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的老电影。
导演是个意大利人,为何要拍摄以美国和墨西哥为背景的西部片,我没来得及查资料。我想应该是当时一种流行的电影风格吧。
电影整体节奏是比较明快的。类似于其它的经典西部片,快意恩仇是主线。但又加了点种族歧视的味道在里面。另外,有点小幽默,里面讽刺了某些宗教的虚伪,还有那个「女蜂王」的设定,也很有趣。墨西哥警长与当地黑社会的关系也很有意思。另外,里面的黑社会老大,同时又是大庄园主,纳税大户,大善人,教会的慈善资助者。其实,这电影年代虽久,但现在看还是有现实意义哈。
另外,这电影啊,我看的是两个版本:
一个时长是1:34:57(84分钟.9.83G)英语音轨。
另外一个时长是1:45:42(105分钟,2.12G)。里面有俄语、英语、意大利语三种音轨。
我查看了一下,这个105分钟的版本,应该以意大利音轨为准。英语应该是配音的,因为英语的对话与影片画面人物的嘴型物对不上。有网友说,看英语配音时候,看到人物光张嘴不说话,满影院都笑场了。确实有这一个问题。
意大利音轨的配音跟画面是对的上的。
另外,两个版本之间相差了大约20分钟,里面剪掉了一些多余的情节。我对比着看了一下,大致并不影响观感。
至于还有西班牙版本的107分钟的,我没有下到。它与105分钟的只相差2分钟,应该是剪掉了一些少儿不宜的镜头吧。尤其是「女蜂王」与「快刀之间,俩人从相爱相杀突然就转场到了「快刀」被众人绑着鞭打,中间肯定是剪掉了一截的。因为太不连贯了。
下面简要介绍下人物。
影片的主要人物,正面人物两个:
一个是活跃在德州的赏金猎人乔纳森·科贝特。
一个是墨西哥流浪汉库奇洛·桑切斯。「库奇洛」是「快刀」的意思,也就是这个桑切斯是个用刀高手,有点类似我国的「小李飞刀」。
至于反面人物,基本上都出现在下面的婚礼照片上了。
主要反面角色:
布鲁克斯顿(又译:布罗克斯顿):铁路大亨,想在德州修建铁路把美国和墨西哥连起来。为此不惜手段。
切特:米勒的儿子,花花公子,喜欢玩弄幼女。
冯·舒伦伯格:奥地利男爵,上尉。枪法很准。是布鲁克斯顿请的保镖。这是个不辨是非只认钱的角色。
照片中的其他人:
莉齐:布鲁克斯顿的女儿。婚礼出现,最后到墨西哥「追凶」出现。打酱油的角色。
林奇:布鲁克斯顿的秘书,从头到尾没说话。基本没戏分。打酱油的角色。
梅丽莎:戏剧演员,估计是布鲁克斯顿的情人。105分钟的版本,在婚礼上短暂露面,84分钟的给删掉了。但在影片后端,致爱丽丝的配乐中,短暂出现过。
米勒:应该算是大地主。就在婚礼上出现过,说了几句话就消失了。
米勒夫人除了这张照片,也消失了,估计是个群众演员。
简要情节如下:
一、科罗拉多小树林
影片开始,是三个劫匪在德州杀人越货后,跑到科罗拉多洲来销赃。
这三个劫匪呢,也很有趣。
他们销赃的对象叫戈利克,可是他们却不认识这个戈利克。
他们很害怕德州大名鼎鼎的赏金猎人乔纳森·科贝特,但也不认识科贝特。
另外,三人似乎眼神也不好。背后吊着那么大的一个人,他们都没有看见。
然后,也不讲信用。说好跟科贝特决斗的,然后又玩偷袭。
所以,难怪他们在影片一开头,就被科贝特拿来祭枪了。
这一段有删剪,但影响不大。就是科贝特让年轻劫匪解下腰带有点费解。其实,原盘是科贝特已经杀了两个劫匪,剩下的这个年轻劫匪向他求饶。所以,科贝特让他解除腰带,打算活捉他。没想到这小子不讲武德,也玩偷袭,结果当然是被科贝特一枪毙命。
接下来一段,是科贝特回到了德州,找到了德州的警长杰利科(或者叫治安官)。杰利科的办公室里是所有的通缉犯都被科贝特给清除了。杰利科很高兴,鼓动科贝特竞选参议员。
这一段德州警长办公室的对话,在84分钟里是全部被删除了。
然后是婚礼现场, 科贝特认识了布鲁克斯顿。俩人各取所需,达成了交易。布鲁克斯顿资助科贝特竞选参议院。科贝特如果竞选成功,则支持布鲁克斯顿修建铁路。
这里的参议员竞选,应该是德州的。甚至于里面提到的国家,我也觉得应该是指的德州。因为德州历史上曾经是一个独立国家。影片里还专门提到了德州独立的阿拉莫战役的英雄名称。而科贝特据说在德州比这些英雄更家喻户晓(当然是影片设定的,不是真实历史哈,科贝特是影片虚构人物)。
这里,出现了美女梅丽莎跟老头子布鲁克斯顿飞吻的镜头。这个梅丽莎出现在婚礼的合照中,且位置很突出,坐在布鲁克斯顿夫人的位置。但看年龄,她又不可能是新娘莉齐的妈妈,所以,应该是布鲁克斯顿的情妇才对。可是,情妇能参加婚礼拍照吗?我是没搞懂。
当然,在84分钟的版本中,这个镜头给删掉了。
然后是,婚礼现场突然来了两个不速之客:黄头发的麦考伊兄弟。
这俩兄弟出现的比较突兀:你的好朋友切特正在办婚宴。如果发生了凶杀案,也是悄悄的去找警长杰利科啊!为什么闯入婚礼现场呢?从事后分析来看,这是切特故意安排的。因为小女孩是切特奸杀的。黄毛两兄弟和墨西哥人库奇洛·桑切斯是目击者。
为了掩盖真相,切特和黄毛兄弟窜通好,嫁祸给墨西哥人库奇洛·桑切斯。为什么可行呢?这就涉及到电影里的一个主题:种族歧视。在当时的德州,墨西哥人是被歧视的。如果嫁祸给库奇洛,则一般警长都不会怀疑。有点类似与《杀死一只知更鸟》里的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只要认定你有罪,有没有证据都无所谓。根本不给你解释的机会。
那为啥黄毛兄弟要在切特婚礼上,当着众人的面来说出奸杀小女孩的事情呢?就是要给大家造成一种切特不在现场的假象。
可惜,欲盖弥彰,演的太过了,被老狐狸布鲁克斯顿看出了破绽。
想想也是,切特和黄毛兄弟头天还在酒吧喝酒。这事布鲁克斯顿知道,估计酒吧里很多都知道。这时候,切特居然当着大家的面跟黄毛兄弟说「好久不见」,这不是活见鬼吗!
老奸巨猾的布鲁克斯顿没有当场揭穿他们,而是借着这个事情,想让乔纳森·科贝特借此事再出一次风头,好让布鲁克斯顿帮助科贝特竞选参议员。
科贝特显然也是先入为主,根本就没有怀疑这个案件的真实性。他直接就接下了追捕库奇洛的任务。
接下来,就是按照故事线顺序,有条不紊的进行了。
科贝特与库奇洛的第一次交锋,是在墨西哥人的营地。但狡猾的库奇洛巧妙的逃脱了,还偷走了科贝特的马。这时候科贝特连库奇洛长什么样子都没搞清楚。
这一情节,两个版本里都有。没有什么删减。故事也很简单,就是表现库奇洛的狡猾或者聪明。
接着是柳溪镇的故事。
104分钟的版本,有一段摩门教教徒呼吁镇上的居民跟自己走的画面,还有几个破落户对摩门教的嘲讽。84分钟的版本给删除了。确实,这段完全没必要。
我们的大侠科贝特终于抓到了他认为的「库奇洛」:因为这个人穿着库奇洛的衣服,还骑着科贝特的马(前面在墨西哥人营地理发时被偷走的)。
可是柳溪镇的警长一眼就看出了真假:虽然他不认识库奇洛,但认识这个被科贝特杀死的家伙。
科贝特也被搞糊涂了。如果这个人不是库奇洛,那他为何穿着库奇洛的衣服呢?
接着,科贝特就在柳溪镇妓女处得出了答案:这又是库奇洛有意为之:找个人伪装成自己。
科贝特找到这个妓女不晓得是不是巧合。因为这个这附近的金矿已经关闭了,所以大量的人口外流了,以至于连一个旅馆都没有了。所以,科贝特在警长的介绍下,就住在了这个妓女家里。问题是,难道这个镇上就只有这一个妓女吗?且刚好这个妓女头天刚刚接待过库奇洛。
不管怎么样,从妓女口中得知,库奇洛跟着摩门教徒走了。
84分钟版本的在摩门教徒这一段开头删减了一小段,就是摩门教徒宣称找到了上帝的应许之地,他们要在这里安营扎寨。删除了基本无影响。
这次,科贝特很顺利的找到了库奇洛。库奇洛正在水边跟一个13岁的小姑娘鸳鸯戏水呢。结果,科贝特突然闯了过来。且用子弹挡住了库奇洛的飞刀。这是俩人第一次动手。
就在科贝特以为志在必得时,13岁的小美女莎拉来了一波神助攻——背后偷袭——开枪将科贝特击倒,放走了库奇洛。好在伤势不太严重。科贝特看着莎拉,想着虽然库奇洛跑了,但好歹解救了摩门教主的13岁女儿莎拉。可是,人家摩门教主很生气:「莎拉不是我的女儿,她是我的四个老婆之一。」
科贝特看着13岁的莎拉,一阵苦笑。
这里有个对比:一个是12岁的女孩被奸杀了,一个是13岁的莎拉做了教主的四老婆。
关于摩门教的教义,我不太了解。但据说摩门教的创始人约瑟·史密斯有四十个妻子。这里,导演似乎是有意在贬低摩门教哈。
接着是荒野牧场的故事。
深山老林里有一个牧场,里面住着一个美丽的女子和8个粗鲁的壮汉。不晓得他们以何为生,反正几个大汉没事就互殴锻炼身体。
库奇洛前来躲避,被众壮汉羞辱拒绝,但被女主人收留。经过考验(斗牛),库奇洛身体不错,直接被女主引入了卧房,开始了友好互动。但画面一转,库奇洛就被绑着挨鞭子了。
这一段说实话,没看懂。刚刚和女主还在温存,为何马上就被捆绑鞭打?是没有斥候好女主,还是不听话?
显然,前面应该还有一段情节。按照设定,女主应该是个比较强势的主,就是在跟男人交尾的时候,男人也必须听从她的命令。而库奇洛估计是精虫上脑,一时冲动,完全采取了主动。这让女主很不爽。于是下令处罚吧。
但两个版本都是一样的情节,从前一秒的温柔突然跳到后一秒的鞭打。应该是有少儿不宜的镜头,两个版本都给删除了吧。
不管怎么说,这时候,捕猎的科贝特再次登场了。
科贝特一出场就干掉了牧场的三个大老粗。这实力,让女主人刮目想看,马上把科贝特请入房中,且直言要跟他来一场亲密游戏。科贝特也直接指出:「你就是个『女蜂王』,你要的是控制男人,让他们为你精尽而亡,为你马首是瞻。」
另外一边呢,关在猪圈里的库奇洛成功策反了那群大老粗,说服他们一起干掉科贝特。
说实话,很佩服这个演员哈。真的跟猪躺在淤泥里,浑身脏兮兮的。
接着当然就是枪战了。这时出现了库奇洛帮助科贝特的情节:
库奇洛躲在草垛里给打算开门出来的科贝特打手势,告诉科贝特有埋伏。这让科贝特躲过一劫。
之后,库奇洛逃跑,科贝特干掉牧场所有的大老粗,只留下美丽的「女蜂王」独守空房。
有人说,荒野牧场这一幕很无聊,其实,我看还是有意义的。
第一,科贝特一个干掉了8个,显示了他的枪法的高超。当然他的枪法,从一开始干掉三个强盗就体现了。这里是再次加强。
第二,是展示科贝特的性格,面对女色,不为所动。在影片里,科贝特跟库奇洛、切特和布鲁克斯顿形成鲜明对比。库奇洛的老婆就是妓女,他自己也是有钱就去逛窑子;切特呢是真正的奸杀犯,喜欢幼女;而布鲁克斯顿则直接找了个美女演员梅丽莎做情人。只有我们的科贝特是直男,眼里没性啊。
第三,库奇洛帮助科贝特,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前面几次科贝特与库奇洛的交锋,库奇洛都巧妙的逃脱了。这让科贝特对库奇洛的「狡猾」有了深刻认识。但他并没有怀疑库奇洛杀人的真实性。但这一次,库奇洛是真的帮了他,这让科贝特开始对库奇洛的人品产生了好感。这才有了后面的转折。
第四,我想,荒野牧场这个场景也许是导演对当时美国西部的一种刻画吧。
库奇洛逃跑了。但好巧不巧,沙漠里方圆100英里内只有一个水源。他只能去那里喝水。这样,就给守株待兔的科贝特提供了条件。俩人终于在水坑处碰面了。
不出意外,库奇洛被科贝特抓住了。当然,库奇洛是不服气的。他嘲讽科贝特「你要不是手中有枪,根本就机会抓到我。」科贝特这次学聪明了,他知道库奇洛很狡猾,所以无论库奇洛说的天花乱坠,他就是不为所动。
但库奇洛还是用仙人掌刺伪装成毒蛇「咬」了科贝特一口。于是设计再次逃脱了。这次更加更加干脆,拿走了科贝特的所有东西,剩下科贝特孤身一人在荒漠里走了四五天,差点死在当地了。
这一次是科贝特与库奇洛第一次面对面的交谈。俩人谈到了关于法律的问题。科贝特认为法律就必须遵守。而库奇洛认为,不公平发法律就不应该遵守。这里提到了一个人「华雷斯」。后面墨西哥的上尉也提到了这个人。这个「华雷斯」有点类似于中国的孙中山啦,要推翻现政府的啦。所以,华雷斯在库奇洛眼里是英雄,但在墨西哥警察眼里是叛匪哈。
另外,这次,库奇洛抢到科贝特的枪之后,并没有杀他,而是告诉科贝特,自己不是奸杀幼女的凶手。
库奇洛来到了美墨边境的一个修道院,吃了修道院的烤饼,然后送给了修道院的修士一把飞刀。然后离开修道院越境进入了墨西哥。
而我们的科贝特在荒漠里游荡了四五天后,终于被过路的一家人给救了。
但我们的科贝特不仅不感激,反而恩将仇报,抢走了对方的马和枪。
这一段其实有点反常。这有损科贝特的除暴安民的正面人设啊!他抢走救命恩人的马和枪,跟强盗何异啊!科贝特为了抓强盗,自己反而成了「强盗」!真是绝妙讽刺!
不出意外,科贝特也来到了修道院。他隔着修道院的围墙,看到居然有人在用库奇洛的飞刀,给果树间果!
科贝特进去之后,才发现是一个修士在耍飞刀。真是没想到,这个偏僻的修道院还有会玩刀的修士哈。
当然,接着的一个修士,诨号「史密斯&威森兄弟」,更是牛皮:他不仅会是玩枪高手,而且还有一套人生哲理!
这个「史密斯&威森兄弟」,是美国的一家枪支公司哈。现在还存在。很牛皮的公司哦。不晓得导演在这里用这个名字有何意思。
这位「史密斯&威森兄弟」 点拨了一下科贝特。无奈科贝特坚持要把库奇洛抓捕归案。
库奇洛还是逃入了墨西哥。不忘初心的科贝特也跟了进来。他第一步是找当地警方寻求帮助。于是,我们的墨西哥上尉就出现了。
上尉戏份不多。他的主要任务是:
一,告诉科贝特,在墨西哥,库奇洛的身份,就是个叛匪。但抓不抓他,跟科贝特无关。
二,提供条件,把科贝特和库奇洛关在牢里,第二次对话。
三,当当地的土财主唐·塞拉诺派手下满城搜索库奇洛的时候,装聋作哑,任凭老百姓遭殃。
科贝特在上尉那里碰了一鼻子灰,于是直接去妓院找到了库奇洛的老婆——罗西塔——一个妓女。这个文化,我也是搞不懂哈。怎么会有人同意自己的老婆当妓女呢?以库奇洛的聪明,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搞钱来养家糊口啊。。怎么会反过来靠老婆卖身来养活自己(他把老婆的项链都拿去卖了嫖妓)。就这,罗西塔还爱着他!也许,穷人有穷人的活法吧。
这次科贝特的妓院之旅并不愉快,大闹之后,被上尉关进了警局。
然后,库奇洛也在大闹另外一家妓院后,被关了进来。
俩人有了第二次的对话:关于谁是野兽的问题。
科贝特把东躲西藏的库奇洛比喻成躲避人类的野兽,他要像杀死野兽一样杀死库奇洛。
库奇洛反唇相讥:「我是野兽,你又什么呢?」
这话的意思就是,你也是野兽啊!
接下来,库奇洛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为什么科贝特也是野兽?
1、因为科贝特不会思考。当别人告诉他库奇洛是凶手后,科贝特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开始了追捕。
2、就算有证据,科贝特也不会听。因为前面荒野水池边,库奇洛说过自己不是凶手。但科贝特并没有相信。
3、就算库奇洛知道真相,但说给谁听呢?没有人听他的解释。库奇洛如果停下来进行解释,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4、科贝特也不会听库奇洛的解释。科贝特只想享受当猎人的味道。
这一段关于「野兽」的对话,比在水池边关于「法律」问题,更进一步的接近真相,也让科贝特对自己的追捕行为产生了动摇。
布鲁克斯顿终于亲自赶到了墨西哥。他来的目的如下:
1、他正在德州对科贝特竞选参议院进行大力支持。他不希望科贝特在墨西哥被捕的消息传回德州。这样,对科贝特竞选不利。【本意是希望科贝特能抓住库奇洛,好给科贝特竞选造势,没想到科贝特不仅没抓到库奇洛,自己还被抓紧了监狱。这说明,科贝特能力不行啊,对竞选不利。】
2、他已经得知奸杀幼女的真凶是自己的女婿切特·米勒。但他一方面要维护自己女儿的名誉,不愿女儿背上「奸杀犯的妻子」的污名;另一方面,他的铁路要经过米勒家的土地,他不能让米勒家出事。要知道,他把女儿嫁给切特,也不是因为女儿的爱情,而是生意。
不管怎么样,他都必须把墨西哥人库奇洛干掉,尽快了结此事。
可是此时的科贝特已经对布鲁克斯顿产生了怀疑。他不同意布鲁克斯顿杀死库奇洛的方案,但布鲁克斯顿给科贝特讲道理:我俩现在在一条船上,库奇洛的死对大家都有好处。另外,你的方案失败了,只能用我的。
接下来,布鲁克斯顿请了当地的土财主唐·塞拉诺帮忙。这唐·塞拉诺相当于当地最大的黑社会了,黑白两道通吃哈。这唐·塞拉诺答应帮忙当然是有条件的——参股布鲁克斯顿的铁路建设。
为了抓住这个墨西哥人库奇洛,布鲁克斯顿也是花了血本,痛快的答应了唐·塞拉诺的要求。
于是,最后精彩的三场对决终于出现了:
第一场对决是库奇洛对切特。科贝特相信了库奇洛的暗示,认定切特才是真凶。同意俩人对决。库奇洛外号「飞刀」,当然是用飞刀解决了拿枪的切特。问题是,关于切特是不是真凶,科贝特不是也没有证据吗?当然本片不是侦探片哈。。。不能严格按照逻辑推到来。
第二场对决,这个男爵表现很精彩哦。男爵第一次出场是在婚礼上,然后就是在墨西哥,自制枪套。在温柔和缓的《致爱丽丝》钢琴曲中,慢条斯理的跟科贝特谈起了杀人时的想法,令人毛骨悚然。当然,其枪法也相当不错,虽然被科贝特击毙了,但他也击中了科贝特。能够击中科贝特的人,也很了不起了。
第三场对决在科贝特与布鲁克斯顿之间。布鲁克斯顿跑到了高山之上,超出了科贝特手枪的射击范围。但布鲁克斯顿的长管猎枪是可以射到科贝特的。所以,布鲁克斯顿说还没完,然后开始远距离射击科贝特。不晓得是枪法不准,还是故意调戏科贝特,布鲁克斯顿射了好几枪都没射中,结果被科贝特用死去的切特的长枪,一枪毙命。大意了哈!
影片在科贝特和库奇洛驰骋沙漠而结束。
总体而言,影片还算是行云流水,可观赏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