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葬礼上的死亡 Death at a Funeral(2007)

简介:

    丹尼尔(马修·麦克费登 Matthew Macfadyen 饰)是个久不得志的作家,而且一直生活在名作家哥哥罗伯特(拉珀特·格雷夫斯 Rupert Graves 饰)的阴影之下。默默担负赡养父母义务的他这次主办父亲的葬礼,却同样被哥哥喧宾夺主。

演员:



影评:

  1. 我父亲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也许不完美,但他是个好男人。他爱我们。今天我想要做的是要为他献上一个庄严隆重的告别式,这很过分吗?那么,可能,可能他有他个人的爱好。生活并不简单,很复杂,我们都被一起带到一个充满混乱和骚动的世界,一个充满各种疑问与答案的世界,而死亡总是在某个角落徘徊。我们竭尽所能的做到最好,但无法总是做到最好,但是,我的父亲,他做到了。他一直告诉我,你必须过你想过的人生,因为你永远不会晓得将何时离开,不论成功或者失败。最重要的是你努力尝试过了,父母只能为你指引方向,然而到最后,你还是得自己闯,你得自己成长。那么,今天后你们离开这里,我希望你们记得我父亲他真实的样子:一个正直而深情的男人。即使我们能像我父亲一样,慷慨,乐于付出,善解人意。那么,世界将会是个更好的地方。
     
        平凡的一段悼词,但是看完了整部片子以后感动很深。呵呵,这样的煽情绝对含蓄不做作~~精彩的片子
  2. 英伦喜剧有很特色的路线,像是憨豆,black books,小不列颠那样,很多人称之为英国式黑色幽默,让我觉得未免有些过,因为其实这种搞笑方式非常直接且夸张——不玩文字游戏,没有伏笔或者需要人玩味一下的笑点,这种搞笑方式的最常见形式就是n多主人公轮流出丑,我实在是不能理解英国人对着一个莫名其妙就把叉子叉到自己手上的疯子捧腹大笑的心情。

    然而我也一直觉得,只要一部影片能达到一定境界,那么它的吸引力是跳出题材之外的,不会因主题而减色。像是《太阳照常升起》,明明情节安排的乱七八糟不知所云,还被怀疑模仿巴别塔,可它的每个镜头都如此美,整部影片流畅自然,气氛也营造的绝佳,我完全把它当作一部艺术片去欣赏而忽略剧情。

    《葬礼上的死亡》是典型的英伦喜剧片,轻松,夸张,直接,荒诞。它出色在于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夸张,有趣而且不讨人厌。影片刚一开始,看着沉重的棺材和身穿黑衣的人们,耳边却响起轻松跳跃的音乐,我超爱它的配乐,配着英国的乡村,铺满爬山虎的房子,清新活泼,有可以让人放下所有不快的力量。

    这个本该严肃的葬礼被“被当作安定的迷幻药”和“死去老人的同性侏儒爱人”搞得非常充实且精彩,尤其是那个一脸正经的可爱的侏儒先生,多么有创意的剧情,英国人真是极尽荒诞之能事。出丑仍是少不了的主要手段,Simon光着身子在房顶上对着底下吸溜口水,侏儒先生从棺材里蹦出,而这些都能令人捧腹,一点也不显幼稚。这也归功于里边的每一个角色都非常有个性且招人喜欢,尖声细气的胖胖的Howard,萝卜脑袋Justin(我从transporting就开始喜欢这个有个性的人),暴躁的老头Alfie,英国的喜剧演员太敬业了,太可爱了,所以这部片子夸张而不做作,轻易就能惹人大笑。

    导演说,这个故事太有意思了,我真的没办法拒绝它。确实是这样,他导的也很成功,剧情紧凑,笑料频出,关键是结尾也没有落入俗套——一般这类的小品电影,难以避免的在结尾,在笑声落定后大演煽情戏码。我最可怕这种结尾,完全毁掉一部好电影,让一出喜剧变得不伦不类。《葬礼上的死亡》毕竟避免不了相对严肃的终结闹剧的剧情,给Daniel了一个慷慨激昂的演讲,不过这一段只是被简单带过,没有鼓掌,没有眼泪,只是用来宣告“闹剧结束了”而已。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让这部片非常具有艺术效果——两个人吃了迷幻药后,都扒光衣服跑到房顶上。我为这个镜头倾倒了,不论是白天的亮丽,还是黄昏的灰暗,都美的像画出来的一样。这才是所谓的行为艺术呢,现在一堆没大脑的人光着身子到处乱跑就叫自己行为艺术,一点美感都没有。

  3. 我从来不换网名,不换E-mail,不换QQ,在这些固定的ID后面是我不停转换的心情。有时候我会希望自己是在等待某个人,虽然我的确是,无人可等。
      
      我没病,我很好,我总是这样说,所以除非出现像高高飘红的体温计和满地的卫生纸这样强大的证据我不会吃药不会虚弱,虚弱,其实是自己给自己下的暗示,我病了我得难受我得昏睡,如同看到血才开始肚子痛的月经。
      我很迟钝,我不喜欢迟钝,我希望自己可以对应灵敏进退得宜,像一个出色的辩手一个强大的战士,而现在的生活状态,离我所想的,实在差别太远。

      何妨放肆一下自己乱糟糟的心情,这几日每天上自习,按时吃饭睡觉,生活规律得像个小学生,心态平和得像个老人。很多一点点大的初生叶子组成了一片疏疏的绿影,很多很多花开了败了,啊,春天,春天。

      《葬礼上的死亡》有个可爱的男主角,他委屈得像个孩子又担当得像个男人。他总是期待着看着妻子,而他可爱的妻子总是说“我相信你。”“你是最好的,当然是。”在一片混乱的幽默中,我的视线无法找到一个固定的焦点,于是总是飘飘荡荡地跟随着镜头,欢笑,肆无忌惮地。忘了这是一场葬礼,是有关人生最大的无可奈何。而最后最后,这他又让我想起,终于不再紧张的丹尼尔大声地说“我的父亲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从这里开始,我已知道结局,却还是这样看着,与台词无关。只是看着他的表情,沉着,冷静,带着被克制的悲伤,认真地说着他的悼词。

      噢,可爱的父亲,可恶的父亲,你的离去不仅留下一场悲伤,还留下了一片混乱,你只是闭上眼也许在偷听在心底偷偷地笑着。好吧,你笑吧,你的确应该偷笑,你有一对可爱的儿子以及一个强壮的妻子,看来悲伤不大可能打得倒她。那些被不断发生的状况搞得头晕眼花的亲戚们,也会在离开的时候念着你的好,感谢你的小儿子吧,那个总不被人期待的男人,他让他们想起了这些。



      键盘坏了买了新的,系统坏了重新装了,我人也倦倦的烦烦的可否把我装回母体重新来过?

    另,力荐它的插曲 love our time today
  4. 辜鸿铭曾说最懂中国人的是法国人,但现实中中国人最懂的西方人也许应该是不列颠岛上的居民,因为他们行事很有点东方的特点,善于迂回战术、善于察言观色,并且在传统英国家庭里的错综复杂并不比我们深宅大院的勾心斗角少。而英国人自身鲜明的特点就是虽然西服革履但是照摔酒瓶子,一张嘴谁都敢骂,他们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所以会在觐见女王陛下时行躯躬礼,但是明个也就会在报纸上对君主制度冷嘲热讽。在这个最传统却先锋的国家,出现这样一部颠覆父权且淋漓尽致的作品并不为怪。

    片中的喜剧开端源于那个短笛协奏曲和简笔动画,结果这欢快的小调至少出现影片三分之一的时间里。开端就是一记英式包袱,英国人的幽默是搬出最庄严的表情做最荒唐的事。然后英国的人际关系就逐渐现露出来。葬礼和婚礼都是英式重要家庭交际,这时候久未重逢的亲友会聚一堂,是制造笑点的绝佳机会。英国的喜剧由多个喜剧点支持,他不是美国个人搞笑加一个比较弱的配角和一个花瓶的模式,这种典型喜剧采取以群戏的方式来交相辉映,在制造笑点上会多方出击。比如这部影片,有隔阂的兄弟俩制造的是较为传统戏剧矛盾,家庭成员间的摩擦,一对憨呆的男配角突出比较常见的英式幽默,而那吃了迷幻药的老兄是制造夸张效果(美国出品的特点),类似于暴点的效果,最后那个侏儒用来作最后的讽刺和颠覆。四个线索插入性的前进。故事荒诞的有条理。
    独有的对白一直是英式喜剧的利剑,单独看不觉得怎么样,但是放在情景里却让人隐俊不禁,比如著名作家哥哥罗伯特不念悼词时,很多人都表示很失望,郁郁不得志的弟弟丹尼尔在妻子的不断安慰下刚刚有了点信心时,从他们身后走过的一对夫妻,正大声议论:听说罗伯特不念悼词,真是太遗憾!这时丹尼尔和妻子僵化的表情下制造的效果不亚于常见被污秽物泼了一身后的呆栗,更别说那个回味无穷的SIMEN了。

    表演上英国演员一如既往克制的冷幽默,扮演SIMEN的ALAN TUDYK是比较突破的表演,很夸张也有些美国化,但是肢体语言有一点点僵化,缺少那种迷幻后的飘飘欲神的感觉。坦白讲除了那个侏儒演员很有意味的眼神之外,每个演员都到位但是很难说非常精彩。

    影片在沉默中爆发的儿子的悼词中慢慢回归到实际,生活中评价一个人的好坏不应该只是单单的世俗标准,就像丹尼尔评价自己同性恋父亲时说的:我父亲是一个正直并且富有爱心的人,很中肯,也很温暖。

    那瓶镇定剂在情节推动上有重要的位置,但是仔细想想不太符逻辑,严谨的英国人会随便抓起什么药就吞下吗??还好这只是一出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