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民间传说大国,在民间文学中,广泛流布于全国各地区及众多民族中的传说,浩如烟海,其中的四大民间传说——《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说》则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称得上是中国民间文化中最引人瞩目的现象,千百年来,这些优美的传说伴随着民众的生活,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影响着民众的思想、情操、伦理和道德。
不放猜猜看,在中国历史上民间被演的最多的是那一部?
经过对很多省、很多历史、很多戏曲界和很多其他的学术界的资料显的调查汇总得出结论是《孟姜女》,故事的结构我们都知道,为了反抗外族的侵略,秦国需要修筑长城,孟姜女的丈夫就被拉去修建长城,而后孟姜女不远万里寻找丈夫,找到的时候丈夫已经死了,然后她嚎啕大哭,把长城也哭倒了!
这个答案确实有些让人不可思议,在以往看到过的很多作品中,也从来没有见过一部作品能被能够以这种方式真正做到家喻户晓,虽说这个故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故事情节也经过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再现而多有演变,但其遗留下的来的四个问题更值得深究:
①首先这部戏是反侵略的,民间修筑长城是反对外族侵略?
②修建长城,家里壮丁需要远行,妻子千里寻夫,由此可见这部剧也是反远行的?
③“反侵略,反远行”大空间文化,孟姜女作为古代的一个弱女子做不到,只能千里送寒衣,结果两败俱伤,丈夫死了,长城也倒了!
④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为什么孟姜女要哭倒她?为什么哭倒长城的孟姜女还被广为传颂?
当然这不仅仅是表达广大劳苦大众对统治阶级“暴君们”的忿恨以及集体反抗意识的宣泄和释放,更是“中国的文化的非侵略性”的高度演绎。
《孟姜女》又是如何将“中国文化的非侵略性”植入到千家万户的呢?本文将试图从“孟姜女的人物形象,为何要千里寻夫?”,“千里送寒衣-百姓给物资”,“孟姜女到达长城,最终哭倒长城”,“中国文化的非侵略性历史悠久”,这四个高点做对《孟姜女》做以深度解读,逐步论证为什么这部作品是中国文化非侵略性的最高呈现。
文天祥也就这个故事,写过一句话: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民国文学大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张恨水先生,也写过《孟姜女》。
在这些里面,我们都看到了这个矛盾,我们既不愿意看到孟姜女丈夫万喜良的死,更不愿意看到长城倒下,最后我们大多数人会把它当成一个爱情故事来看,孟姜女对丈夫的殷殷深情,不顾一切艰难千里寻夫,结局凄惨,令人同情,令人悲痛,同时也因为长城的铸造是史无前例的,是劳动人民的血泪史,是血与汗的交织,拆散了更多的家庭,失去了更多的优秀的青年,人不当人,长城埋白骨,最后我们就会把矛盾指向秦始皇的暴政,而后猛烈抨击。
也有一些人对这个故事的阐述是,因为孟姜女哭倒了长城,才成为外族入侵中华的缺口,结果便是,我们将国之不国生灵涂炭,孟姜女是历史的罪人。
当然,这些观点都是十分片面的,没有看到,其后,深深的文明烙印。
看一部作品,我们需要看到这个作品的本质,也就是它的文化属性,这当然是和我们的文明方式有关。
中国的文明是农耕文明,和世界上的游牧文明,航海文明有很大的区别,而且我们的文明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农耕文明,而是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特点是“热土难离”,劳动程序不允许生产的远离自己家乡,但是游牧文明和航海文明恰恰相反。
余秋雨曾有写过这样一段话:游牧文明和航海文明都非常伟大,却都具有一种天然的侵略性,他们的马蹄常常忘了,起点在何方?又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他们的风帆也许记得解缆于此岸,却不知道何处是彼岸,不管终点还是彼岸,总在远方,总在未知,当然也免不了刀枪和血火,占领和奴役。
与他们相反,农耕文明要完成,从春种到秋收的一系列复杂的生产程序,必须从一而终,固守热土,这就有文明的类型,沉淀为厚土精神,成为中华文化基础的素质,“厚土文化”当然也会为了争水源征田亩或者挣更大的土地和支配力量发展战争,但是这种思想不会支持他们长时间的远离故土,万里远征!
《花木兰代父从军》也有抓壮丁这一段。
由此可见,对于孟姜女来说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或可能是唯一的劳动力,这当然是不行的,这样不仅符合了中国老百姓的,心理需求,也与“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古代婚姻文化不谋而合,所以就有了千里寻夫这个缘由,合情合理,无可厚非!
于是,孟姜女便踏上了千里,寻夫之旅,古代的交通不便利,旅途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
我们的中国人口,先秦的时候,就已经有了2000多万,到西汉末年有6000多万,唐朝达到8000万,北宋破亿,明代万历年间达到2亿,清代光道年间达到4亿,而且都是一些吃苦耐劳,积极谋生,常年不停的为后代为晚辈努力奋斗的那样一群百姓。
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化环境创造了故土难离的厚土文化,不管是皇家、地主还是平头百姓,都会依赖于土地而生存,对土地的感情已经上升到一种信仰的高度。
与此同时,不管是抵御外敌,出发征战,修筑宫殿或者是长城,看上去都非常豪迈,但实际上这种活动把这一片土地上最优秀的男性都带走了,极大一部分会战死沙场,也有一部分,被作为苦力劳累而死,从个出发点来说,百姓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远行,去侵略。
因此当孟姜女不远万里走上寻夫之路的时候,百姓对于她是非常同情的,就像我们的很多戏剧中演绎的那样,孟姜女一边唱一边在街道里慢慢的走过去,家家户户的观众都回到自己的家里头,匆匆忙忙把家里的各种东西送出来,压在孟姜女的身上。
有的人送了一条毯子,有的人会送两件衣服,有的人送一袋小米,所有的观众都用一种按照现在叫做戏剧社会学的方式,表达了他们一种潜在的心理,就是不愿意丈夫远行,丈夫也不能远行,远行的丈夫一定要找回来。
虽然这只是一出戏,但是中国的老百姓就是愿意用这样的一部戏,来表达他们自己的意向,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潜在的心理模式。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这个国家的每个省每个市,每个县城,每个乡每个村庄的老百姓,世世代代都都被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千里寻夫记,哭倒长城而心生难过的时候,又怎么忍心自己家里的丈夫离开,这个民族还能发生万里之外的侵略战争吗?
这是不可能的了!
远征带来的必然是报复,不管是拿破仑还是亚历山大,他们由于远征,把自己民族最优秀的男青年全部葬送在了战场上,即使他们最后局部胜利了,有一些青年也做了部队里面的将军,他本来是可以成为自己文明的继承人的,但最后在异国他乡成为了一个蛮横的管理者,这个国家的文化也就失去了。
这是大家极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不能承受的。
秦长城,秦将蒙恬率领士兵三十万顺利击败匈奴后,奉始皇帝命令在北部边境修筑长城,是为我国最大的军事防御建筑。
蒙恬在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一条东起辽东,西到临洮的万里长城。长城的修建开始于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到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结束,每年动用民夫多达四十多万。
很显然,在那个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的时代,工程量巨大的长城修筑是对国力不可轻忽的损伤,除了财力不算之外,仅每年征发的民夫就会有很多死在建筑工地上。
从某个意义上讲,本来意在保护秦统治的万里长城,在修筑的过程中却不断地积累着人民的反抗情绪,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也从侧面反映了修筑长城的残酷。
然而,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孟姜女哭长城的事呢?故事流传到现在已两千多年了,仍是一个谜。
但是要哭倒它似乎又是一种强劲的文化,历史上有过哭倒城墙的记载,生生不息!
考证史籍,“哭城”一事首见于《左传》。
春秋初期齐庄公时,齐国人杞梁在攻莒(今山东莒县)战役中阵亡,杞梁没有儿子,他的妻子无依无靠,扑在杞梁的尸体上,在城下痛哭,哭了七天七夜,城墙也哭塌了,这大概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原始资料了。
看来,孟姜女哭长城或是由杞梁妻哭城演变而来的,但在封建社会,战事连绵,民不聊生,哭夫的题材十分常见,《左传》中也不无记载。
对于结果的好奇的人比关心出处的人多,为什么好端端的长城,竟然被一位妇女哭塌了,未免流于荒诞,再说,把齐国的杞梁妻捏造成秦国的孟姜女,把攻莒城改为修筑长城,是有意往秦始皇身上栽赃,真真假假,我们暂且不做论证。
为什么要哭倒它!
其实孟姜女哭的不是长城,是远征,是侵略!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呢,中国文化,它有一种保持自己本体的基本观念的,那么一种目标有这个目标,就不可能造成远征,远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文明自杀。
举个例子,西班牙的画家,曾画过两幅画,一幅画叫做《失败》,一幅画叫做《胜利》。《失败》的这幅画里面,大家抬着棺材,大家都在哭,但是所有的年轻人都双目炯炯,握紧了拳头,你会知道,一场新的战事战争,可能马上开始,《胜利》的那幅画也是很多人抬着棺材,大家在歌颂中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流着眼泪,或许会给我们一些警示。
那时候,在西班牙,伴随跨洋贸易和海外利益的增长,为了保障海上交通线的畅通和安全,西班牙组建了当时最为庞大的舰队——无敌舰队,无敌舰队鼎盛时期拥有1000多艘舰船,其配备的大炮威力强大,无敌舰队游弋于地中海和大西洋上,确保帝国经济命脉的安全,后来,这些海洋霸权被更加猛烈的铁蹄瓦解,欧洲版图分崩离析,很多的优秀的文化也逐渐消亡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城。”
这里的滨,指的就是水边之类的地方,那么水之外的呢?
这就很有疑问了,所以我们古代的历代的统治者的权利都很难到达大海,我们能做的只是抵御和防范,但海边出现麻烦的时候,我们也是没有能力来处理的,这在侵华战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我们的郑和也曾下过西洋,但是从来都没有占领过别国土地一分一毫,当朱棣去世以后,郑和的下西洋行动也被结束了,明王朝颁布了禁海令,封住了大海。
这也体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化心理,就是中国人对外国的战争一点兴趣也没有。
中国的农民,遥远的万里之外的土地的兴趣完全不存在,我们仔细想想,我们的长辈,我们的邻居,我们的朋友,我们都可以知道,我们可以去旅游,我们可以去做买卖,但是我们对于夺取他们的领土的要求是一点不存在,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想法,我们虽然是农民,但是我们心里面有农耕文明精耕细作,给我们带来的文化沉淀。
而希腊的海洋文化,因为很多船要到地中海要出海,出去10条船可能只回来两条船,也可能很多都回不来,所以海洋文化里面有一种巨大的悲剧精神,就是希腊悲剧的来源。
什么叫做生活方式到精神价值的转化?这就是!
中国的老百姓热爱和平,却是历史悠久的,我们的农耕文明它没有任何侵略性。也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华文化,在本性上是不愿意远征的,是不愿意占领人家的土地的事,不愿意在海外开辟自己的殖民地,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春夏秋冬我们都在计算,于是我们都在期待大团圆的结局,看到一个悲剧,往往很难喜欢悲剧,因为精神价值和我们的思维习惯就是农耕文明造成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定是这样,这也就是我们农耕文化的思维方式。
综上所述,在中国文化的里“远行”必然会造成悲剧,而战争带来的报复也是难免的,这在很多的战争里都得以证明。
余秋雨在世界文明大会上也专门讲到利玛窦札记里这样的事情,利玛窦,这个人来到中国非常重要,他在中国待了30年时间,最后终于写了一部书叫做《利玛窦的中国札记》,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又进一步得到了矫正,他是继马可波罗以后另一个完整的,用国际眼光来考察中国的人。
《利玛窦的中国札记》是集马可波罗游记之后的一个重要文本,这个文本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更完整的论述,因为马可波罗只是一个旅行者、旁观者,而利玛窦却不一样,他是一个深入了很长时间的学者,所以他的发言具有很高的说服力。 借用《利玛窦的中国札记》里的话,在国际上来反驳中国威胁论,因为当时他来到中国以后,和他一起来的一些欧洲传教士也看到了中国国力很强盛,因为明朝的时候中国的国力就很强盛,特别是朱元璋时期,朱棣以后国力还是很强盛,而且部队很精良,在他们的想象中按照中国的逻辑钱不少,军队也很尽量,那一定是要侵犯外国的,甚至一定会打到欧洲去。 他们自然,有一种巨大的不安全感,所以利玛窦仔细地研究了中华文明,也结识中国的各路朋友,高的,低的,官方的和一般的文人都接触到了,接触下来他,最终在他晚年的结论写在了《中国札记》里面了。 表述了他十几年研究的一个重要答案: ①那就是中华文明的非区非侵略扩张性,利玛窦说虽然中国人有装备精良的陆军陆军和海军很容易征服邻近的国家,但是他们的皇上和人民从来都没有发动过侵略战争,他们很满足于自己,已经有的东西没有征服也行,在这方面他们与欧洲人很不相同。 ②当时有一些欧洲学者写的文章认为,中国曾经或必然会征服邻国,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与他同行的一些西方传教士也有类似的观点,利玛窦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真实的,所以他的结论是我仔细研究了中国长达4000年的历史,不得不承认我从未见到过这类政府的记录,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扩展边界的事实。 ③利玛窦还说他经常拿这个问题咨询中国最有学问的历史学家,他们的回答也完全一致,从来没有发生过侵略或者扩张的事情,也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中国文化的非侵略性刻在每个中国的骨子里,中国威胁论,战争论,纯粹是无稽之谈,也不允许被妄自揣测,《孟姜女》哭倒长城根深蒂固的刻在每一个中国的心中便是最好的证明!
不得不感慨黄梅戏的时代好像结束了。如今再没有人拍这样的片子,感受不到这样饱满的情绪,听不到这样顶好的唱段。那时候物质上的确比现在匮乏,一年买不起一件新衣裳,穿的都是哥哥姐姐穿过的。但却能在老人们的带领下看到《刘三姐》《天仙配》《牛郎织女》《孟姜女》这样的片子,也实是童年之幸!
犹记儿时一屋子的人守着一台电视机,每个人都沉浸在剧情里,片子放完都是擤鼻涕的声音。儿时看只觉得好看,好听,都没怎么注意演职人员,如今回去细看,发现片头有王冠亚先生的名字。心头一惊,才想起严凤英的先生就叫王冠亚,严凤英老师可谓是黄梅戏大家,出演过《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优秀戏曲电影,对于我这个黄梅戏迷来说,儿时严凤英老师绝对是我的女神(其实现在也是)。长大后听闻严凤英老师在某革时期的遭遇,生命永远定格在38岁,妈妈咪呀,痛得我好几个晚上都睡不好觉。严凤英去世后,王冠亚先生一生没有再娶!所以在《孟姜女》的片头看到王冠亚先生的名字,真的是又惊又喜!原来他从不曾放弃妻子喜爱的事业。
本片的演员真的太优秀了,几场离别戏真真是赚了我不少眼泪,孟姜女与范杞良 新婚别唱词(女):
“成婚未饮交杯酒,
珠泪滚滚杯中流,
望把苦酒咽下喉,
点点血泪记心头”。
(男):
“我把苦酒咽下喉,
你我的血泪掺和流,
小姐啊,
我与你虽拜明月未合卺,
你莫为我空把青春付断流”。
(女):
“多情岂怕关山阻,
江南泪往塞北流,
这条丝带交君手,
誓与郎君共白头”。
孟姜女在破庙与小姑死别,小姑唱词:
“我想哥哥你想郎,
姑嫂二人一样的心肠,
我怕哥哥身上冷,
你怕哥哥身上凉,
两颗心儿比三春,
一起暖暖哥哥范杞良,
切莫说路途多辛苦,
切莫说小妹身先亡,
但愿你夫妻早见面,
欢欢喜喜转回乡,
到那时路过坟前看看我,
莫忘了葬在荒丘的苦命的姑娘。”
字字泣血有木有,光是这两场戏就够我记一生了。
作为湖北黄冈人,黄梅戏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儿童时期的记忆。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看黄梅戏,那时候记忆尤为深刻,孟姜女这部经典之作在我们乡村十分受欢迎。
这几日,再次听了黄梅戏《孟姜女》,听了又听,每听一次,我不仅仅是感动,还有震撼。主人公那优美,甜润的歌喉,不停地在我耳边回响,特别是哭城那一段,真是声情并茂,听的我忍不住流泪,在那一刻我的眼前浮现了,古代里真实的孟姜女,她的苦与悲,爱和愁。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我是该恨他?还是该歌颂他?我不知道,我恨当年的旧社会,恨秦始皇的残暴,他活活拆散了有情人,多少的家庭生活在悲痛里,多少的夫妻望断秋水,不能相亲相爱,多少的父母倚门空望盼儿归,他们望眼欲穿等来的却是亲人的骨骸,或是渺茫没有音讯。当时那个年代,迫于现实,多少人妻离子散的~~
孟姜女或许只是,当时一个代表,这样的女子太多了,想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和孟姜女比起来真的是好百倍,可是我们真正珍惜我们身边的爱人了吗?我们只是在一味抱怨对方的错,可是我们是否应该互相理解与忍让,多少的好夫妻,多少的有情人,把时间都用在了互相抱怨与争吵,为什么我们不能彼此退一步?如果我们都能互相退让或理解,那我们也能像孟姜女与范杞良那样,鸳鸯交頸,莲上的子,花上的蓬,我们也可以得到甜如蜜的爱情婚姻。
演唱的很感人,他们都把自己的感情投入了进去,所以这部戏很生动,人物演活了,他们对唱的部分,对唱的歌词,都很美,这一种美,只有动了真感情的人才能有这样的好作品,孟姜女和范杞良,虽然走了很久,可是我相信他们在天堂,一定会结为夫妻,所以他们的故事一代代相传。
很多很多年前电视机里看了这个戏曲,孟姜女把长城哭倒了,可还有一首歌唱“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我一直在想被哭断的长城到底倒没倒?它就成了我心底的一个疑问,导演编剧你猜我怎么着?我跑去八达岭长城,每年都去看,带着同学、朋友去玩。有时候是游人如织,摩跟接踵;有人拍婚纱照;有时候冰封雪飘;有时候是秋季红遍漫山;可我来回都走遍了长城,走到了那段的末端,遇上了从山那边儿断路过来的几位游客,还在长城墙砖上一起分享喝了红葡萄酒,那可不就是在长城干红葡萄酒么,可我就是没找着断长城在哪儿?后来我就买了这款酒来喝。再后来有人告诉我,长城可能后世有人在维护重修,所以等到我实际去了长城看时,已经看不着那些痕迹了。如今回想这一切感觉好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