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中流击水(2021)

中流击水(2021)

又名: 红船

导演: 宋业明

编剧: 黄亚洲

主演: 王仁君 董勇 王志飞 马少骅 奚望 孙茜 林江国 曲哲明 宋佳伦 杨立新 刘之冰 严屹宽 宋禹 张宁江 于洋 徐永革 齐奎 刘梦珂 丁柳元

类型: 剧情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21-05-15(中国大陆)

集数: 30 单集片长: 45分钟 IMDb: tt16926264 豆瓣评分:0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因抗议北洋军阀政府镇压学生而被捕入狱。远在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发起营救运动,经李大钊秘密周旋转移到上海的陈独秀,终于认识到唯有通过革命推翻反动统治才能救中国,遂在上海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着手筹备一大会议的召开。由于法租界巡捕房的暗中侦查与破坏,一大会议被迫临时转移至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等一大代表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这艘红船扬帆起航,历经艰辛探索,率领中国人民奋勇前进,走向辉煌……

演员:



影评:

  1. 这部剧的特点是平,剧情平平,演员们演技平平,中规中矩的一部影片,除了演员喊口号和片头片尾曲比较燃,真的是一部非常平平无奇,平淡如水的剧,明明是在一个乱世,演绎一群充满了激情、热血的先人艰难地探索救国之路的非常激昂的剧,怎么就拍成这样了?

    倒是剧里蒋介石的塑造似乎与以往看的剧不一样,有点好奇会怎么刻画他?孙中山的扮演者是孙文专业户吗?走向共和国里的孙中山也是他演的吗?感觉算是剧中形象最符合原型了。王仁君演锦觅爹演技还还够用,在知否里就掉链子,这里的表演也乏善可陈。真不好看,14集弃!

    相似的年代,相同的历史人物,观众难免把该剧和觉醒年代比较,觉醒年代的演员演技比该剧强多了,剧情也更抓人,这剧的剧情真的比较劝退,看在题材的份上,给一个及格分

  2. 还原了建党至建军的历史,30集,看似长看完短,期待后面的历史接着拍。

    历史情节交待清楚,演职人员表现到位,特别是演毛泽东的王仁君相当传神,好评一片。

    片子整体气质把握较好,既有主旋律的力量,也有理有节,不过分渲染。看完后,结合历史知识,能够有所对应,加深了学习效果。特别是对陈独秀的家长制作风和右倾机会主义,有了更深了解。

    也有瑕疵,个人觉得,比如李大钊演得毫无性格,跟风拍马(陈独秀)。宋庆龄演员,形象不够沉稳,没有大人物风范。

  3. 由王霙演毛的那部《日出东方》与本剧选取的历史时间段几乎完全重叠,虽然日出东方这部剧已经是20年前的剧了,个人感觉日出东方的表现更为有力

    这段时间的红剧都要与《觉醒年代》作比较,觉醒年代的人物塑造与故事对白更生活化、接地气一些,所以“不像红剧”的觉醒年代更讨喜现代观众的喜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4. 算是《觉醒年代》的后传,讲了从中共成立到八一南昌起义的历程。

    开头的几位革命先辈们,都还正值青春年少,有热血也有爱情,那位邓颖超特型演员这里直接演了邓颖超的妈妈,可以说一开始周邓两人就是灵魂伴侣,是共同的理想让他们携手一生。革命本就是大浪淘沙的过程,在一开始信仰共产主义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知识分子、学生,很多人都只是追逐时髦而参与的,可以说鱼龙混杂,鲜血和屠刀吓走了很多人,就像一大的13位代表,最终走到建国之后的只有两位。

    其实我对里面荷兰人马林印象很深,尽管他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我相信他和白求恩一样是怀着一腔纯粹的革命热情来到异国他乡,后来他死在与纳粹的战斗中。

    孙中山晚年已经出现了独裁的迹象,光看入党的手续就知道,到死其实也没有摆脱帮会的色彩,也幸亏死得早了,不然评价估计要走低。进入晚年的孙中山对共产主义能认同多少,实在要打个问号,但是他想革新国民党却是真的,也许这也是他国共合作的真正目的,他曾经一手提拔倚重的太多人背叛了他,倚重的军事将领陈炯明背叛了他,手下那些国民党元老对他阳奉阴违,连他自己的亲儿子孙科也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放眼望去,除了妻子宋庆龄,他找不到一个能理解自己的人。此时的国民党已经对他来说是积重难返,他的威望和劝说已经不足以改变,所以他宁愿下一剂猛药,引入新的力量,倒逼国民党的改革,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武装,再也不看那些军阀的脸色。

    蒋介石其实也是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的,他看不上那些贪婪的旧军阀,但他又不可能走上共产主义的道路,所以他又是当黄浦江之狼,又是跟上海青帮勾勾搭搭,他一只脚踏在前现代,一只脚踏在现代,进退失据。他是个高明的权术家,但是实在缺乏真正的大局观。

    朱德的初登场,一个年逾40的既得利益者,只因为共产主义理论的醍醐灌顶而舍弃了一切,真正做到了不惑,你能说陈独秀对他的拒绝一定是因为偏见吗?恐怕未必吧,陈独秀从年轻时闹革命,形形色色的人物不知见过多少,多少曾经的同道中人分道扬镳,甚至反目成仇,比如曾经看好的周佛海只因为贪图享乐就退党了,曾经共同奋斗的吴稚晖害死了他的儿子,自己几度身陷囹圄,如果不保持足够的警惕心,只怕命丢得更快。

    看到第16集,毛泽东和李大钊畅想着自己儿子毛岸英能看到的未来,不禁感到一阵心酸,此时年轻的毛泽东,想不到会失去妻子杨开慧,几十年后又失去他疼爱的长子毛岸英,他的畅想有相当的部分已经实现,比如他能够看到岸英头发已经长得又黑又粗的时候,国家已经取得独立,那些外国军舰已经滚出了中国,但是他看不到岸英头发变白的时候,不过国家确实已经在那时出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他畅想的另外一部分却没有实现,他曾经幻想过孙中山真正当上了大总统,国共两党都实现了大发展,可是孙中山早逝,国民党背叛了共产党。在1924年,列宁的逝世其实已经为国共的合作布上了一层阴影,列宁去世也代表着苏俄的理想主义色彩正在逐渐褪去,之后就是斯大林与托洛斯基的恶斗,斯大林的掌权,也影响到了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各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孙中山拜祭了设立在广州的列宁灵堂,而就在次年,孙中山也去世了,也许他心中也早有预感,再伟大的人物,也有太多无可奈何之事。

    其中提到的几段婚恋,也很有意思。或是中途劳燕分飞,比如陈独秀与高君蔓,曾经患共患难多年,高君蔓坚定地支持着陈独秀的革命事业 ,但不可避免的是陈独秀为了事业牺牲的太多,包括了他的家庭,他尽不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甚至屡次连累妻儿,大革命还没开始时,两个人就已闹翻,虽然没有明确说,但很有可能是,陈独秀长期的不着家,令高君蔓的耐心彻底磨没,毕竟她除了是个知识女性,也是一个母亲,她怎会忍心看着孩子成日颠沛流离东躲西藏,更不要说大革命失败后,要眼看着自己的两个继子陈延年,陈乔年惨死,高君蔓没有多少错,她为陈独秀已经付出足够多了。再比如蒋介石与陈洁如,蒋对陈曾经也是非常喜爱的,在当校长的时候也是毫不顾忌地秀着恩爱,可是这一切都比不上自己的权力和江山,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转而与宋美龄结婚,“中美合作”,陈洁如成了那片被挥走的云彩。或是中途阴阳相隔,比如李大钊与赵纫兰,人们总是说胡适与江冬秀并不相配但却相守一生,所以说胡适德性好的,实际上胡适只不过是屈从于“母老虎的淫威”,外面的风流韵事从来不少,李大钊却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从未看不起发妻,相反能真正发现这位勤劳俭朴的女性身上的闪光点,赵纫兰坚韧顽强,坚定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哪怕丈夫牺牲,也尽心照顾孩子,默默支持共产党的事业。还有瞿秋白与杨之华,之前我曾听说过有关的电影《秋之白华》,这才对那位英年早逝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感情生活有一点了解,杨之华婚姻不幸,瞿秋白从不介意她的过去,对妻子和继女都非常疼爱(杨之华的前公公和前夫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人物,很难用好人还是坏人来界定,可以说在当时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极其复杂的),瞿秋白牺牲后,杨志华也一直坚持革命,一直到文革时迫害至死。也有相濡以沫共度一生的,除了周邓二人之外,还有对中共一大作出贡献的李达和妻子王会悟,尽管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始终未加入共产党,却始终信仰共产主义,夫妻二人相伴一生,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共产主义事业。

    其实整部剧中形象最鲜活的不仅仅是当时尚且年轻的领导人们,还有无数的小人物,比如石头,父母被反动军阀张敬尧害死,为了报仇,他跟着毛泽东进京请愿驱张,费尽千辛万苦进入黄埔军校,在24集中,参加叶挺独立团的石头在战斗中失去左臂,妹妹被反动军阀许克祥杀害,最后在秋收起义中牺牲,一直到牺牲时,他脸上依旧挂着那憨厚坚定的笑容。他的小妹妹石花,尽管只有十几岁,却像刘胡兰一样,坚决拥护革命,惨死在反动军阀的刺刀下。还有在矿山里累死累活形如牛马的矿工们,如宋黑脸、小油灯,他们的苦难让我们不敢相信人怎么能活成这个样子?他们就是当时旧中国数万万贫苦百姓的缩影,也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最忽视的存在,可就是这些曾经被视同蝼蚁般的存在,爆发出了世上最强的力量,敢教日月换青天。

    我们能看出这一阶段的中共,很大程度上符合马林的判断,就是一个早产儿,幼稚孱弱,他们也犯了很多的错误,很多早期的领导人都走了歪路,比如陈独秀,其实到死他都是一个忧国忧民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只是当时种种的形势变化,让他几乎崩溃,尽管从年轻时就闹革命,见识过无数的鲜血牺牲,但是他终究还是低估了这条路的艰险,眼睁睁看着战友李大钊的死,看着儿子的死,看着无数人因为自己的决断走向死路,我相信大革命失败是正是他人生最至暗的时刻,可他没能挺过来,而毛泽东人生的至暗时刻正是长征前后那几年,而他熬了过来,才有了后来的毛主席。还有后来的张国焘、李立三等人。还有很多尚且年轻的领导人们早早牺牲了,比如陈延年、陈乔年、林祥谦……只能说革命就是大浪淘沙,不是请客吃饭,是必然要牺牲的,没有足够坚强的意志,是不配走这条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