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
电影里出现了太多的流行金曲,从小虎队到beyond。港台音乐的闯入,常见于院线青春片和商业喜剧片。对歌曲的滥用,甚至从MV画风变成了为所欲为的“戏不够歌来凑”。这类DJ导演的另一端,则是中国电影的金曲第一人贾樟柯,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到《我的少女时代》,它们对歌曲使用的首要原则,无疑是要融入到剧本故事当中。及至《黑处有什么》 ,它有用得好的地方,也有用得不好的。女主人公曲靖站在工地钢材堆的高处上,镜头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的移动,完全就是演唱会般的个人秀。最关键的,这组镜头后来再次出现,没有任何变化。及至两个人分享随身听的画面,影像本身没有问题,但传递的信息已经有些累赘,有如苹果七世纪以前电影的通病。
《黑处有什么》还出现了大量的时代风物和记忆符号。形同小社会的飞机厂家属区,空旷的操场,废弃的防空洞,危机四伏的人工湖,播放《蜜桃成熟时》 的三级片录像厅……电影在这方面的布局把控,无疑是拔萃出类的。 曲靖噩梦时,日常生活中的配角龙套全都变成了强奸嫌疑犯,包括镜头构图上有意识的凸显指引,对照下《杀人回忆》的题旨精髓——凶手长得普普通通,潜藏在周围生活中。这也是一部中国电影最令人不寒而栗的地方。
常跟朋友玩笑,正因为中国人的青春都是灰色记忆为主,相当于一片迷茫,没有青春,这也造就了一大拨人的如饥似渴,纷纷把银幕上的堕胎当做了青春的伤痛。《黑处有什么》没有那么恶俗,但电影对青春成长与犯罪案件的缝合,也并不是那么紧密。按常理来说,类似强奸事件在每个人的学生时代或有耳闻,以少女心来取代大事件,不见得是个降格处理,然而在技巧表现上,《黑处有什么》依然没有摆脱“道听途说式”的段子青春,痴心少年、看黄片停电、小流氓冤死……这类细节,其实远不如一个更加个人更加特殊的“伊能静”来得简单妥实。对于懵懂无知的青涩恋爱,要么少开口,要么就是把人物角色写绝了。遗憾的是,《黑处有什么》在这块上有明显短板。那些不怀好意、肆意视奸少女的怪大叔正对了观众恶趣,可在其他一些场景,主人公背后的群众演员又太过摆设,令人察觉到斧凿痕迹。 这部电影对逝去的时间和不堪的回忆有难以启齿的纠结迷恋。 如同那张从海南寄来的明信片,还有被宣告死亡的张雪,《黑处有什么》是一名女性在少女时代对“生活在别处”的精神向往。她急于逃脱父母掌控,远离老师和学校教育的干涉斥责。越是熟悉的地方,反而催生了越不安全的感受……她正在塑造和形成的自我人格,正在慢慢走进一片黑暗的社会森林,进入到一个又一个神秘未知空间。即便后来的成长会证明,少女忧患是无来由的精神压力,然而,它们在当时却是可以感知的压抑和恐骇。
少女在敬老院读《金瓶梅》,老猪哥的表扬赞美已经不是黄色低俗那么简单,放今天就是骚扰犯罪。这个细节设置的精妙在于它不仅没有被揭发,没有机会被吐露。它变成了一次公开的、大红胭脂涂抹、顶着阿福头套的表扬大会,就像赖宁救火那样,成为一个赤裸裸的、千百人参与围观的谎言,黑色又可怖。 正如同一时期创作上总会存在的偶然巧合,在《》结尾,远方的白蓝也给路小路寄来了一张蓝天白云雪山的明信片,令后者决心离开工厂,踏上了寻爱的自我之路。 在《黑处有什么》,涂口红、谈恋爱、不爱学习、杳无音讯的留级生张雪,她变成了曲靖的另一个镜像。她的生与死,也是放养青春的两种结局。在自我表达上,在面对少女的长大成人上,《黑处有什么》还是有一条清晰脉络,借这条线,它牵引着一个人与中国社会的秘密和阴暗面,它们就在明晃晃的阳光底下,宽阔的马路边上,与时代同行。 电影的结尾,是以少女走向“隐藏了什么”的芦苇丛深处做结,变成一个不知所起、无处可去的青春意象。
对我来说,这部电影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入围金马的《八月》,可能快要上映的《少年巴比伦》,去年的《少女哪吒》,今年的《七月与安生》(成长部分),共同组成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影像,从小镇,县城,三线城市到自成独立小社会的大院,似乎都有共同之处。 尤为有趣的是谈到《蜜桃成熟时》,有机智的朋友立马反应:这电影是 1993 年的,与《黑处有什么》 1991 年的时间背景不符啊。 这更加证明,《黑处有什么》借鉴了少女的生活经历,却包含了更大的野心。所以今天我在微博上说:
《黑处有什么》和《八月》出现的电影院和放映厅,可能仅仅是个人经验和成长记忆的一部分,但是,像《蜜桃成熟时》这样的港产三级片,聚众看录像带,似乎代表了更大一部分人的电影经验本身。 上世纪,电影的存在,完美替代了教科书的空白和师长的高压教育,同时背负了不少泼脏水恶名,结果,正是它们,真正唤醒了青春期男女,在茫茫黑处中,走向未知的身心成熟。 这完美解释了为什么在曲靖离家去看《蜜桃成熟时》,电影处理得充满反抗与决裂的仪式感。男性观众的反应,是那样的不加掩饰,饥渴鲜活。 那个录像厅与防空洞,还有几场黑夜戏,都解释了黑处和黑暗本身的丰富表意——即便在多数人看来,它可能跟“性”的关联更大。
如果说,《黑处有什么》仅仅是故意模糊混淆了九十年代的东西,《八月》就更加不确定,它几乎把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东西,搅和在了一处。它出现的电影符号,更加有代表性,从第一部进口引进大片《亡命天涯》,到早于上海 101 工作室这样的民间影迷社团能观看的内参译制片《出租车司机》,似乎无限延长了那个八月和暑假所能发生和包容的事情。 这两部电影,直接调动了作者导演的一手经验。《黑处有什么》能轻易唤醒了很多女生对性骚扰,还有来自男性的,不怀好意的身体接触,眼神侵犯的回忆排斥。《八月》的松散,零碎,语焉不详,更是符合了不少人对后阳光灿烂时代的成长回忆——好像发生了很多事情,但其实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有些东西瓦解掉了,却是属于上一代人的事情。爸爸去拍电影了,他去上中学,如此而已。 借这个话题,我更想说的是这类题材故事还不算多,有些也只是不得不出现的成长素材。明年是 2017 年,对应的就是 20 年前的 1997 年。对我个人来说,1997 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年份,就跟前几天那样,一下子发生了太多大事,延续到今天不断发作,与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 它是真正代表了 80 后这代人成长的一个鲜明年份。这个数字的重要性,如同 1⑨8️⃣九。我认为还相当有趣的年份还包括 2003 年,2008 年,但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如果你看到更多关于 1990s 的回忆,请拥抱它们。
还有一个我个人特别在意的细节——也是后面很多人将来看《八月》可以认真留意。 照相机在这两部电影里,带有记取当年事的功能。尤其是《黑处有什么》最后,父亲拿剩下的胶卷,给女儿来了一张成长留念,正好总结了整个电影的故事走向。
如果说《哭声》的“恶魔带着相机”来只是秘制道具,那么,在鼓捣胶卷相机的背后,无论是留下凶杀现场的凭证,抓取昙花一现的瞬间,我觉得,这是青年电影导演,试图在票房大时代的汹涌当中,抖露出来的单纯心意(拍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 这也触及到了我们之所以那么讨厌青春票房片的最大原因,那里面制造的自我感动,无节制泪水和狷狂堕胎,已经到了一种制造污染病毒的地步,是完全虚假,彻底造作的可怕存在。 至于我所提到的几个小片,你会看到,它们的美学追求,做出了写实还原的努力,还掺带了一定的文学发挥(诗,梦境,黑夜和散文处理),或者进行适当的类型改造。
被这部电影断断续续刷了快一个月的屏。
从First中得知这部电影开始便有期待,忙完月初后火速订了11号尤伦斯展映交流的票。果不其然让我失望了,先不说与杀人回忆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就那“悬疑片”仨字也应该立马撤下,这俩大宣传主标将会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电影的口碑,信我。当然以上两点(和烂配乐)并不是我失望的主要缘由,宣传目的当然是得骗观众进电影院,与导演本人意愿或许是违背而又无可奈何的。 整部电影给我感觉是单独的把每个和女主成长有关联的人单独拍了成品,比如我与庸碌父亲、我与妖艳同桌、我与邻班呆男、我与...然后把这些成品剪碎七拼八凑到一块在中间衔接几起凶杀案便匆匆出炉,于是在多个转场处你会觉得是那么的生硬、隔应。开头称得上“大量”描写铺垫的父亲,在最后在客厅用“女儿你知道我多爱你吗”的突兀台本杀青了,他自大、执拗、封建却又对真相疯狂追求...等等描写没错就是告诉你我父亲是这样一个人然后就把他撩在那,除了让我们体会到当初那个年代父亲大多是重女轻男的封建思想形象外对剧本推动没太多作用,甚至对案件本身也无多大作用。执着于真相、现场拍照、下棋暴躁也仅仅为了人物刻画而已。 王导在接受提问时回答道,这部影片大多是按照自己童年往事所撰写的,因为很多年前受父亲去世的打击开始写这部剧本,花了10年时间有了现在这部电影,王导原本觉得她与父亲之间是他不爱我我不爱他的状态,可在父亲去世的时候她才懂得了亲人之间独有的羁绊,一蹶不振好一阵。尽管如此,我还是未能看出影片中展露出导演阐述的那种情怀,特别是父亲生硬最后的“爹超爱你论”,看起来更像是前面那么多铺垫的生硬的闭合,我觉得在王导其实能做的更好,没能看出那份情感让我很遗憾。王导又回答了片名,黑处没有特别的注释,黑暗的防空洞、模糊的芦苇丛等等都可以是黑处的隐喻,“本来经历了种种事情后的女孩自以为了解了成人世界却在收到张雪明信片的瞬间对自己的认识产生质疑从而又站在了黑处中...”似乎是导演感觉最贴切自己本意的解释,而我却无法共鸣,女孩的认知是什么?是以为自己的同桌已死?是学会打粉底?是背熟了父亲“爱女论”?是看哭了蜜桃成熟时?我不得而知,而女孩为什么会哭?成人世界ox的恶心还是李丽珍过分美丽?应该是肉体摩擦下的纯情台词让女孩为真爱感动吧,嗯,对的,未熟少女关注的点就是不同,而强烈促使女孩在多次发生强奸杀人案的家乡还敢大晚上在一群陌生老男人中独坐看A片的勇气是得于养老院中看不懂的金瓶梅还是还没来得及看就被查水表的欧美录像带?原谅我找不着头绪,可能仅仅是为满足导演设计的“纯情之泪”。我觉得导演那句“想说凶手可能是身边任何的人,我们身边处处充满危机,活着长大不容易”可以对应影片中生硬出场的无故跟随智障者、莫名磨刀理发师、猥琐偷窥冰棍佬,他们的出现仅仅为了表达导演的这句话吗?还有时而渲染每位死者的X伤痕,除了为后面"屈打成招"作证明外可能还是为了致敬嫌疑人X的献身?(只不过本片真正嫌疑人仅在结尾的文字独白中“现身”)女孩发现埋尸那段就更莫名其妙了,发现尸体不见后诡异的笑容也许在嘲笑自己犯傻出现了如此清晰真实的幻觉,也许在嘲笑我不理解加这段戏的含义。 个人总结本片为一个未熟少女的半熟日记,可以算是别树一帜的青春片,丰富的年代元素也值得品味,只不过导演为了更有代入感而刻意加入了太多可有可无的东西,让人看了觉得拥挤却空洞(比如时不时的经典粤语歌、课堂上的各种老梗等等),最让我印象深刻也是最喜欢的一幕是女孩在养老院为老头念金瓶梅那段,感觉影片所要表达的荒诞于之漫长枯伐的叙事还不如这场简介有力的戏来得强烈。王导作为非科班出生的导演处女作确实值得赞赏,但还可以更好,影片的摄影剪辑配音、场面调度、叙事结构、各种轻重拿捏等等来说确实算得上中等,(也有可能因为我们现在看的与First的原版有出入)在简短交流会中能感觉到王导的谦虚与平易近人,而我的愤怒来源于营销号的各种吹嘘与盲目宣传,平日里常看的大V也在各种高潮,也许我get不到点,是否有“奸杀”两字就能满足你们对大陆电影发展的意淫?评分不会受这些因素影响:6.5分,些许时间以来,说到处女作,果然让我惊艳的也只有国外多兰和国内毕赣,天朝电影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呢,别急。 --14日被公众号刷的不耐烦的su临时影评,可能会不定时修作改正,谨表个人观点,谢谢。 (分享给大家first原版和龙标版差别贴:其实还是鸡肋,并无太大差别)
曾经被问过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回到少女时代,你会回去吗?我答,不愿意。 提问的人很意外,她说,不想回去的人很少见。我答,我就是不想回去。 那是我人生最晦暗的一段日子。
《黑处有什么》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营工厂里,主要人物在第一场戏里就悉数亮相,这不是一部复杂的电影。我从小在这样的工厂里长大,读书有子弟幼儿园、子弟小学、子弟中学,生病了去厂里的医院,晚上吃一份食堂卖的卤菜,晚饭后跟着妈妈带去厂里的大澡堂洗澡,周末去厂里的电影院或者去歌舞厅,我们所有的生活需求在厂里都可以得到满足,我们不需要出去。
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帮我找回很多具象的记忆,不亲切但难忘的记忆。比如少女们排练歌舞带的大头娃娃面具,我小时候也常常戴这东西上台跳舞,这是一种很不舒服的表演形式,在巨大无比的木质全包面具里,视觉之外的所有感官都被无限放大——带上它就相当于带了个扩音装置,周围任何细小的的声音都往耳朵里钻,如果自己不小心碰到面具,它还会发出回声,震的你耳鸣;木头的霉味、油漆味和前一个使用者遗留在里面的汗味、口臭散发不出去,常年封印在里面发酵,直钻进你的脑仁;为了防止面具跑偏,面具内部嘴巴的位置还有一根很粗的铁丝,供表演者咬住起到固定作用,那东西锈迹斑斑,我曾经咬过,冰冷坚硬混杂了铁锈味的口感我至今难忘。听觉和嗅觉都被放大了,但视觉却被无限削弱,大头面具的眼部有两个洞,看似很人性化的设计,但其实由于表演者的脑袋、眼睛、眼间距大小不一,所以很难有谁能够准确让眼睛丝毫不差地对准那两个洞,我的很多场表演都是靠一只眼睛完成的……我戴着这个沉重的东西,跳一些“活波可爱”的动作,由于面具过于沉重我们的动作也不可能太复杂,现在想来这真是一种阴森诡异的表演,不知道观看者能否从中得到享受。
我和曲靖一样,父母忙工作,没人对我们进行情商教育,我们整个少女时代都像是戴着大头娃娃面具,用一只眼睛观察世界的,对一切都一知半解,称得上是不知好歹,我们不吝用最坏的想法揣测他人,是的,我们是女孩子,我们天生带着比男人更多的原罪,我们随时准备勾引男人,所有男人对我们都有所企图的。比如看到路边两个男人在挖坑,旁边躺着一个女人,曲靖脑补“两个强奸杀人犯正在掩埋尸体”,尽管这是光天化日之下,尽管这是人来人往的工厂大路旁,但原本的耻辱教育加之近期发生的奸杀案,使得疯狂不合理的猜忌也显得很合理了。
第二天曲靖路过此处发现这里多了一块“严厉打击 刑事犯罪”的牌子,这时理智才终于回来,回想昨天的惊慌失措,曲靖在这部电影中第一次笑了。我们从小被教育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到有人“挖坑埋人”曲靖也不敢声张,只是快速逃开,然后第二天带着好朋友回来看热闹。所以,整部电影的线索——连环奸杀案——发生在这里并不奇怪,我们不关心死者的生平,没人在意能不能抓到真凶,大家只想着“下一个不是我就行”,虽然是串起整部电影的线索,但案件本身在电影中并不重要,反而退化成一个背景介绍,这个工厂、两个少女、这千千万万的人,才是这部电影要描画的。
我们这一代人——75到85之间出生的人——是没有接受过性教育的,学校的生理卫生课讲的知识粗浅滞后,我们的性知识来自同学间的以讹传讹,我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每当问起这个问题,家长一句“垃圾堆里捡来的”便敷衍了事,但是,被扔进垃圾堆之前,我们又是从哪来的呢?性是耻辱的,任何和性沾边的事情都是肮脏不堪的,因为带有性暗示的可能,任何形式地展示身体都是下贱的。出于人类本能,青春期的我们非常好奇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于是,我们像曲靖那样偷偷摸摸查字典,找到“强奸”这词,用少的可怜的书面描述加上我们极为丰富的想象力,拼凑出事情发生的经过。
叉着腿坐自行车是下贱,烫头是下贱,亮晶晶的项链是下贱,月经带也是下贱。被恶心的怪老头猥亵,天啊,这女孩真是不要脸,竟然勾引几十岁的老大爷!猥亵少女的老头妃常嚣张,即使房间外面就是老师和同学,他知道,少女肯定不会声张,因为这对少女没有好处,因为苍蝇不叮无缝蛋啊!喏,这就是我们所接受的耻辱教育,它深深长进我们的骨血,在我们不自知的情况下影响我们的判断,我们嫁做人妇、生儿育女、风烛残年直到入土为安,耻辱和性的联系,在我们心里也不会断绝。
耻辱教育带来的是压抑,被压抑的曲靖只能在空无一人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美丽。亭亭少女唱着流行歌曲,“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虽然少女不知道怎么样把心串一串串一个同心圆,但她也要笃定地载歌载舞,她美而不自知,面对台下的破铜烂铁,她觉得自由和快乐,墨绿的树,生锈的铁,把身着白衣红裙的无知少女衬托的愈发灵巧可爱。
晦涩如曲靖也还是有观众的,那个偷偷喜欢曲靖的、沉默的少年,他总是在台下偷看,并且用录音机录了下来。少年在这部片子里是沉默的,全片几乎没有台词,是的,那个年代悄悄萌芽的爱情也是沉默的,不消说,也不能说。懵懂的爱情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似有似无的情欲才是,少年分不清爱和欲望,两腿之间那一点坚挺的暖意,是不是爱呢?谁又说的清楚?电影对情欲的处理是直白到残酷的,没有遮遮掩掩,喜欢你就带你去看黄色录像,没有什么复杂心机,
我的少女时代过得不如意,没有尊严,被数学老师当众臭骂;没有钱,买不起原版磁带,为一辆漂亮自行车向爸爸求很久;没有自由,必须遵守门禁,假期被反锁在家里;没有审美也不许有审美,学校强迫我们剪了一样的短发,我的衣服都是妈妈买的。
平时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看闲书,上课偷偷看,放学回家关起门来看,不想写作业就看书换脑子,暑假无聊看书解闷,如果说我的少女时代还有那么一些乐趣的话,那就是读书了。由于看书姿势不对,刚上初中就近视了,第一次去医院验光,我被带进一间黑漆漆的小房间,墙上挂一个长方形的惨白灯箱,上面写满了方向不一大小不一的“E”。从小黑屋出来,我戴上了人生第一幅眼镜,我终于和别人有点不一样了。
黑处有什么?黑处有一点光,你被那点光吸引了,渐渐地,你的眼睛适应了黑暗,看清那亮光,惨白惨白的光,上面写满了古怪符号,然后从灯箱右边伸出一支细长的小铁棒,指着那些古怪的符号问你,“哪边?”
是啊,哪边?我拼劲全力,眯缝着眼睛辨认着E的缺口,但我还是看不清。看着小铁棒一行一行上升,我的心一点一点下沉。黑处什么都没有。
曲靖也是一个晦暗的少女,在学校不受老师待见,没有朋友,无知无畏,常被暴躁的妈妈骂“缺心眼”,因为“缺心眼”,曲靖只能和同学都嫌弃的“留级墩子”张雪做朋友。一个懵懂,一个早熟,一个瘦削,一个丰满,一个平淡,一个漂亮,曲靖张雪两人是少女的两面,两种互相羡慕又互相鄙夷的人生。
我曾经想,如果我的少女时代是明艳丰满的,我现在的人生会不会很不同?后来我觉得这问题根本不成立。这是我长大成人后的设问,少女时代的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晦暗的,也就无从谈起“羡慕”“假如”。我那时是一个晦暗到压根到压根不知道自己晦暗的“缺心眼”。
那么曲靖呢?她知不知道自己是晦暗的?会不会羡慕张雪?我不知道。就像那条当街招摇的月经带,就像那个对张雪开的玩笑,究竟是无意的冒犯,还是有意的小小报复,也许曲靖自己都不知道。这部电影中有太多不知道,不知道杀人犯是谁,不知道张雪和赵飞下落如何,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在一切含混不清的表述里,一个暧昧的手势就可以震耳欲聋,假想的舞台催生出真正的欲望,而一个人的消失反而不那么重要了。在忽明忽暗的面具里忍受着臭味和闷热,喘着粗气听着音乐节拍、回想舞蹈动作,费尽力气挤起一只眼睛,透过那个油漆剥落的眼洞,努力辨别着舞台的位置,这就是我们的少女时代。