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雨中曲 Singin' in the Rain(1952)

简介:

    1927年,由唐·洛克伍德(吉恩·凯利 饰)和丽娜·雷蒙德(简·哈根 饰)主演的《皇家流氓》在好莱坞首映。由于丽娜刺耳的嗓音无法匹配其夺目的外貌,为了维护明星形象,宣传部只得安排唐一人讲话。首映后,由于钢琴师科斯莫·布朗(唐纳德·奥康纳 饰)的汽车爆胎,为了躲避疯狂的影迷,唐意外结识了能歌善舞的凯西·塞尔登(黛比·雷诺斯 饰),并被其深深吸引。数周后,首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爆红,唐与丽娜的新片《决斗骑士》不得不临时改变拍摄方式,而凯西也成为歌舞片演员。因预映口碑极差,科斯莫提议将《决斗骑士》改为歌舞片,由凯西为丽娜配音,凯西积极附议。与凯西吻别后,唐心花怒放,在雨中载歌载舞。科斯莫的计划能否奏效?幕后的凯西能否走到台前接受观众的掌声?

演员:



影评:

  1. 无声电影转有声电影绝对是个讲不尽的话题。半个世纪以前的singin' in the rain在说,半个世纪后的the artist仍在说。说这个是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一点也不为过。singin' in the rain中就用很多诙谐的方式讲了那个时代的变化。

    影片首先让我想到的是剪辑的变化。无声电影因为不受念台词的声音制约,剪辑电影的自由度很大。格里菲斯在默片时期就发展出古典剪辑和主题蒙太奇等剪辑方式。但有声电影出现的初期,是采取声影同步录制,这对于剪辑来说是一次挑战,要剪辑镜头的同时保持声音的连续性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于是,技术精湛的剪辑师大多收起了自己的锋芒,电影诞生之初最常见的“段落镜头”重掌江湖。所谓“段落镜头”,可理解为一刀不剪的长镜头。制片厂的老板Simpson先生在派对上展示的一段实验性质的有声影片,就是从头到尾都没有经过剪辑,甚至连镜位和机位都没有变过的段落镜头。

    第二个是场面调度的变化。场面调度的内涵很广泛,主要是指电影导演如何选取镜框、设计构图、分配场面内的区域空间、确定摄影机和被摄物的距离等等。singin' in the rain里表现出的演员站位和表演的变化。我们在银幕前看到演员挥洒自如,但千万不要以为表演是随意的。每一步的路线,每一次站位,都是导演、摄影师和灯光师共同商量出来的。有声电影诞生之初,如今那种毛毛球的收音器还没有出现,麦克风只能藏在布景里。而且麦克风的收音效果并不理想,离得远的演员往往会录不到音。因此导演在场面调度时,不得不被录音因素牵制着。演员也因为这项技术缺陷,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表演方式,说对白时尽量对准麦克风。不然就会像电影里lemon那样,还保持默片时期夸张的表演风格,头左摇右摆,声音完全不入麦,惹得导演敢怒不敢言了。

    第三就是新老明星的交替。The Artist的另一个片名叫“星光梦里人”。我觉得形容无声电影转有声电影时期的好莱坞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成名是一场追逐浮华的梦。这个技术革新的时代,默片巨星一夜陨落,无名小咖瞬间崛起不是传说。前面提到,有声电影和无声电影对演员的表演风格的要求是不相同的。默片没有对白,对话的信息很大程度上要靠演员夸张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传递。但电影有了声音,复杂的剧情只需两三句对白就可交代清楚,从前那套表演方法反而显得浮夸造作。很多默片时代的巨星就因为无法转变自身的表演方式而让自己的演绎生涯走向了末路。

    演员的声线也成为一样很重要的因素。singin' in the rain里出现了决斗骑士的男女主角共同接受语言大师训练的场景。演员要学习如何吐字圆润清晰。虽然说话的腔调和技巧可以后天练习,但嗓音却是天生的。有的演员声线太不动听,或者于个人气质很不吻合,都制约了他们戏路的拓展。相反,一群年轻声音悦耳的演员就轻易上位。加上有声电影出现不久后,电影就迎来了歌舞片的鼎盛时期,对演员的声音要求更加高。正如能唱会跳凯西代唱代出头,而红极一时的李蒙却因自己扁平的声线毁掉了演艺事业。

    第四就是剧本的改进。还记得geane kelly在戏中戏里说:“I love you. I love you. I love you.”时,电影院的观众说了一句:“写出这么烂对白的人都有钱拿吗?”默片时期对白的作用被降到了最低,最多偶尔在字幕卡上写两三句简短的话。于是,从来没有人想过琢磨对白,台词粗糙单调可想而知。但是有声电影可不允许编剧这样胡闹下去,为此他们开始挖空心思写金句。到戏中戏《舞之骑士》上映时,枯燥的对白已经变成了富有韵味的歌词。

    电影发展过程中,每一项新技术的融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电影人各种不断的实践和尝试。正如有声电影诞生之初,导演对声音的运用还不是很熟练。最初那些有声电影之所以取得成功,很可能是因为观众对声影同步的新鲜感。他们惊叹于开门的动作和门锁的声音可以如此同步时,与其说是在欣赏电影这项艺术,还不如说是在观摩录音这项新技术。正如阿凡达的剧情烂到极点,都不妨碍其成为一部意义重大的电影,因为它开启了3D时代,它从技术层面启发了后来的导演电影原来还可以这么拍。

    电影的魅力在于,它艺术的升华是和每一项新技术磨合的结果。新技术的诞生,引发人们对拍摄电影的方式的思考,演变出新的电影理论,然后在一遍又一遍电影人的实践和影评人检阅中,找出艺术和技术的融合的最佳方式,电影史于是就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2.            对于浸淫百老汇文化已久的美国人来说,他们是很乐意从电影里面看到歌舞片段的,哪怕现在早已过了歌舞片的全盛时期,但在其他类型片中每每有人载歌载舞,想必扬基们都是正襟危坐,心旷神怡。
               故此,《雨中曲》才是那么的弥足珍贵且不可替代。
              
               库布里克应该是《雨中曲》的粉丝,不然没法解释《发条橙》中这片的耀眼位置,想到这里,我不禁想继续挖掘出其他影片向金·凯利雨中歌舞致敬的桥段来。
              
               首先是《发条橙》(Clockwork Orange),亚历克斯动手殴打作家夫妇的背景乐是《singin in the rain》,动作也是金·凯利舞蹈动作的模仿。
              《A·I》中的乔在水中舞蹈,与其说是向金·凯利致敬,倒不如说是斯皮尔伯格向库布里克致敬。
              《如果·爱》号称中国第一部歌舞片,自然有不少向经典Musical Film致敬(莫若说是模仿)的桥段,水花刷刷中的张学友,池珍熙在雪花飞舞的街道边舞边唱,这些都看得出金·凯利的影子。
               成龙的《上海武士》(Shanghai Knights),撑着雨伞的打斗场面,看得出原作的痕迹?成龙何以为成龙,可见一斑。
              《机器人历险记》(Robots),父亲在儿子出生后,情不自禁的跑上街头作了一番油中曲。
              《跨越彩虹》(Beyond the Rainbow)是拍的极精致的一部韩影,男主角吉书在天气预报中的踢踏舞让人耳目一新。
              
               另外“显性”致敬的也不少。
              《杀手莱昂》(Léon)酷爱《雨中曲》的莱昂,此后模仿了众多著名影星的娜塔莉·波曼的金·凯利装。
              《法网神鹰》(Legal Eagles)的罗伯特·雷德福德跟着电视里的《雨中曲》跳了起来。
              《爱与罪》(Crime and Misdemeanors)里的米亚·法罗和伍迪·艾伦在剪接室里边吃边看《雨中曲》。
             
               据说《一个明星的诞生》(A Star is Born)也有致敬桥段,没看过啊……
              
               对我来说,《雨中曲》永远是歌舞片中不可忘却的一出回忆,哪怕再过二十年四十年,每当《Singin in the rain》响起时,我总会想到,金·凯利在雨中起舞的那一幕。
  3. Singin' in the Rain(万花嬉春),据说是影史上歌舞片的经典之作,片子诞生于1952年,正是其他国家从废墟中重建的时期。

    (也许只有美国还可以这么开心的在战后坚信着他们的理想主义,载歌载舞。)

    这部片的缘起是米高梅制片亚瑟佛雷(Arthur Freed)想把一些旧歌“再生利用”,于是要求旗下两位编剧把它们串成一个故事,并获得金凯利(Gene Kelly)的同意演出。由于这些旧歌刚好都是在20.30年代,所以他们将背景设定在默片转变成有声片的时期,生动描写了片厂种种妙趣横生的事情。据说还常有人跑来他们的拍片现场,跟他们分享那段时期的记忆.而他们也详实的考证了当时好莱坞明星的穿着打扮和片厂的布景设备。

    对于我来说,片中的歌舞有点冗长,让我分心地想起高中时代练啦啦队的队形;那种灰姑娘似的温馨剧情,也常让我觉得男女主角像芭比和肯尼(或是史瑞克2的Prince Charming)。最吸引我的是那些早期摄影棚拍摄的细节,片中可以看见很多棚内的道具、设备、灯光,也可以瞧见影片的排演、特技演员的动作、配音对嘴和早期收音的方式,有一种‘幕后花絮’的特殊效果,满足了小影迷的好奇心。

    Singin' in the Rain,被归类成backstage musical,也就是以剧中剧的方式让观众看到后台的种种。此剧中主角的身分设定为电影主角,所以可以看到电影的制作过程和拍摄效果(特别是声音)。片中轻松的谈论到电影媒体本身的特性和意义,触及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分界(ex:一开始男主角说的话和画面呈现出来的事实不符、用女主角的口中说出对于电影表演的质疑、男主角死党唱的Make me Laugh想为电影的娱乐性辩护等等)。透过电影拍摄的过程来突显出这是一部“有关于电影的电影”。

    有人说,‘关于电影的电影’是大师或是作者论导演才会触碰的主题,是严肃的对电影致敬及提问。我不太懂它的定义或是深刻内涵,不过我觉得Singin' in the Rain常很巧妙的处理虚实真假彼此对映的趣味,唱唱跳跳,开开心心。比起蔡明亮的‘不散’、费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或是楚浮的‘Day for night’都平易近人多了。

    Singin' in the Rain以爱情通俗故事做为第一层糖衣,再加上精采歌舞包装,已经具商业卖点,然而除此之外,又有许多有趣面向和细腻考究,让它可以影史留名,叫好又叫座。

    在雨天窝在家里看着漫妙的舞姿听着悦耳的歌声,就像是欣赏迪士尼卡通那样不用提心吊胆,有着理所当然的乐观:邪不胜正、困难终将必克服、离散的也必将团聚、爱情圆满、事业成功。

    (此片适合在每一个疲惫的夜里,安抚着现实中的愤世嫉俗,催眠到睡着。)

  4. 这部片子是经典,能代表一个类型片种的最高成就的片子不多,而说到歌舞片大概除了《音乐之声》就是雨中曲。然而前者得了好多奥斯卡,后者什么都没有,然则不妨碍它出名。世界电影史的课程会讲到如弗兰克·卡普拉等好莱坞前辈,然而不论什么时候看的都是这两部片子。然而歌舞片已经是一个没落的片种,纯粹的歌舞片早已化作类型元素进入了当下电影。不说《芝加哥》或《如果爱》,举个小例子便是《功夫》里面那段斧头帮歌舞。

    然而歌舞片的没落是必然的。这种注重形式,并且有着规范的故事结构、人物类型和情节模式的“八股片”不再适应电视时代影院的特技大片导向。而与歌舞片有着密切关系的音乐剧则以演出的形式构建了自己的观众群和商业模式。40年代最鼎盛的歌舞片是不再属于这个时代的一种回忆了。仿佛卓别林拒绝有声片时代一般,歌舞片其实是拒绝电视时代的。就像影片中这群人迫不及待地要赶上有声片的潮流一样,歌舞片就这么渐行渐远。

    而教科书般的《雨中曲》便是很有趣的一个例子。这种“Behind-Scene Story”(这次不再是“backstage story”)是歌舞片的重要内容,而本片涉及的电影经历有声化的这一段时期也是观众最感兴趣的。以一种戏说历史的态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标准的正派和反派以及必须的Happy-ending,以及诸多经典唱段,算是经典到不能再经典了。然而这些之外,这样一部影片涉及的好莱坞的自指是非常有趣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所谓“元电影”,影片中毫无顾忌地展示着制片厂体制下好莱坞的电影工业状况,也涉及明星生活和八卦内幕。虽是冰山一角,然而也足以完成好莱坞自嘲式的自指。毕竟是一部轻喜剧,大可以在哈哈一笑之间说点悲凉的东西。倘若Kathy没有遇到Don,她将一辈子作为蛋糕女郎存在;倘若不是在歌舞片的规定剧情下,Don这等大明星对Kathy也必然是始乱终弃,并且没有哪家公司的老板会废柴到让一个胸大无脑的女人要挟,也不会有哪家公司的老板会允许以牺牲掉一个明星的代价捧红另一个新人。因为这是MGM的作品所以连剧情都要设置成和WB出品的《爵士歌王》的竞争。然而影片中Don Lockwood讲述的那段成名前的历史才是真正的辛酸。如同童话一样他熬出来了,然而没有熬出来的人又有多少?所以说来说去,还是造的梦而已。

    我其实是不喜欢歌舞片的。剧情推进缓慢,场景有限,而且我也不喜欢程式化的歌舞。有一次跟朋友开玩笑说布莱西特为什么用中国戏曲来讲程式化和虚拟性,分明应该从西方的歌舞片入手嘛。然而毕竟还要耐着性子看。然而片中Gene Kelly在雨中漫歌的那个唱段还是打动了我。我对一起看片的哥们说,你看,还是经典好莱坞满堂亮的用光方式,你看,摄影棚里下雨就是像下雨,不像现在所有电影电视拿水管子浇出来的样子。然而我们在片子里看过了摄影棚的工作方式,可片子里其他所有的内景和外景(貌似除了一个真实的阳光普照的外景)都是在摄影棚里拍的。说着这些的时候Gene Kelly开始唱了。他唱:I 'm singing in the 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