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斗牛(2009)

斗牛(2009)

又名: 革命牛 / 八路牛 / Cow

导演: 管虎

编剧: 管虎

主演: 黄渤 闫妮 高虎 来喜 胡晓光 刘向京 陶泽如 孙松

类型: 剧情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09-09-11(中国大陆) 2009-09-10(威尼斯电影节)

片长: 109分钟 IMDb: tt1500703 豆瓣评分:8.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一队八路军来到了沂蒙山区的堡垒村马牧池,随他们一同前来的还有国际友人捐赠的奶牛。长年生活在大山中的村民从没见过这种黑白相间、奶量充足的牛,他们备感惊奇。不久,日军船尻部队逼近,八路军紧急撤退,临行前将奶牛托付给村民喂养。贫穷胆小的村民担心奶牛会带来灾难,他们通过抓红豆的方式选出养牛人,小寡妇九儿(闫妮 饰)帮破落户牛二(黄渤 饰)抓阄,最终使牛二成了这倒霉的“幸运儿”。

演员:



影评:

  1. 《斗牛》的观影经历是让我欣喜的——终于在09年看到了一部牛B的内地电影,当然我们总是能在一部电影作品里找到前辈的影子:你可以说《斗牛》是一部喜剧版的《活着》,一部人兽版的《鬼子来了》,甚至一部中国山村版的盖•里奇。
    能让我联想起这么多优秀的电影,已经说明了《斗牛》的质量。在目前还活跃的几位第六代导演中,贾樟柯只能拍拍小众艺术片,张元在吸毒前就有才尽的嫌疑,娄烨在情欲内心的挣扎里越陷越深,宁浩认准了商业类型片的路子高歌猛进,王小帅则在票房与奖项的二难选择里进退失据——相较而言,我一直觉得管虎是一位既不缺乏人文关怀作品又不缺乏可看性的导演(当然所谓的价值意义都是被阐释出来的),事实上,能够在电视荧屏上凭借《黑洞》《冬至》《生存之民工》这些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走入普通观众的视野,管虎的导演功力不证自明。

    在以抗战为时代背景的电影中,《斗牛》巧妙的构制了一种相对于权力叙事的话语张力:对普通农民的生活来说,日寇、流民、土匪、八路、国军,乃至日后的解放军,都成了过眼云烟,在最朴素的生存理念的支配下,农民卑微而又坚韧的活着,城头变幻的大王旗永远无法遮蔽农民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最后,他们还用最质朴的契约理念无情嘲笑了所谓的宏大价值——在市民社会呼之总不出的时候,《斗牛》用小农意识曲径通幽的玩了一把市民理念的宣泄。最后当牛二(黄渤饰)拉着他的牛坐在土坡上感叹年华的流逝时,我立马想起了余华在《活着》里描写的那个老农和他的那头牛(可惜电影《活着》没有体现出来)。
    作为农耕文明的象征,牛与农民的紧密关系不言而喻,虽然《斗牛》里把中国牛替换成了一头荷兰奶牛,但从根本上看,还是这头牛在给农民提供粮食——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不含三聚氢胺的正宗荷兰牛奶成了农民难得的营养保证。丰满的奶牛乳房很容易让男性农民有性的联想,于是,偷摸奶牛的奶子成了牛二的罪状,他甚至因此被戴着高帽游街。不过在管虎的处理下,游街也被戏谑化了,全然不见《芙蓉镇》式的庙堂威严。当然,这里也存在者另一种微妙的解构关系:荷兰奶牛是以“八路牛”的身份被神圣化的,即使全村人惨遭日寇屠戮,这头“八路牛”却安之若素,甚至成了牛二的精神寄托和唯一伴侣。而牛二在抓阄被分配到饲养“八路牛”后,老大的不情愿,九儿(闫妮饰)在一旁高喊“要他革命”的情节显然应合了对宣传机器的教条叙述厌烦透顶的当代观众心理。九儿这个角色很有意思,她处处顶撞权威,用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在贫瘠的山村里播撒着生命的意义,然而又是一个伪反抗者——虽然她嚷过“妇女解放”之类的话,但山村封建秩序显然又庇护了她——她与牛二的婚配完全是宗族势力的利益安排,但九儿与牛二的爱情便是这样怪异而又自然的滋长起来。

    奶牛成了九儿的替代品(这与《活着》中的描写很类似),牛二时而称奶牛为“九儿”,时而称它为“娘”。我一直把奶牛理解成对中国农村妇女的隐喻,当战争让女人走开时,她们在用另一种决绝的方式参与这场战争。奶牛不语,女人没有话语权;奶牛沉钝,女人处于弱势地位;奶牛被土匪拉来黄牛强行交配,女人在命运的洪流中丧失了性的主动权,沦为纯粹的生育工具……然而,没有奶牛/女人的抚育,男人都成不了人。所以,在这场男人戏中,闫妮的出演四两拨千斤;而在一帮糙爷们你死我活的杀戮游戏里,奶牛的出场总是显得温情默默。
    难得的是,管虎在沉重的悲情叙事中成功的点缀了黑色幽默的色彩,这种笑中带泪的技法在刘镇伟颓败后几成华语电影的绝学。当然,这也离不开黄渤的出色演技。《斗牛》通片看下来,黄渤的个人表演风格已臻完善——表演理论我不懂,反正我喜欢黄渤的表演——几乎是黄渤一个人撑起了整部《斗牛》,已然有点老汤在《荒岛余生》里的意思了。而与牛的若干场对手戏,黄渤的表演也十分出彩,比起威尔•史密斯在《我是传奇》里跟那条德国牧羊犬的忸怩,黄渤足够做他的表演老师。
    管虎在剪辑上采用了双线索叙事,用不停的闪回插叙交待前情(那段介绍奶牛来历的纪录片插叙很热内,我个人很喜欢)。当然,悬念做的也很足,开头一段像极了丹尼•博伊尔的《28天》。不过这种剪辑方式也不是尽善尽美,有的地方跳得厉害,有点考验观众的理解力——好在《疯狂的石头》提前对中国观众做了普及工作。

    电影存在于细节中,这一点在《斗牛》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个一直没爆炸的日军炸弹后来成了重要的道具,而不识字的牛二始终分不清“人”跟“八”(表现这个场景时,《上车,走吧!》里的黄渤大哥高虎已经成了给他配戏的小龙套),最后便把“牛二之墓”摆成了“二牛之墓”——耐人寻味的是,八路第一次出现让牛二的命运陷入了与奶牛的疯狂纠葛中,而“八路”(解放军)的第二次出现则只是给农民书写了一座墓碑。
    《斗牛》对日寇形象的塑造也很牛B,那位只会养牛不会杀人的日本窝囊兵的角色让中国观众看到了有人性的日寇,但是接受起来却不会疙里疙瘩的。看来,跟那位拍南京MV的第六代比起来,管虎之于他的优势不是质量上的,而是档次上的。
    但愿牛B的《斗牛》能冒出威尼斯的地平线,在《走着瞧》这样讲述人、驴纠结的优秀影片被无情的湮没后,好在我们还看到了人与牛的《斗牛》。

    (南方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
  2. 这马上就是建国60周年了
    整个四九城都准备翻个底朝天的同时还要各单位保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架势

    献礼电影也占据了这个月不同的档期准备同声高呼万岁
    伟人们又复活了
    阴谋家们又准备了新一次的失败复辟
    知识分子们架起电台分析密电码学扑克脸搞谍战
    大家都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 梳着整整齐齐的发型 白白嫩嫩的小脸上做作着各种表情

    只有一部电影在让我们复习那些真正生活在那个混战年代的人的或许真实的生活

    总是洗不干净的脸
    脏兮兮的大棉袄
    掉着裆的大棉裤
    草房子 荒山野岭 单身汉和小寡妇的闷骚趣味
    当全村的人在日本人一次次扫荡之后安然无恙
    甚至心里面
    或许对这个本来应该极度恐惧的时刻反而不当一回事只是例行公事的躲躲藏藏之后
    哦 他们都死了 只剩下了那个单身汉

    当然 还有那头舶来牛

    男人和牛见识了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势力角色

    仍旧脱离不了小农意识的游击队分子
    被军国主义文化搞成脑残的日本军人
    良心还未泯灭但已经踏上战争炮灰不归路的日本学生
    逃荒路上所到之处如蝗虫过境的中国难民
    不知道搞什么飞机的土匪
    破落后精神失常的国民党军官

    但是男人和他的牛一次次都逃出生天

    最终 他们也会幸福的被葬在一起 合称二牛之墓

    在他们一声的履历中
    无数的人都无名无姓的死去了
    没有留下任何信息

    嗯 这就是战争
    打下一片江山 建立一个国家 巩固一个政权

    其实人们要的并不多
    男耕
    女织
    足矣

    在这个还算平静的时代
    希望我们不要忘记那些或许是因为可笑原因 或许根本没有什么为什么而死掉的小人物
    这个 并不是历史学家的工作
    在这个被赋予特殊意义的年份发起的纪念活动
    也并不应该只是那些宏大但短暂的场面
  3. 牵着他的荷兰牛姑娘九儿,手里攥着的牛二之墓四个字被大风卷上了天,再回到手里的时候,变成了二牛之墓。牛二挖过一个坑,将死光了弟兄失心疯的国军军官和还没学会杀人的日本学生兵埋在了一起。这世道人不像人,狗不像狗,牛二对赶着去解放全中国的解放军说,他以后不会再下山了;那么以后,谁来把这二牛埋在一起?



    再没有日本鬼子来霸占九儿挤奶给伤员,他们都被乱枪打死了;

    再没有把九儿的奶头挤出血水,但仍想杀了九儿吃肉的流民,他们都被地雷炸死了;

    再没有土匪来抓九儿去给他们的土牛配种,他们都被乱枪乱炮轰死了;

    再没有那个对他撒泼,冲他大笑,拿了他的银镯子就说要嫁他,摇晃着大屁股跟族长顶撞的寡妇九儿,再也没有精通医术,甩着大鞭子,会斗蛐蛐的长胡子族长,再没有吃了八路粮的黄牛小黄,那些老乡,村民,亲人,家人,他们都死了。

    一碗碗热腾腾的牛奶不懂得分辨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它们救了受伤的八路军,濒死的日本兵,紧抿嘴巴满脸灰土的母亲和她的孩子,还有几十上百个饥饿的难民。荒原的天空很高很远,峡谷的风呼啦啦地刮过去,长草摇曳,岩石沉默。大自然不知道分辨谁的立场,它只是周而复始地捧出一个个美丽的黎明和黄昏,一个一个冰冷的夜晚,以及刮过峡谷荒原,一直刮到天边的大风。

    城头变幻大王旗,天若有情天亦老。挨过刺刀,躲过子弹,力大如牛的牛二收好让九儿彻底属于他的那张契约,把曾给过爱人的银镯戴在了他唯一的伴侣,亲人,家人——牛姑娘九儿的牛鼻子上,用一颗永远不会爆炸的日本哑炮圈出了一个最终属于他的家,男耕女织,直到老去,直到死去。

    不是说是喜剧吗,怎么最后我看哭了。

    ---------------------------------------------------------------------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回帖
    另外祝贺黄渤凭此片获得了第46届金马奖影帝

    方便看帖的朋友们,附二楼电梯

  4. 提起管虎,确实是个有趣的人物。谁拍了中国最好的电影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中国最好的电视剧几乎都让管虎给拍了。从《黑洞》到《黑冰》,尤其是《东至》、《生存之民工》,现在已经很难找到这么好看的中国电视剧了。尽管《奋斗》之流被炒得很热,但我固执的认为赵宝刚镜头前的大学生比管虎麾下的民工们逊色太多。

    当人们都在谈论宁浩与盖里奇的时候,我很想知道此刻的管虎在做些什么。作为同时代的导演,在我看来两个人才气相当,可宁浩已经炙手可热,不可一世,管虎却以令人发指的程度整出了一个中国版的《家居男人》。那天我面对CCTV6的时候,我在胸中大喊,管虎,你他妈在干什么?

    直到今天我跑去电影院,用50元钱看了《斗牛》的首映,才发觉到管虎开始反击了。这是一部拿出诚意的电影,管虎的细腻随处可寻,如今,他显然有着与宁浩不同的电影理念。他不需要宁浩电影中那样的精密的时间表,他的镜头有大段大段的留白,仿佛一段紧密的叙述之后的那声叹息,很有嚼头。又像是一个自鸣得意的年轻人用一个高妙的手法来为你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低沉、浑厚,嗡嗡作响。

    大山、村民、八路、日军、牛二和他的牛。管虎从来不缺乏对悲凉的体悟,所有的景象似乎都会叹气似的,镜头写意,如果你能看下去,那已然着了他的道儿。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不好表现,但《斗牛》做得还算出色。想想那令人崩溃的生活,想想那温暖坚实的牛背。到最后,牛二的所有情感都注入在一头牛的体中。它是亲人、爱人以及故乡。

    影片有很多桥段让人动容,但它不像那些个流水线生产般的又臭又叫座的弱智电影一样,屡屡大动干戈就为了让你感动。它是慢慢的,浸透你,却不失精彩。比如牛二在给牛挤奶的时候,对那头母牛的奶子产生了幻想,这是一个奇妙的场景,拜管虎与黄渤所赐,这段情节张弛有度,自然而然。这种沉稳与灵光在中国,兼收并蓄的导演并没有太多个。

    说到黄渤,他算是夹在管虎与宁浩之间的御用演员。管虎使他发迹,宁浩扶他上位。至于谁用的好,我可真不敢说。看起来,黄渤自出道至今,他的演技好象没有受到过太危险的挑战,所有电影,他都处理得游刃有余,他的个人风格太过明显,乃至于他的三板斧可以撂倒他遇见过的所有角色。这对于黄渤不知是喜是悲。

    无论是对于黄渤,还是对于中国电影,管虎与宁浩都是不能缺少的。他们是两个派别,都在用自己的大脑探索着广电总局下的中国电影。现在,电影院中终于少了那些动辄上亿的大师们的你来我往,多了一些爱玩电影的聪明人。像是宁浩和管虎,一个蓄势待发,一个悄悄作答。可以盖棺定论的说,这一定是进步了。


    草威
    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