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刚刚写完一本关于塔希提的长篇小说,其中还捎带写到了高更在那里的经历,原本对这部电影是颇为期待的。可惜看完以后,难免有点失望,感觉影片把一个追求创造性的画家生活,写成了一段平庸的“三角恋”。
高更在塔希提的生活经历是怎样的呢?先看看我的小说中的这几段描述吧:
1891年4月初,法国著名画家保罗·高更(Paul Gauguin)在家人离开后,启程来到塔希提岛,住在距首都帕皮提40公里处的一个村庄里。在这里,他从当地毛利人的身上找到了创作灵感,与当地女人的爱情也滋润了他的情感,他创作了一批具有塔希提风味的画作。可惜拮据的生活和恼人的健康状况困扰着他,让他难以为继。1893年8月,身无分文的他不得不返回法国马赛,继承了叔叔的遗产。
然而,巴黎的生活仍然令他厌恶,他的作品拍卖也非常让人失望,这促使他决定重返塔希提岛。1895年3月,他再次告别巴黎,前往塔希提,从此没有再回欧洲。在这里,他的生活也充满苦痛和烦恼。转年4月,他腿部的旧伤复发,不堪忍受的痛苦让他持续不断地产生了绝望的念头。到1898年,贫困、失望和精疲力竭严重摧毁了他的精神和心灵,加上不堪欧洲人的蔑视,这年2月14日情人节这天,他干脆服毒自杀,幸而被人发现,送进医院救治,并进行恢复治疗。到1900年3月,高更因贫病交瘁,已经无法拿笔作画了。在塔希提居住期间,他也卷入了岛上出现的那场反华浪潮,曾贴出布告,提出要组织集会“讨论阻止华人入侵的办法”。
1901年,高更离开塔希提岛前往马克萨斯群岛。有些可悲的是,1903年3月13日,他由于想保护土著人的利益,遭到宪兵吉施奈依的诽谤和非难,因此被法国殖民当局判处3个月监禁,罚款500法郎。不服判决的高更想要上诉,却筹集不到去申诉的路费,处境出奇地悲惨。结果是,在这年5月8日上午11点,身处监禁中的保罗·高更不幸去世,在画架上留下一幅尚未完成的风景画,画名是《雪中的布列塔尼村庄》。
以上就是我的小说中对高更在塔希提生活的一个概括性描述,显然,从这里可以看到,高更在塔希提值得讲述的故事不少,不只是单纯一个爱情故事。
也许导演或编剧认为只有写这么一段“三角恋”才有所谓看点,其实,这是回避了塔希提婚恋生活的真实情景。实际上,片中的女主“德胡拉”应该是一个综合形象,也就是说,高更当初在岛上,并不是只找了这样一个女子成婚,“德胡拉”是高更交往过的诸多当地土族女子的“合成体”。事实上,当地土族女子性情开放,与众多男子交往,并不在乎贞节。倒是有好事者,真的去深挖了高更当年的模特,找到了与画中女子相似的真人。
其实,我是很想知道高更怎么去创作那幅名作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的 ,可惜电影没有提供任何这方面的情节。片中说到画画,基本也就是高更让德胡拉摆个姿势,或者看到德胡拉某个姿态,就开始画她,并没有去讲述高更画某幅画时有过怎样的想法或追求。这样,我们基本看不出高更作为“画家”的存在,而只是作为一个苦逼“丈夫”的存在。看看下面这幅画,可知高更并非只画了“德胡拉”一个女人,而是画了好些不同的当地女人,这其中还体现了当地文化、宗教对他的影响,可在电影中,却都看不出来。
还要吐槽的就是,德胡拉从头至尾基本就没什么戏,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趴在床上。这个女人有什么喜好、什么性格、什么故事,可说都看不到,她的存在,就是作为高更的“模特”,顶多最后有点无聊、寂寞,便跟当地男人产生了感情。
此外,片中对塔希提生活的展示,也仅仅是一些风景,缺乏展现那里的风俗、宗教等方面内容,这也让我感觉有些失望,估计是编剧对那里的生活并不熟悉,不知道如何去编故事。甚至就是画家如何画画,如何用笔、用颜料等等,也很少展示。显然,按现在的方式拍,是很难拍出画家的神韵的。
当然,男主文森特-卡索的表演还是非常投入、认真的,将高更的穷愁潦倒展现得非常真实。片尾的音乐也非常棒,值得观众把字幕看到结尾再起身离开。
摘自《去他的父权制》:
2017年,爱德华·德吕克导演的电影《高更:爱在他乡》上映,引发丑闻。在这部讲述画家高更1891年初访波利尼西亚的电影中,导演有意隐去了高更在塔希提的妻子只有13岁的事实,对高更其他的恋童关系更是讳莫如深。光看这部电影,观众根本不会意识到画家的行为举止是彻头彻尾的殖民者做派,就连他的性幻想都非常具有殖民主义色彩。
2018年上海电影节展映影片
片名:高更:爱在他乡/ Gauguin - Voyage de Tahiti
导演:爱德华·德吕克
编剧:爱德华·德吕克/艾蒂安·科马尔/托马斯·利蒂/莎拉·卡明斯基/保罗·高更 主演:文森特·卡索/图黑·亚当斯/马立克·兹迪/帕泰·海克帝尼/佩妮莱·卑尔根道夫
类型:剧情/爱情/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 波利尼西亚语 上映日期:2017-09-20(法国) 片长:102分钟
高更,不了解,基本认知的唯一来源是多年前读过的《月亮与六便士》,虽然这是一部小说,但众所周知人物原型是高更,所以我也就把高更跟小说中的主人公划等号了。自私,冷酷,没有人味儿……纵有再多才华也不是一个好人。这就是一个无知的年轻人简单粗暴的理解力。那时候的观念就是,首先人品要端正,才华什么都在其次。而至于小说中的这些缺点,让人感觉,这个烂人,简直不配生存在世间,不配得到人们的喜爱。更由于人品恶劣,相都能由心生,能画出什么好作品来?!而事实上,那时的我在对他如此盖棺论定的同时,根本没有看过一幅他的画作(即使当时能看到图片,也是完全没有分辨和鉴赏能力来判断其艺术含量的)。看到这段描述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怎么这么熟悉的感觉?是的,时至今日,当我已经意识到从前的自己如此浅薄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很多很多的人每天在对自己完全不熟悉,不了解甚至没见过的事物进行着主观,自以为是,脱口而出的评价甚至抨击。
噢,好吧,其实时至今日,我对他还是没有多少了解。他离我太遥远了,年代远,国度远,领域……也远。
至少这部电影,让我们对他的了解多了一点点。仿佛在刻一座雕像,从一块大原石,削掉一些不属于他的碎料,遥远的身形影影绰绰,真正的样子也许永远无法知晓了。
这部电影没有什么深刻得死去活来的情节,故事的线路非常简单。高更,为了追求自我,为了诚实地对待自己的内心,放弃了城市,放弃了家庭,放弃了六便士,来到了塔希提岛。邂逅一段爱情,在这部电影里,他是一个充满浪漫情怀的艺术家,跟我们小说中的认知不同的是,他为爱痴狂,对爱情的执迷居然在某一时段超越了他对艺术的追求。找到了女神后,他的艺术之源如火山般喷发。为了女神能留在身边,他居然从喝露珠的状态掉到地上了,他开始在意女神,开始疑神疑鬼并驱赶女神身边的蚊蝇们,开始去摸索着地上的六便士,甚至为了六便士抛弃了自己的艺术,以病躯去做苦力……这个循环很是诡异,有了女神,就有了无穷的灵感,有了灵感就有了作品,但为了继续拥有女神,他又不得不放弃灵感……可悲的爱情,为了她放弃了自我,而放弃了自我的你,也成为了她放弃你的理由之一,这也只是一个理由,甚至并不因为后来者比你优秀,只是不爱了,就是不爱了。爱得有多深,伤得有多重,失去了女神的高更,从此一蹶不振,拖着病体离开塔希提,与女神永世再不相见。
艺术,到底是什么?对艺术的认同,到底又以什么为依据?那么多的艺术家,在生前穷困潦倒,却在死后声名鹊起。作品,始终在那里,没有变过,变的是人们善变的心。
太多的人生选择题,都可以用“月亮与六便士”(物质与精神)来类比,于普通人,选择六便士毫无争议,因为,我们根本就是一群月光照不到的可怜虫,偶尔照到一两点,就以为自己已是大大的艺术家了,激动地蹦达了半天却还是扑着六便士去了。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更多的是艺术选择了他们。他们的大脑充满着月亮的光芒,始终抬头张望,哪有机会看到地上的六便士呢?
塔希提岛因为有过高更而闻名遐迩,想起我多年前去过西安,当时就想“哇!来到了贾平凹所在的城市呀!”而同时也想起一个故事,忍不住发笑。
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镇上有个财主,家大业大,人们都想攀龙附凤。结果有一天,一个乞丐在大街上奔走呼喊“啊啊啊!财主刚才跟我讲话了耶!”大家惊讶至极,纷纷追问情况。乞丐说:“我刚才到财主家去要饭,结果刚好财主本人走出来了,我说大爷,赏口饭吃吧,结果你们猜他跟我说啥?”众人像小学生一样追问:“说啥了?”乞丐答:“他对我说——滚出去!!!”
最后,给个八卦:男主角高更的扮演者文森特·卡索,居然是大美女莫妮卡贝鲁奇的前夫。
他演的,还挺好的。塔希提岛,也真的是风景如画,但对于此刻的我来说,太热了一点。
從藝術家偏執自私的討厭鬼模樣到遇到繆思德胡拉後靈感迸發但是依舊偏執的控制狂模樣再到發現繆思竟然有外遇後搬家並為房租養繆思而放棄繪畫做起碼頭工人的辛酸模樣,但依然此時有極強的控制欲將繆思鎖在家裡。(但是外遇哥哥還是來解救德胡拉了)
最終,碼頭工人高更看著遠方的海天一線,決定回法國。。有點突然但是眼神說明一切(對的確認過眼神)
回到住所發現繆思竟然還在,他告訴她 :我要回法國了
她說:我知道
然後從櫃子裡拿出高更很久沒用的畫筆給他
高更劃下了關於德胡拉的最後一張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