表女性的生理性征。深柜丈夫内心深处的压抑更是不足为外人道。这样的两个人因各自的不容易而在一起。人生也变得更为简单而纯粹。年轻人视若生命的爱情,对于备尝艰辛的中年人来讲,大概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他们唯一需要的是活着,活下去。他们可以给予对方的,也就是这样一种活下去的力量。

    一些观众理解不了妻子对师徒同性关系的接纳,也有女性观众为妻子打抱不平,指责“影片包庇男性,不真实”。亏得电影出于女导演之手,如若换做男性,大概会被骂成狗血淋头吧。

    夫妻两人对彼此的接纳,当然不是观众想象的相爱,但可能比爱情更为意味深长。人到中年的鬓已星星也,孤灯下两两相望,年少气盛时的诗与远方,此时显得那么遥远而恍惚。亲眼目睹丈夫为自己剥下一瓣瓣橘子的用心良苦,妻子此时必然百感交集。就在那一秒钟,她读懂了丈夫。

    《蓝色长袍》剧照

    影片对于男人与爱情着墨甚少。丈夫神情木讷,就连公共澡堂与人苟合,也只是默默尾随。无论婚内婚外,他似乎从未掌握亲密关系的主导权。在这个仅仅因为爱上同性就可能遭受迫害的世界,他的沉默无言,大概是某一类深柜男人的白描。他们努力扮演本不属于他们的角色,他们戴着直男的面具,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语。他们与不爱的异性同床共枕,他们的心灵泉源日渐干涸,少年时的棱角与锐气一点点被生活磨掉,眼角眉梢之间再也不复往昔的神采飞扬。

    两个男人之间的交流,唯一留下印象的是丈夫传授徒弟手艺的一段。在观众固有的刻板印象中,缝纫女红本属于传统女性角色的领域。然而,师徒两人手把手的一针一线,一种如织如绸的温情就此静静流淌。

    这一幕亦让我想起奥运跳水冠军戴利在体育看台上打毛衣的情景。这可能是我第一次看到男人打毛衣。戴利打毛衣时眉眼间焕发的温柔光亮与他站在跳板上的奕奕神采遥相呼应。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男性也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编织毛衣,而且是那样令人动容。

    我们需要更多的这种男性形象:打毛衣的男性、跳芭蕾舞的男性、花样游泳的男性、烈日下打伞的男性、穿裙子的男性、自我认同“0”的男性、手牵手的男性、做医护工作的男性、带小孩的奶爸、幼儿园的男教师……等等。无论你是否认同,这些男性以他们的勇气为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人生选择与男性风景。

    人的自由度来自于可供选择的空间。如果男性面临的人生选择是所谓“只能进不能退”,这样的男权本质上其实是对男性内心活力的扼杀。男性尤其是男同志如果需要从传统父权角色的束缚中得以解脱,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种阳刚角色的绑定。事实上,我们需要爱护和尊重那些勇于选择传统女性角色的男性,是他们以他们的勇气带给多数人更为包容的当下或者未来。

  2. 幕后制作:

    关于艾滋病影片的第二次浪潮

    法国导演安德列·泰西内沉寂三年之后复出影坛,将目光放回艾滋病刚开始出现和流行的1980年代,打造出这部感人心弦的佳作《目击者》。安德列·泰西内,1960年代在《电影手册》杂志任编辑,撰写影评,1969年开始导演生涯。最初开始为人知晓是凭借影片《法兰西回忆》,此后获得无数赞赏和奖项。《激情密约》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被誉为同一代导演中最富才华者之一,同时他又被称为杰出的浪漫派导演。他执导过的影片还有《野芦苇》、《钟爱一生》、《夜贼》、《烈焰红唇》和《美国旅馆》。其中《野芦苇》也是泰西内的代表作,曾于1995年获得法国恺撒奖最佳导演等多项大奖。

    安德列·泰西内的《目击者》应该说是关于艾滋病影片的第二次浪潮,电影工作者现在可以采取长远的视角来看待健康危机爆发的早些时候以及当时人们作出的反映。第一次浪潮是从《长期伴侣》Longtime Companion(1990)到《爱心派对》It's My Party(1996),叙述者的角度结合在同性恋文化中,刚开始的恐慌到最后的不得不接受和悲伤。《目击者》则是承前启后,传染性疾病发生的时候,正好是处在性解放时期,人们似乎可以以这种新的方式来结交朋友、划分界线以及寻找真爱。但是这同样也带来了新的可怕的疾病,会让人感到羞耻,遭到社会和他人的排斥,甚至引发群众恐慌。关于那场灾难,泰西内不无感触地说,他认为自己也有劫后余生的感觉。泰西内的《目击者》探究了在那场由大家并不了解的艾滋病毒引发的灾难中受到波及的人们之间复杂的关系网。

    以狂热的方式讲述一个欲望的故事

    编剧安德列·泰西内、Laurent Guyot和Viviane Zingg,为本片创作的影片剧本独具匠心,有着非常强烈的戏剧演出风格,以80年代艾滋病首次在欧洲爆发为背景,通过展现几段不同的生活方式带领我们认识了这样一群人,描述了当时人们是如何对待这种致命疾病的故事。影片故事情节围绕无忧无虑的同性恋男青年曼努展开,他燃起了孤独的中年男子阿德里安的激情,之后又与一名坏脾气的已婚警察姆赫迪有染。影片故事由警察姆赫迪的妻子莎拉(艾曼纽尔·贝阿饰)口中道出,她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但是对自己刚出生孩子却很冷漠,而之后,曼努的故事成了她首部成年文学作品的灵感来源。

    导演超越种族、社会、性的障碍,以狂热的方式讲述一个欲望的故事,流畅的摄影机从一个人物转移到另一个人物身上,在肉感的镜头中展现动态中的肢体。全片充满感情,摄影精美,演员的演出细腻。导演安德列·泰西内携本片参加柏林电影节时向媒体解释:他是“出于对这些年代去世的朋友的怀念,以及出于铭记的职责”而拍摄此片。他还强调说:“艾滋病对我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改变,它改变了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让我了解到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凡人。”泰西内还在影片首映前的发布会上说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觉得我也是命大才逃过了那场灾难。”他表示,自己有好多朋友都因感染艾滋病毒而去世。

    影片真正的主题还应该是爱与包容

    作为2004年《时光流转》之后泰西内的首部作品,《目击者》中贯穿始终的都是嫉妒、悔过和冷漠,而艾滋病病毒的出现迫使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影片故事从青春的无限可能性到堕落,再到重生,完成了一个完美的圆圈。泰西内说,除了影片的悲剧情节外,重要的是,《目击者》应该被理解为一次对生命的礼赞。安德烈·泰内西的这部影片真实生动,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使得人们会去计算在这场流行病中的得失:一个更加不及后果的性经历还是一种更加透明的人际关系。曼努感到非常羞愧,把自己躲起来不见任何人,甚至拒绝了他的爱人的关心。每一个人对于他几近死亡的反应都截然不同,从恐慌到接受血液检测到质疑生命中需要面对的基本责任。重估什么才是他们个体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已经变得极为重要。

    安德烈·泰内西继续延续了以往的导演风格,在本片中依旧十分注重色彩的运用而且造型感很强。他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之中——有歌剧、警察和医疗科学,有私人飞机、文学作品和厨房烹饪。他同样在本片中启用了强大的法国演员阵容,有银幕老将米歇尔·布朗、艾曼纽·贝阿、塞米·鲍亚吉拉和茱莉·德帕迪约。片中饰演莎拉的是法国演员艾曼纽·贝阿,1985年以令人亮眼的卖座大片《玛侬的复仇》获恺撒奖最佳女配角,后又从五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主演美国片《天使之约》,旋又回法国主演了卖座喜剧《电梯向左转》。《今生情未了》是成熟转型的代表作。贝阿被《帝国》杂志评为1995年度最性感明星之一,在2002年12月份的欧洲电影大奖上凭借《八美图》和其她七名女主角同获影后称号。茱莉·德帕迪约曾以《莉莉的诱惑》一片荣获第29届法国凯撒电影奖最佳新进女演员称号。米歇尔·布朗是法国最受欢迎的老牌影星之一,1986年,米歇尔主演了贝特朗·布里叶的《晚礼服》,赢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1994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累得要命》,摘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是法国影坛的绝对重量级人物。

    由此可知,《目击者》在欧洲电影院将发挥稳定,取得不错的成绩而且还将有可能获得北美上映。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把本片仅仅看成是一部艾滋病影片,它的真正主题应该是爱与包容。即使影片的结尾非常消沉,但实际上这依旧是一部积极乐观的电影。生命依旧继续,春去春又来,人们始终在为寻找答案和希望而奋斗。人物的禁锢也许会因为这种痛苦的折磨而更加强化,虽然泰内西的本意也许并不打算在这一点上大做文章。当所有人聚集在一起庆祝孩子的生日时,一切都变得如此美好。

    花絮:
    导演兼编剧安德列·泰西内曾经还是一名演员,他在1973年出演过电影《母亲与娼妓》(La Maman et la putain)。

    本片入围了第57届柏林电影节的正式竞赛单元。
  3. 一位中文系博士跟我聊到某个人,说是搞纪录片的。我问那位阁下有过什么作品没有。哦,不,他主要是写些影评。她告诉我。虽则我在心里也不由地“哦”一声,怎么说呢,术业有专攻,在这个搞点艺术实践等同于享有特权的年代,不是所有热爱电影且有才华抱负的人都能得偿所愿。博士显然夸大了“搞”的含义,那位阁下尚未享受到“搞”的特权。顶多跟咱似的,做不了的东西一个劲对着它YY。说得头头是道,可是把一堆器材扔给他,机位都不知在哪摆。

    所以由衷地对本片导演安德烈泰西表示钦佩和羡慕,他老人家曾任赫赫有名的《电影手册》的编辑。1969年首执导筒,凭借《法兰西回忆》一片成功地由影评人转型为导演。本片中医生的角色,带有他个人的自传色彩。本片英文片名为《目击者》,意为导演见证了那个艾滋病肆虐引起社会恐惶的80年代。

    警察姆赫迪和那个男孩类似于通常的爱情桥段,开始时多少有点意乱情迷。男孩最后留言说,他爱姆赫迪但不知道姆赫迪是否也爱他。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当他发现男孩感染艾滋的真相时,强忍悲痛抱着他久未更换的脏衣物出门。他的步伐很快,他的脑袋里仍在缓冲这个真相。他终于再也走不动,蹲在地上痛哭失声。

    医生把男孩像宠物一样圈养,是否有悖情理?那么追怀青春,迷恋年轻肉体是否就是卑鄙龌龊?你看他三步并作两步,哧溜一下爬上树;你看他汗津津,头发贴着额角。医生目光跟随的不是那个男孩,是30年前的自己。

    当你孤身一人,你会想念某某;当你身边睡着一人,可能让你想起另一个人的体温;当你年老之时,你是否会想要俘获一颗年轻的灵魂?爱是一念之差还是执迷不悔?欲望是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还是堕入十九层地狱的魔梯?恐这些疑云在导演的心中历经岁月终究难以抹去,才有了这部情欲悖错生死纠缠的伤逝之作。
  4. 故事的背景是八十年代艾滋病首次在欧洲爆发。

    影片的开始,是一个孩子的出生,而结束则是一个“孩子”的死亡。我们都是如此,也都将如此,孤独而来,孤独而去,不知道在何时、如何——也许容易、也许艰难地——被别人爱上,或者被别人忘记,无论他们是亲人、朋友、爱人⋯⋯如此多的时候,我们是那么缺乏勇气,缺乏耐心,缺乏信任。而这样一来,我们的身影也就愈发孤独。

    不过,有不幸的人,就有幸运的人,还有幸存的人。如果我们足够好运,还能在又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来到河边,拉着另一个同样幸运的家伙(无论是姑娘还是小伙儿)跳上小船,我们究竟是应该感恩,还是应该恐惧?

    影片的节奏紧凑而流畅,演员的表演同样出色,是部难得的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