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又非常神奇的真实故事。Saroo在他自传小说《A Long Way Home: A Memoir》的结尾说,回过头来看,他经历的一切都像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其实,他命运的每一次巨大转机不过是因为遇到了“好人”。 Saroo丢的很奇怪,还不到5岁的他上了一辆空火车,跑了1500多公里,从家乡的火车站到了加尔各答。然后他竟一个人的在街头逛悠了好几个星期,超强的生存能力,幸运,更多是心酸!直到一个好心的年轻人把他送到警察局。又被送到孤儿院,遇到印度赞助和收养社团的Mr.Sood。 这对澳洲夫妇,自己可以生孩子,却选择不生。妻子素儿说:世界上的人已经够多了,自己生了孩子也不能改变什么,如果能帮助那些正在受苦的孩子,给他们机会,也许还有一点意义。他们夫妇对要收养的孩子没有任何年龄性别背景要求,仅仅是一个需要家的“孩子”。 他们找到了小Saroo。手里捏着一块飞机上发的舍不得吃完的巧克力,Saroo来到澳大利亚。有了一对充满爱心的父母。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长大,接受教育,上大学,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Saroo能找回自己的家乡,除了借助谷歌地图,也多亏澳洲的印度同学和Facebook上印度当地人的帮助。
相比起亲友的帮助和血脉的传承,遥远陌生人的帮助及不同文化种族的融合更令人兴奋和动容。而将这些遥远的陌生人变成亲人的就是公益组织。帮助过Saroo的Mrs.Sood在这个行业工作了37年,帮助了大约2000个印度孩子找到新的父母。 我曾遇到过一些做公益的人。那时觉得他们好像来自另一个星球,每天和一些看不见的群体打交道。现在知道那些看不见的群体其实是这么一些人:遇到了困难,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也没政府帮忙,什么都没有。比如一个流落街头的5岁小孩。公益是雪中送炭,尽力把遇到困难的人从地狱里救出来。
来自Saroo的自传小说:关于他的印度家庭和Guddu Saroo的亲生妈妈有四个孩子。在她怀最小的孩子Shekila的时候,爸爸找了第二个老婆。穆斯林娶第二个老婆是合法的。但是爸爸跟第二个老婆结婚后,就既不回第一个家也不负担第一个家庭的生活。所以全家人一直都非常恨他们的爸爸。妈妈做搬石头的工作,一个人养四个孩子,生活非常艰苦。几个孩子常常吃不饱。大哥Kallu和二哥Guddu很小就每天出去工作(其实也就是各种零工,乞讨加上小偷小摸)帮妈妈负担家里的生活。小Saroo的任务是在家里看护妹妹Shekila。 一个晚上Guddu带小Saroo出去工作。两个人一直没有回来。妈妈开始并没有担心,因为Guddu平时离开几天不回家很正常,妈妈也常常消失几天出去工作。一周后妈妈开始担心,让大哥Kallu去找他们,到处都找不到。几周后,一个警察来到他们家。妈妈更担心是Saroo出了什么事,没想到是在离车站几公里以外的车轮下发现了Guddu的尸体。他从行驶的火车上掉了下来。Guddu出事前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他可能在弟弟丢失的同一晚上发生了意外,那他就从未回来找过弟弟;另一种可能是他发现弟弟不见了,找弟弟的时候发生了意外。另外,Guddu常年在火车上跑来跑去,他为什么会掉下火车也是一个未解之谜。 失去了两个孩子以后,妈妈能够负担起剩下两个孩子的学费,所以Kallu和Shekila都上了学。Saroo找回他们的时候,Kallu是工厂经理,还兼职做校巴司机,已婚有两个孩子。Shekila是老师,已婚有两个孩子。他们都搬离了小时候的居住地,只有妈妈还留在那里。她怕搬家了,Saroo有一天回来找不到她。 Shekila接到妈妈的电话说Saroo回来了,不敢相信是真的,以为是骗子或是玩笑。但是当她见到Saroo立刻知道那就是哥哥,她说见到哥哥有时光穿梭的感觉,想起小时候在一起的时光。其实Saroo丢的时候,Shekila也就两岁。
Saroo和印度家人在一起时需要翻译才能沟通。他已经忘记了家乡的语言,家人也都不会说英语。
Saroo发现他的名字其实不叫Saroo 而是 Sheru。他的居住地不叫Ginestlay, 而是Ganesh Talai。
(前方剧透预警)
我承认,在今年的所有提名影片里,《雄狮》可能不是剧情上最出彩的一部,但是,它一定是最能温暖人心那部。
IMDB 8.0分,烂番茄86%的新鲜度,不仅拿下了6项奥斯卡提名(跟《海边的曼彻斯特》一样多),而且,也都是重磅奖项:最佳电影、最佳男配、最佳女配、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音乐、最佳改编剧本。
这么看来,至少不是那么糟糕吧?
其实,这部电影就是一个印度版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年幼的小萨罗(Saroo)在火车站与哥哥走失,经历了一场又一场苦难之后,终于被来自澳大利亚的布莱利尔夫妇收养。然而,成年后的萨罗在一次聚会上被唤起了乡愁,决心寻亲的他最终通过谷歌地球找到了家乡,与亲生母亲团圆。
是的,剧情极为简单,但正是这样简单的剧情,在“寻亲”这样普世的母题之下,才让这部电影在影像上有了更多的创作空间,而真实故事的加持,更让电影有了直击人心的力量。
在导演加斯·戴维斯(Garth Davis)和摄影指导格雷格·弗来瑟(Greig Fraser)镜头下,整个故事显得无比细腻,动人。
电影的开场,是一组美到令人窒息的俯拍空镜:从有着悬崖峭壁的碧蓝海岸线,穿过各式各样的民居和房屋,最终定格在了荒凉贫瘠的黄色山丘沟壑上。然后,饰演童年萨罗的小演员,在一个满是金黄色蝴蝶的山谷里,登场。
要说电影是营造视觉奇观的艺术,在开场这几分钟里,《雄狮》就已经做到了。
然而,这一组镜头的作用,绝不止展现视觉奇观这么简单。毕竟,这种“上帝视角”的镜头其实并不少见,而在这部电影里,可能“卫星视角”这个词才更为贴切——因为,这就是通过谷歌地图观察地表的视角。
换句话说,这是萨罗整个寻亲过程的视角再现。
这是目前任何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实现的震撼。
随着剧情的展开,电影的前半段剧情也开始步入正轨。
为了补贴家用,懂事的小萨罗求着哥哥带他一起外出打工。然而,小萨罗终究是因为年纪太小而在车站睡去,醒来之后,哥哥早已不见踪影。
尽管哥哥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要待在原地不动,但小小的萨罗还是忍不住开始寻找哥哥。在寻找个过程中,他无意中误上了一辆列车。
他在空荡荡地车厢里大声呼喊,奔跑,但却无人应答。
直到几天之后,他来到了距离家乡1800公里之外的加尔各答。
这里没有哥哥,没有妈妈,甚至,这里的人们都不说小萨罗说的印地语,而是孟加拉语。
于是,他爬上站台的柱子,竭尽全力地呼喊哥哥的名字,呼喊妈妈,没有人应答。勉强扒着售票窗口,说出家乡的名字想要搭上回家的列车,不仅没有人帮他,还被人群推搡、责骂。最终,他来到了一群流浪孩子的中间。然而就在观众以为小萨罗可以暂时安顿下来的时候,一群粗暴的人贩子就直接冲进人群开始抢孩子。
昏暗的隧道,晃动的镜头,快节奏的剪辑,把小萨罗的无助和不知所措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观众的心紧紧地揪着。
逃脱人贩的小萨罗独自走在铁轨上,一个好心的女人来跟他说话,说印地语,带他回家,给她吃东西,喝饮料,还告诉他,会有好心人来带他去找妈妈。
而当「好心人」来的时候,镜头语言再次传达出了文字无法表达的信息和情绪:
飘动的粉色窗帘,和好心人审视小萨罗的眼神,充满了情色的意味。而轻轻抚摸着小萨罗脸庞的动作,看起来也十分令人不适。
当观众还在将信将疑的时候,导演直接戳破了谜底:
前一秒还是天使,下一秒就变成了恶魔。
还好,小萨罗又一次逃脱了。在街头流浪了一个多月后,小萨罗终于被送进了收容所。
然而,收容所也不是什么好地方。
明明被人带出收容所就意味着被收养,有了新的家庭,然而,每一个被“请”出去的孩子,都显得那么的抗拒,不得不令人心生疑问。
联想一下刚刚「好心人」的举动,再看看那句「天亮之前带他回来」的台词,其实真相已经不能更明晰了。
印度的儿童性交易一直以来是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而每年10万走失的儿童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由于法律的不完善和处罚措施的不到位,连执法部门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用提那些试图从中谋取金钱利益的所谓“社会机构”了。
于是,观众刚刚差点就放下的心又重新悬了起来,揪心到甚至都忘记了,幸运的小萨罗最后是被澳大利亚夫妇收养了,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不得不说,导演在这一整段故事节奏的拿捏把控相当到位。观众一口气还没串匀,下一个戏剧点就接踵而至。直到「20年后」的字幕浮现,才让观众真正在情绪上稍微放松下来。
到了这里,也进入了影片较为拖沓和混乱的部分。导演试图同时处理「萨罗和养父母」、「萨罗和女友」,「萨罗和弟弟」以及「萨罗与自己」这四组矛盾。
但显然,在经历了前半段信息量巨大的故事占去影片一半的体量之后,电影已经没有时间去好好处理这四组矛盾了,毕竟,还有最后最重要的寻亲环节需要阐释。
所以,我们看到,成年后的萨罗突然就被聚会上的糖耳朵(萨罗小时候最喜欢的食物)唤起了乡愁,突然发了疯似的要找到自己的家,突然与女友和养母都无法好好相处,而又突然放弃为之努力了那么久的寻亲计划。
在画面上,大量萨罗记忆里的闪回让本来就已经复杂不清的叙事变得更加混乱。因此,这一段的情绪推动,基本依靠配乐来完成。
但所幸的是,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不断强化的视觉元素,水塔,车站,布满沟壑的土地等等等等,对萨罗的境遇产生共情,不至于出戏。
直到,某天晚上,萨罗无意间再次点开谷歌地球,在一个他搜寻范围之外的地方,找到了童年记忆残片里那座熟悉的车站,那个他沉沉睡去之后,就再也没见到哥哥的火车站。
终于,在历经了二十几年的种种艰辛和困难之后,萨罗踏上了回家的路。
到了这里,电影也终于画完了一个完整的圆:从澳大利亚出发,来到印度,再跟着萨罗的步伐来到澳大利亚,最后,回归印度。
夕阳,桥洞,树林,小巷,一个又一个无比熟悉的场景,依次出现。而这些场景,导演早就在开场的时候以相反的顺序为我们呈现过了,因此,每一个场景的再现,我们都知道,萨罗离家更近了一步。
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细节,才让电影显得饱满。而每一处触景生情,都有着炙热的情感温度。
电影的情感高潮,自然是母子相逢的段落。但对于我来说,最让我动容的,是电影的最后一幕。
当萨罗得知心爱的哥哥早就离世的消息之后,来到了当年和哥哥打闹嬉戏的那段铁轨。
铁轨,是萨罗和哥哥童年里最美好的记忆。
铁轨,是让萨罗和家人分离的祸首。
通过铁轨,萨罗在认出了家乡的位置。
还是铁轨,把与亲人离散多年的萨罗带回了家。
在暖色的夕阳中,成年的萨罗也看到了童年的哥哥和年幼的自己,一样还铁轨上嬉戏打闹。
而这,也画满了电影里最后一个圆。
我是在电影院里看的这部电影,当影片结束开始出字幕的时候,我透过泪水浸透的余光瞥见,坐在我隔壁座位的壮壮的白人大叔,用手擦去了眼角的泪。
这的确是一部太打动人的电影。
不论是电影的细节设置还是情绪铺陈,都直戳观众泪点。而电影所关注的主题,印度的儿童拐卖和非法性交易问题,但却点到为止,不做过多的煽情和批判,恰如其分。
说到这里,很自然的,我想起了一部同样讲述拐卖儿童主题的国产片,陈可辛导演的《亲爱的》。
同样也是走失儿童的故事,同样也是让人揪心的情节,同样也是偏克制的表达。
但两部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视角的选择。
《亲爱的》从成人的角度出发,着力点是在亲生父母寻子和所谓「养母」的矛盾上,更多的时候,是让人对人贩恨得咬牙切齿。
而《雄狮》则选择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从小萨罗的一路历险中,再牵出社会现状、法制漏洞等更深层次的议题。
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更容易让观众入戏,产生共情。
《纽约时报》的影评人说,「只要你曾经是个孩子...你就会被这部电影深深震撼」。
当然,这个角度的选择与原著《漫漫回家路》来自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有关。不过,不得不承认,这个视角的选择,是正确并且成功的。
而这部电影让我感到震颤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又是一部在好莱坞主流电影圈引起极大关注度的,以印度演员为核心、主要故事发生地都在印度的电影。
尽管本片的官方出品国家是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但显而易见的,尽管本片描绘了印度社会的一部分黑暗面,但印度方在这部电影上投入的资源,不可谓不多。
而成年萨罗的饰演者,90年出生的印度裔演员戴夫·帕特尔(Dev Patel),也既《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之后,再次受到主流好莱坞的广泛关注,提名了奥斯卡的最佳男配角。
上一次与印度有关的电影受到这样的关注,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2),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而上一部与中国有关的电影在好莱坞走得最远的,还是《卧虎藏龙》(2000),至于华裔演员在好莱坞的戏路,就更不必多说了。
有趣的是,就在上周,号称中美合拍片的第一次「重工业产品」的《长城》,在全美3200余家影院上映。
至于美国媒体对于这部中国大片的评价,一个字总结,惨。
这样现象的背后,其实透露出的还是骨子里的不自信。我的美国朋友看过《长城》之后问我,为什么一个这么中国的故事里,要以几个白人为主角?
我也不知道。
而今天,在亚洲文化背景怎么与好莱坞结合的问题上,《雄狮》这部片子,至少在人性的刻画和演员的选择上,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
(本文首发于【毒舌电影】微信公共号,文章发布时略有修改)
7/10 赶上了雄狮的香港新年预映场。这类型温情片素来看得不多,若非为我妮,今次也会略过这部电影。本片主打感动人心,然而在进场前经已透过关注妮可知道了大半关键情节。 对Lion算不上特别喜欢,却无法说它是不好的作品。它配乐出色,故事抓人。它许多瑕疵大得无法忽视。这也是众多影评毁誉参半的原因。要是阁下着重故事或情感的渲染,会找到千万个喜欢的理由;要是著重硬伤,也能轻易揪出一篮子缺点。公正的说,至今Lion取得的成就相当对得住电影,六提的结果够好了。作为妮可粉丝很满意(毕竟毒药多年…),也觉得六个奥提实至名归。 Sunny(小Saroo), Dev, 妮可的表演都很自然。不单独白,妮可每幕都是亮点,任意抽一节都能作为提名片段。完全没有她本人的痕迹不只,寥寥几幕形象已经极为立体,演活一个母亲养孩子交付的心力,还有两个养子死活也不想伤害母亲却正正伤害了她的心碎。私心认为妮子的角色还能加戏,透过Mantosh把养母的主题再发酵一下。尤其要大赞初试银幕的小Saroo,太抓人眼球了,一人单挑了上半部电影。被他牵动得,他笑我笑,他哭我哭。 至于其他角色,实在没有什么发挥空间。 其一,Lucy(鲁妮角色),作为一个现实不存在的改编角色,鲁妮角色乏善可陈得可以,就一个典型的女朋友角色,搁这美一美,滚一滚床单,感情线当然也是没头没尾的了;其二,Mantosh。关于Mantosh的对白、情节略显多余,估计希望尽可能做到原家庭忠实还原,可惜观感上与Dev的寻亲大主线格格不入,对推进剧情没有帮助。本来Mantosh的存在价值可在于反衬养母无条件的爱,但这个主题没有被充分反映出来。 剪辑是本片一大败笔:非常freestyle的杂乱节奏,前段纪实式,后段省略式。在印度的部分无疑处理较佳,交代详尽,以至澳洲的跳跃式叙事倍显突兀,仿佛前后段剪辑出自两人之手。许多时候观众情感还沉醉在上一幕,故事已经推移至下一幕,错失把情感推到最高峰的良机。再者,一般黑幕然后文字表达“两星期后”的手法在一部电影只会出现一次。狮子不止转接多,过场文字出现了起码四次,更是“x星期/月”混杂了“地点、年份”,看到一半我都不晓得时间究竟跳跃到哪儿了。其实这些时间线可以很简单的用对白、用同场景快镜、同物换场景之类的手法交代。过度黑幕只会放大导演的青涩。 据海外观众反响,步出影院的人脸上无不淌著两行泪。以我观影当天粗略观察,场内不哭的人比哭的人多啊。可能华人社会领养风气不盛所致。尽管如此,我算是场内哭得比较早的,在影片一半左右,Saroo夜里看见养母哭,抱着她,顿时感觉脸上一热。啊,正是这样温暖的孩子才能成就Lion的故事。这片还真是神奇,往后捅开了泪点似的,一直断断续续把我哭到结尾。事实上挺意外,从前期的采访、宣传片段,我对故事早已熟知七七八八,竟然还能哭得哗啦哗啦。。。妮可那段讲领养决定的独白该是片中最大的泪点,庆幸地感到附近终于有人一起抽鼻子,伴随着不远处一大叔平稳有序的打呼噜声音......有些人可能会嫌lion温温吞吞的,流落街头一小时,搜寻家乡一小时…要是追求快刀斩乱麻的敍事,本片非你杯中茶。 入场前闻说本片沦为Google宣传钜献。还好还好,着墨不算多了。再少,故事讲不下去。我就有一句笑场,Saroo的朋友向他推介搜寻工具:“Have you heard of Google earth? It's amazing!” 感受一下本人头顶的黑线。 。 。 。 说了这么一大堆mixed review, 其实对Lion没有失望。它的确是年度催泪弹,感人至深不独于漫漫寻亲路,更在于领养家庭slightly dysfunctional的爱。它歌颂爱,但没有歌颂爱的万能;它卖温情,但没有神圣化领养的效用。它诚实呈现出不完美:领养有过去的小孩并非一无难处,寻亲坚毅背后避不开对身边人的伤害… Saroo跟养母有一点相似,他们不求回报,一个为家乡的渴望,一个为母亲对孩子的爱。 Lion的感动,在于彰显一份由始至终的纯粹。领养在大众心里是一个不自然的概念:生母不育才会领养/生母养母聚首必有纷争/生母爱养子不能匹比亲生子女… 而片里的,是养子、养母、生母三者之间,最原始的爱与感恩。Lion是一段真人真事,此点尤其让人欣慰。 Lion仍有粉饰太平之嫌,选择不去交代Mantosh最后与家人的关系还有Lucy与Saroo的结局。难怪工会群戏提名落空。无他,主角以外角色与主线的关系实在太松散了。 妮粉们没必要再纠结于给负评的大媒。只要抱有丁点负面的pre观影立场,Lion确实给予许多攻击的机会,唯有希望导演Garth更上一层楼,早日拍出更完善的作品。 庆贺Lion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