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喜欢北欧传说。因为那里出产最地道的大力士、最烈的酒、独眼海盗、风骚的娘们儿,英雄与火龙。 将这些因素综合,再加上一点点儿高纯度的宿命论,就是好莱坞版的《贝奥武夫》。 年轻的贝奥武夫喊着:“我是力量!欲望和权力!我是贝奥武夫!”这句简短的台词喊出的几乎是一个男人所有的梦想。年轻的英雄贝奥武夫,爱逞能,爱吹牛,爱女人。他的世界没有不牛逼,只有最牛逼。即使是哥伦德尔这般无敌的恶魔都被他赤手空拳地打败,还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 年轻的男人永远不会输在力量上,而往往输于欲望和权力。格伦德尔是力量可以打败的恶魔,而格伦德尔的母亲则同时代表了欲望与权力。——哪个英雄能不低头?贝奥武夫将自己卖给了魔鬼,与魔鬼苟合。换来了不尽的胜利和永恒的王位。老国王面对贝奥武夫的谎言苦笑不止。将一个紧箍咒似的王冠抛给他,自己执剑跳海。 很多年以后贝奥武夫才明白自己根本没能骗过老国王,原来那套谎言不止自己说过,面对毫无快感的胜利,贝奥武夫的血性被激起。看着濒死的敌人,他痛苦的摇摇头,吩咐部下:“给他一枚金币,放他回去,他有故事要说。”(我很喜欢这台词,给他一枚金币,放他回去,仅仅因为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女王和后来的小情人是真实的女人,代表会衰老的肉体和情感。而格伦德尔的母亲则是虚幻的女人,代表恒久的美丽与欲望。这两种女人争夺英雄,让英雄做出选择。答案是:年轻的贝奥武夫选择虚幻的女人,年老的贝奥武夫选择真实的女人。(好像男人都是如此) 儿子是父亲的灵魂具象,格伦德尔是沉迷酒色的老国王的儿子,生得丑陋无比;而熠熠生辉的金火龙则是贝奥武夫的儿子。 英雄命里注定要杀死火龙,哪怕火龙是英雄的儿子,哪怕英雄已经苍老不堪,英雄也必须完成英雄的使命。 但代表欲望与权力的恶魔不灭。永远诱惑着男人。
念English Literature的时候老师给了中世纪部分的book list,其中就有这一部长篇诗歌Beowulf. 当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厚度几乎只有其一半的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但我还是看了Beowulf的简介,觉得诗中三个斩怪和四个葬礼的故事纯属机械,毫无生趣,缺少波折。这部影片的编剧们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交代了原诗的一些时代背景的同时,也赋予了这个故事更加深刻的政治色彩以及人文关怀。 这是一个公元一千年左右发生在西北欧的英雄故事。原著作者不详,已知的是在英吉利由基督徒以古英文写成。那是亚瑟王的时代,罗马教廷的势力正在英格兰蔓延开来。这一个时代的故事里面总是既有异教里的妖魔鬼怪,又不乏十字架和罗马武士。 原著中Beowulf的确是杀掉了Grendel's mother, 而后来的那条恶龙也跟前两个怪物毫不相干。他成为了英雄,在自己的土地上被自己的子民拥立为国王,而不是继承了他去援助的King Hroðgar的皇冠。他跟皇后Wealhþēow之间也没有眉来眼去的戏文,婚姻更是无从提及。这样想来,我果真是对本片编剧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如果说原诗中的主人公Beowulf是个100分的大英雄;那么本片中开始时的Beowulf则是99。他在游泳比赛时杀死了独眼大海妖,放过了艳丽的美人鱼妖,但对别人吹嘘他将其斩杀。当他从Grendel的老巢中返回,他再次声称他手刃了女妖,而事实正好相反...... 考不及格的人想作弊从而及格;及格的人想作弊从而优良;而已经99分的人也还是想作弊从而得个满分。 Sir Gawain和Beowulf都是骑士中的表率,他们都是敢于承认错误和面对挑战的英雄。Sir Gawain 为了捍卫亚瑟王的尊严,履行和Green Knight的约定,去森林接受砍头的命运。Beowulf 年老时为了全王国子民的福祉,以及赢回王后的爱情,不得不去直面他自己一手缔造的龙怪。Virtuous是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诸般英雄高尚品德中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