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疯狂的代价(1989)

疯狂的代价(1989)

又名: 妒火焚情 / The Price of Frenzy

导演: 周晓文

编剧: 芦苇 周晓文

主演: 常戎 李靖 伍宇娟 谢园 林永健 尤勇智 高明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1989-09-10(中国大陆)

片长: 102分钟 IMDb: tt0095151 豆瓣评分:7.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青青(伍宇娟 饰)和兰兰(李靖 饰)是一对姐妹,父母离异的两人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感情十分要好。雨夜中,尚且还是中学生的兰兰惨遭暴徒强暴,得知此消息的青青满腔怒火,发誓要找出罪魁祸首,为妹妹报仇。警探老赵(王宁生 饰)十分同情两姐妹的遭遇,他决定尽自己所能,将暴徒捉拿归 案。

演员:



影评:

  1. 疯狂的代价
    周晓文1988年的片子。很有意思。一对姐妹,父母离异没有家庭温暖。姐姐母亲般照顾上初中的妹妹,二人独自生活。姐姐是妇产护士,经历了当时中国人重男轻女的偏见和对生命的不尊重,对性怀有抗拒心理。妹妹一日被强暴。姐姐深受伤害,疯狂查找线索。妹妹却对于“性”持懵懂的好奇。强暴犯最终落网,却被姐姐踢下高塔摔死。
    电影有几点吸引我。
    一,强暴犯是个外地混混,他的社会游荡者的野兽般的身体、单纯的兽性,是一种疯狂,被表现得很夸张(那男的始终穿了内裤在屋里折腾,拍得特带劲,特野兽)。而姐姐被社会习惯的性别歧视所塑造的对性的抗拒,与妹妹被冒犯后表现出来的单纯的道德感,与其疯狂的非理性混为一体。故事的结局似乎暗示,姐姐在道德外衣背后显示的疯狂,比强暴犯那单纯的兽性更为可怕。

    二,对民众的描写。有几个镜头印象深刻。妹妹出事后姐俩白天在案发现象协助警察确认时,从姐俩的主观视角看,围观的群众完全像牲口群一样贴在警车玻璃上往里看,非常残忍。
    还有,姐妹两在海滩试图寻找罪犯时,一个镜头,俯视,从姐俩逐渐拉到越来越广阔的空间,最后是俯视的整个海滩的人群。看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感,人群的非人化感觉很强烈。
    还有,姐姐在产房护理初生儿时,一个男孩意外死亡,其家属猛冲进来殴打姐姐,一片扭打纠缠,最后是姐姐对着镜子把嘴角的鲜血抹到脸上的长长的镜头,眼睛里是开头有点委屈,后来就是恨,还有几乎疯狂的状态、复仇的感觉。这个线索很重要,似乎和最后她拼死与强暴犯兄弟追逐(从高速的车窗外横进车里,基本不是普通人做得出来的)、将强暴犯踢下高塔这个结果是有因果关系的。(这个镜头是仰视的,姐姐突然从容而有力的抬起大腿,狠狠地往下踢,随后就是强暴犯坠地)
    所以,感觉民众的集体习惯背后的集体兽性,呆板冷漠,恰好是孕育疯狂的温床。
    结合上面的感受,觉得这个片子有意思,很生动的表现出80年代末期中国社会人群的躁动和非理性,对于非理性的理解,也有意识突破主流理解。不过,影片开头有长达几分钟的片头,是姐妹两在澡堂中,姐姐为妹妹洗澡的情景。拍得朦胧,美,单纯,裸体很干净,突出母爱。这个点,和后面对姐姐内心的展开,是怎样的关系,不大明白。
  2. 作为非主流第五代导演周晓文的非主流代表作,《疯狂的代价》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上世纪80年代末,在开明领导的默许之下,西影厂的青年导演们先后崛起、独当一面,周晓文便是其中之一。他是第五代里最先追求商业价值的导演之一,86年他软磨硬泡争取到机会执导处女作《他们正年轻》,87年按厂里要求拍摄以赚钱为目的的电影《最后的疯狂》,而到了这第三部作品《疯狂的代价》,周晓文终于能把电影拍成他想拍的样子了。他有意将艺术与商业结合起来,人物丰满,主题独到,于是便留下了这样一部至今仍值得探讨的优秀作品。甚至有人认为,《疯狂的代价》是中国第一部深入表现精神分析的电影。

    《疯狂的代价》与《最后的疯狂》一样,都是案件侦破题材作品,并且都由芦苇(后来写出《黄河谣》《霸王别姬》《活着》《红樱桃》等剧本)担任编剧。《疯狂的代价》情节环环相扣,有悬念、推理、性爱等类型片元素,结尾又有导演刻意为之的反类型设计,几分钟内的期待落空、数次反转令人暗呼过瘾,同时也触及了国产片罕有的人性深度。

    影片主要人物以两对姐妹/兄弟构成,这两对组合几乎有着同样的特征:没有父母的关爱,长子承担着雌雄同体的护庇功能,而次子因认知的缺失而对两性差异充满好奇。在奸污悲剧发生后,经过一系列近乎疯狂的追寻,最终案情真相大白,却又突然善恶颠倒,受害者成了施害者,耐人寻味。

    周晓文曾说,他只喜欢拍跟他一样的普通人。然而就是从这群普通人身上,周晓文透彻地看到了很多社会问题。欲望和罪恶的界限在哪里?家庭缺失给下一代造成什么影响?那群围在车外和邻里的看客,他们究竟在看些什么?

    在当时那个年代,《疯狂的代价》可谓开垦了不少人的心灵禁区。最令人难忘的,恐怕就是开场那个惊世骇俗的裸浴场景了,当年引发了关于裸戏是否有必要的热烈讨论。宛如天堂般美好的光晕中,赤身裸体(甚至长时间露点)的姐姐在细心地为妹妹擦洗身体,似乎喻示着妹妹的身心即将被洗刷一新。

    接下来片名“疯狂的代价”出现,叠印在底部的是犯罪者手持望远镜偷窥的特写画面,它与之前的众女裸浴场景连接在一起,顿生情欲味道。实际上在看完电影之后,观众才会发觉,其实这一偷窥只是片中一个与沐浴无关的片段的撷取,两者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地点内发生的。周晓文的这一细微处理,与库里肖夫将莫兹尤辛与一盘汤剪辑在一起的蒙太奇实验异曲同工——尽管周晓文说,他的想法是受小人书启发的。

    在人性层面的探讨上,《疯狂的代价》不再以非黑即白的道德、伦理准则来衡量一个人的品性,每个人都有“疯狂”的一面,每个人都有“疯狂”的理由。在先天遗传、后天培养和激发事件的三重作用下,作为受害者的小女孩表现出偏激的性格和行为走向——父母缺失、姐姐过分保护的环境中,她竟然是被强奸犯激发出朦胧的女性意识的,这对她既是心理阴影,也是性启蒙。她涂口红、上生理课、看黄色书籍……她曾拒绝罪犯递给她的泡泡糖,在片尾姐姐精神崩溃之时却若无其事地吹破一块泡泡糖,冷酷无情的眼神给人极大震撼——她踏进了之前未曾涉足的领域,对姐姐完成了某种具有精神分析意味的复仇。

    对于姐姐来说,她维持现状的梦想如同那个泡泡糖一样破灭了。她本身就是个矛盾体:自己从事着与性爱结晶直接相关的工作——接生,听同事谈论着男人怀孕、男女平等的天方夜谭,感受着接生男女婴儿之后遭遇的迥异待遇,有个贩卖黄色书籍的男朋友,这些都积淀为她对性的好奇与渴望;然而她与父亲的关系令她丧失对男人的信任,妹妹受到未经允许的侵犯更是大大加深了她对异性的排斥与憎恶之情。对于妹妹,她自己也由类似母亲的角色渐渐转向了父亲。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导向最终将罪犯踹下高塔致死的罪恶的一脚。

    至此,每个人的“疯狂”都付出了相应的“代价”。这场闹剧过后,周晓文导演给观众留下无尽的回味与思考,让创作者对现实和人性的关照更多了些。这令今天的许多国产片导演回想起来,都应该感到羞愧和汗颜。

    【大众电影】
  3. 1.
    八十年代初,世界开始了它在失落触底后精彩的、(可能是到今天为止看来最后的)昂扬向上的年代。美国越战后make love not war的余温、摇滚乐的空前蓬勃, 中国文革后的改革开放和新启蒙思潮,台湾戒严时期后的解禁、解冻。那时候的政治舞台上,有曼德拉、撒切尔、邓小平。同样是蹲在校门口音像店翻打口碟,那时候冒出来的老外们叫Michael Jackson, Lionel Richie,叫U2;那时候的录像带是Woodstock,是非洲赈灾义演。

    那时候的中国,出现了在当时来说并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几件事情:《走向未来》丛书的第一批出版、中国文化书院的成立,和新一代青年学者成为《读书》杂志的主流作者。他们“在民间开拓了新的思想空间,重新获得了文化的自主性和精神的公共性”。

    也有一些引人瞩目的,比如85美术运动,星星美展;比如一句话振醒诗坛的北岛,或是一嗓子唤醒摇滚乐坛的崔健;比如让电影还原其艺术性、从政治工具回归为生活表达的一批导演,从初期的老导演谢晋、谢铁骊,到后来的吴天明。还有一帮年轻人,他们像海绵一样汲取着社会中涌动的各种思潮,摆脱对伤痕文学的沉湎,做出突破传统的尝试。这其中包括成为主流的第五代导演们,也包括本片的导演:那些在同一时代擦出各种小火花,后来或许受到某事件的影响,而不幸“流”了的“扫地僧”们。(典故是,周晓文演了央视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

    记得得是六年前了吧,陈嘉上来浸会的时候说起过,八十年代大陆文化上艺术上的复苏和发展,让香港的电影人、文化人们很激动,感觉充满希望。
    当然啦,也就是在这电影拍出来的第二年,他们就很受伤了。呵呵。

    高晓松说,在他形成世界观的时候,海面上全是灯塔。而对于我们这帮会嘲笑理想主义星点残光的平庸年代的年轻人,可能有一种遗憾叫“没能与伟人同时代”。

    2.
    据说影片开头姐妹俩在氤氲中洗澡的镜头很重要,纯洁无瑕,却又使观众走入到性的气氛中。可惜我看的版本里把它给删了。但是,在屋里穿着小短裤到处走的强奸犯和他健美教练一般的身板,以及姐姐乌黑的植物般的长发确实带来一种燥热和不安。

    影片让我想起<勇敢的人>。如果仅是将影片本身和这类女性电影相比(其实也不恰当,暂且这么归着类吧),它也并没什么太多特别之处。

    和很多同类电影一样,里面几个主要人物的“性质”和观众对他们的观感摇摆不定:
    姐姐开始算是道德的化身,保护妹妹,压抑自己,然而却在外界环境的压力和催化下,最终转变为施害者,飞起一脚将强奸犯踢下高塔。在这个过程中,身为产科护士的她在工作中的遭遇,是借由重男轻女的社会现象映射的现实与理想世界的差距:同事讨论着男人怀孕的奇谈、中学生在课堂上向老师普及着关于两性的最新医学知识,然而现实却会因接生男婴女婴而被过分热情地簇拥或暴打。
    妹妹则以受害者的形象开场,却因为被施暴开启了对女性身份的认知,甚至对于相依为命、保护自己的姐姐感到“害怕”。

    影片里一对姐妹、一对兄弟都可以算作没有父母。姐姐/哥哥承担的角色,与其说是庇护者,倒不如说是对妹妹/弟弟的某种桎梏和教化。唯一的父权形象是老警察这个角色,却在影片最后看着姐姐犯下罪行,只能无力地大喊。另一个保护者的角色,姐姐的男友,也在一系列挣扎中获得某种权威和承认后,惨死在车轮下。

    这种父权的失落,应该是对当时社会的写照。相比冷战时期美国影片中父权形象的坍塌和扭曲,本片中表现出的这种失落和无力,应该怎样解读,我并不是很确定。

    抛开影片,单说一些细节,令我感受强烈的是一种相似:这世上的事,无非就是那样,什么女权主义啊,对身材的审美啊,应该先吃早饭再刷牙这种知识啊。三十年了,要么还是那样,要么兜了一圈又回归。甚至三十年前就有打医生的傻逼,三十年后也没见少。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姐姐和男友在交谈,桌子上有一个三个小球永动的小摆设。在我小时候,曾看到过这个东西,觉得很有意思,很了不起,没记错的话,这玩意儿还流行过一阵子。然而其实,这东西十几年前就流行过了。我们不知道而已。


    3.
    而那个时代(和许多时代一样)被我们这些人傲慢地忽视,甚至愚蠢地鄙视了。好多短评和影评里面写,哎呀这真的是八十年代的嘛,哎呀即使放到今天也怎样怎样。

    这是哪里来的骄傲?谁说过去的东西放到今天就应该不行?

    坐拥这种愚蠢的优越感的我们,拥抱着物欲、消费主义,以为为一套房活一生的荒凉现实即是人该有的全部意义。当我嘴上笑着老徐对老动画片中老共产主义国家的高尚情怀的讨论、对八十年代爱情片里道德理想的沉湎皆是“anachronistic nostalgia”时,在心里,不能不说羡慕她能与现世永保距离,从历史中获得宽慰。

    其实在许多国家的年轻人都呈现“下流志向”的颓势时,中国的年轻人还好像斗志昂扬充满希望觉得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这可能不是坏事。但愿今天的我们不会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中年以后衰老而疲惫地发现,那不过是漆黑海面上的幻象。



    p.s. 老徐和她妹妹还提到,看着那些充满魔性的老动画,想着中国动画产业如果能“不受西方、日本的影响,顺着cult那条线好好发展”,今天会是什么样?
    还有,八十年代末的那批电影中,除了后面传承下来的第五代主流导演的作品,不乏一些非常有突破的、批判性的非主流奇葩,要不是被掐了火花,是不是“差点就走出了自己的新浪潮”了?

    反正不管怎么说,思潮滚滚的时代,都是好时代。

    ——————————————————————————————

    盗火贼。微信号:fire_stealer。

    互相扶持,活得明白点
  4. 这个影片里出现了各种人物或人群的疯狂。浅而言之,至少有:1.姐姐的疯狂。2.罪犯的。3.社会舆论和人群的。4.爱情的。

     

        姐姐的疯狂表面上很容易理解,看似出于无法抑制,并且“过激”的复仇欲。但是我们应该问的是,为什么她这么“疯狂”?影片在陈述她的工作时,已经将第一点原因交代得很清楚,即姐姐对男人的仇恨。男人在他眼里,是充满侵略性和进攻性的。她多次抱怨男人对女人的不公平。甚至对谢园说:“弄来弄去(世界上指性 ——笔者),还不是女人吃亏!”而姐姐的护士同伴以及生理课老师,到在生男生女问题上 为女人做了辩护(尽管角度大相径庭),从而支持了姐姐的立场。在心里充满了对男人的仇恨的状态下(她甚至对警察也极不信任),为妹妹报仇,无意识地成为了为自己报仇,对男人发起反击。这种反击,正因为逃脱了意识的控制和理智的过滤,所以变得“丧心病狂”。她以为是“义不容辞”,但事实上她已经在牺牲妹妹的幸福。妹妹想要忘记被强暴的遭遇,进入美好的性成熟阶段,自己也确实开始了对性的探索(读谢园的“色情书刊”)。可见她内心的伤口本来已经在逐渐愈合。姐姐不依不饶的复仇计划却不断将妹妹带回可怕的过去,以致妹妹怕她。姐姐的疯狂还有第二点原因,即社会舆论的疯狂,冷漠麻木,喜欢看热闹,善于散播流言蜚语的人群的形象,歧视妹妹的同学,在影片中多次出现,一定不会被我们忽视。无知的成群的家属甚至不分青红皂白第错怪姐姐,殴打姐姐。这种社会舆论的压力和人群的无知,让姐姐必须疯狂地为妹妹“雪耻”,换她一个“清白”。那么姐姐只能彻底铲除耻辱的始作俑者了。

     

        以上两个方面,体现了姐姐极其矛盾的内心世界。如果她藐视保守的重男轻女的社会风尚,为女人的不公平地位感到义愤填膺,那么按常理,就应该同时也蔑视社会舆论,蔑视无知的人群。但是她似乎并没有蔑视这些,至少影片对它们的扩大处理,可以让我们相信,她无法从内心真正将舆论和人群是为子虚乌有。姐姐的这种矛盾心理是极有代表性的。她成了过去,当时以及现在很多中国人的生活状态的缩影。

     

        社会舆论的虚伪,人的伪善,在影片中叶收到了导演微妙的曝光:谢园,一个卖“黄书”的,居然成了人大代表,因此他放弃卖黄。后来不想当人大代表了,就重操旧业。一个人真正的精神世界和社会舆论有多大关系呢?道德中有多少充分是虚伪的?我们应该想想。

     

        罪犯的疯狂,是兽性般残忍,毫无遮挡的。他甚至就是活在无知和混沌状态的一只动物。他的疯狂(像所有现象一样),有自身的,也有社会的原因。从今天的角度看,当时这个国家对“性”的压抑,简直是“兽性的”,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当时的人们怎样理解这个问题,就不好猜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正值当年,浑身充满肌肉和力量的,英俊的男性,怎能忍受性的禁忌呢?因为无法得到正常的性满足,他才去强奸一个女童。或许那个狭小压抑的空间,恰恰象征了社会给他的牢笼。一只野豹,怎堪牢笼束缚?他只好半夜出来,伺机行动。

     

        总之,姐姐和罪犯的疯狂,都是社会造成的。社会给予了女人太多的不公平。生出女孩是母亲的错,女孩的生命是错,所以姐姐恨男人。“失身”的女人是耻辱,所以姐姐要为妹妹雪耻。罪犯这种人,如果能找到正当的生活道路,谁能轻易怀疑他可以散发出的能量和激情呢?这样看,他是不是有些像谢园呢?这个人本善良热心,出于生活所迫,却只能卖黄书,做半违法的事。一本黄书将这两个人物直接联系在一起。谢园仿佛通过这本书促使了前者犯罪。这也体现了无知识者在社会中的绝对被动地位。他们常常因为无知或贫穷而成为“知识”和“政治”的牺牲品。谢园是社会的牺牲者,女警官(片中唯一一名女性警察)的掌中玩物。罪犯亦如此。

     

        别以为我实在空穴来风,夸大其词。想想片中另一位“准男性”,就会同意我的观点。妹妹的好朋友,小“医学博士”,也同样对性充满了兴趣。但是他有知识的指引,因此他可以让他对性的兴趣成为他升学,谋生,开创事业的的动力和渠道。他充满阳光,幸福无忧,和同样对性感兴趣的罪犯形成鲜明对照。

     

        社会舆论以及人群的疯狂在上面已经提及,不必赘述。

     

        谢园对姐姐的爱,用疯狂来形容,不为过吧?他为了将所爱之人追到手,放弃了“人大代表”的身份,放弃了很多金钱利益,而且对姐姐的横眉冷目毫不在乎。就像一心要报仇的姐姐一样,他也“誓不罢休”,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成功了,他的无微不至改变了姐姐对家庭生活的不信任和对男人的仇恨。这样的爱,是伟大的,是充满奉献并创造新生的。可惜好景太短。美好的爱情因为被爱的人的疯狂,成了黄粱一梦。但是他们的爱情戏真的很感人。姐姐拥抱谢园那一幕,即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让人难忘。

     

        影片并不长,90分钟,却很好地平行讲述了两个故事:破案和爱情。其中还穿插了一些侧线,例如姐姐父母的到访;罪犯哥哥的工作;警察的退休,车和房的问题。这无疑又是一个对当时社会以及社会现象的提问,今天仿佛比昨天更具现实意义。

     

        片子很有意思,一个细节是:片中几乎没有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只有姐妹,兄弟和兄妹之间的关系。唯一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极其失败的而被否认了。问题出在父母身上。影片结尾,老警长试图以姐姐父亲的身份保护她,却没有百分之百做到。也可以这样看,姐姐和罪犯哥哥,就是各自家庭中的母亲和父亲。一个成功了,但即将失败,另一个从影片开始就失败了。

     

        影片的原版开头真美啊……柔和的光线,朦胧的色块,美丽的女人胴体……让人想到母亲,母爱,生命和性爱。姐姐和妹妹,在这里象征母亲和女儿,奉献和新生……这是我迄今在电影中见到的最有创意,最美的裸体镜头。

     

        在这篇仓促而就的短文末尾,我倒是想问一句:影片中的这些个“疯人”,到底谁最疯狂?是那个混淆了爱和自私,极端地实施报复,牵连了妹妹的姐姐?还是那个禽兽不如的幼女强奸犯?或是那个为了爱情牺牲自己生命的谢园?抑或是那个拥有无穷力量,执掌生杀的社会舆论?还是什么其它的暗流?我期待着你们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