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剧的过程中总是感觉有些与众不同,后来跟着爱人在视频平台上又看了几遍,终于发现这部剧跟其他剧“不一样”在什么地方了——爽感的营造方式不一样。市面上近几年的爽剧,都是前面恶狠狠得让主角被欺负,后面再让主角狠狠地报复,生怕报复的不够爽收视率就下来了。这部剧不一样,不管是老丈人虚假申请贫困户,还是那文斌原谅那栋梁,都是在一件新的事儿开头,把上一件事的结果讲清楚,上下衔接得特别舒服。这就不一样啦,让人有一种高级的舒畅感。
第一段还可以,辛兰这一段太扯了 ,每晚两集内容假大空,心疼关文龙。一个第一书记什么情况也不了解就去开展工作,给关书记添麻烦,来村里利用自己关系按了自来水,抓住人家贫困户问题,上纲上线,人家关书记带领大家致富,辛书记……
刚开始看第一部分,唐天石那部分还可以,确实为了脱贫做到实处,剧情也比较紧凑,扎实,所以开始给了五颗星。现在这部分只能降分了,给两颗星吧。
昨晚看了CCTV1《最美的乡村》最后两集,尤其是最后一集是完整看完。好久没这样在电视上看首播的连续剧了,况且题材还是跟我如此贴近的农村。上一次看农村题材的经典连续剧,是一两年前看的《平凡的世界》。
石全有阔别十年,旋风还乡,被两小无猜的冀瑞丰认为是最大的危机——石头不仅是要回来跟自己抢村委主任,而且还要跟旧情人,也就是自己的前妻重归于好。于是瑞丰用尽一切办法,想在比拼事业的擂台上把石头K倒。石头几乎演绎了什么叫做标准榜样,他不仅把直播产业带进了村里,给村里带来了商机,使得不少农民因此脱贫,而且还间接使对手瑞丰获益。
要说最精彩的莫过于在最后的比拼环节,石头把瑞丰的如意算盘——酒店规划借壳上市,就锅下面,创造性地提出月子中心的概念,提供的就业岗位是瑞丰的两倍,还常年不断,不会随着旅游淡季而减少。此时,在台上,瑞丰也演绎了什么叫做惺惺相惜、君子之争,公开地表达对石头的敬佩,同时退出村主任选举。瑞丰在台下的前妻梁依依若有所思,眼睛里湿润,势头在台下的好友肖哥粉白的脸上泛起了两圈红眼。
石头和瑞丰的演技有点浪漫主义色彩。
这两集有两点引起了我的注意。
第一,把新兴产业形式带进农村。长期以来,农村给人的印象就是靠天靠地过日子,剧中却以直播、小视频为切入点,引发了旅游业的发展,然后带动与之相关的饮食业、住宿业、演艺业等,在意识到这种靠外来过活的经济难有稳定保证的时候,石头又提出了月子中心,不仅满足了本地人的就业和消费,而且还把劳动力向外输送。
我自然想到了我生活的地方。最直观的感受是,十年前,上初中的时候,校门口的那条文化路没多少店铺,顶多是两件靠卖文具过活的“书店”、电脑铺和大门紧闭的工厂,大概就没了,上学前放学后,除了学生大概也见不到几个其他人。而现在,这条文化路大概可以改名为“快递路”了,各家快递在此设点,菜鸟驿站也落户此地。以前的文化路只在上下学的时候拥挤、人多,现在几乎天亮到天黑后都车来车往,熙熙攘攘,晚上更有霓虹灯光。除此之外,还有果汁店、奶茶店、茶点、数码产品店等等,各路人马齐聚一路,共同赚钱。
我又顺着文化路走到小学门口的那条路,短短十几米就有好几家午膳站,十年前我还没听过午膳站这个词。从这两条主干道看,产业还远远达不到剧中的地方特色产业的水平,此类繁荣的服务业能解决的就业人数也十分有限。但毕竟,剧中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一集就四十分钟,要啥自行车。
第二,年轻的高材生返乡贡献。这里的高材生是广义的,不仅包括学历高的,而且还包括出外见过世面、觉悟较高的人。剧中最典型的就是石头和瑞丰,俩小无猜,长大后先后回村,一争高低。他们这么年轻,却不仅仅是当普通村官文员的料,而且还大有用武之地,他们的方向是村主任。瑞丰是官三代,爷爷爸爸都有好口碑,本以为他也可以顺水推舟,当上主任,可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让他的酒店计划黯然失色。
我们以前偶尔或者常常听到的,甚至就在学校里听到的,就是一个人从农村千辛万苦,通过考试等途径出去的目的,就是要摆脱落后的农村,或者不说农村,就是相对落后的地域吧。可正所谓“城市套路深,我想回农村”,城市的不利因素与家乡的向好趋势,两股风合力,使得落后地域的人外出后返乡,渐渐不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了,他们返乡后的生活、工作,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相反,如老李那样的人还更早实现了经济独立——当然,这里的重要的前提是家乡并非是身无长物。
最美的乡村,不是说乡村里样样都是美的——只有一面的世界是不符合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最美的乡村,是目的,是愿望,是奋斗方向,是攻坚任务,是康庄大道,同时也应该是一面镜子,一把准尺。理想中最美的乡村,应该照见现实里的丑陋;理想中最美的人,应该唤醒阴沟里万劫复还的人。
当李大师阔别五十六年,旋风返乡的时候,不是怀乡,没有乡愁;不是近乡,没有情怯;不是还乡,没有衣锦;不是林黛玉,没有眼泪。
现在返乡的人,他们在想什么呢?
看到关来喜作为富裕人家,评上了贫困户,理由是他的儿子给村子里修路招商引资。这里有个问题,我们制定出的某项政策或者制度,究竟是要作为标杆标尺,来规范人们的生活,还是应该作为服务性质的规定,来让人们觉得满意?其实这涉及到人们对管理的认定,管理究竟应该让人们获得更好的生活,还是应该让人们获得当下的满足?两者孰优孰劣?我有一个观点,那就是所有的思考都应该有立足点,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认为ZF作为管理者应该是“家长型”的,同样的,制度的根基之一就是要一碗水端平,放任漏洞的存在就是对系统最大的威胁。从这一点上来说,我是站取消关来喜贫困户的——你可以立牌坊、命名道路,但你占着弱势群体的福利,就是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