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伊斯坦布尔的幸福 Mutluluk(2007)

伊斯坦布尔的幸福 Mutluluk(2007)

又名: 爱禁忌(台) / 至高戒律 / 祝福 / Bliss

导演: Abdullah Oguz

编剧: Elif Ayan 祖尔夫·利瓦内利

主演: Özgü Namal Talat Bulut Murat Han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土耳其

上映日期: 2007-03-16

片长: 123分钟 IMDb: tt0978649 豆瓣评分:8.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土耳其就是那种典型的“知道它在哪里,不知道它怎么一回事”的国家。书上说“土耳其地理上是亚洲国家”,因为它只有很少一部分在欧洲。细细一条博斯普鲁斯大桥,连接了欧洲和亚洲。
    但是文化上,说土耳其是亚洲国家恐怕不合适。可是欧洲也不是很待见它。土耳其加入欧盟的申请迟迟不被通过。在德国和奥地利,对移民的歧视,往往是针对土耳其移民。
    对于那种历史上发生过民族迁徙、冲突、融合的文化,我总是无限向往。比如西班牙,比如土耳其。文化如水,它不会因为统治者的高压而生存或毁灭,在多文化面前,人们是如何潜移默化的选择了一种文化而忽视了另一种,是一个很有趣的命题。
    在留学之前,我对土耳其的了解仅仅来自于帕慕克这个名字。在我读书的班级,除了意大利人,土耳其人要算是第二大少数民族。这些土耳其同学,个个有着鲜明的相貌。有高挑白皙,金发碧眼的美女,完全就是高加索白人;也有高大魁梧,络腮胡子,长着一双执着深情黑眼睛,宛如匈奴人的帅哥;更有小巧可爱,黑色头发黑色眼睛,眼窝深陷的亚美尼亚族女孩。他们都讲土耳其语。
    一直想去土耳其旅行。我听说,很多标明西班牙或者意大利的橄榄油,其实都是产自土耳其。海的蓝,索菲亚的蓝,棉花的白,橄榄的绿,土耳其在心中,是浓墨重彩的。正如街头的Kebab,口味轻的人是吃不了的。
    这一部《伊斯坦布尔的幸福》,中文翻译有些”泄题“。我哭了两次。一次是在西默把枪对准了玛丽亚的时候。她问道:爸爸知道你这么做吗?告诉他我没有做错什么。我去和妈妈团聚了,叫他不要担心。第二次是西默和教授打起来,一向沉默的玛丽亚夺过枪对着天空放了一枪:为什么没有人听我说话?难道我死了吗?
    土耳其早就是一个世俗化的伊斯兰国家。女性出入已经不需要遮脸。但是这又是一个文化多样的国家。发达摩登的欧洲部分,和边缘闭塞的乡村,奇迹般的都属于这个国家。
    土耳其不需要被定义,其实任何文化都不需要被定义。曾经希腊和罗马的文明,通过细细的海峡传过来,生根,壮大,又在适当的时机,回到欧洲本土,推动了文艺复兴。如今,几乎样样事都领先的欧洲,用“欧盟”这个尴尬的组织,试图去恢复往日的荣光。土耳其也处处在以欧洲为榜样。意大利的银行,在土耳其也有分行。
    其实,我倒是觉得,有这么座桥就可以了。和另一个世界保持着联系,同时也保持着合适的距离。
  2. 伊凡先生
    是你说过风儿是年轻的
    是你说过风儿就是生命
    我明白 伊凡先生
    生命是奇妙的
     
    别问我打算做什么
    别问我会怎么样
    我不知道
    但人生是我的 伊凡先生
     
    西默仍然对你心存芥蒂
    所以他什么都没说
    但你会明白的
    船员不会对船长说任何事
     
    你为我们指明正确的方向
    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再见
    一起畅谈
    一起开怀大笑
     
    旅途愉快
    伊凡先生

    -------------------------------------

    三人寻求生命真谛及自由的过程美好感人。
  3. 《伊斯坦布尔的幸福》作者,李凡纳利,土耳其当代著名作家、作曲家,积极投身于土耳其政治运动,是土耳其反暴力运动发起人,2002年他出任土耳其议会议会,在他的任期里,出版了这本小说。一经出版,即成为土耳其的畅销小说,先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2009年,作者本人因此获得了土耳其文学最高声誉的OrhanKemal文学奖。这本书是我们了解土耳其社会,从城市到乡村,从传统社会到现代文明,为数不多的佳作,自此,土耳其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个全景的画面。

    一、故事起源于一场“荣誉谋杀”,通过少女的经历、退役军人的反省和教授的人生洞察三条线索展开叙述。

    生活在土耳其东部乡村里的少女玛丽,被自己的伯父强暴,却被认为是她勾引伯父所引起,伯父的教长之位没有受到任何质疑,反而是受害人玛丽被当作了家族蒙羞的始作俑者。放在她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或者自杀,或者被杀。

    自土耳其政府军队伍退役后的堂哥西玛尔接受了杀死堂妹,这一被传统土耳其家族认为是一场“荣誉谋杀”的任务,带她去往伊斯坦布尔,预备在路上选择一个合适时机结束她的生命。

    这两个乡下人坐着火车,从蒙昧的村庄走近了伊斯坦布尔。他们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从目睹城市的建筑、人们的衣着服装,到倾听人们的言谈举止,倾听别人对社会、对自己家乡的评判,两个人的思想在新与旧、传统与潮流之间过渡。

    中年教授伊凡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却时时忍受着精神上的极度空虚与孤独。当他遇到这对奇怪的兄妹之时,他惊异的发现虽然自己的生活是有一些问题,可眼前这个女孩的遭遇更是让人感受到了震惊,他对传统的一些看法,影响着西玛尔、玛丽两个人。

    西玛尔从一个只知道听从命令杀戮却不知道为何要杀戮的旧战士,到对自己一直所信奉精神支柱父亲坍塌后变得无所适从,历经几个阶段,终于明白堂妹玛丽的无辜,未泯的良心让他恐惧,彻夜失眠,他最后选择了放弃谋杀。

    而少女玛丽,更是在伊凡的热情帮助引导之下,从一个完全蒙昧的乡村少女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拥有追逐自由向往独立思想的开放型现在女性,虽然骨子里依然希望“真主是爱我的”,但她已经懂得了抗争,懂得了自己应该去积极摆脱宗教的束缚。

    二、“荣誉谋杀”是什么? 少女玛丽犯下什么样子的错误,从而成为“荣誉谋杀”的对象?

    所谓“荣誉谋杀”,就是指传统土耳其家族里,男性成员以捍卫家庭荣誉为理由,杀害他们认为,与男子发生不不正当关系的女性家庭成员。在这本书里,十五岁的少女玛丽去给自己的伯父送饭时,被伯父强暴,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玛丽的伯父丝毫不认为在这个事情当中,自己做错了什么。他堂而皇之的指责侄女玛丽,不应该在他思想有所意动的时候出现,他认为是玛丽的勾引导致自己的行为。当他提出要将玛丽处于“荣誉谋杀”的时候,家族里竟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

    玛丽的母亲已经去世,玛丽的父亲、继母和姨母虽然对她略有心痛,但也认为这是玛丽的错误。因为在玛丽之前,家族已经这样处理过几个女孩子了。就这样,玛丽的罪名成立了,受害者成为了罪犯,而犯罪者依然堂而皇之的“为人所尊敬”。

    这种有悖常理的认知,在土耳其社会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每年在土耳其大概有200例荣誉谋杀案的发生,是土耳其政府痛心疾首却有无可奈何的一个真实存在。在土耳其东部的一些乡村传统社会里,依然一夫多妻制存在,女性的地位极其低下,没有话语权,没有经济权。同时,宗族家庭里,妇女的地位悲惨,动辄为宗教礼法处置惩罚。

    就像书中所说一样,他们集群而居,以宗族荣誉为最高荣耀。族长认为那些人影响了家族荣誉,就可以肆意进行处置。而那些被杀害的人,实际上都是他们的亲人,但对此,所有人都麻木不仁,伪善的伯父要侄女自杀,其他心知肚明的成员还为她上路“祝福”。

    这和中国旧社会封建礼教之下,“吃人”的家族礼法如出一辙。然而,这竟然发生在21世纪的今天,不由得读到此的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

    三、宗族家长制构建了土耳其稳定的乡村社会结构,却给其中的人民以悲惨的生活。

    通过退役军人西玛尔之口,我们可以看到土耳其乡村依然是一个以宗族为基础的社会。他们的男性青年听从宗族家长的教育、安排,以家长为方向、精神依靠、生活指南。无论从政治立场上、宗教矛盾上、种族冲突上,他们都紧紧追随一个小集团的利益得失,动辄使用武力解决问题。

    库尔德工人党游击队跟政府军大打出手,而激战的双方,他们甚至都是儿时的伙伴。分别效命于对立的双方,曾经的伙伴儿在山沟里厮杀,直到一人死去;对居民实现三光政策或野蛮拆迁,年轻的士兵们习以为常了;特务对绝食大学生,对争取社会进步的青年们蔑视,怒吼着“他们不懂什么是‘家庭’……他们都是库尔德反叛者!这块土地属于土耳其人。谁把自己叫做库尔德人、阿拉维派教徒或者左派,就趁早见鬼去!”“

    对立无处不在,谋杀无处不在。乡村的女人们毫无地位可言,而男人们大多沉默,让伪善者大行其道,都市的官员只想着怎么编故事、立项目瓜分国库,农民工只能匍匐在都市的边缘,像猪狗一样生活……其实从这里,作者揭示了一个极为深刻的事实,无论古老文明还是现代伊斯坦布尔的“幸福”,都是建立在某种“荣誉谋杀”基础上的。与其说荣誉给予了幸福感,不如说荣誉谋杀了幸福。

    小说的最后,借用了教授伊凡的与这个社会断交、回归自然的结局,表达了作者的愤怒与无奈,借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这样的社会“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然而所有人还是无能为力,只有顺势而为,向着为数不多的一点点亮光,一点一点地前行。

    读完这本书,心情沉重。我们并不了解土耳其,一本书也不足以让我们深刻真实的了解土耳其。从这里,我们只是看到了土耳其社会一些人眼中所理解的社会本来的样子。如何评判,如何改变,是土耳其人自己的事情……

  4.       “李凡纳利是土耳其的音乐、文化及政治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

    “我确信这个故事将对法国的读者有着深厚的影响,就如同它已经赢得超过十万个以上的土耳其同胞支持。”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给作者的信中如此写道

      

        身为土耳其当前最著名也是最受欢迎的国宝级作家之一,李凡纳利有着极不平凡的经历和身份。他不仅是土耳其当代文学的代表之一,还同时兼备作曲家的身份,音乐作品曾由伦敦交响乐团收录。
      
       1971年,在一场政变中,他被关押进军事监狱,并遭受了八年的流亡生活。之后他到了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学习音乐,随后先后在巴黎和雅典住过,并于1984年回到了土耳其。他于2002年至2007年间出任土耳其国会议员,目前定居伊斯坦布尔。
       李凡纳利长期活跃在宣扬国内和国际的人权、文化和平及相互谅解等领域。1995年,出于在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他被任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亲善大使。
       李凡纳利的作品不仅在本国长期占据畅销书的宝座,还被译成二十一种文字在多国出版,并广受好评。在《伊斯坦布尔的幸福》这部感人至深的作品中,他将传统与现代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并再次表达了作家对人权方面尤其是对中东妇女的人权侵害的关注和努力。这部作品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并于2007年在土耳其被拍成了电影,引起了巨大的票房轰动,李凡纳利也因此荣获了土耳其文学的最高奖。
        这部电影,李凡纳利同时还是编剧之一,并担任了该片的电影配乐作曲。不愧是一名全才作家。
       小说原著的豆瓣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