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坠落的审判 Anatomie d'une chute(2023)

简介:

    桑德拉(桑德拉·惠勒 Sandra Hüller 饰)、萨穆埃尔(塞缪尔·泰斯 Samuel Theis 饰)以及他们视力有障碍的儿子丹尼尔(米洛·马查多·格拉纳 Milo Machado Graner 饰)在偏远山区生活了一年。一天,萨穆埃尔在房子外面被发现死亡,警方立即展开了涉嫌命案的调查。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桑德拉被控:这是自杀还是谋杀?一年后,丹尼尔参加了母亲的审判,这也是对他父母关系的真正剖析。

演员:



影评:

  1. 在《坠楼死亡的剖析》的后半段,我突然意识到我掉入了导演的叙事陷阱。

    它们太明显,因为所有角色都掉入了陷阱;它们也太隐蔽,以至于很难发现,观众也在陷阱之中。

    当电影看完,再思考电影名称——电影名称也是假的——这根本跟坠楼无关。

    关于凶手的陷阱

    在影片的1小时 42 分钟时,警方承认了他的看法是主观的,但是他辩解说:“没有证人,也没有人认罪,我们必须进行解读。”

    我觉得这句话是影片的题眼之一。

    从片名到丈夫的死亡开始,导演都在引导角色和观众去猜测死亡的真相。我们如果看到了最后,会发现无论如何解读都无法得到真相。

    导演要让我们去做一件徒劳的事情,就是为了让我们意识到【必须进行解读】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危险的。

    比如我们对于嫌疑人行为的解读:妻子隐瞒了丈夫死亡前一天两人的吵架事实和手上伤痕来源。作为犯罪嫌疑人,吵架已经让人生疑,因为这产生了一个杀人动机;而隐瞒就是罪加一等。如果没犯罪,为什么要隐瞒呢?她的理由特别简单,因为她虽然没犯罪,但是也不想被当做嫌疑人。

    而关于手上的伤痕来源,她也同样隐瞒了,对于检察官来说,这是在证言上多次撒谎;但是对于嫌疑人来说,她只撒了一次谎,吵架和伤痕根本就是同一件事。

    如果我认为妻子不是凶手,她的解释是符合人性的;但如果我认为妻子是凶手,她撒谎就是做贼心虚。同样一个行为,可以得出相反的解读,而它们可以同时合理。

    再比如,检察官把丈夫死前一天的争吵理解为【决心要掌握生活主动权】,并反问大家,他们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自杀吗。这句话的陷阱在于,大部分人都没有自杀过,检察官想让大家想象一个不存在的场景,来引导思考方向。

    但是生活告诉我们什么呢?人是善变的,人可以前一秒兴致高昂,下一秒绝望万分。有多少自杀是有预谋的?有多少自杀是冲动的?有多少自杀是在毫无征兆下,只是看到了一个窗户就顺势跳下去的?我们可以在前一个小时,为绝望的人生做满三十年的计划,但是在做完的一瞬间,发现这一切都毫无意义,而一个解脱的窗户就出现在面前。

    这也矛盾,也合理。我们对矛盾善变的事物做解读时,不会有特别高的准确率。

    而且我们要清楚,所有证词对于我们而言,都是二手的,并且证人虽非有意断章取义,但是他们正在无意识地用自己的叙事去推演事件的真相;而我们,要在这些二手信息和主观的叙事之上,再去构建另一个叙事。

    即使这些只是得到答案所需的一小部分信息,即使这些信息里面还有大量矛盾、微妙、无法解释的地方,我们还要继续解读,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必须进行解读】。

    没有对信息的全方位透视,所有自我构建或者他人构建的叙事,都会引导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

    最后,当儿子作为最后的证人陈述时,他让母亲脱离了嫌疑,但这并不代表真相,它只代表有一种解读战胜了另一种解读。

    关于一切的陷阱

    而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谁是凶手】的故事,在审判过程中,有大量私人的、隐秘的、难以启齿的夫妻关系和相处方式被当众揭露,它们如此的生活、真实和正常,但是揭露的一瞬间,却如此的难堪。

    在难以回答的【谁是凶手】背后,有【夫妻间的关系】【丈夫死前的心理】等问题需要回答。对于观众而言,又要思考【妻子和律师的暧昧关系】,而这些答案,跟谁是凶手一样难猜。

    导演将剖析延展到了命案外的其他地方。观众透过镜头知道了比命案更多的故事,于是更想进行一切猜测。当妻子捧起律师的脸时,我们不禁思考,他们会接吻吗?但什么都没有发生。这是为了造成观众的又一次失算。

    让大家在所有的地方都失算,让大家都无法得到结论,是导演善意的陷阱。

    在生活中,我们都想通过只言片语来判断一切,信息越少,判断越快,越显得我们思维敏捷。但是,如果此类剖析是对准我们的,我们能接受它的所有结论吗?我们甚至都无法解释自己的所有行为,却被放大到世界里被审判,我们有多少次口是心非,多少次后悔,多少次在争吵后马上又和好,在绝大部分时刻,我们的行为和心理之间没有一个等号。

    当一个人被质疑的时候,除非是一个完美受害人,否则几乎无法脱身,因为人总是复杂,人总是矛盾。互联网会陈列所有细节,言论会放大所有疑点。没有人可以在这种断案中为自己成功辩解。

    影片中审判用了一年,而我们看到 140 个字和一个短视频的时候,就敢下一个十拿九稳的判断。

    像影片中的妻子,双性恋、出轨、撒谎、语言不通、有动机、剽窃,如果她出现在真实世界里,她被世人判定有罪的几率有多高?

    或许有人说:信息这么少,判断错误是很正常的。

    但答案是:信息这么少,我们就不下判断。

    导演的态度是中立的,她作为上帝视角,知道一切,没有对事实和角色下判断,她只是单纯地描述了生活的微妙和不可知。

    我们甚至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确定的结论:我对世界所知道的一点,就是我对它几乎什么都不知道。

  2. “I love you.”

    在Samuel向Sandra抱怨时间不够,希望她多带娃遭到拒绝情绪开始变得激动后,Sandra走到丈夫身边安抚他并这样对他说。我们看不到她的脸,但她的语气温和平静,和她大部分时候那样,即使是在法庭上的关键审判。

    然而,丈夫并没有因为她的安抚冷静下来,他坚持己见,并表示不想再围着妻子的安排转了,要求Sandra把他认为原本属于他的时间还给他,“你欠我的。”

    很明显,这句话激怒了Sandra,她马上回击丈夫,“我不欠你任何东西,这都是你自找的。”

    火药味开始弥漫。

    夫妻俩陷入了激烈的冲突,Samuel指责妻子自私、剽窃、出轨,Sandra则在辩解中指责丈夫装受害者试图对她进行道德勒索,战争一步步升级。

    火药味越来越浓。

    当Samuel又一次指责Sandra只顾自己,不顾自己的出轨行为给他与儿子Daniel带来的伤害时,Sandra彻底爆发,开始向丈夫猛烈开火,一串串话语如炮弹般射向丈夫,诅咒丈夫目前的一切困境都是他自己造成的,要怪就怪自己,怪自己放不下自尊,怪自己对失败的恐惧,怪自己做不成事。

    在愤怒的相互攻击中,Samuel成了Sandra口里的“piece of shit”,Sandra则成了Samuel口里无耻无情的“monster”。随后,这对作家夫妻在歇斯底里的怒吼声和一片玻璃碎片声中大打出手... ...

    再回头看看开头那句“I love you”,结局有多惨烈,它就有多讽刺。

    这段10分钟的夫妻撕逼大戏,是整部电影的核心,它可能不是Samuel与Sandra婚姻生活的全部真相,但却将他们的关系本质,以及他们各自的人格特征呈现得淋漓尽致。如此真实,如此残酷,绝望到令人窒息,以至于第二天,当身为双性恋的Sandra与一位女性采访者在家里谈笑风生过后,Samuel选择从阁楼的窗口跳了下去。

    顺便说一句,就是在这幕戏过后,我在心中确信,Samuel死于自杀。

    前一天的吵架,是他试图为自己的婚姻与人生寻找出路的最后一次奋起,只是他又失败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失败,都绝望,他正是死于这种失败与绝望。当一个人内心不够强大,无法支撑起摇摇欲坠的精神内核,又无法对外发出有效攻击时,他只能攻击自己。而当他最后的防御被完全击碎,也就是他用最极端的方式攻击自己的时候。

    而以Sandra的理性、冷硬与强悍,她可能在精神上杀死丈夫,但绝不会对他进行肉体消灭,实在没必要。

    Samuel曾经风光过,身为作家、大学教师的他从内到外魅力四射,所以Sandra选择了他。两位高知结合的婚姻,用她跟儿子说的话是:灵魂伴侣。无论事后这句话听上去有多假,但有一点毫无疑问,他们曾经非常相爱,非常幸福,只是这一切都在儿子出事后改变了。

    儿子Daniel在该Samuel接送的时间,由于他没有及时到场发生意外,导致视力严重受损,一年的医治又让夫妻俩面临财务危机。在愧疚、悲痛与焦虑中,Samuel选择带着妻儿由伦敦回到法国乡下老家。也是从那时候起,他的写作无法持续,开始与妻子分居。

    他们的关系,在变故与冲突中失衡;他们的爱,在不断的磨损中一步步走向死亡。

    Samuel出于对儿子的愧疚,选择减少课程,在家教育Daniel,同时操持家里的粗重活,Sandra则似乎不受他们的影响,继续自己的写作之路,一本接一本出书。

    在Samuel看来,他在为让这个家庭变得更好努力付出,他在为妻子的工作提供了时间上的支持,他们的生活,都在围绕Sandra的安排而安排。这些认知背后,在向妻子发出一个潜在的需求:在情感与精神上满足他,并给予相应的回报。

    在Sandra看来,丈夫选择回乡对她一个德国女人来说并不友善,选择自己在家教育儿子也不明智,他中断了写作,他郁郁不得志,这都是他选择的结果,他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至于他的情感与精神,那是他自己需要处理的事,而回报,在她看来是道德勒索。

    在隔阂与不满中,Sandra选择出轨,她的理由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理需要,不足挂齿。

    这段婚姻,至此已名存实亡。

    我不知道好的婚姻该如何经营,但我敢肯定,不愿意相互满足、相互扶持,没有共同婚姻家庭观的两个人,一定无法维持健康、持久的婚姻关系。

    也许,在我们的生活岁月静好的时候,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并没有那么突出,而我们也有更多的精神空间去抱持对方。可是,当我们的生活遭遇变故,甚至跌入低谷,也就是我们最容易对对方不满,同时也是最需要对方支持的时候,我们的心是否还有足够的力量去爱,我们与伴侣的关系是否还能保持平衡?

    我想,每一桩婚姻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考验,只有在这样的危机中,才能看到关系的最深处,看到伴侣双方的最低处。

    Samuel在看似出色的硬件下,有一颗骄傲、敏感、脆弱的心(法式感性?)。当儿子发生意外,事业黯然失色,他在种种压力与自尊心的驱使下,退出了原先的生活圈,不得不说,其中多少带有一些逃避的意味。

    然而也正是这样的自尊心,让他不甘于“退让”,他想重拾写作,夺回失地,但却总是不见成效。在步履维艰中,他的自尊心进一步受挫,开始出现精神上的困扰,甚至曾试图结束生命。此后他也不断挣扎意图振作,无奈已经力不从心,这对于他来说,实在是一个无法承受的失败,他需要一个理由,去维护自己的自尊,这时候,身边最亲近的人,最容易成为他的理由。

    而Sandra,她看起来独立、知性、冷静(德式理性?),但内里不免有些冷漠、自私、虚伪。在她眼里,婚姻就像一辆由两班倒的司机合作经营的出租车,我开我的,你开你的,你开车的时候发生了事故,自己去搞定,最好不要来影响我。你要是搞不定,那是你的能力问题,要怪就怪自己。

    她嘴里说着“I love you”,却不愿意在丈夫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用爱去支持他,反而选择出轨,被发现后又将这种行为对丈夫造成的伤害合理化。对了,在她眼里,自己的一切行为都是合理的,她用自己的理性衡量婚姻关系,厘清责任,而忘记了,婚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爱,当责任在关系里的分量变得越重,爱的分量就会相应变得越轻,全然归于责任分配的婚姻,就宣告了爱的死亡。

    因为没有爱,Sandra对Samuel的困境袖手旁观,她看到了丈夫身上的缺陷与阴暗面,却看不到自己身上同样有着这些东西,看不到丈夫阴暗面背后的正面需求,或者说对此不屑一顾。

    我不想探究她要为丈夫的死亡负多大的责任(在Sandra之类的人看来,由Samuel负全责,谁让他自己软弱到要自杀呢),但正是她那番冷酷无情,直击丈夫痛点的话,将站在悬崖边上的Samuel那最后一丝求助、求生的意志彻底摧毁。

    Samuel死了,自始至终看不出Sandra有任何悲伤或愧疚,似乎死的不是她的爱人,而是一个陌生人,她关心的只是自己如何从嫌疑中脱身。她的眼泪,只有在儿子听完庭审,拒绝与她共处一室后,才第一次流了下来。

    Daniel是父母千疮百孔的婚姻没有解体的一大原因。在Daniel面前,Samuel与Sandra都极力去做一个好父母,把自己与婚姻中好的一面呈现给孩子。不能说这有什么不对,只是,当Samuel留给儿子的是一具血泊中冰冷的尸体,当父母婚姻的、个人的真实面目在法庭上被血淋淋地撕开,这种可怕的伤害,对于旁听席上年幼的Daniel来说,又该如何承受?

    对于无限爱着自己父母的孩子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残忍的呢?

    相比之下,用分离妥善解决无可救药的婚姻,何尝不是一种仁慈?

    法庭审判最后,由Daniel的回忆与视角去看Samuel的死亡,那简短而平静的描述,仿佛这个几乎看不见东西的孩子,已经看透了生命,看透了生死,很沉重,很悲伤。

    而赢了官司的Sandra,在黑暗中将儿子的导盲犬拥入怀中,安然入睡。

    这个镜头,意味深长。曾经自比导盲犬的丈夫已经死去,而真实的导盲犬还依偎在她身边。也许,一只永远在揣摩主人需要,永远听从主人使唤的狗子,远比一个恼人的伴侣更受欢迎和宠爱,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人的悲哀。

    后记:

    本片是我个人2023年度最佳影片,看的时候联想到前几年的《婚姻故事》,但无论从剧本、导演还是表演,我认为水准都在后者之上,除了死亡的悲剧意味和更为吸引人的悬疑氛围外,影片整体所表达出来的内涵也要比后者深刻得多,它不仅揭示了婚姻与生活难以言说的隐痛,还进一步指向人物最深层的人格精神,这是悲剧的根源,也是这部电影最值得回味的魅力所在。

    另外,这部电影在表现手法上也相当巧妙,将儿子的角色设定为失明,他几乎没有视力,只能靠听觉去感知,而法庭上播放的那段10分钟的吵架录音,全场人也只能靠自己的听觉去捕捉声音呈现出来的真相。导演在最后夫妻俩矛盾总爆发发生肢体冲突的片段由事件回放画面切回法庭现场画面的做法非常聪明,这时候,连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只能靠自己的听觉去判断,去感受那绝望到令人窒息的关系破碎(BTW:现场女主的表情让人不寒而栗)。

    这种做法,更具思辨效果。导演并没有直接告诉观众真相,包括Samuel死亡的真相也一样。就像在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能看到的东西其实很有限,即使是看到的,往往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冰山一角,更多时候,我们得用心去感知,去判断,这时候,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结论与对事物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最后,女主这个段位的表演,值一个奥斯卡。

  3. 1、

    30岁出头时,我发现身边一个现象:不少女同学离婚了。于是写文章探讨了一下,一条高赞评论让我印象深刻。那位网友说:家庭就像一个原子,只能有一个原子核,如果你必须要当原子核,又不能找到另一个甘当电子的人,你的家庭就必然分裂和消亡。

    用物理现象来解释婚姻,听上去很有道理。而我目之所及的婚姻,无论存在还是消亡,竟都很符合这一原理。更有意思的是:无论是我认识的离婚的女同学们,还是同学身边离婚的同龄人们,普遍共性是——婚是女人要离的,女人是在无奈之下离的,因为女人变得越来越强,而男人要么跟不上、不上进,要么是事业受创后出轨、赌博,又或者是双方关系失衡后渐行渐远。

    一句话概括:曾经在婚姻里当原子核、是家庭中心的男人,逐渐失去了中心地位,这一地位转移到了女人身上,但它不符合父权社会长期规训下的男女心理与权力结构,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无法适应新情势,于是只能分崩离析。

    说了这么多,都代表了我看完《坠落的审判》后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这些年耳闻目睹的回想。电影非常精彩,尤其是审判中回放的夫妻吵架的那段录音,是全片高潮,堪称经典,亦成为无数婚姻生活的缩影。最有意思的是:出自女性导演之手的作品,让这对婚姻中的男女地位“性转”了,妻子是强者,丈夫是弱者。于是你看见吵架中的男人变成了“怨妇”,声声控诉家庭生活中分工的不对等、妻子的冷漠、她出轨带给他的伤害……

    这真是银幕上少有的让人感叹万分、五味交织的时刻。终于,女导演让女人也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让男人也体验一下每天沉陷于带孩子、辅导作业、做家务的琐碎,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却被伴侣说“不要再抱怨了”“这是你自己的选择”的委屈。而这,正是全天下大部分结了婚生了孩子的女性日常。

    电影中,当男性遭遇这一处境时,结局是惨烈的:男人死了。虽然从始至终导演都未明确揭示男人是怎么死的,甚至因此引发了对女主的法庭审判——是否是她谋杀了他?抑或男人是自杀?对此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我个人倾向于男主自杀,因为我想不出女主有什么动机要杀掉她的丈夫。即便为了小说创作,在真实生活中也不至于此。当然,很多人虽认为男主自杀,但也认为女主是有罪的——她的冷酷,她的缺乏同情心、同理心,逼死了他。只能说见仁见智吧。

    而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即便在法国这样一个看似平权的社会里,当男人成为“家庭主夫”,扮演“照护者”角色时,他的内心世界也是失衡的。他的欲望、野心、骄傲让他无法安心于这样的现实和日常,妻子的成功更让他不甘甚至愤怒。

    当然,或许并非所有男人都是如此,也有男性很享受带娃当奶爸的生活。但你知道,在全世界这都算少数。我们身处的世界,大部分男性仍然被规训和期待事业有成、有钱有势有地位有身份、担当家庭核心,而女性则必然是后勤保障,是照顾家庭成员吃喝拉撒的抚育者。一旦男女角色颠倒和逆转,不是关系分崩离析,如我的女同学们那般,就是矛盾激化到失控,比如电影中的男女主。

    而如果仔细分析双方激烈争吵的一幕,你会看到以爱为名的婚姻关系之下,权力和利益关系的纷繁复杂。爱、权力、利益,始终是流动的,能否适应它们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是每一段亲密关系中都必须面对的挑战。

    这正是我想要做的,通过分析经典的吵架场景,分析婚姻中的权力关系,以及双方表面语言之下真实的诉求。所以以下内容涉及剧透,没有看过电影的朋友还请谨慎阅读。

    2、

    糟糕的婚姻生活有一个常见现象:因为一件起眼或不起眼的事情发生争执,随后逐渐升级和失控,多年积累的矛盾和情绪如火山爆发般汹涌而出,最后以暴力或分离结束。

    电影中,双方因女主即将外出开会,而就带孩子的分工展开讨论。很快,男主将它上升到自己的核心诉求:重新分配双方在家庭生活中的时间和劳动,他要更多时间和空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写作。

    这其实是婚姻中一个相当重大的议题。对它进行调整,就是对两人权力关系的重新分配。但在这个世界上,权力洗牌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大多伴随着刀光剑影、流血牺牲。即便是只涉及到两个人的婚姻关系也是如此,攻击依靠语言,伤口则在内心。尤其是两个熟悉亲密的人,往往最清楚对方的软肋在哪里,说什么样的话最能戳到痛处,让对方痛不欲生。

    而最终,和所有的权力调整一样,它的实现依靠的不是同情、理解、爱这些虚无飘渺的东西,而是——实力。

    电影中,女主明显是强者,男主是偏弱的一方,所以当男主提出诉求后,女主的反应必然是拒绝。女主给出的理由也相当实际和“正确”——当初是男主选择让孩子在家里上学,因此理应承担这个决定的后果,付出时间去教育和陪伴小孩,现在怎么又出尔反尔,让别人为你的决定买单呢?

    女主的说法自然是说得通的,男主无力反驳,便使出了另一招:再次重申自己的需求——“我需要时间开始写作,就像你一样”。女主的回应带着强者的自信和理所当然:“那就去写,作家不会因为孩子和家务就停止写作。”

    男主的诉求得不到女主的回应和满足,便逐渐将矛头指向女主,开始了对女主的攻击。且随着女主清晰理性的反驳,男主的攻击逐渐非理性。他将女主塑造为强权者,“强加你的节奏、时间利用、语言、生活方式、说话方式、饮食方式,甚至是做爱方式”,哪怕身为德国人的女主跟着他从伦敦回到他的家乡法国乡下,女主的行为在男主那依旧是“在你的地盘上迎合你”。

    随着吵架的深入,双方也来到了彼此关系和内心伤痛的深水区。男主指责女主带来的一大伤害:出轨。女主却反驳说,这是因为孩子出事后,你拒绝和我做爱,“我可以不做爱,但不能永远。”说到底,这是女主为了自我拯救而找到的解决办法。男主则指责说,她只顾自己,根本不在乎这一解决办法是否会伤害到他和孩子。

    至此,双方关系中最艰难、最核心的部分已然清晰:孩子意外遭遇车祸失明,而双方都认为男主对此有一定责任。这成了双方内心最深的伤痛和裂痕,也是两人搬家、重构生活方式的起因,是彼此关系失衡的关键点。

    而在如何面对孩子受伤给彼此人生的毁灭性打击上,双方也呈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状态。女主在努力自救,男主想要弥补孩子,却让自己的工作与生活陷入泥潭。更可怕的是,身为同行的妻子越来越成功,带给他更大的刺激和失衡。他对女主提出的诉求和攻击,其实是压抑、痛苦情绪的释放,也是求救的信号。但女主因为儿子不可逆的失明而对他怀有怨恨,内心已断掉了和他的情感联结。

    而当男主以儿子之名攻击女主时,彻底激怒了女主,她说出了最伤害男主的话,指出了他的无能和失败:“你无法面对自己的野心,所以怨恨我,但不是我让你沦落至此的。你没有像你说的那样牺牲自己。你的骄傲让你的头快炸了,以至于你连一个初步的想法都想不出来。你四十岁大梦初醒,需要找个人来当替罪羊。你被你自己的标准吓得瑟瑟发抖,你害怕失败!”

    理性地讲,女主说的是对的。但“正确”,有时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是不必要的,也不是对方需要的。女主看不到对方的真正需求,看不到对方的脆弱与危险。正是这些正确的话,彻底将事业失败的男主推入了深渊。

    但也不能因此说,女主应对男主的死负责。他们的攻击是相互的。而她没有看到、没有回应男主的求救信号,不等于带着清晰的恶意和动机主动杀死对方。

    一段因爱而始的亲密关系沦落至此,是人世间普遍又惨烈的悲剧。

    3

    电影中,男女在家庭分工和角色逆转上有一个刺激因素:孩子的车祸。因此才有了这出不符合男性中心的婚姻关系,让男性置身于无数女性在婚姻中的困境:沉陷于照顾和抚养职责中,被琐碎的家务和日常消磨了精力,失去自我,不被看见和理解,逐渐凋萎,失去生命活力。

    大多数女性不需要什么特殊事件,而是在从古至今的社会规训中,无意识地进入了这样的关系和角色之中。这些年的女性意识觉醒,才让她们的困境和苦闷逐渐被看见。一如这部电影所呈现的那样。

    豆瓣的影评中,一位网友的留言也揭示了这种真相:“和性别无关,真的就是哪个在家、哪个带孩子,哪个倒霉吗?可能只有全职那个人才知道,家庭的琐碎有多消磨一个人,时间、精力、梦想,都会在日复一日的鸡零狗碎中让你身心俱疲。如果你原本也是一个骄傲的人,更受不了自己原地踏步、另一个人却越来越闪耀。夫妻也是这样,也会嫉妒。如果这时候另一个人没有同理心,觉得所谓的你是你、我是我,跳出来理直气壮地说’我为自己负责,我养家我有什么错,你不思进取还是我的错吗?你之所以现在这样是你能力不行,是你没有抓住机会’,另一个人会怎么想?那绝对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只不过,现实中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女性承担了这样的责任和后果,在婚姻中逐渐被消磨,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但她们的劳动和付出却常常不被看见,甚至因没有收入、社会身份、良好的事业而被忽视甚至看低。这也是《坠落的审判》的意义所在吧。

    影片对于坠落真相的揭露不多,更多是对两性、亲密关系坠落过程的呈现。希望观众能在影院更深入、沉浸式地去体味男女主间的关系,并由此思考现实中你我的人生:当男性成为婚姻中的“怨妇”,那些被遮蔽的婚姻现实、权力关系、弱者的处境,是否才会更被看见?

  4. 很真实。

    婚姻和感情中,人有时候会把自己的无能无力归咎于对方身上,期盼她/他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包容自己,被裹挟在愧疚之中,从而自己的过错、自己对人生的不负责任,都变成了对方的错。

    但是,妻子/丈夫终究不是无条件的家人,但凡对方有点自己的思考,就不会那么容易被pua。人还是要自己心理稳定健康,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在自己不成熟的时候,渴望通过男女关系解决问题,往往会是可怕的深渊。

    不知道编剧是不是看过阿德勒心理学,感觉对片中丈夫的刻画,真的很符合阿德勒心理学中的目的论:为了沉溺于痛苦,自己给自己创造出条件,使其痛苦变得合理化,一步一步让自己再也走不出来,同时把错误强加于妻子之上。

    很多人在评论里提到“男女倒置的婚姻关系”,实际上我认为这跟男女没有直接关系,Samuel可以是任何人:

    因结婚生子而放弃工作百无聊赖在家的女孩,即便丈夫支持她出去工作,也总有理由,孩子、家务、心理状态,到最后越来越走不出去,开始把原因归咎于家庭,归咎于抑郁。她可能内心深处不想去找工作,因为害怕被拒绝,因为害怕被议论。

    在妻子工作顺利时频频阻挠的丈夫,觉得自己之所以赚得不够多、升迁不上都是因为把时间给了家庭,或是因为为了妻子的工作而搬迁到另一个城市。

    因为听从父母建议上了卫校没有考大学而怪罪父母一辈子,明明高考恢复后有无数次机会重新考大学,那么多人都考上了。几十年后,依然在念叨当时机会的错失,小时侯成绩有多么优异,以此为理由要求我快九十岁的外公外婆给予她经济补偿一辈子(我60多岁的大姨)。

    为什么Samuel说如果你分担了我为家庭做的事,你也没法写作了,而Sandra非常肯定自己任何时候都能写作?因为她没有被任何思想禁锢,她只是单纯地在往前走,在积极地生活,没有自傲自卑,自艾自怜,该做什么想做什么就去做了。

    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一直在低谷里?你确定真正想要走出去吗?有时候答案可能是未必。自己亲手搭建的牢笼往往最坚不可摧。只有自己最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