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赛车总动员 Cars(2006)

简介:

    汽车世界中,一年一度的活塞杯再次拉开序幕。红色跑车“闪电”麦坤和“冠军”、“路霸”是冠军最有力的竞争者。作为新人,麦坤具有极高的天赋,同时也是一个目空一切的家伙。经过紧张激烈的对抗,这三辆车同时冲过终点线。由于无法判定最终优胜者,组委会决定一个月后在加州洛杉矶召开一次只有这三辆车参加的殊死战,只有最后的胜者才能捧得活塞杯。

演员:



影评:

  1. 似乎John Lasseter总喜欢在电影的3/4处用上一段很温情的歌曲,Toy Story是这样,Cars也是这样。但是我总是能被他这一招给煽到。

    这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出色的动画,即使是和去年拿下奥斯卡的掌门狗相比也毫不逊色。也许是大家对这个从未失手的动画公司期望太高吧,虽然这部动画还是广受好评,但恶评相对以前的Pixar动画来说是多了很多的。还有一个知名报刊的影评人批判Cars中所表现的种族主义。我极其讨厌这种过分解释影片的影评人,一部商业动画还被导演暗藏种族主义隐喻,真亏这位影评人想的出来。

    技术方面,Pixar显示出了其技术公司前身的强大优势。尘土,瀑布和植物几乎和真实的没有什么区别。Pixar的历史几乎和计算机图形学的历史一样,现任总裁Ed Catmull是计算机图形学元老级的人物,这些技术优势是那些小动画公司无法比拟的。

    在Cars中,John虽然做出了很多创新而且故事讲的依旧流畅优秀,但是感觉他已经被定型了,很难突破自己以前讲故事的模式了。幸好John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扶植新人。据说Pixar的下一部动画将由动画短片Geri's Game的作者导演。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Pixar动画短片,导演对故事节奏的把握和讲故事的能力都十分出色,值得期待。
  2. 即使已经过了这么多年再重新看,也还是充满了想象力的片子。

    各个车的表情都非常生动,设定也很有趣,很多地方都有笑点,疲劳驾驶困的眼睛都睁不开的货车,汽车晚上去住汽车旅馆,因为赛车马力大所以让赛车拉修路的柏油车,被收割机疯狂追赶逃命太逗了。

    麦坤的车灯是贴纸,晚上看不见路,别的车冲他喊:把你的前灯开开吧,SB。哈哈哈哈哈…

    麦坤把小镇搞得乱七八糟,然后法庭上小镇居民谴责他的时候,有的说法西斯,还有的居然说共产党…呃…

    扫地僧果然是古今中外都喜欢的梗儿,韩大夫居然是隐藏高手。

    最后麦坤把国王推到终点还是很感人。

    结尾的时候出现了官方自黑。

    字幕出完以后有彩蛋,迷路到小镇的那对夫妻到了彩蛋里也还是没有找到路…GPS不太靠谱…

  3. ……
    马:他们就这么开过去了,不知道他们错过了什么
    萨:过去不是这个样子的……
    马:是吗?
    萨:是的。40年前那条洲际公路并不存在。
    马:真的么?
    萨:是的。那时候,车子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穿行于洲际。
    马:你什么意思?
    萨:道路不像洲际公路这样切开大地,而是和大地一起起伏,一起扭转。车子不是开车去找乐,而是开车取乐。
    (音乐起)Long ago, that’s a very long ago……

    ——《汽车总动员》台词


    很久以前,火车很慢,公路比较烂,因为想快也没有条件,所以大家就慢慢地。


    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到北京,要坐18个小时的火车。因为是过路车,没有座位。虽然我和好朋友挤在别人的座位边沿上8个小时后才有座位,但是我们边唱歌边拍手,然后爬在火车窗子上看外面闪过的风景,很快乐!


    每年回老家,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要坐6个小时的长途汽车。车子颠颠簸簸,我总喜欢挤到副驾驶的位子上看车外的风景,看那些我们追赶的车,看那些超过我们的车,看伸向远方的路,看路旁倒退的树……6个小时的车程,现在回想起来,反而有更多有趣的回忆!


    现在火车提速了,高速公路越来越多,连人们走路的脚步都匆匆了。从武汉到北京,只需要晚上睡一觉的功夫,睁开眼就到了北京。可是,我想看黄河,却总是在睡梦中跨过她,至今没有亲眼目睹她的容颜。再回老家,从高速公路3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不用再担心年夜饭时赶不到家。可是高速公路上只有飞驰而过的汽车,我不再看窗外的风景,只注视着车内的娱乐电影。效率、速度……追求越来越高。可是越快就越好吗?越快你就能得到更多吗?越快你越高兴吗?


    在莎阿南大马农业园,我、傅总、Mr. 黄每人租了一辆脚踏车游园。他们很久没有骑过脚踏车了,因此异常兴奋。骑上车后就一路狂奔,飞一样冲下山坡,连车闸都不带。我也很喜欢飞车而下的痛快,喜欢听风在耳边轻吟。但是我忽然发现一片静静的湖水我还来不及看清它的颜色就被我甩在了身后。我在后面使劲儿追赶他们,大声喊:“你们不要只顾骑车痛快,忘了看风景!!”好容易赶上他们后再看地图,果然错过了景点,于是又返回景点。


    《汽车总动员》中,最惬意的一段,就是萨莉和马奎恩去“走走”了,他们穿梭在林间小路上,随地势起伏,随山势曲折,将身影倒映在湖水中,穿过峡谷,穿过岩洞,从瀑布边经过……马奎恩感受到的不再是赛场上的紧张刺激,而是快乐舒心,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其实,还是那句老话:不要只顾着赶路,忘记了路边的风景。就像萨莉在城市中作为一个白领过着紧张而富足的生活但却感觉不到快乐。你也有多久没有出去走走,去看看风景?或者仅仅是想过放慢脚步?


    不得不承认,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提高速度,火车提速有了很多好处,高速公路越来越多提供了更多便利。但是有时,我也的确很怀念那些每站必停的绿皮慢车,还有那些不够平整的公路。


    时不时地放慢脚步,感觉很好!

    欢迎访问blog评论原址
  4. 我和世界上很多男孩的爸爸一样,对于【汽车总动员】的认知,其实是受孩子的影响。有那么一年多的时间里,家里每晚反反复复在播放着【汽车总动员】,那种熟悉的程度,简直就像高中听英语录音带一样,哪个位置,放哪段音乐,讲哪句对白,几乎都能全部背出来。可能正因为这种反复观看,把这部不温不火的卡通片硬是看出了哲学味来。
    Are You Kidding Me???
    是的,经过至少50次以上的观影,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汽车总动员】是一部关于存在主义哲学的卡通片。

    存在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现代性文明终结的开端。此时,虽然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科技、文明,但也同时发现自己的无家可归。随着宗教这一包容一切的框架的丧失,人不但变得一无所有,而且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存在物。个体的人没有了归宿感,认为自己是这个人类社会中的“外人”,自己将自己异化。在个体迫切的需要一种理论来化解自己的异化感觉时,存在主义就应运而生了。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将存在主义发扬光大的是萨特。

    事实上,皮克斯在【汽车总动员】系列上,远不如【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来得成功和受追捧,更别提在剧作上达到顶峰的【机器人总动员】和【头脑特工队】了。【汽车总动员】系列在第一集开始口碑就很一般,只是衍生的玩具和周边产品卖得特别好。本来以为完全是照顾周边市场才有了后来的第二集,以及今天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第三集,但如果你能够陪孩子反复观看【汽车总动员】,你会发现这部卡通片一点都不简单。

    真实存在的东西只能是存在于个人内心中的东西,是人的个性,人是世界上唯一的实在,是万物的尺度。
    ——索伦•克尔凯郭尔

    当速度极快的闪电麦昆误冲误撞到了油车水镇后,他的内心一开始是极其难受的,这时他的心态正如克尔凯郭尔所说,是非理性意识的个人内心体验,最直接、最生动、最深切体验到的是痛苦、需要、模棱两可、暖昧不清、荒谬、动摇等的存在,它是纯主观性的、最基本的存在。正因为这样,当闪电麦昆被法庭要求铺好油车水镇道路时,内心充满了抵触情绪,他不愿意铺路,但又不能离开小镇,他深切地感受着这份荒诞性的存在,而这份荒诞具有十足的偶然性,正如他偶然闯入小镇一样。

    正是忧虑和恐惧,才揭示人的真实存在。人有自我选择和自我控制的自由,忧虑、恐惧使人通向存在,只有存在,才谈得上自我选择的自由,它与光明和快乐相联系。
    ——海德格尔

    曾经有一位学生告诉我,他之所以喜欢打羽毛球,是因为他觉得那个羽毛球网能有效控制住他平时难驯的野性。虽然萨特曾说,人的自由是绝对的,但人首先得认识到自己的自由,才能作出选择。正如闪电麦昆,一量速度奇快的赛车,来到一个生活慢悠悠的小镇,他一开始觉得自己被束缚着,无法离开这个牢笼。但当他经过认识和了解后,发现自己其实还是可以自由选择。他选择了铺好道路,跟小镇的其他人交朋友,跟韩大夫学习飘移,这些都是他的选择和行动,并为之承担责任。自由选择论,又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

    我们的思想超越自身、超越一切,因此人类的存在永远是自我超越的:我们在存在中永远超越自我。
    ——让•保罗•萨特

    存在主义集大成者萨特的观点,及后来尼采的“超人哲学论”,点出了【汽车总动员】第一集带来的最重要主题,作为赛车本身,就是要不断地超越自我。闪电麦昆从一开始与车王、路霸的并驾齐驱,到最后“让”路霸先过终点,推着车王前进过终点,完成的是一种内心意志的超越,一份对于冠军和荣誉的全新认识,一份高人一等的“超人”境界,那就是很多年前已经有人总结出来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竞赛这事情,从来都是说的容易做的难,何况还要达到如此高的境界,赢得全场观众的掌声和内心的认同。

    可能用这样的套路手法,能够把很多电影、电视剧和卡通片全都套出哲学意义来。但这必须是经过反复观影和深刻体验才能达到的领会。可能这与看电影这个行为本身有关,凝视着屏幕,观影,欢笑,刺激,颤栗,落泪,思考,拍掌,看电影这种行为不正是“存在先于本质”的最好注脚吗?怪不得电影哲学成为学术界热衷研究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