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金酸梅奖的颁奖仪式上,哈莉·贝瑞手捧奖杯不无诙谐地说:「我有生以来从未想过会来这里领金酸梅奖,虽然我不喜欢,但还是要谢谢你们。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母亲告诉我,如果你经不起失败,你就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当她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另一只手里正攥着奥斯卡金像奖,那是她在2002年凭借《死囚之舞》荣膺最佳女主角时获得的嘉奖。时隔三年,她便从「巅峰」跌落到了「谷底」,而给予她这份「殊荣」的正是《猫女》。
对了,哈莉在发言的一开始并没有忘记调侃一下华纳:「感谢你们把我扔进了一部糟得像屎一样的电影(Thank you for putting me in a piece of shit, god-awful movie)。」事实也是如此,无论从哪方面看,《猫女》都糟透了。一亿成本只换来八千多万票房,口碑扑街,还一口气拿了七个金酸梅的提名,并最终「斩获」了最差影片、最差导演、最差剧本和最差女主角四项大奖。
其实早在九十年代初,由于米歇尔·菲佛在蒂姆·波顿的《蝙蝠侠归来》中出色地饰演了「猫女」,因此在后续作品《永远的蝙蝠侠》的创作阶段,「猫女」这一角色被华纳分离了出来,准备拍一部独立的电影,而预设的导演和主演也正是波顿和菲佛。但天算不如人算,片厂、剧本、导演等各方都经历了诸多波折,甚至米歇尔·菲佛表示虽然对此很感兴趣,但比起拍电影,会把生宝宝放在更优先的位置。于是,这个项目一搁置就是将近十年。
直到世纪之交,随着《刀锋战士》、《蜘蛛侠》、《X战警》等一系列漫改电影的火爆上映,华纳才重新把《猫女》提上了议事日程,主演从艾什莉·贾德到妮可·基德曼再到最终定为哈莉·贝瑞。「黑珍珠」刚获得小金人,不论演技形象都无可挑剔。但问题是彼时的漫改电影正处于再度复兴的萌芽阶段,大家都还没真正弄明白该怎么玩儿,就算是漫威也只是把角色版权卖给别人,比如上面提到的三个系列分属新线、索尼和福斯,至于后来的「漫威电影宇宙」更还是没影儿的事。
漫威已然如此,更别提后知后觉的华纳和DC了。这部《猫女》更偏向于趟趟路子的项目,反响好的话可以继续拓展,不好的话就此打住,反正华纳也不靠这个赚钱。因而,虽然有哈莉·贝瑞、莎朗·斯通这样级别的演员压阵,但制作班底都是些平庸之辈。在原著漫画中,初代、也是名气最大的猫女本名叫塞琳娜·凯尔,是个擅长飞檐走壁的女贼。之后还有过几任猫女,但都不是影片中的这个广告设计师佩辛斯·菲利普斯。
可见,《猫女》的编剧对此作了去原著化的大幅改写。一切都显得更现代、更简单,没有苦大仇深的过去,也没有性格上的反转纠结。一个化妆品公司的广告设计师因为窥见了自家公司产品欺骗消费者而惨遭灭口,由于受到了埃及神猫的眷顾又重获新生,继而复仇成功。在这样纯粹的三流爆米花商业片中,自然是看不到什么人物塑造,甚至连起码的特效及动作场面也毫无出彩之处。反倒是个人觉得化妆品毒害皮肤的梗还有点现实意义,姑娘们看看最后莎朗·斯通的那张脸,还会想着整天把各种化学品往脸上抹吗?「饮鸩止渴」,此之谓也。
如此一来,本片的看点也就只剩下了哈莉·贝瑞。老实说,这也是本人当年看这部电影的原动力。精致的面容、美好的身材、再加上紧身连衣皮装,对吾辈而言简直是不可抗拒的诱惑。事实上,如果说神奇女侠的诞生还有些许女权主义意味的话,那么猫女的出现完全是为了消费男性的目光。她的创造者鲍勃·凯恩(同时也是蝙蝠侠的创造者)的创作灵感便来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性感明星珍·哈露,而目的则是想给蝙蝠侠漫画注入一种异性吸引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给男性读者更多「福利」。所以,即使《猫女》再烂,仍算是秉承了这一角色的设计初衷。
随着近些年「黑寡妇」、「小丑女」在影片中的人气爆棚,越来越多的女性漫画角色会被单独立传。包括上述两个角色未定档的独立电影,还有明年即将上映的《惊奇队长》,以及索尼正在筹划中的《银貂与黑猫》等等。然而如今经过十数年的轰炸,观众的口味早就被各式各样的漫改超级英雄电影惯刁惯坏,若是再一味地卖弄性感或者用些拆烂污的剧本,恐怕就更不会有影迷买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