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意 The Home Song Stories(2007)

简介:

    1964年,玫瑰(陈冲 饰)是夜总会里当红的歌手,结识了澳洲水手比尔(斯帝温•威德勒 饰),带着儿子Tom(骆佳炜 饰)、女儿May随比尔移民到澳洲去。不久与比尔分手后,她继续留在澳洲,周旋在不同的男人身边。数年后,玫瑰与比尔复合,比尔却要继续水手的工作。不甘寂寞的玫瑰恋上了华人餐厅中的年轻厨师Joe(戚玉武 饰)。

演员:



影评:

  1.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或许我不该称它为故事,它是一个孩子的过往,盈满他的童年,是道疤,藏在最隐秘的角落里,让他日后时常忆起。与许多有过同种经历的孩子一样,这个孩子,人前亦从不提起。只是一天,孩子将这段过往书成了文,拍成了电影,并在电影尾梢加上一行字:献给我的母亲郭淑华。
    是夜,我知道了这个叫郭淑华的女人的故事。你要知道,我是如此迫切地想说给你听。呵瞧,我已关上灯,盘腿于床,裹紧被子。窗外,是大风呼啸而过的夜。
    郭淑华,电影中,她叫玫瑰。
    故事,还要从玫瑰在夜总会里唱《忘不了》开始。一曲《忘不了》被她唱得千种风情万般姿态,当然,也唱飞了台下一个叫比尔的澳大利亚海军的心。玫瑰带着两个孩子漂扬过海来到澳大利亚与比尔结婚,这个男人可以给她稳定的家,安平喜乐的生活,更重要的,他爱她。于一个女人来说,还有比这更好的依靠吗?
    那就好好过日子吧。
    玫瑰偏不,因为她的美,因为她骨子里的不安分,因为她从不愿提及的过往。
    开始辗转在不同的男人之间,无得一技之长?不怕的,张爱玲早说过,没有一个女人是因为她的灵魂美丽而被爱的。
    她是一枝恣意绽放的玫瑰,自有男人愿为她打包。
    当然,也有累的时候。许是厌倦了从一处到一处的漂泊,玫瑰回到了比尔身边,这个大度的男人敞开自己的怀抱迎接她和她的两个孩子。
    有感激的,然他是水手,长期不着家。一来二去,与香港来的餐馆小厨阿佐勾搭成戏,个中情由绝不是耐不住寂寞这般简单。
    耽溺于自己的美,又身无所长,还容不得男人忽视自己,觉得全天下所有的男人皆可为自己所虏。男人在身边会觉心安,若不在,惶恐忐忑如芒在背。太明白眼前似锦的繁华都是抓不住的,靠的住的,只是一个男人的肩膀。
    只要是男人的肩膀,哪怕不宽厚,哪怕不温暖。带着一双儿女与阿佐生活在了一起。吵架,哀求,被弃,服药自杀。说来,阿佐并非不好,那么年轻的男孩,怎么去担负起一个家庭的重担?
    挣不脱,不如向岁月俯首称臣。在阿佐的帮助下,玫瑰开始在餐馆洗盘子。一次聚会,身着旗袍的她款款走在前面,人们却把目光掠过她的肩头投向身后的女儿。难道连惟一自傲的资本也没有了?而比这更叫她难以接受的是女儿和阿佐似乎互生的暧昧之心。
    她彻底崩溃了,将所有的悲愤全部倾泻在女儿身上,发疯般冲她咆哮……
    这个世界不符合她的想象。情人般的争吵过,和解过,还是无用。再次服药。
    也爱过的。当年与丈夫的弟弟私奔,贫病交加,情人客死他乡,留下她孤身一人和腹中的孩子。好一场奢华的爱情!
    只是体验过大海浩淼的人还怎么去感受小溪的安宁?比尔好是好,但他永远成不了大海。
    当比尔再次离家回军队时,玫瑰在屋里气急败坏地说那就回香港吧,之前的老板已电话自己,要自己回去,之前的听众也对自己念念不忘…..
    此言一出,莫说两个孩子不信,她自己,怕是头一个不信的。还有什么呢?老都老了,色也败了,早已不是旧日时光,却还偏偏心那么傲,撞数遍南墙仍不肯低头。
    未必不是个自私的人,但自私地有自己的底限。她是女人,也是母亲。既然作为女人的那一面已无得任何优势,该是为孩子们寻个稳当点的日子。她相信比尔会帮她。
    大大的中国红睡袍悬在屋粱上,这件让男孩感到无比羞愤的睡袍里,装着一个叫玫瑰的女人的身体,那是他的母亲。他以为自己会哭,他是想哭的,但没有。那日玫瑰也是穿这件睡袍,裸着低领的睡裙和大半个乳房,出门倒垃圾被男孩和小伙伴瞧见,惹来小伙伴的背后窃议,男孩难过得在厕所大哭一场,这以后,他便再没为她哭过。
    男孩随母亲辗转在不同男人的身边,从一个UNCLE处流落到另一个UNCLE家,像一棵植物那么自足,努力把脸迎向太阳以获取光亮。
    好在岁月穷途末路时,爱与希望生生不惜。
    我要庆幸这个孩子长大了,和所有正常的孩子一样长大了。没有吸毒没有酗酒没有犯罪,念了文学和哲学,成了作家,做了导演拍了电影。
    一个童年是一个童年。是如萧红《呼兰河传》的结尾: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再寻常的童年也会给孩子留下他生命中最初的记忆,泯灭不了,消失不了。何况,这个孩子,他的童年,是何等的惊心动魄。
    所以,他也选择了记下,一次次让母亲跃于自己的纸上,他说:or just to remember,to feel,to accept, to forgive, to love.
    让我把这段英文用中文轻念一遍:或者只有记住,去感受,去接受,去原谅,才能去爱。
    你在笑,对不对?


    PS:《意》不是一部大悲的电影,但看完后,会有种如鲠在喉的痛。不得不提陈冲,之前听闻她凭此片击败汤唯获金马奖后时,还觉得可能是暗箱,是奖项均衡。今次一见,信了,这个女人,浑身上下都是戏,不服都不行。华人女演员中,在我看来,陈冲该是可以坐上头三把椅子。
       是部好片,推荐一览。
  2. 曾经做了一个无聊的类比,觉得归亚蕾是华语电影中的梅丽尔.斯特里普,但近两年看过陈冲的一些影片(《面子》《太阳超常升起》《色戒》《意》等),越来越觉得她更老道更复杂,笑起来蚀骨消魂,哭起来让人心酸,静起来意味深长,自私起来尖酸刻薄,发起火歇斯底里,发起骚来风情万种……碰到这样鸡犬不宁的人,你只能爱恨交织欲罢不能。一个好的演员成就一部好的电影,《意》就是典型,虽然喜欢《色。戒》,但金马奖最佳女主角,陈冲实至名归。
    “玫瑰”虽然蛮俗的,但不漂亮少风情的女人还真不敢用这个名字。玫瑰在夜总会唱《不了情》,虽然是首老歌,但不漂亮少风情的人还真不敢唱这首歌,玫瑰唱的韵味十足,她在歌中放肆的散发着风情、展示着美丽,迷离颓废的情调连她的两个孩子都看得有点迷惑。老实巴交的澳洲水手Bill看上台上的她,并义无反顾的带她们母子去澳洲,结婚成家。一周以后,她带着孩子离开Bill,走马观花似的经历一个又一个男人。孩子们也过着从一个uncle到另一个uncle的日子,玫瑰的水性扬花成了他们生活的资本,而玫瑰与其说是一个被男人骄宠惯了女人不如说是一个被自己的美丽和魅力骄宠惯了的女人,虽然总是要依靠男人,却也不肯将就,如有冒犯,拍拍屁股走人。孩子们一次次看着母亲勾引新的uncle,兴冲冲的搬家,说以后我们一切就好了,一次次半夜被母亲和uncle们的争吵声吵醒,气哼哼的收拾行礼搬家,一次次看到母亲很快恢复迷人的笑容,说以后我们会好的。
    渐渐风华老去,免不了门前冷落鞍马稀命运,最后只有Bill肯再次收留她们母子,带着爱意和好意。比尔是好人,可是动辄出海数月,玫瑰穿着妖艳的旗袍招摇过市,勾引中餐馆的香港年轻厨子Joe,并带着孩子离开Bill家,可是并非如她所言一切会好的,一切又一次走向崩溃,这次玫瑰想挽留,哭哭闹闹后采取了极端的方式,服安眠药自杀。Joe回来了,可渐渐的竟与女儿阿May产生暧昧关系,玫瑰出于嫉妒和伤心及其恶毒的责骂阿May,阿May自杀,玫瑰再次崩溃自杀。
    几度自杀似乎是个很好的宣泄,玫瑰与阿May重归于好,Bill请假回来探望,又一次原谅和接受了她们。但是一次次陷入绝境的动荡生活在儿子小华心里的积郁、委屈和怨恨,也渐渐被激发出来。所有人都在歇斯底里要死要活的折腾时,忽略了天性敏感的他,他知道母亲是爱他的,所以母亲哄他他总是挤出一个微笑来配合她,就好像他真的相信这一次他们一定能好起来,其实数次的失望和寄人篱下已经让他小小的年纪便很冷静和现实了,他已经成熟的可以隐藏自己的想法来安慰母亲了。但孩子总归是孩子,母亲的爱有时候不过如此,一个可以让他安静看百科全书的环境都给不了他,每次她自己把生活搞砸了,还要哭哭啼啼的要求的他的爱来鼓励她救她,别人的母亲怎么都是对孩子无条件的付出无私的爱?他觉得委屈,孩子理所应当的应该被宠爱,但母亲脆弱却让他不堪重负。姐姐自杀住院后他在家看见吃药昏睡的母亲,竟然可以冷静的在小床上自己和自己玩扑克牌,小孩也能有这种残酷!最后他救了她,在她醒来后冷冷的回应着她的拥抱,让母亲误会他还爱着她。
    再次在Bill家安定一段时间,玫瑰不安定的心又躁动起来,她像一个尖刻的上海女人抱怨着,说他们要回香港去,在香港他们可以有自己的房子,那时候他们会好起来的。这个女人真是有毁灭生活的天赋,听着她的成词滥调,加之平日小朋友在背后的窃窃私语所带来的自尊心上的伤害,小华终于爆发了,向母亲咆哮着,说恨她。
    如果小华听过母亲给阿May讲的故事,他也许会理解,母亲最终的自杀是因为爱他,要把最好的安排给他,所谓最好的,便是一分安定的生活环境。年轻的玫瑰和丈夫的弟弟私奔,两人穷途末路难以继日,玫瑰请求病重的恋人写信哥哥求救,恋人写完信便上吊自杀,他以死相求,让哥哥接玫瑰回家,他也只有一死,才能让玫瑰自由不受他拖累。玫瑰这辈子经历过无数男人,唯独这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以后什么样的男人似乎都不能让她伤心和绝望,她总是能重新开始, Bill的无限宽容最终也没打动她,就好像她只是水性杨花没心没肺。其实玫瑰的心裹着厚厚的壳,当初为了孩子她要活下来,当生存比死去要艰难的时候,她只能靠无情武装自己,没有人能触动她千疮百孔的内心也就没有人能伤害她,久而久之,这种无情像是一种滥情一种水性杨花,而且那么真实自然。我相信她每次自杀是因为绝望,而每次苏醒过来想到的是要为孩子好好活着。所以当她突然被儿子骂醒,自己的性格和所作所为竟然成了孩子们不幸福的原因,而自己也是积习难改。这次她没有服安眠药,绝决的上吊,像当年恋人自杀前告诉她一样,她告诉儿子,我会为你安排好一切的。用死来成全。
    玫瑰的死确实让两个孩子得到了宝贵的三年安定时光,他们考学成才,成为正常人正常的生活着。当成年的小华独白说他和姐姐从来不谈论母亲,也许是不知道要谈些什么,我突然很理解,我写了这么多文字,仍然无法把这种五味杂陈的母子关系和童年成长经验说清楚哪怕十分之一。
    作者数次在写作叙述中让母亲活过来,一会是那个妖媚可爱的女人玫瑰,一会是那个歇斯底里的女人玫瑰,一会是那个开朗温柔母亲,一会是那个毁灭生活的母亲,最终他仍搞不清记忆中的母亲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而他对母亲,是爱,还是是恨?是宽恕原谅,还是该请求她宽恕原谅?
  3. 昨天看的时候,象是总有点什么堵在嗓子眼,出不来也回不去,拼命的想逼出一点眼泪这样会好受些,有两次差点就逼出来了,一次是这个女人的鲜艳的睡袍在白色的布条下面晃的我的眼睛很疼,一次是片尾的时候放这些原型的真实相片。始终是没出来,忒难受了,立马找了个娱乐节目缓缓我那悲痛却抒发不出的情绪,那一刻,我想我明白了男孩为什么不哭。

    说到这个女人,她的中心定位就是一个母亲,然后才是一个女人。她是一个不太负责任的母亲,却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我们长久以来习惯了一个女人自做了母亲后就必须万事以孩子为先,为了自己的孩子忍辱负重,这是我们中华女性的传统美德。传统的母亲过的真的很辛苦,忍受着岁月的摧残,中年丈夫的背叛,青春期孩子的反抗。勤勤恳恳操持家务,兢兢业业照顾儿女,不说苦不喊累,这样的母亲才是伟大的母亲。可是,我们何曾为这样的母亲想过,这样的无悔付出,肩上承受着千斤的担子,有多么多么的累?他们的生活里面甚至没有自己,生活重心就是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也许到最后,换来的并不是感恩,而是遗忘。

    我突然感到做女人的悲哀,尤其是做母亲的悲哀。前不久,看了布莱妮在怀孕的时候拍的MV,突然间,我没那么讨厌她了。在隆起的肚子上面那张光辉熠熠的脸,那么安静那么慈祥。那一刻,她的身上笼罩着一圈光晕,突然变得盛大了起来。不管她有多自私,不管她有多不负责任,不管她多神经质,她仍然是一个母亲。做为孩子,就必须尊重并且感激他,感激他赋予了你生命。

    作为一个女人,她也会有自己的欲望,她害怕老去,她喜欢激情,她歇斯底里不段自杀。但是她从未打算抛弃自己的儿女,至少她有一口,决不会饿着自己的孩子。一个歌女,益见衰老的容颜,远嫁他乡,那些浮华烟消云散,落差和空虚感绝对是盈满了她的心胸。寻找慰藉和激情大概是弥补没有归宿感的办法吧?我不知道,我们普通人都不够坚强,强大到可以象电视剧里面的那些英雄母亲一样。我们都很平凡,没有那么无私,不同程度的爱着自己。

    每个母亲都是伟大的,不管她是不是全心全意的爱着你这个孩子。。。结尾的那句话让我想了很久,我觉得孩子不应该去原谅母亲,应该企求母亲的原谅,因为你没有资格,因为没有她就没有你。

    她没有错,她只是比较爱自己而已...
  4. 下午看了陈冲的电影《The Home Song Stories》,中文译名很有意思,叫《意》,有点匪夷所思。有人解释为“心上之音”,看完电影,觉得这个解释很厉害。

    很多人都同情理解或者指责剖析这个母亲(玫瑰),这个妖娆肤浅的女人,这个行为躁郁内心脆弱虚荣的母亲。而我看完后,更同情孩子。只能说,玫瑰是不幸的,她不具备她孩子那样思考和完善人性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有类似童年刺激和创伤的人,会形成不同的性格,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她爱孩子,但却不具备爱的能力,不能给与真正的孩子需要的安全和庇护。

    而通常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总有个问题家庭。
    但并不代表童年创伤就一定会导致人格缺陷。

    每个人领悟人性和完善自身的能力都不同,所以面对创伤和命运的无常,面对安全感的缺失和童年恐惧,玫瑰停滞在了她的童年,她所有的心理和表现都是为了弥补她所缺失的一切关爱,重视,认同和自我实现,她仍然是一个受伤而偏执女孩,一个苛求赞美依附男人又恐惧年老株黄的女人,却没有升华为一个坚韧而懂得如何去爱的母亲,没有人是天生就懂得如何做个好母亲的,母亲最大的一点就是懂得担当,懂得隐忍。显然,玫瑰是没有智慧的女人,而恰巧命运多舛,所以难免人格不健全。

    孩子永远是无辜的,童年恐惧都是因为,洁白的孩子被生硬得推到残酷的成人世界面前。在幼年,最重要的就是发展安全感,母亲对于孩子是至关重要的,编剧和导演也就是剧中儿子的原型。对于母亲每次换uncle他是比姐姐更敏感,也更恨自己的母亲。那是因为男孩儿对母亲的情感更复杂,作为同性,在得知母亲的身世和经历后姐姐能很快原谅和体恤起母亲,而儿子,亲眼见到母亲自杀身亡,却没有流眼泪。他只选择了记下,成为了作家,一次次让母亲跃于自己的纸上,他说:or just to remember,to feel,to accept, to forgive, to love. 或者只有记住,去感受,去接受,去原谅,才能去爱。


    具有思考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的人,在成长过程中,才能不断吞噬和消化掉童年的创伤和恐惧,才能走向完善,值得欣慰的是,孩子们做到了,他们become normal 。
    但我相信,他们并不是真正的normal,而是和母亲和自己和解,并且带着与众不同的历史,继续走不断完善自己的路,而不是停滞不前。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避免固化在往昔的伤痛中,避免停滞在童年的阴影中,而应该不断更新自己,不断消融过去,不断理解伤痛,就像理解父母。否则,我们永远都会是个受伤的小兽,即使有着成人的皮囊,也永远在心里充斥着被满足的欲望而不懂得如何去爱,就像这个母亲,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