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天使之刃 天使のナイフ(2015)

天使之刃 天使のナイフ(2015)

又名: 天使的刀

导演: 永山耕三

编剧: 药丸岳

主演: 小出惠介 仓科加奈 若村麻由美 手塚通 和田正人 千叶雄大 藤本泉 町田启太 村上虹郎 北村匠海 清水寻也

类型: 剧情 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日期: 2015-02-22

集数: 5 单集片长: 50分钟 IMDb: tt4437352 豆瓣评分:7.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经营咖啡店的桧山贵志(小出惠介 饰),他的妻子被三名13岁少年残忍杀害。然而根据青少年保护法,凶手作为未成年人而得到额外保护。身为受害者的贵志及家人既不知道凶手的真实身份,也不知道少年们作案的动机。他的生活被彻底摧毁,人生的方向也发生根本转变。如是过了四年,少年们经过改造重新走上社会。而贵志不顾身边人的劝说,执意要调查少年们改造后的情况。在此过程中,名叫和也的行凶少年之一被人杀害,缺乏不在场证明且拥有作案动机的贵志一瞬间成为了最大嫌疑犯。以血洗血的复仇,以悲剧的形式迅速展开……

演员:



影评:

  1. 不太习惯未追完剧就写剧评,但看完第三话已确定日剧的改编与小说原著不会再有出入。既然看剧的豆友不多,希望剧透的也不在少数,为此我重新翻阅书本回顾顺便书评、剧评一起写。 这是一部从“平民侦探”视觉展开的犯罪推理故事,如果据前两话的表面案情,很难想象后续有错综复杂的内幕。根据日剧的进程编排,基本按照小说原著五大章篇幅(罪、新生、罚、告白、赎罪)铺开,除了内容跨度不一,顺序和细节几乎一模一样,可以说是一部完完整整的复刻影视化而已。 顺带温馨提醒,无论读原著或追剧,择其一足够,因为故事内容并无二样,没有惊喜;但就我作为看过原著,之后再追剧集的立场来说,小说原著打四星,那么日剧改编只能给三星,希望谅解。显然问题是出在唐突的演绎和衔接上,当然日剧配了大提琴伴奏这点我十分钟爱。 翻查百科资料,《天使之刃》小说是获得2005年第51届江户川乱步奖的优秀作品;就获奖的看点,我会总结归纳为以下三点: 1、文笔流畅,虽然没有宫部美雪阿姨的华美描述,但能把场景、心情、状态交代清楚,可在脑海中已经形成小剧场,对读者而言已经足够。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前段有拖拉乱调,中段才渐见佳境。 2、故事构思巧妙,这个巧包含“精巧”和“巧合”,作为推理悬疑小说,案件布了几层烟幕,案情也很曲折;其次,这是一部登场人物不多的小格局推理剧,凶手一直藏在里面,因此犯罪与动机很容易被作者串联起来。 3、立法的理念与反思,作品主旨会针对《少年法》各种观点进程阐述,故事可见分立两派论调:严惩派和保护派。 店长桧山贵志象征严惩派,各种偏激的言论: “为什么因为是少年,所以罪行会变轻,对于被害者失去的也随之贬值,如果国家不能给予他们惩罚,我想亲手杀死他们”。 加护人相泽秀树代表保护派,始终如一坚持观点: “孩子们是具有可塑性的,在他们身上存在着无限的可能。即使成长在恶劣的环境中,犯下严重罪行的孩子,以后也会通过反复努力获得自新。” 然而又在事件进展中,双方都各有动摇,记者贯井这个角色便是经历过后的中立派。关于贯井,无论小说还是日剧,起初都是个不讨喜的角色,随着剧情深入,才会发觉他才是全局最理性、最稳重、尽管处世圆滑、立场不定但仍是思想端正的人,毕竟上了年纪有过背景,他更希望通过发表作品将两派精粹观点和事例整理并传达给社会。 关于日本的《少年法》,针对未成年人犯有杀人等重大罪行一项: 不满14周岁,无论犯有多么重大的罪行只会进入儿童自立帮助机构,不得定罪。 14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下的少年也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16周岁以上蓄意杀人,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情况,原则上由家事法庭送往检察厅,可以处以刑事处分,对少年来说已是相当严厉的惩罚。 以下便是剧透内容: 要了解案件来龙去脉就需要知道故事中发生的多起少年犯罪事件的人物关系,整理如下: 案件一,被害人:前田祥子(成年); 加害人:八木将彦、泽村和也、丸山纯(初中生); 加护人:相泽秀树(成年); 案件二,被害人:小柴悦子(幼年); 加害人:相泽秀树(初中生); 目击者:前田祥子(幼年); 案件三,被害人:龙泽俊夫(成年); 加害人:前田祥子(初中生); 加护人:相泽光男(成年); 案件四,被害人:八木将彦、泽村和也(高中生); 加害人:丸山纯(高中生); 案件五,被害人:贯井朋友的儿子(幼年); 加害人:X少年(初中生); 案件六,被害人:X少年(初中生); 加害人:贯井的朋友(成年); 虽然案件五、六与主线无关紧要,但从中也能看出,这就是冤冤相报的循环链结,因为信息被阻隔,生活定格在不幸的阴影下,被害方家属的恨意只会积聚无从消散。 主线案件 主谋:仁科步美(龙泽俊夫的女儿); 执行:丸山纯; 从罪:八木将彦、泽村和也; 恶意策动者:相泽秀树; 如果说步美因为怨恨而狠下心肠,相泽秀树因为心虚而触动恶意,那么丸山纯则是天然的恶,全剧最让人心寒那一句应该会是他的恶之理念:“学校太无聊了,我们只是在玩着这个年龄才可以玩的游戏”。《少年法》在保护少年成长同时,又为“恶”提供了武器。 虽然作品没有详细描写,但也间接投射其家庭教育的缺陷衍生出“恶”,可参考凑佳苗的《告白》。 另外,发现个有趣的设定:相泽秀树的事迹背景和上一档剧集《赎罪的奏鸣曲》御子柴礼司一样,有兴趣可以当前传看看。 关于少年犯分析《告白》影评

  2. 机缘巧合,甚至连基本剧情介绍都没看,更别提原著,如此无知的状态下点开了《天使之刃》。原因在于剧的简介上有两个点get到了,之前看了《变身》觉得wowow出品的剧蛮有意思,再加上之前看《为了N》对小出惠介也有了好感,仅此而已。看完后,我想读原著!这个剧给我了两个启示,更准确的说是两个困惑。 其一。 “未成年犯罪”是个永远也说不清的话题,其实对“死刑”的讨论也大致如此——一个孩子,或者说一个人,在铸下了大错之后之后究竟有没有权利得到救赎?是谁有权利决定他们是否该得到救赎,是否该被原谅? 交给法律?我想这是一个粗鲁的选择。在我眼中,法律从来不是一个维护正义与公平的利刃。它太过死板武断,洞悉不了那看似相近事件背后千万种不同的缘由,纵观不了整个前因后果;它太过简单局限,往往被律师的花言辩解或者法官的认识偏差导致了不同的判决。仅靠法律来决定一个人的品行,太不现实。 交给被害人?我想这是一个可怕的选择。被害人虽然是最直接的、最应被同情的相关者,可他们也往往会由一时的愤怒或痛苦所击溃,被任由情感支配的自己折磨的无法理智的判断。更何况,一个普通人,即便同样被害,也会有或好或坏截然不同的反应吧。把权力交给他们,会导致怎样的因果循环呢? 交给保护人?我想这是一个不负责的选择。他们看到的,往往只是犯事者事后或因害怕而选择忘记、掩藏过去的自己,他们的忏悔是畏惧后果、害怕面对自己还是真心想要悔改,谁又能看出来?把恐怕犯事者自己,都往往不能明确的判断出来吧。保护人,或者说监护人,怎么能凭借这一面的表现来判断它是否改过了呢?而且,犯事者在事前,在邻里眼中也被常常看做是个善良的孩子吧。 片子里,每一个未成年犯,都受到了法律的保护,但我觉得这份粗暴的保护往往成为了一种纵容,却没能真正呵护他们——畏惧与不安仍在善的心中折磨着他们,恶之念却在这不解释的庇护之下恣意生长。他们的不到真正的救赎,只能永远沉浸在无法原谅的自己,或甘愿在恶之路上坠落。 究竟怎样才是对恶的救赎?真的有可能对过去确实存在的恶,得到真正的救赎吗? 不知道! 其二。 错误的过去,自己讨厌的存在: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面对? 我们都有害怕面对的过往,我们都有用谎言编织的曾经。即便大多并无恶意,也无所伤害。但——正如剧中——一旦一个巧合被扣连,巨大的惯性让每个因害怕伤害造就的谎言撞击成了一系列可怕的伤痛!律师害怕被戳穿年少杀人寄去了贵志妻子的照片;妻子纵然威胁律师寄去了救命钱慰问当年自己杀害的老师的孩子,但也不敢真正登门道歉或者告诉丈夫;老师的女儿因为怨恨决定报复;眼镜少年常年被欺压所以要报复同伴;同伴们害怕视频暴露选择杀了贵志妻子;妻子夕日好友害怕面对过往,死守过去的秘密……每个人怀揣着自己的秘密,别情绪左右,终究因害怕造就了更可怕的悲剧。 至于小出惠介的角色,我想,我是完全认同的——我想,如果是我,我也会选择用自己的力量去揭开过往所有的疤:即便接受不知道、承认被掩盖会更快乐,可我宁愿去追寻真相的残忍、去触摸真实的痛苦,而不情愿被欺骗,或者称为被呵护的“知道越少越快乐,知道越多越危险”这样无知的幸福。 可现实,我们往往还是在制造善意的谎言,同时也生活在被粉饰的世界中。而哪一天,哪一环,也许也会造就意想不到的问题吧? 谁又知道呢? 写了这么多,但还是感觉总结不了自己看完之后的思绪和困惑。总觉得顺着剧的节奏,若有若无、或深或浅的想法不时地撞击着我,却难以持续或得意延展。望过后几天能有机会把书一看,再有所思,在做补充吧。 欸,这篇文字已经偏离的和影评没什么关系了。就当是自己观后的一个小小感想之总结吧。

  3. 我们常说孩子是天使,但如果有一天“天使”犯了决不可饶恕的罪过,我们是否仍需要像守护天使一般守护他呢?

    仿佛是为了刻意吸引眼球一般,祥子脸上的刀痕醒目而刺眼,像交通灯一般任谁都无法忽视,又另谁都不禁怀疑这案件竟是出自初中生之手这个事实。同时引出了贯穿整部剧的对待青少年犯罪的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取向。我就简而称之为严惩派和改过派。当然,所谓严惩派,在剧中本身是不存在这样的人的,我只是为了讨论方便而加的。而主角在对改过派时也并不是直接反对,而是通过不断的质疑和反问的方式。所以说主角并没有现成的观点,他只是想要去“找”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所以所谓的严惩派更多是为了方便讨论。让还并不懂刑事案件意义的青少年去无理由地承担和成人相同的罪责,这显然不够文明。

    显然,这部剧要去讨论的东西的价值要超过剧本身的价值。说真的,剧本身拍得并不出色。核心演员除了小出和若村麻由美(当然还有警察先生)之外几乎都是生面孔,居然乃团也派了3名核心参与了演出。并且正如众多评论所言,我也认为这次小出的表演很糟糕,当然需要承认这个人物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矛盾的,内心有座火山外表却还是要像片草原般纠结的角色。但小出在表演时让人更多地感受到的却只有混乱……而我接下去想要讨论的就是这部剧的现实意义。

    回到剧本身,思路还是很清楚的,作者想做的无非是想通过推理这个框架,借用主角桧山贵志去发掘事实的真相,并同时探讨这两种对待青少年犯罪的看法。就剧情本身而言,通过4年之后主角桧山的意外卷入开始,主角重新燃起了对4年前案件犯人的状况进行调查的欲望。同时,也由此卷入了新的一系列事件。并最后将这些面前和背后的案件串连在了一起,构建了一整幅描述青少年犯罪和犯罪之后生活状况的图景。

    在3名犯人杀害祥子的案件中,丸山纯是主谋和核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整部剧中真正极恶的二人之一,而且事实上还远超那名律师。八木和逢村的作案动机是恐惧,而丸山的动机则是“帮忙”和报复兼有。这里的“帮忙”带了引号则是因为它只是一个装点门面的、充满孩子气的和并不重要的理由。因为就因为从仁科手里的那些不可被求证的所谓证据(加害者的信息无疑是保密且不可证实的)就足以让他制定这杀人计划么?这显然不可能,所以应当认为丸山的报复是必然的,早有类似预谋的。并且更令人吃惊的是丸山显然是那种想到就去做的人,即使是杀人这种事,他也依然能够冷静地分析思考具体的操作方法。说他是杀人魔其实一点都不为过。并且像他这样的人平时就戴着面具生活,所以4年的改造只是让他换了一副更精致的面具而已,丸山本人还是那个丸山,那个冷酷、充满憎恨、狂妄的丸山。而从改造结果来说,逢村是最称的上是迷途知返的,改造后的他不仅仅在管教所中表现良好和成熟,其还更想要去赎罪,找回4年前的真相然后弥补一切。而八木的管教结果似乎完全没有变化,依旧是我行我素。

    看似因同一罪而进入管教所的3名青少年,出来生活后却选择3条不同的路,这样的安排显然是经过作者精心设计的。

    严惩派和改过派虽然在对青少年犯罪的行动主张上截然相反,但是不可否认,其对于犯罪问题本身的看法上是不矛盾的。严惩派主张严惩无疑是站在被害人角度,血债要用血来偿还。但严惩又不仅是为了让青少年在铁壁里反思自己的罪过,同时也是对其他青少年的一种威慑。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减少这样的事情。而改过派的主张从加害人出发,认为青少年有着可塑性,通过这一点,不仅可以让加害者赎罪悔改,还可以让加害人以后造福社会。而其限制加害人信息公开等举措无疑也是以此为出发点而做的。这个思路的目的依然是为了整个社会着想。

    对严惩派的批评暂且不说,作者的剧情设置想要讨论的是改过派。回到3名少年的4年改造却是3种不同的结果,作者想要表达的显然就是:即使是承认青少年的可塑性,但不可否认这种可塑性也是有限度的,不是每个少年都能被改造得更好或被改造成理想的模样。这个结论,放在桧山的妻子祥子和那个律师身上同样如此。人确实有可塑性,但这可塑性却是有限的,不可能期望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一点恐怕就是这部剧里对改过派最为激烈的批评了。

    然后就是剧中最为明显的,即受害者的遭遇。这一点很多人说过。明明是作为受害者,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却又远要比加害人的压力要大得多。以剧中桧山和他的丈母娘为例,他们明明刚刚遭受了丧失亲人的痛苦,心中的悲痛都还没有平息,随之而来的就是足以使正常人崩溃的媒体和社会压力。“幸灾乐祸”的媒体不顾时间般地骚扰不断,周围的人也都敬而远之,好像接近被害人就会染上霉运。可是真正的加害者一方却在外界谁也不知道的角落,受保护地过着日子。事实正像桧山所说,这一切都太奇怪了。被害人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煎熬,明明连加害者是谁也不知道却还要忍痛去接受他们的亲人已经不在的事实,而媒体和群众却还要来雪上加霜。而加害人却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从此事情与他们无关。在这样法律的结果之下,被害人和加害者的角色似乎互换了一般,那到底有罪的是谁?

    那么再接下去看看祥子被杀一案的根本原因。虽然丸山是主谋,但是直接的原因却是帮仁科的忙。仁科以为曾经杀了她父亲的犯人根本没有悔过之意,反而幸福地生活着,还有了孩子。同时看到自己重病,她母亲拼死拼活,因此才有了杀人的念头。而这后来证明是那个律师搞的鬼。那个律师因为憎恨向他威胁要钱的祥子才最终想到的这个借刀杀人的方法。但是仔细想想,这样的悲剧究竟是否能够避免呢?最直接的问题恐怕出在仁科那一环。如果被害人家属知道加害人姓甚名谁,知道他的遭遇背景,至少也知道从前的加害人有无忏悔之心,和现在的改过情况。情况是否就会发生根本性的不同呢?我坚信如此。所以,最大的问题依旧是出在被害人和加害者之间的信息不通畅,所以才会产生的这样的悲剧。

    所以这样一来,这部剧想要探讨的东西就很明白了。作者并没有提出一个观点,但却提出了一个方向。

    首先,青少年无疑是有可塑性的,但应当承认不可能每个犯罪的孩子都能被改造成对社会有益的人,社会管教应该做好没有一点用处的准备。并且,对于某些严重的罪行,也需要严厉的惩罚机制。同时也需要注意对被害者的保护,被害人首先使无辜的。再者就是对被害者和加害人之间信息交流的完善,青少年的隐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青少年是否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正视与否可能有点难度)。在承认这一点的基础下,青少年的改造才能够开始。要知道,人命这回事绝对不像丸山所说,“是一场有年龄限制的游戏”。

    总之,剧本身通过创设了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推理情境去讨论这个问题,剧本本身的思路是很棒的。但是……这个但是一会再说。

    总的来看,前面是一系列的铺垫,而最后的矛盾都集中在劫持咖啡店事件中爆发,然后缓一缓,到揭示那个律师(名字记不清了)是主谋为止又是一次爆发。到这里接起了所有的线索,是全剧最精彩的部分,当时瞬间就有一种通畅的快感……但这件事虽然是串连整个故事的关键,在分析中我却没有提多少。主要是因为它立论的方式是攻击信息源,对于严谨的分析并没有什么卵用。

    说“但是”了,年轻一代的演技不尽如人意我已经说过了,丸山……呃,强烈的违和感。乃团的三位……如果说樱井的演技还……算……过得去吧,西野七濑的演技就属于不忍直视的地步了,即使是当背景还是不安分(樱井和千叶雄大谈的那次),虽说我还挺粉乃团的,还有若村麻由美演技爆表(虽说是老戏骨),好强大。剧情安排也有一种拖拖沓沓的感觉。总之,这肯定不能算拍的好的剧,却足够有分量。最后很喜欢片头那句话

    你出生之时
    你在哭泣,周围的人却在欢笑
    所以,你死去之时
    你在微笑,周围的人却在哭泣
    这样活下去吧
  4.       整个故事充满巧合和因果报应。以女主人公祥子为中心,她作为少年犯,被少年犯杀死,这算得上一种因果报应;而戏剧性的巧合在于,她为弥补自己的过错,为救治被害者的女儿,她威胁了另一个少年犯,而这个少年犯通过设计,最终使被害者的女儿在重获新生之后,也成为了一名少年犯。
          这种用少年犯大集合的方式呈现了多种未成年犯罪的形式和动机:由于校园欺凌而起的杀意、在一时大意下的冲动犯罪、被害者亲人的复仇、被威胁后精心部署的借刀杀人……这些多种方式的串联使得整部剧足够精彩,细细推敲存在一定漏洞,但关注于未成年犯罪和未成年保护法的目的已达到。
         为什么要表达这样一个主题?近十年里日本涌现了许多关于未成年人的犯罪的作品,《彷徨之刃》中一时歹念将女孩残忍杀害的三个高中男生、《放学后》因为被窥探到了青春期的秘密而杀死老师的女学生、甚至《告白》里青春期里自卑作祟的证明性杀人的少年A和少年B……青春期情绪的敏感和波动是未成年人犯罪最主要的成因,这也是日本人文主义所推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尽力保护未成年人的初衷,起初他们坚信未成年人的犯罪需要宽恕,他们只是孩子,这一时的过错不应该使其贴上“恶”的标签,我们大人们应该给予他们全面的保护,抹去这一污点才能让他们重返社会。但手段日趋残暴、未成年人犯罪率攀升的现状狠狠的给这些保守派们打了几个重重的耳光,而这些真实的案例经过加工、放大再被搬上银幕之后能进一步刺激人们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定性上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过于放纵的政策下已不能有效控制的反思,而目前日本已修改的未成年保护法也进一步证明了这点。
           再回到这部《天使之刃》,剧情过于刻意是他无法避免的硬伤,但其核心能够表达正确的价值观即是值得肯定的。对于少年犯自身,已经犯下的过错是不能被抹杀的,其赎罪和弥补的主动权应该掌握在被害者的手中;对于整个社会的大人而言,做好事前的干预,帮助事后的直面解决,留给这些孩子重新走上社会的空间才是最正确的保护方式。
           有因就有果,有果就有因。要打破循环就要从已经发生的恶果中直面恶因,一味的逃避只会成为恶性循坏,甚至蔓延成为一种社会性。当下日本一味的否定历史和过去,逃避的不仅仅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话已至此,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