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挑逗性谋杀 Les amants criminels(1999)

演员:



影评:

  1.   
      我理解的故事是这样,卢克帮爱丽丝以复仇为名杀死萨伊。实际爱丽丝与萨伊并无牵扯,她想杀萨伊是因为恋尸,渴望目睹萨伊的死亡。而卢克在准备杀人的过程中爱上萨伊,最后之所以能下手也多亏见到萨伊与爱丽丝做爱而生嫉妒。爱丽丝与卢克出逃埋尸,尸体被一个猎人发现,猎人捉住爱丽丝卢克,将爱丽丝与萨伊的尸体关在地窖,又将卢克作为奴隶拴在身边。猎人不给爱丽丝饭吃,同时拼命逼卢克吃饭;等卢克再次回到地窖,发现爱丽丝已经把萨伊的一只腿吃完。不久猎人强行与卢克做爱,爱丽丝旁观,卢克得到了高潮。卢克趁猎人入睡偷走钥匙与爱丽丝逃走,临走知道猎人是装睡。逃入山林的爱丽丝卢克第一次成功做爱,但没多久警察来了,抓住束手就擒的卢克,以残酷方式击毙打算逃走的爱丽丝。卢克隔着警车看见猎人也被抓,他大声为猎人求情...
      就是这么个故事。乍一看非常没道理,像欧容的多数片子,然而仔细想的话又可以想通。
      女孩是恋尸癖,这能从四个细节看出:一是开头与卢克做爱时她要求卢克装死;
      二是在日记里她以一种非常沉溺的态度记录萨伊的死亡(当然她想杀死萨伊这愿望本身已经说明问题。萨伊是她迷恋的对象,她窥视他,还为之画像);
      三是地窖中她吃掉萨伊的腿--因为饿吗?恐怕不是,卢克曾给她偷递食物,再说他们被囚禁的时间也不长,对于普通人来说忍一两天不吃饭总强过吃一具尸体。爱丽丝选择后者只能说明她本身有这种欲望,据我所知,恋尸最高境界是食尸;
      四是最后一部分,女主明知面对武警逃跑的下场不会好却还要跑,这是弗洛伊德所称的死亡冲动,如此做的结果是被子弹打成筛子。镜头毫不回避的记录了这过程,那种身体受到冲击而生的律动感,那一枪枪下去溅起的血花...这些在诉说的不是残忍和痛苦,而是一种神奇的快感。放诸荧幕外讨论,我们可以称之暴力美学,然而在故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快感也是此刻的爱丽丝正在感受的。她是以自己的死亡成全她最终的、关于死与尸体的欲望。
      男孩是M,猎人为其带铁链发指令而他甘之如饴的情节就很能说明问题,但其实关于此之前早有暗示,即男女主的组合。明显女孩爱丽丝占据着两人关系中的主导地位,连杀人这么过分的事情,只要爱丽丝开口卢克都拒绝不了,这是一种心理上的SM。
      但爱丽丝卢克的相处远非和谐,主要由于两点。
      一,爱丽丝只是恋尸却并非S,甚至她本人都有点M倾向,这从开场的性爱就能看出。她要卢克对她发号施令,侮辱她,然而卢克做不到。他们的性幻想方向趋同因此无法契合。
      二,卢克是双性恋,但身体对同性的渴望远大于对异性的。这首先从他迷恋上萨伊可以看出,他受不了爱丽丝与萨伊在一起的画面,是因为自身之内两种欲望的拉锯。身体方面他渴望萨伊,但精神,或者说心理方面,他是臣服于爱丽丝的M,爱丽丝对于他来书是无上的主人。
      这里就引出猎人的角色。一次采访中欧容说,他这故事是根据格林童话中的《糖果屋》改编(汗一把)。众所周知的是,童话中的糖果屋是女巫用以诱惑儿童所建,可以满足儿童们最美好的愿望---世界上有这么一座房子,台阶是薄荷糖,屋顶是巧克力....
      猎人的小屋虽然不是糖做的,但一样可以满足爱丽丝卢克的深切愿望。说来这猎人应该对心理学有一定研究,单是通过看爱丽丝日记,他就把握住了爱丽丝与卢克自己都无从察觉的心理活动。
      爱丽丝恋尸,于是猎人以“喜欢女孩瘦”为理由将她囚于地窖,又偶然似的把萨伊的尸体放在她旁边。这样的“两人世界”对于女孩来说比天堂还天堂。
      卢克有受虐倾向,于是猎人以“喜欢男孩胖”为由将男孩摆布于身边,硬逼他吃饭。如果你觉得被逼吃饭多么惨,那只能说明你既没抓住重点又离M的世界太远。重点不是吃饭,而是被逼;有人事无巨细发号指令对于M来说是爽事一桩。更何况,或许连猎人都没算准的一点是,卢克具有强烈的同性性取向,所以猎人不仅可以替代爱丽丝对卢克颐指气使的一部分,还可以弥补爱丽丝毕竟不是男人的另一部分。多么完美。
      然而这不是故事的终点,如果到此为止,这将沦为一部平庸的片子。接下来爱丽丝与卢克继续他们的旅程。他们出逃到森林,成功做爱。强调成功一词,是因为之前都不成功,原因怕是前面总结的两个不和谐因素所致。而此时,经历过千山万水,女孩得以与尸体朝夕相处甚至完成了食尸的疯狂渴望,而男孩理直气壮地当了N日抖M最后终与同性完成交合,于是眼下这一刻是欲望与本能得到满足后靠边站的一刻,是柏拉图的一刻,是纯爱的一刻。
      折腾的过程里,观众如我不禁要问,你们俩何必呢?但这次突兀的做爱给我们答案--因为人家是相爱的,以心灵,以精神,之所以不顺利,是因为还有几个形而下的问题亟待解决而已。
      猎人在爱丽丝卢克逃走时的睁眼动作表明他是有意放人,他并非看不过杀人犯逍遥法外的正义使者,他只是个恶趣味的心理医生。偶然读到爱丽丝的日记的他,觉得她和她小男友需要动用某些手段调和一下,于是才做了这个禁锢实验。事实证明他的实验成功了。
      最后一个镜头是卢克为猎人求情,那激烈劲儿,可以理解为卢克爱上猎人,但我更希望理解成,卢克对猎人心怀感激,因为终于终于,猎人成全了爱丽丝卢克这对天上少有地下罕见的异类情侣,使他们完成灵与肉的结合。

     
  2. 我个人感觉,这部电影的男女主角其实就是一个人。特别是男主角给女主角化妆哪儿,根本就是一种男主角为自己女性的一面化妆和呵护的暗示。还有一处就是片中,女主角杀人后在照镜子,然后镜头一转男主角也在照镜子,镜子本身就有映照的意思,换言之男女主角彼此映照,所以这其实是暗示两人就是同一个人的事实,因为这儿其实只有一个人在照镜子。


    我认为故事是这样:
    男主角喜欢男二号,但是因为男二号的各种挑逗暧昧不作为及戏谑,导致男主角的欲望无法释放,男主角因为自己的性别限制,所以体内同时也具备女性的一面(其实每个人从婴儿到青春期都是双性的(这种双性又可理解为无性),而真正的性别意识是在逐渐成熟中被社会强加而来的,所以为什么剧中把男主角的年龄定在17岁,因为导演要表现一个青春期孩子他体内双性的焦灼。而17马上意味着成熟,踏入社会,要开始面对这样的问题。),而女性的一面又因为男二的戏谑态度而膨胀起来,从而为自己杀人捏造了自己受到了某种严重的伤害的事实,于是女性的人格面伙同男性人格面杀了男二号。


    而男主角毕竟是男性,在森林小屋中,猎人的爱护和对其女性一面的压制,终于导致男性的一面的欲望得以释放。使男主角对待猎人不用像对待男二号一样的以自己女性的一面去应对,这儿开始女性的一面逐渐微弱。


    而最后男女的性场面,不过是男主角男性和女性的一面终于达成和解的相互融合的表现罢了。而到此还没有结束,因为社会上一个人同时具备男女两性是不被认同的,所以导演用了警察和警犬(代表社会)的追捕来阻止了这样一场自我两性的融合。而女主角的死亡则是男主角男性一面的真正的主导和释放,是真正开始认同自我生理性别的表现(也可理解为被迫,因为女主是被杀死的)。而在片尾的猎人被抓时男主角表现出的爱护,其实正是男主角对自己男性以及同性身份的认同。


    其实这是一部关于性压抑与性分裂以及性扼杀,而一个人为了各种原因导致体内两种性别互相对峙,最后终于达到性认同(或者说是终于扼杀了自己两性中的某一面)的故事。所以根本不是什么亚当夏娃,什么格林童话《糖果屋》的借鉴啥的,这些其实都是导演放的烟雾弹罢了,这些都不是电影的重点。当然也可以那么理解,每个人从出生开始身体里都同时住着亚当和夏娃,而当到了一定时候,要不亚当死,要不夏娃亡.


    还有我想申明一点的是,这部片子并不是精分。我认为大家可以这样理解,即导演把男主角的男女两面性拟人化了,夸张化了而已,但绝对不是精分。因为每个人都具备男性的一面和女性的一面,难道每个人都是精分吗?
  3. 清澈的溪水,蔚蓝的天空,鸟儿在枝头,害羞的狐狸躲了起来在偷看什么,还有那划过脚指间的松鼠,一对17岁的少男少女在太阳的沐浴下,情窦初开,偷唱禁果.一切是那么的唯美,仿佛置身伊甸园.
    然而警察的突击,终止了这将要到来的高潮.
    是的,这是电影的结局.
    这是我看的第四部Francois Ozon的电影.<时光驻留>,<沙之下>,<游泳池谋杀案>以及这部.
    Ozon的电影总有这样的特点,电影的开头往往将其他电影高潮的部分就交代了,比如某某被杀了.或许正因为这样,Ozon能够轻易的抓住观众的窥知欲,观众会有一系列的为什么,也正因为这些为什么让观众继续看下去.
    我暂且将Ozon的电影开头称之为立题吧,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很多侦探类,或者警匪类电影,电视剧,往往开头立题很高,悬疑众多,但最后却无法自圆其说,虎头蛇尾只能草草了事.这是导演的功力问题.
    而Ozon始终可以抓着观众的心犹如放飞的风筝,飞的再远,但始终握在手里,拉得回来.Ozon非常善于此,他所营造的悬念,只是他想要表述想法的幌子.而最后观众会逐渐从电影内容形式的本身转换到电影内容思想上去.而那些悬疑或许就变的不那么重要了.
    比如我们可以看到<时光驻留>中,男主角在开头得知自己生命将近后,<沙之下>女主角丈夫生死不名后,以及<游泳池谋杀案>男服务员被杀后,导演对人性背后隐藏的那些东西的挖掘.尤其是那些最亲近的人,比如家人,夫妻,挚友等等,这些表面非常亲近的关系后所隐藏的人性中的格格不入,这在<沙之下>中尤其如此.
    而情欲甚至包括同性的,只不过是Ozon探讨这些问题的工具罢了.
    我们无需要用有色眼光去看它,而更应该站在一个中性的角度去看待,去思考这背后人性的挖掘.
    就好比心中有鲜花的,看什么都是鲜花,心中有狗屎的,看什么都是狗屎了.
    Ozon电影另一个特点就是开放式的结局,以及在整部电影中不断的问题的提出,让观众去思考,却又不给出答案.
    这是我非常赞同Ozon电影的地方.这世界没有唯一的答案.因为人与人的不同.这好比盲人摸象,永远看不见事物完全的本象.
    回到电影,我还是想说电影的结局,爱丽丝被警察击毙,卢克被抓.抛开怪叔叔不谈.
    爱丽丝的死是非常有象征意义的,手持杀人的枪,被击毙或许可以象征原罪的覆灭.其实从整部电影一点点看下来,我相信爱丽丝是爱着卢克的.而萨伊的意义更应该看作爱丽丝内心情欲原罪的象征.这在电影中爱丽丝的梦可以看到,一边是自己内心的欲望,一边却希望自己去克制它.这也是爱丽丝希望卢克去杀掉萨伊的原因,让她爱的人去颠覆心中的原罪.用爱去战胜原罪.我们可以看到爱丽丝只象卢克展现过她少女的乳房.
    乳房代表着是一种母性,一种发自内心的爱.

    如果将一切的罪恶都怪罪于爱丽丝,显然是不公平的.爱丽丝被击毙的一大原因在于手上的那把枪,而枪却正是卢克给她的.这正体现导演Ozon聪明的地方.
    我们可以看到卢克是一个非常单纯,天真,无邪的花季少年.在学校里被嘲笑是最后的处男.个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处男比处女来的更有价值.
    原因在于处女永远处于被动,而处男则是主动的.对于纯情的男生来说,面对自己心爱的女孩子,一次扦手,一次亲吻都需要莫大的勇气.更何况那神圣的插入的一瞬间呢!!!

    卢克又是一个软弱的人,正是因为他的软弱导致他们俩人最后的悲剧.躲在墙后流泪的他,没有冲出去给碰他女朋友的萨伊一拳,这年轻人特有的方式.而卢克的软弱只能造就爱丽丝的果断与强硬.悲剧就这样的到来.

    电影里另一个关键人物就是怪叔叔,这也是电影里不可缺少的人物.演员怎么看都觉得面熟,是的,他就是主演过Emir Kusturica的<地下>的Miki Manojlovic.我们可以看到怪叔叔对待两个人截然不同的态度.
    对待爱丽思,把她关在地下室与萨伊的尸体同在,让她挨饿.象征着禁欲(包括情欲与杀欲)与自我的克制.萨伊的尸体被老鼠吞噬,象征着膨胀的欲望的结局将被死亡所吞噬,也与爱丽思同在.
    而对卢克,却让他吃饱喝足,甚至帮他手淫,肛交.以及无防备的暴露在其面前.卢克有很多机会杀掉怪叔叔,或者逃跑.无非象征着怪叔叔激发的内心的从男孩到男人的蜕变.

    只可惜上帝是慈爱的,也是公正的,没有人可以去逃脱自己犯下的罪孽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于是我们看到那刚刚崭开的花朵却已经凋零.
  4. 《挑逗性谋杀》。5分。

    弗朗索瓦·欧容导演,杰瑞米·雷乃、娜塔莎·雷尼埃主演作品。

    很多人把欧容导演吹上天,各种解读,各种挖掘线索,就这部而言,我个人十分不喜欢,因为看起来十分肮脏。不知为何,我对肮脏的电影和画面天然不适。

    这个故事堪称变态,极其无聊的变态。

    杰瑞米饰演的单纯青年卢克爱上了娜塔莎饰演的迷人妖精爱丽丝,但爱丽丝却和萨伊卿卿我我。变态的是,爱丽丝要求卢克和她一起杀掉萨伊。然后,这两蠢货就真的做了。

    踏上逃亡之路,却不巧遭遇猎人的狩猎,两人连带着萨伊的尸体被丢进了地窖。故事的风格和类型再次偏向,从情仇走向禁闭。

    猎人竟然很喜欢卢克,他占有了卢克,而神奇的是卢克竟然没什么反抗。类型再次偏向。

    一段时间后,两人逃出,实际上猎人有人放人。两人再次踏上逃跑之路。随后发生的香艳桥段,把类型再次拉偏。

    好这口的朋友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