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世界是平的 Outsourced(2006)

世界是平的 Outsourced(2006)

又名: 一个美国人在印度

导演: 约翰·杰夫考特

编剧: 乔治·温 约翰·杰夫考特

主演: 阿西夫·巴斯拉 阿耶莎·达尔克 约什·汉密尔顿 阿见·马瑟

类型: 剧情 喜剧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06-09-12

片长: USA: 103 分钟(theatrical version) IMDb: tt0425326 豆瓣评分:7.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电话收单业务主管陶德(Josh Hamilton 饰)惊闻公司要将电话收单外包,相同的工作交由印度职员完成,实在可以节省不少成本。陶德被公司借鸡下蛋派往印度培训当地接班人。苦于工作未满年限陶德只得服从安排。

演员:



影评:

  1. 作为一个已经在印度待了4个月,并且还将继续待一个多月的人,我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所表现出来的印度,相当真实客观!它在我们同事中间流传的速度相当的快!大家看完都在感叹:哈哈,这就是印度!
    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说,印度是一个有着独特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的神秘国家,虽然由于历史文化或者生活态度的问题,很多亚洲人、欧洲人都在说:印度太脏、印度太落后、印度人太懒,但这些理由并不足以将印度一棍子打死,就如同电影中所反映的,当你真正的融入了这个国家的生活,那么它美好的一面也就浮现了出来。
    我在凌晨到达印度德里机场时,就像陶德第一天到达孟买一样:机场外喧闹的街道、蜂拥而上的出租车和突突车司机、黑不溜秋的印度人。。。但当我第二次、第三次走出德里机场时,我逐渐发现,嘿,这个机场并不是那么糟糕,虽然人很多、但不用担心小偷和抢劫的;虽然司机包围着你问你要去哪里,但其实出租车都是预付费的,不用担心被司机宰;混乱的交通和喧闹的街道,却很少看到严重的车祸和伤亡(当然,印度人开车确实比较快,所以他们的车屁股上基本都有小的刮擦伤痕,但却不会朝着人猛撞)。。。
    影片中的洒红节(“holy节”),在每年的3月或4月份,很遗憾我没有赶上,但同事告诉我,那天真的不要穿干净昂贵的衣服出门,因为你是躲不掉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给你洒上各种颜色的粉末,小孩子在楼顶朝下面扔带有颜料的水袋,然后你就回办公室哭去吧,呵呵。
    至于印度的饮食,卫生环境确实比较差,我也拉过肚子,但其实印餐还是有很多好吃的东西的,正规餐厅的卫生状况也并不令人恐惧,既然我们是到了另一个国家,那么为什么不能去学着适应这个国家呢?
    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所要着力表达的一个重点。
    当然,影片中也反映出了印度人自负的一面,同时也给了印度人很大的面子。例如女主角听到陶德说美国人不希望发现“call center”是外包的时,她说那是因为商品都是“made in china”,也就是说“外包这个词是被中国制造毁掉的,而不是我们这些印度人”;后来老板将call center搬到上海,理由竟然是中国上海的成本更低,而且印度人还成为的新的call center经理,这几个细节,我想大家都不会认同吧?
    不过总体来说,瑕不掩瑜,这部电影还是忠实的还原了印度的生活和文化,让我们这些身在印度的人十分“感同身受”,如果大家想了解真实的印度,那就看看这部电影吧!
  2.       与华盛顿州有关的电影很少,有点名气的,不过是<Twin Peaks>、<Sleepless in Seattle>和<Twilight>,中间的这部也是仅有的一部取了不少西雅图景的电影,以至于在美国打客服,一听说你是西雅图的就会提高四到八度声音去问,啊你那里是不是经常下雨啊?

          所以说,这电影虽然是在西雅图拿了针奖,但是第一个镜头就亮出那座大针,还是让我小吃一惊,我敢打赌那个镜头一定是在Kerry Park拍的,我在那里拍过几次西雅图的夜景,对这个构图非常熟悉。之后几个画面,Pike Market,Downtown,Public Library,I-5,Puget Sound,我可以想象得到当年西雅图文艺青年们在电影节上观看这些镜头时的欢呼。

          回到客服的话题上,在美国常待的华人都知道,打客服是件让人头大的事情,不仅有漫长的电话接入和转接等待时间,还有那各种奇奇怪怪的口音,其中最难打理的就是外包在印度的客服口音(中国的客服要好多了,至少都是标准普通话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不过正如影片里头几分钟显示的那样,成本从高往低走的世界经济环境里,美国客服的低效(刚打完一个电话就去玩纸牌,而且是,这么没劲的纸牌)注定了这种纯人力成本的事情要包到国外去做。所以才会有主管狡黠地说,你不是喜欢spicy food么?至于奇怪的印度英语,我和我导师相处四年多,也多少有些习惯,口音上会有些粘滞,Tod读成Toad是完全可以理解,最后印度小妞和美国小哥互学对方的口音,还真是有那么点模样。

          这是美国人对于印度的经典印象,其他经典印象也在接下来的二十分钟内一览无遗,所谓入乡要随俗,东西别乱吃,基本上到了发展中的亚洲国家都是如此,咱们也厕所没纸,只是不左手擦屁股,放在电影里,不过是让观众觉得不可思议的相异之处,对美国人来说,那边牛的伟大和我们这边吃蛇吃蛙基本是一个意思。

          情节的发展倒是标准的轻喜剧模式,不适->误解->适应->消除误解->感情升温->危机->解决危机->第二幕高潮->结局。电影中有很多有趣的异国风情小细节,剩饭,颜色,懒散,接电,湿婆,第三只眼,抛开这些精致的外壳,故事内核倒是相对简单。美国人也确实喜欢拿印度和中国来比较,客服外包对中国制造,孟买和上海之间的人力成本之差。John Jeffcoat对印度可能还是比较了解,对中国的认识就有偏差了,你嫌Gharapuri的成本高,那搬去上海岂不是自讨苦吃?

          男主角长得挺帅,女主角长得有点像PR。

          有关这影片能拿西雅图的第一名,多少还是沾了讨巧的光,外包对于西雅图这座以高新技术作为支柱产业的新兴移民城市来说,实在是再熟悉不过,在Downtown有为亚马逊提供外包的,在Bellevue有为微软提供外包的,在Everett有为波音提供外包的。这个生活节奏闲散的城市里,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但所做的那些业务又利润颇高,自然都愿意丢给发展中国家去做。影片的最后,这个和MLB明星有着一模一样名字的男主角回到Harbor Ave上的海景condo,干净而明亮的房间,一杯咖啡,标准的西雅图式生活,观众如何不喜欢?

          改变在于,华国父的第三只眼,宝莱坞的铃声,和多加的几勺糖,一,二,三,四。
  3. 异域风情、服务外包以及因此招致的文化冲突与众多笑料,组成了这部轻松中带有反思的片子。

    男女主人公的结识与相爱有点牵强,大概是电影情节的需要把。再次外包转移去上海感觉也有点牵强,也大概是电影情节的需要把。

    片尾男主人公给富兰克林按上看清事物本质的第三只慧眼,倒是表明了作者的观点:美国人只知道钱和工作,却不懂得生活。美国人并没有教会印度人如何工作,反倒是印度教会了美国人如何生活。
  4. 继续使用这个无聊的标题 。Todd与Asha的爱情没什么看点,电影里写实的印度风情让人身临其境,India(I'll not do it again)也是很搞笑的解释。
    Outsourced即外包业务,资本永远在向成本的洼地流淌。电影中的CALL CENTER在中国或者印度应该有很多吧。Todd接受了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管理在印度的CALL CENTER电话销售人员,将平均每个顾客的电话时间控制在6分钟以内。
    他面临很多困难:印度的“投资”环境(圣牛会出现在简陋的办公室);电话接听人员的浓重印度口音;印度与美国的巨大文化差异;要上夜班的倒霉时差等。
    他手中的资源:开除或提升的人事权力;多年的电话行销经验。
    Todd 达成了目标,从17’提升到了5‘57。他怎么做到的呢?
    1、作为空降兵,他能迅速融入团队,他克服了各种不适应,接受并认可了他周围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而且能够理解团队中个人的渴望与梦想;
    2、他营造了活泼轻松快乐的工作氛围:允许布置自己的办公空间,倾听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3、提升业绩优秀的人员,展开销售竞赛;
    4、手把手的培训互动;
    5、经常性的团队建设活动;
    6、对团队的鼓励、赞赏、责任和安慰。Asha can do everything!
    7、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果断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