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只想着赚钱,还要心存善念,时刻不忘记施舍。沈万三是怎样得到聚宝盆的?是善良。话说沈万三被当作穷神送走后得到了巨多烧饼,雪儿与他就把烧饼都收到麻袋里留着慢慢吃。他们在回家的路上见到一位穷困潦倒的老者,老者的馒头被饿狗抢走了,这时善良的沈万三就把烧饼送到了老者的手里。沈万三的义举感动了老者,就把聚宝盆送给了沈万三。这说明善良是得到聚宝盆的基础,如果你不是善良的人,或者说你不乐于帮助别人,那么即使你有聚宝盆也是假的,或者说那只是个摆件而已,没有多大意义,终究对你的事业无所裨益。
聚宝盆。
为什么说励志剧,对里面沈万三生意失败后在杨柳青的鼓励下重新振作重新成功的情节,印象深刻。看完这部剧就知道沈万三是如何逆袭成富可敌国的首富。
沈万三就是不断的创业。陆春香就是她的贵人,借给了她一百两银子。也不知道为什么陆春香肯帮助他,是真的能看出他眉宇之间有英气,日后必成大事,还是因为沈万三帅?后来在牢里再次遇到贵人,给了他六神还魂水的配方,让他发家,取得成功。虽然剧中有点想当然的意思,因为沈万三的主角光环就取得到了这么多人想得而得不到的神药。❤️
可是,我倒是能理解。因为沈万三本来就是性格善良,与人为善,有教养懂礼貌高情商所以种下了善因,能得到贵人的帮助,也是当然的。剧只不过把这种因果的时间缩短了,夸张了,但是道理是通的。
《聚宝盆》应该可以算是一部童年记忆了吧,张卫健、张庭……还有当时存在感还不强的范冰冰。因为今日头条前两天推送了这部电视剧中一个有意思的片段,勾起了我回看的欲望:一来想找找童年吃饭看电视的记忆,二来想系统地看看剧中张卫健版本的“沈万三”到底是怎么发迹的。 我在看电视剧这件事上往往不是耐心不足就是沉不住气,所以平日是不太喜好电视剧的。47集,用了三天多的时间就被我走马观花地消耗完了。以现在的视角看,这部2003年发行的电视剧制作粗糙、剧情随意、布景糊弄,甚至个别地方还不合逻辑。当然,我们不必吹毛求疵,还是看看能跟着主角学点啥,看完了能不能学着沈万三一样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开始之前我要先吐个槽。貌似张卫健当主角的电视剧没有不犯桃花运的,剧中女一二三四五六除了下人丫鬟跑龙套的几乎(好吧此处“几乎”这两个字多余了)全都拜倒在张卫健的石榴裤下了,而且个个都在他的发家史上给予了重要的帮助。当然这一点咱学不来,还是看看别的吧。 首先,沈万三是有小聪明的,他能够抓住人性的弱点和短处实现自己的目的,是为术;其次,沈万三是有大智慧的,他懂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是为道;再次,沈万三是有厚底气的,他借力于亲友的支持和自己的人格魅力,是为势。有术者有坚韧的性格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谋道者有福报的回馈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借势者有成功的基础和当机立断的魄力。沈万三做到了术、道、势三者的结合,所以成功也不难理解,这也符合宋代苏洵《六国论》中“术道势结合可震动寰宇”的观点。 剧中的矛盾问题一个接一个,措施办法也一个接一个,具体的桥段也没有必要赘述。看剧的过程中我截图了剧中人的一些语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正好当做个笔记了。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经查,这句话出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大意是趁价格上涨时,要把货物像粪土那样赶快卖出去;趁价格下跌时,要把货物向求取珠玉一样赶快收进来。 “贵极反贱,贱极反贵。”这句话应该也是出自司马迁“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其实和上一句差不多的道理,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还有“大旱买船,涝灾买车。”“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两句,好像和上面还是一个道理…… “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前一句讲短期投资,所谓跑量,薄利多销要做人民需要息息相关的东西;后一句讲长期投资,所谓求质,放长线钓大鱼要做投资质量好、有潜力的货品。 “无息币,务完物。”手上不应有停息的钱,不要把过多的资金积聚在自己手里,要防止商品积压加速资金周转;务求高质量的商品,看重产品的质量。 沈万三说,商人就是擅长协商的意思;反角苏半城说,商人就是伤人的意思。对商人的理解不同,经商的理念也就不同,虽然二人都可以赚钱聚财,但相信长期的结果会有差别。剧情最后沈万三自己也说,聚宝盆不过是个泥盆而已。他在死牢中给几个看守讲出了自己成为首富的四大法宝:勤奋、智慧、胆量和运气。沈万三给侍卫讲的这一碗鸡汤,其实前三个都不算太难,能做到的人也很多,但富可敌国的人却屈指可数。对运气这事,确实可遇不可求,一般人只要有了前三样,日子都会过得不错。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如果你真的忿忿觉得自己有能力做首富却不是王健林马云,不如拿沈万三这句话聊以自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