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小说改编,小说作者就是编剧李宽定。故事描写的黔北的风土人情,不过导演和编剧跑了一些地方,最后在黔西南的一处村子选定了拍摄地。 2.开头就是结婚,但调子灰暗,然后出现了小丈夫,整个故事一下子朝悲剧发展。整个村子都暗暗的,以及门前那条长长的石板路。婆婆其实也不大,但一脸老态。还有嫂子一句评论疯女人的台词:我结婚的时候丈夫比少伟还小两岁,她呀就是等不得。虽然婆婆和嫂子戏不多,但很明显这两个人和疯女人一样也是落后习俗下的悲剧。 3.中间的几次推拉镜头过于明显。另有一处婆婆给杏仙刮痧的镜头相当好,镜头从刮痧板开始,到刮背,再到耸动的肩头,再到埋住的面庞,最后是无声的泪水。如果前面加一段刮痧板在背脊上刮动的镜头以及刮痧痕的特写就更完美了,只是当时做不到。 4.配乐好,用上了埙这种乐器,古朴且悠长,而且也没滥用。 5.虽然整体色彩灰暗,但优美的风景(瀑布,溪流,草地)总是令人眼光一亮,最后的光明结局也不显得突兀
1.故事很淡,不能去架故事,黄导读小说注重字里行间的感受,追求意境意蕴。
2.开头女性浮雕:黄导读小说时感受到一种与传统文化的共鸣,深远感,文化底蕴。
3.女主选角:丛珊老师符合黄导对片中女性一种“柔弱”的感觉,复杂的角色,外柔内刚。丛珊老师的感受:被片中所有女性对命运的承载所感动,三十多年来对女性的感受有了很大变化,女性的传统地位。
4.孩子的表演:孩子的场外导演是他父亲,每天给他讲戏。
5.“中国的文化状态松弛”这样的片子以前是不能拍的,改革开放的文化环境,如今拍出好电影可以走向世界。
6.“中国第一部充满性意识的电影”。
7.疯女人和三嫂的不孕是小说没有的,求子洞等素材是受《西行漫记》启发。疯女人是隐喻、象征性的,黄导将其与故事进行间离(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
8.整体摄影、美术风格独立,摄影师也是小花的摄影师,很善于捕捉人物心理感受,大量的特写镜头。
9.劳动节奏的美感:织布、舂米、拉犁。
10.音乐上埙的使用,《如意》用箫声,都有悲凉萧瑟之感,最后丛珊发疯那段音乐跟缓慢节奏突然的崩裂,冲击力强。
11.与《湘女潇潇》《香雪》这种散文诗化的影片相似,以女性为悲剧主角进行文化反思。第四代导演是成长中痛苦的,第五代在痛苦中成长。
12.第四代导演的人道主义关怀,六位女性都是善良的,农村民风古朴,人性的美在戏剧作品中产生冲突,高级的戏剧冲突。三嫂的塑造,男性文化的守护者,戏剧性的角色。
13.对炳哥的塑造小说更多更立体,黄导重视炳哥的犁地,“他不行就不拍他”。炳哥与孩子的对比,放大一个男人的形象。
14.《如意》《良家妇女》《贞女》的女性系列,偶然促成。
15.《良家妇女》对第一批观众是胡锦涛和一众贵州领导。
太幸福了 头一次在电影资料馆看到导演还健在的电影 我以为自己一直是不太care首映礼和主创宣发这种事儿的。 但是和导演和主演一道,观赏一部他们三十多年前拍摄的电影,在你看完之后想唏嘘感慨什么的时候,发现他们就坐在自己眼前,和你一样以观众的视角,去回味自己的作品的时候,但你的疑惑感慨,被导演自己阐述出来的时候,真的有点儿起鸡皮疙瘩。 第四代导演和第五代导演却有不同,正如同黄导引用的张艺谋导演的那句评价“他们(第五代)是在痛苦中成长,我们是在成长中痛苦” 这句话我从前没听过,但是确实一语中的 我很喜欢《芳华》《陆犯焉识》《一秒钟》《归来》,乃至更早的《大红灯笼高高挂》 这些片子让人沉默,让人悲愤,正如同感受到那种时代的荒谬个人命运在时代浪潮中中的雨打浮萍。在迷茫中痛苦,在痛苦中撕裂,在撕心裂肺的呐喊中成长。 但是《良家妇女》呢,时代的背景变迁似乎并未掀起波澜,不是让你与主角感同身受,而是好像是电影结束后的座谈会。比起电影,它更像是在戏剧,通过刻意塑造的间离感,让你平静的看待这一切,它不是在试图控诉这什么,它只是平静地展现,不是把冲突放大和抽离,也不是纪录片式地旁观,它是一种清醒的状态,更像是后日谈,他不是发问如何活下去,而是陈述怎么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