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死亡密码 π(1998)

简介:

    犹太天才数学家马克西·米利安·科恩(希恩·格莱特 Sean Gullette饰)痴迷沉醉于数字的世界,他认为一切自然界的事物都可以用数字解释。他潜心研究,试图透过数字推演出种种生命迹象背后的奥秘和规律。可越是逼近答案,他越是无法忍受致命的头痛。他发现了过去十年来股票市场的混乱波动,其实是由背后的一套数学模式在操纵。与此同时,他的研究引来了华尔街股票市场的炒家们和犹太神秘教派的注意。在介乎真实与虚拟的世界中,马克西正在走向疯狂。

演员:



影评:

  1. 把过去的一年称为克里斯托弗.诺兰年并不为过,这个天才的英国人用看上去最不可能的漫画英雄题材创造了一个电影史上的几乎不可能被超越的奇迹,无论是跻身史上前三的巨额票房,还是曾经力撼《教父》《肖申克的救赎》雄踞于IMDB首位的几日,及至今年初奥斯卡奖上希斯.莱杰几无悬念的卷走最佳男配角奖,《黑暗骑士》在2008年让人们因为有太长的时间久违那种“好”与“座”兼具的优秀作品而产生的失落感一扫而光。然而也许正是由于佩戴在《黑暗骑士》头上的光芒过于耀眼,使得人们几乎忘记了那个和诺兰同时出道的天才阿罗诺夫斯基也在去年携《摔跤手》而归,在经历了威尼斯影展的折桂和奥斯卡奖的激烈缠斗后,一举走出了两年前《珍爱泉源》失败阴影的这一事实。两个天才在经历了许多年的疏离后又一次在同一年里奉献出了属于各自的经典,但是彼此的境遇虽不能说是天壤之别,却也早已今非昔比。于是,那个一再被提及的问题再次被摆上桌面,如果当初阿罗诺夫斯基选择了去执导《蝙蝠侠》系列,一切是否会被改写?

    历史是无法像胶片一样被倒带,重洗,复刻的。也许,阿罗诺夫斯基手下的布鲁斯.韦恩的脸上会露出更多绝望和变态的神情,小丑灵魂里的人性恶会以另一种更加触目惊心的骇人方式得以呈现,高谭市里会更多的被阿罗诺夫斯基钟爱的药品,鲜血,欲望所占据...可是,说到底,这终究只能是一种假设。阿罗诺夫斯基对于小制作的偏爱让他放弃了最终归属于诺兰的显赫,却也赢得了应该属于他的口碑与赞誉。可是,这并不是说《摔跤手》对于阿罗诺夫斯基而言是怎样的一种独一无二的伟大。虽然,必须承认,没有多少人能够不为“大锤”兰迪在绝境中的奋力挣扎而潸然泪下,没有多少人能否认这个世界上恐怕除了阿罗诺夫斯基之外没有哪个导演能在近乎放弃了全部自己赖以成名的标志性电影元素后,用一部几乎完全背离自我风格的作品来赢得一片赞誉。可是,我还是更喜欢早先的阿罗诺夫斯基,前世的阿罗诺夫斯基,那个制造了一系列只属于夜晚的经典的黑暗天才阿罗诺夫斯基。

    《死亡密码》,十年前阿罗诺夫斯基罕为人知的处女作,一部据说仅仅花费了6万美金,全部用黑白胶片拍摄,没有大牌参演的电影。它的名气和它低廉的成本一样很轻易的就被人埋没了。所以,直到现在,人们还是愿意错误的面对着《梦之安魂曲》里似乎永不枯竭的灵光闪现发出自己惊讶的尖叫。可是,要知道,这一切天才的释放其实在两年前就已经悄悄的开始了,《梦之安魂曲》的爆发,不过是阿罗诺夫斯基长久积聚之后的一次轻巧的改头换面。

    数学天才,精神分裂,科学与良知...这些《死亡密码》中的元素似乎听上去会让人马上联想起经典的《美丽心灵》。但是,马库斯具有纳什所不具备的偏执之外的疯狂,阿罗诺夫斯基也不是那个喜欢给人性唱赞歌的朗.霍华德。也许它们之间如不相容的冰火一样的名字,就已经决定了这个黑暗天才手中故事的与众不同。

    天才马库斯对数字有着非同常人的敏感,他的工作就是在家里预测股票的走势,而与数字为伍也是他全部的生活,他坚信不仅仅是证券,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可以用数字来解释,而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把复杂的世界转化成相对简单的数学模型。在这种终极理想的驱使下,他宁愿整日蓬头垢面,把自己与外面的世界相隔绝,也要试图在让自己在家里电脑“欧几里得”的屏幕上找出整个世界的秘密。但是,逐渐的,马库斯陷入了无解的困境中,一方面,缺乏同外界的沟通让他变得越来越暴躁与孤僻,另一方面,他脑子的某种东西也一直在折磨与纠缠着他,让他不自觉的沉溺于幻觉中,无法正常的思考。于是,他只能靠大量的药品来缓解痛苦。直到某天,“欧几里得”在吐出了一串奇怪的二百一十六位数字后突然报废,马库斯向自己的导师索尔请教,索尔认为马库斯已经过度的执迷于数字,教他好好休息。但是,马库斯却偏执的相信自己的选择,他坚信这数字就是通往世界终极秘密的钥匙,而这串数字与当天股票市场奇异走势的吻合更让他对自己的判断确信无疑。疯癫的马库斯看似无人理会,其实他发现的秘密早已被周围的人觊觎已久。一方是证券公司的人们想利用马库斯手中的神秘密码来狠捞一笔。另一方面教会的教徒们则告诉马库斯这数字是犹太人的秘密,神圣的上帝之名。马库斯因为这数字陷入了危险的境地里。但他依然不愿将这数字交给任何一方,因为他坚信因为发现了这串数字,他自己就是上帝。可是即便如此,他依然逃脱不了大脑中的某个部分对自己无穷尽的折磨,最后,精疲力尽的马库斯无法忍受数字和他的脑子给他带来的痛苦,他举起电钻,对准了自己的大脑...

    一个昔日的天才在小女孩简单的数学题面前无能为力,他失去了对数字的敏感,可是却看到了树叶里透出的一丝阳光。

    从1992年自己学生时代的作品获奖,直到1998年自己临至而立之年才交出正式的第一份作业,阿罗诺夫斯基第一部作品的诞生经历了长达六年的思考。作为一个低产的导演,阿罗诺夫斯基对于电影中主题深度的挖掘是相当看重的,从处女作开始,他就在试图给他人以一种这样的印象--在华丽甚至花哨的影像技巧背后,他的作品里所思考的东西其实才是更重要的。相比而言,同期出道的诺兰野心似乎没有那么大,循序渐进的诺兰也许在起点上不及阿罗诺夫斯基深邃,但是经过经验的积累和自身的历练后,诺兰的作品却是一部比一部更深的。而阿罗诺夫斯基的思考则显得没有什么规律可言,难以捉摸,纵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让人心悦诚服,但也有《珍爱泉源》这样想得太多太深以至晦涩得有发狂冲动的异类。但是,不愿让自己的影像被画面完全支配,这样的想法还是让阿罗诺夫斯基的作品看上去充满了内涵。

    如果说诺兰在自己的电影里一直在说的只有一个词“复仇”的话,那么阿罗诺夫斯基一直在探讨的话题似乎也离不开对欲望的质疑。而这起点,就是《死亡密码》。


    “1.数学是自然界的语言。2.我们周围的事物可以用数字来表述。3.将这些数字转化成图像,就会形成模式。所以,在自然界中,到处都存在着模式。”简单明了的表述,数学公理式的语言,电影开篇主角马库斯的一段个人独白,恰也就是他为人的终极信条。这信条促成了马库斯心中形成偏执的念头,而在这一观念的指引下,马库斯也开始了自己解构世界的旅途,甚至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惜走火入魔。也许,所有有关终极,本质,核心的论断天生就是堂而皇之,空泛且虚伪的,它们用玄秘的语言伪装着自己真实的秘密,装出一副等待着被他人参透的高深模样,而事实却是,这些论断可以被任何人理解,因为它们都来自于人的本性。世界真的可以被几个数字,几条规律,几个公理所概括么?人们就是喜欢打着“便利”的旗号来进行一系列不必要的化繁为简,而并不考虑这种简化的后果。而当这种简化有了结果--真的通过所谓的研究得出了某些“结论”,曾经充满颜色与动感的世界一下子就沉默与黑白了。“结论”,就是要否定世界最大的乐趣--变化,把感性的人变成冰冷的机器与程序,而“结论”的少数掌握者,则依旧可以独享那个多彩的世界。可是,究竟为什么人们如此钟情于“结论”呢?

    因为这是“科学”,多么富于高尚的道德感的理由,这样的回答让真正的答案距离人们越来越远,就像真实的世界与人们越来越远一样。倒不如是一种叫“心魔”的东西在支配着人们。不是说人们不需要一个多样的世界,也不是说人们真的喜欢生活在被符号和数字支配的空间里,只是,所有的人都不愿让将世界的变化共享给他人,而是宁愿独享这美好。结果就是人们罗织出一系列用来欺骗和统治的“原理”与“结论”,然后再努力使自己成为这些被称为可以用来解密世界的“钥匙”的持有者。把大多数人禁锢在静止的世界里,这样,持有者们就不必担心还会有人来与之争夺这个真实的变化的世界。“科学”只是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中的一种,其他的,譬如“宗教”“政治”,无一不是如此。在电影里,一串仅仅是由于电脑故障产生的数字,却能够让人为此疯狂,证券公司的人们认为这是预测股市走向的密码,教会的人们说这是上帝之名,马库斯则更是把它当做了自己就是上帝的理由。所有的人都在争夺着这神秘的密码,因为在他们各自看来,这密码就是自我统治世界的一种手段。金钱,信仰,权利,在它们的表面之下,包裹的就是人的不可告人的欲望,享乐与自私交织而形成的欲望,这欲望就是所谓的“心魔”。为了能够拥有欺骗他人的机会,首先人们不得不理直气壮的先去欺骗自我,拜倒于一串数字之下。这个有点黑色幽默意味的故事在阿罗诺夫斯基的演绎下并没能让人有传统的啼笑皆非的感觉,相反,所体会到的只有无尽的沉重。记得在一部电影里,曾有人揶揄说俄国人的性格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一样,充满了不幸,痛苦,悲伤。而身为俄国人后裔的阿罗诺夫斯基用那片冻土之上的人们的思考方式给世界呈现了一个个丑陋的心灵。马库斯说,童年的时候妈妈告诉他不要直视太阳,而他却做了,结果就是他虽然拥有了过人的天才之力,但却再也看不见阳光。那片没有阳光的角落不就正是人们心里被欲望所支配的部分么?黑暗中的天才,想要解构世界的天才,最终,也只能自我解构。而世界,真的属于数字与公式么?科学,又真的能够为人类解决一切难题么?带着这样的疑问,阿罗诺夫斯基踏上了自己的思考之路。在两年后的经典之作《梦之安魂曲》里,他依然在不依不饶的质疑着科学,残忍的展示着人们丑陋的欲望--号称是科学的减肥药,最终却让电影中的母亲走上了吸毒的不归路,红色的连衣裙永远都成了梦中的记忆。而即便是在2006年的争议之作《珍爱泉源》里,似乎依然也能感受到,在看似玄妙晦涩的影像背后,阿罗诺夫斯基在告诉人们,科学永远不能带来生命的永恒,它只会让人遗失,真正永恒的爱情是不能靠科学换来的。《死亡密码》就是这样的一部开山之作,阿罗诺夫斯基之后所有的电影,也许都有各自独特的风格,但是不变的,却是那种严肃的质疑精神。

    必须承认,虽然《死亡密码》探讨的话题相当有深度,但作为阿罗诺夫斯基的处女作,导演自身较为浅薄的经历和当时尚不深入和成熟的哲学思考使得这部电影看上去多少有些心有余力不足的感觉,但是,除了为阿罗诺夫斯基之后作品奠定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外。阿罗诺夫斯基在电影中展示出的影像风格,对他之后的作品的影响似乎更为深远,尤其是《梦之安魂曲》。如今提到《梦之安魂曲》,人们津津乐道的除了导演对“梦”“欲望”“毒品”这些话题的探讨外,就是电影里花哨前卫的拍摄技巧了。但是,事实上,这些技巧无一例外的沿袭自《死亡密码》。快到已经不能用”凌厉“来形容的剪辑,大量的极具夸张效果的特写镜头运用,对开门,服药,注射等动作近乎繁复的刻画与描写,再配合上阿罗诺夫斯基自己极其钟爱的电子音乐,即便抛弃掉故事部分不论,《死亡密码》仅在视觉上就足以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当然,这种有点”冷酷“的风格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得了的。为了表现主角马库斯被脑子折磨的痛苦状态,阿罗诺夫斯基在对他的幻觉世界的描绘上可谓不遗余力。甚至说,比起深邃的主题,电影对于幻觉的刻画反而更让人印象深刻。当然,也许这本就是阿罗诺夫斯基的初衷--偏重于对梦境的展现。众所周知,心理描写是视觉艺术比起语言艺术最大的软肋,电影自身条件的限制使得其很难充分的表现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但是,在阿罗诺夫斯基这里,以往的不可能却都化为了现实。除了用传统的形象的方法展示主角马库斯被脑子折磨时的痛苦之外,阿罗诺夫斯基更多的加入了一些个人的新要素,比如说将摄影机固定在人物的身体后,随着人物身体的晃动,镜头也发生剧烈的晃动,虽然可能给观众带来极强的不适感,但是这种颠簸却似乎能人们绑在影像里人们不断跳动的内心与脑子上。除此之外,阿罗诺夫斯基在《死亡密码》中梦境的呈现里,还初次运用到了他的影像里另一个被人反复提及,甚至诟病之处--对于残酷的钟爱。被大脑所折磨的马库斯在心中不止一次的想毁灭自己的大脑,而在梦境里,这些想法被演绎成了“刺脑”“洗脑”等令人触目惊心的镜头,脑子上不时蠕动过的蛆虫,大脑里流出的鲜血,黑白胶片下泾渭分明的对比,足以令人作呕,但也足以令人体会到真实的残忍。而这极度逼人的真实,在电影最后发挥到了极致--马库斯在卫生间里将电钻活生生的刺入自己大脑的场面会让许多人在多年后都不会忘却这噩梦般的回忆。也许,正是这样成功的尝试,使得阿罗诺夫斯基在其后一发而不可收,《梦之安魂曲》里最后二十分钟令人窒息的表演,断肢,电击,GJ的交替出现,《摔跤手》里对于鲜血毫不掩饰的呈现。这些让人不得不感叹,阿罗诺夫斯基对黑暗的钟爱不仅仅是局限在幽暗的心灵里,在目光的注视下,他依然可以面不改色把最真实的残酷放在人们的面前供人参观。

    我不知道可不可以说阿罗诺夫斯基是美国独立电影圈自贾木许之后,在九十年代末以来最出色的导演。但是,在骨子里,我是希望阿罗诺夫斯基能够像贾木许一样特立独行,独立于大众之外的。可是,眼见他当年的锐气被所谓的成熟日渐消磨,到了《摔跤手》,甚至已经有了那么一点为“美国梦”歌功颂德的意思,又有谁能够不怀念他曾经黑暗无比,却又锋利异常的前世呢?据说,他的下部作品《黑天鹅》又将回到自己赖以成名的心理悬疑题材,虽然主角已经从十年前名不见经传的无名草根换成了大名鼎鼎的娜塔莉.波特曼,虽然他手中握着的已经不是当年皱巴巴的六万美元,可是但愿,他的那根对于心灵中的黑暗异常执着与敏感的神经不要在重压之下改变,甚至绷断。
  2.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处女作真是太神棍了,所以他把围棋当成日本人的我就原谅他了。

    克里斯托弗·诺兰同年的处女作也选用了黑白片为载体,据说成本六千美元,而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花了六万。

    我更喜欢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简约风格,不过黑天鹅确实让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神棍上了一个大台阶。

    片尾有个满有意思的彩蛋,亚裔小女孩揪住主角做乘除法,小女孩最后问:

    748除238是多少?

    答案是:3.14285714285714285714285714285714…

    “3.14”应对片名应该不难理解,然后就是3后面的这个奇妙的142857循环了。

    我偷个懒,直接引用现成的叙述,我们现在开始来玩这样一个游戏——

    我们把这个142857从1到6按顺序乘一下,就会出现如下6组数字:

    142857x1=142857
    142857x2=258714
    142857x3=428571
    142857x4=571428
    142857x5=714825
    148257x6=857142

    不知大家是否发现这6组数字神奇在什么地方,仔细看的朋友也许发现了,对,这6组数字竟然是同一个142857。只是数字之间位置改变了而已。

    当142857乘上7的时候,答案是:

    999999

    惊到了吗?还没完呢……

    当我们把142857这个数字分解成两组数字:142,857。

    142+857=999


    我们所142857分解成三组数字,14,28,57。

    14+28+57=99

    而1+4+2+8+5+7=27 2+7=9

    当然,这组数字中每间隔两个数字两两相加也都为9(1+8、4+5、2+7)

    当142857乘于142857时,它的结果是:

    20408122449

    我们将20408122449分解成两组数字,20408,122449。

    20408+122449=142857

    事实上,1/7的答案是:

    0.142857142857142857142857 …

    60进制中的360°的七分之一为:

    51.42857142857…

    ……

    你瞧,我说什么了,太神棍了!

    神在玩你,神在玩你,神正拿着个计算机玩你,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大概想这么说。

    其实我觉得片名该改成 Spiral 才更切题。


    埃及金字塔、π与142857神秘数字的渊源及内在联系

    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上面的链接或自行google
  3. 我籍由一个常数发现了整个世界


       和所有毕达哥拉斯主义者一样,数学家马克思(另一位犹太人更加狂热又理性)坚信全部外在世界的演进发展可以由数字精确描述和预测,掌握了某个二百一十六位的数字及其背后隐藏的规律,也即掌握了通往天堂的钥匙和了解宇宙万物的密码。《π》片散发出来的数字崇拜的神秘主义气味,让那些喜欢做几何证明又谨遵禁食豆子戒律的人们顿生相见恨晚之情。

      马克思六岁时直视太阳,眼睛被耀眼的阳光灼伤,落下偏头疼的毛病。十几年后马克思把自己关在唐人街的公寓里,用计算机捕捉到一个神秘的数字。该数字同时为华尔街公司和犹太教狂热分子追逐。前者妄图预测股市,后者希望开启天堂之门。每当这个数学家快要接近该数字的时候,或者计算机死机,或者脑神经短路,该神秘数字如同太阳,代表上帝般的不可接近的绝对存在。他观察混沌的世界,股票的涨跌,观察枝桠的分杈,潮水的起落,观察大理石般明亮的云层的变化,冥想某个数字潜藏的规律性。这个数字就是这个可怜的家伙的全部世界。
      
      马克思的疯狂想法也曾经出现在许多伟大的头脑中,该片构思有拉普拉斯的一个假设的影子。该假设认为,如果知道宇宙中所有质点的足够多的信息,我们就能够预测宇宙的下一刻的行为。影片导演阿罗诺夫斯基选择圆周率常数π作为线索,因为π是圆的钥匙,而圆则是整个世界。基督徒认为立体的圆--球体的中心居住着上帝,因为从球心到球面的任何一点距离相等,天体的运行也同样按照上帝的安排井中然有序地围绕地球运转,以至于但丁的神曲世界依照这种结构完美生长。平面几何的完美性让许多基督徒数学家相信,上帝一定是位几何学家。更有甚者,某些在山区居住的环形教派的信徒已经佩戴指环代替了十字架。

       现代社会对数字的崇拜同样无以复加。蓝血十杰用冰冷的数字管理通用。麦克纳马拉从数字计算断定美国会在越战中胜出。爱因斯坦要找到只带一个常数的方程,以统一所有力的世界。看来总有一天我们这个星球会被数字淹没。这些疯子的意图,用帕斯卡的一句话来表达贴切不过:我要制造的只不过是“一个骇人的圆球,圆心无所不在,而它的圆周则不在任何地方。”
  4. Darren Aronofsky处女作,黑白感确实为整个故事架构增添了几分锐气,不过与美丽心灵一样,表现科学概念并非影像叙事的长处,好在几段对话把男主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基本说清了,但现实发生与意识发生之间的界限模糊,多是闪白,图式空镜,缺乏内在动力线索,解读性无疑增大了很多,但形上的力量就散了,直到最后也不明朗。摄影剪辑方面很有其早期特色,延至requiem。
    好压抑的片子,片子不错啦,不过不适合用来打发时间。 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我会想起大学时候的一段时光,有时候人的脑子钻进死胡同里的时候真的很让人理解,我曾经就会很在意考试分数,我用了好几年去摆脱这个梦魇,等我摆脱后,我回首过去的,我自己都不能理解当时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